郑州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也是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的核心区域,文化底蕴深厚,除黄河文化外,还拥有黄帝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武术文化、嵩山文化、姓氏文化等众多文化资源。但也存在文化定位不明确、文化特质提炼整合不足等问题。
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郑州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已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座谈会的召开,为郑州进一步明确文化定位指明了方向,为郑州文化特质的提炼提供了思路。郑州应该以保护、传承和弘扬黄河文化为核心,整合区域文化资源和文化传统,发挥文化叠加效应,推进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为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树立好“厚重的历史文化优势”这一支撑点。
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占领黄河文化研究的学术高地,取得黄河文化阐释话语权
依托郑州市各高校和研究机构,组织跨学科(历史、地理、文学、传播、信息等)的黄河文化研究队伍,提升黄河文化研究水平。通过召开专题会议、出版丛书专著和蓝皮书、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等方式推出黄河文化研究高质量成果。让人们了解黄河文化必先参考郑州。
二、盘点沿黄历史文化景观和生态资源,建设黄河文化展示体系,并作为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的主体工程
以“突出自然、融入文化”为抓手,打破区划限制,建立联动机制,将沿黄各文化生态资源纳入黄河文化展示体系。在黄河文化母品牌的基础上,将嵩山文化、黄帝文化、河洛文化、商都文化等历史文化资源和黄河风景区、黄河湿地国家公园、黄河地质国家公园等生态资源作为子品牌打造。按照历史遗迹、人文景观、生态景观、科技景观的思路重新整合建设,形成古今交叠、人文科技交汇的独有文化品牌,让人们体验黄河文化必先来到郑州。
三、以黄河文化为核心,建设文化主题识别系统,整合文化功能支持体系
通过黄河文化主题识别系统的建设,如城市建筑物、城市标志物(景观)、城市公共设施、城市交通系统等,对郑州现有城区进行整合改造,建设以黄河文化为主题的文化功能区、产业功能区、商业功能区、旅游功能区、教育功能区、行政功能区等。让人们来到郑州必先感受黄河文化。
四、讲好黄河故事,培育全媒型黄河文化传播体系
鼓励黄河文化传播各类内容生产(特别注意新媒体产品内容生产,如短视频、H5、微博、微信、头条号等),充分利用现代传播体系,整合全媒体传播渠道,在市内外、省内外、国内外建设全媒型黄河文化传播体系,讲好黄河故事。让人们提起郑州必先想到黄河文化。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统筹保护黄河湿地
民革郑州市委员会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全球三大生态系统。郑州北侧的黄河湿地是我国中部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河流湿地之一,处于黄河中下游过渡河段,兼具山地丘陵河段和游荡性地上悬河,多变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多样的生态系统类型,为野生动植物繁衍生息创造了有利条件,是河南省生物多样性分布的重要地带,具有极大的生态价值。
一、郑州黄河湿地情况
(一)郑州黄河湿地保护情况
郑州黄河湿地包括郑州黄河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和郑州黄河国家湿地公园两部分。郑州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是2004年11月经河南省政府批复成立的省级自然保护区,是省会郑州唯一的自然保护区。保护区位于郑州市北部,全长158.5公里,跨度23公里,面积36574公顷。为充分发挥湿地在物种及其栖息地保护、生态旅游和生态环境教育等方面的多种功能,2007年,郑州市政府提出在郑州花园口黄河湿地范围内建设郑州黄河国家湿地公园,规划面积1359公顷。2008年11月国家林业局批复同意建设郑州黄河国家湿地公园试点。2015年12月通过国家林业局验收,正式成为黄河国家湿地公园。
(二)郑州黄河湿地具有极大的区域特点与生态价值
1.水域面积广阔,淡水资源丰富,是我国中部地区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湿地之一,位于我国三大候鸟迁徙通道的中线通道,是鸟类重要的繁殖地和越冬地。经过测算,郑州黄河湿地在水源涵养、水质净化、气候调解、净化空气、物质生产、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生态价值高达32亿元。
2.生物资源丰富,黄河湿地有维管束植物80科284属598种,陆生野生脊椎动物299种,其中,鸟类251种,国家一级保护鸟类10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31种。通过连续几年的监测,每年在保护区越冬的候鸟总数一百万只左右。特别是大鸨为世界濒危、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国内东方亚种仅有2000余只,保护区连年观测到稳定的越冬种群,最大种群达140只,黄河湿地作为大鸨的越冬地已引起了国际保护组织和国内有关专家的关注。
3.自然生态及人文景观丰富,是典型的河流湿地、城市湿地,也是重要的生态文化资源和重要的科研教育资源。有著名的楚汉争霸的汉霸王城鸿沟、花园口事件遗址、万里黄河第一桥、中下游分界处等。
二、黄河湿地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一)黄河湿地保护左右岸不统一
黄河南北两岸通常以河道中心为界分属不同地市管辖。以黄河郑州段南岸的郑州黄河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为例,2016年以来,中央环保督察、七部委绿盾2017、2018、2019专项行动以及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对黄河湿地内采砂、餐饮、养殖、工矿企业经营等违法问题进行交办,各地按照要求开展了大规模的清理整治,采砂场全部清理并进行了湿地恢复,餐饮船只全部清理出保护区,清理整治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而黄河郑州段北岸湿地分属焦作和新乡管辖,温县、武陟、原阳等区域均未列入保护区,北岸的黄河湿地被肆意侵占和开发,各类采砂场、餐饮游船、工业开发区密布。
黄河湿地保护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重要内容,如果不按照“黄河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统筹谋划,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进行生态保护,而是南岸大力保护、清理、整治,北岸借机承接转移、开发,那么南北两岸必不能统筹协调形成保护合力来维护黄河生态安全,最终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只能是事倍功半,甚至功亏一篑。
(二)开发利用过度,生态退化
由于临近城市的保护区位于人口密集区,周边农户对耕种黄河滩区土地依赖性较强,保护区成立之前,80%的滩涂湿地被开发利用。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城中村改造拆迁,小仓储、小作坊、小加工点向沿黄村镇迁移,占用湿地现象时有发生。农业开发、畜牧水产养殖、观光旅游等不合理开发利用活动,对湿地资源和生态资源、生态功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三)渔业养殖业污染严重,破坏湿地生态环境
保护区内充斥着大量的渔业、养殖业等生产经营活动,承包经营者追求利益最大化,未按照保护区相关规划私自开垦湿地挖塘,盲目开发,生产方式落后,产品低端,而且大多以破坏资源和环境为代价的粗放经营为主。据调查,郑州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内有鱼塘约30950亩,大多采用高密度养殖,投放的大量饵料、化学药品和抗生素,导致水体污染,湿地生态环境恶化。
(四)黄河湿地涉及职能部门多,没有统筹规划
受体制影响,黄河滩区由自然资源、河务、林业、农业、文旅、环保、地方政府等多部门管理,各部门均有相应的法律法规。随着机构改革的实施,已得到一定梳理,但做到多规合一,统一规划、统一实施、统一管理还需要较远的路要走。
2019年9月18日习总书记在河南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指出“治理黄河,重在保护,要在治理。”强调“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同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一样,是重大国家战略。”近年来,广州、武汉、苏州等越来越多城市已经开始探索生态补偿机制并付诸于实际行动,生态补偿应成为政府主导、企业响应的又一有效生态环境保护方式。
三、建议
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湿地保护修复制度方案》,明确指出“探索建立湿地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率先在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和国家重要湿地开展补偿试点”。近年来,广东、武汉、苏州等地在探索湿地生态补偿机制方面迈出重要步伐,并取得良好效果。生态补偿应成为政府主导、企业响应的又一有效生态环境保护方式。黄河湿地生态保护形势严峻,市政府应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切实承担管理责任,发挥正面引导作用。
(一)划定生态保护红线
把黄河主河道岸线两侧2至5公里范围内的滩地全部纳入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300米至1000米范围内的滩涂、黄河滚动新产生的滩涂以及需要特殊保护的区域全部纳入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
(二)建立生态补偿长效机制
建议郑州市政府将黄河湿地保护纳入全市生态建设投资计划,制定退耕还湿标准,建立生态补偿长效机制,出台相关政策。在全面保护,合理利用的原则下,让湿地的拥有者、管理者能够在法律的框架范围内,认真考虑湿地的保护与利用,引导经营者积极参与到湿地保护中来。
(三)市政府应加大对湿地生态补偿的财政投入
对湿地恢复、退耕还湿实行市、县(市)区财政全额投入;对生产经营受到限制的权益人和在从事种、养殖业生产过程中因遭受鸟类等野生动物取食而造成经济损失的权益人进行生态补偿。一是生态养殖等纳入市级重点项目的,其基础建设及管理费用由市财政给予奖励或全额投资,其土地流转、附属物清理费用由县(市)区财政补偿,并纳入当地生态建设工程。二是凡纳入生态补偿的区域,参照武汉市等外地经验,由市财政按照核心区(保育区)、缓冲区、实验区面积分别给予湿地管理使用者每年每亩30元、20元、10元的生态补贴。三是对纳入鸟类栖息地的农作物种植区内种植友好作物的农户给予每年每亩200元补贴。
提升制造业“互联网+”工作
助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民革郑州市委员会
一、我市制造业“互联网+”现状
近年来,郑州市按照河南省制造业转型攻坚工作部署,积极推进工业领域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建设,先后出台了《郑州市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郑州市推进工业智能化改造攻坚方案》等相关方针政策,实施“百千企业上云”计划等措施,推动一批企业和项目成为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省级智能制造标杆、省级智能工厂(车间),培育了一批国家级、省级智能制造解决方案供应商和企业上云服务商。相关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在工业“互联网+”领域与发达城市相比与还存在不小的差距,需要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迎头赶上。
二、存在的问题
(一)专业类人才稀缺。一是高端人才引不来。郑州缺乏高端、有影响力的大学、科研院所,缺少创新平台资源,难以吸引高端人才来郑创业发展。近年来,郑州虽然已加大了引进力度,与中科院、浙江大学、西安交大等科研院所、大学等联合共建科研机构,但目前最多还是技术转移,还没有达到真正引入领军人物、核心团队形成创新实力的程度。二是专业技术人才留不住。与北、上、广等城市相比,郑州在高新技术领域的相关产业不大不强,企业给予专业技术人才的报酬不够有竞争力。很多时候,企业刚培养出来的人才很快就被外地龙头企业挖走,或人才自然向北、上、广、深等城市流动。同时本地大学优秀毕业生也有不少选择到发达地区就业,也造成企业用人难。
(二)缺乏长期稳定的政策、资金支持。许多制造业企业受传统思维的影响,对与互联网融合持怀疑和抵触的心态,不积极不主动,普遍认为此类项目投资大、周期长,容易对企业造成极大的资金压力。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的进程因长期稳定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的缺位而受阻。
(三)制造业企业“互联网+”项目的壁垒较为严重。郑州本土制造业“互联网+”项目之间的行业壁垒较为严重,很多企业处于单打独斗状态,虽自建了电子商务平台,仅是基于平台开展简单的展示交易活动,大数据、技术平台仅限于自用状态,不愿意与同行企业分享,无法建立与融合发展相适应的技术体系、标准规范、商业模式,无法形成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生态体系。
(四)模式创新不足。制造业企业在推动“互联网+”项目过程中,对“互联网+”融合模式的系统性、复杂性、规律性认识不到位,大多数企业思想还停留在认为购买了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搭建了电子商务平台就实现了模式创新的高度,还处于技术端如何更多地引进先进的信息系统、设计制造端如何更好地实现与消费者交流互动的层面。同时由于缺乏高端人才、技术和资金等因素,企业模式创新的能力严重不足。
三、建议
(一)加大制造业高端人才的引进力度。着重引进一些著名高校和国家级科研院所落户郑州,在郑州建设部分行业性高端研发平台,在土地、税收等方面给予进一步的优惠政策,为重点人才、高端人才提供事业发展的平台。持续拓展海内外引才渠道,突出“高精尖缺”类型人才的引进,加强企业家人才队伍建设,注重引进现代企业优秀管理人才及团队;引导制造业“互联网+”企业广泛开展交流,吸引优秀创新创业个人、团队落户郑州。可以通过市政府特殊津贴的方式提高高端人才的待遇,出台高端人才住房、所得税、家属安置、子女入学等方面的优惠政策,让他们能在郑州安家落户,安心在郑州发展。
(二)出台长期稳定的政策,重点给予带头企业资金支持。在政策和资金方面加大对制造业“互联网+”项目的支持力度,出台长期、稳定的专项奖补政策,简化企业使用政府奖补资金审计程序,解决企业研发方面专项资金后顾之忧;选取优秀企业,深化政企合作,打造成标杆性企业、应用示范工程,进一步构建完整的、贯通的产业链,形成核心竞争力。
(三)加大宣传引导力度,打破壁垒阻碍。要进一步加强宣传引导力度,政府可以组织企业观摩团到先进地区观摩学习,让制造业的未来必将走向“互联网+”成为共识,从根本上改变制造业从业人员的思想,让他们彻底打破传统思维,积极主动投身企业智能化改造,加快数字化转型,提升系统解决方案能力。同时政府要加强智能制造顶层设计,联合优秀企业开展试点示范和标准体系建设,打破行业壁垒,使我市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取得明显成效,进入高速成长期。
(四)以行业系统解决方案为着力点,推动制造业“互联网+”模式创新。制造企业要把提升行业系统解决方案能力作为制造业“互联网+”的着力点,推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制造业“互联网+”不是简单的产品展示和上下游互动,也不是简单的电子商务平台,而是要打造基于信息物理系统的行业系统解决方案,为制造企业开展智能制造单元、智能车间、智能工厂提供核心技术支撑,促进其发展产品和服务,促进制造业资源要素的网络化共享、集约化整合、协作化生产和高效化利用,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组织架构,发展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和服务型制造。
关于提升郑州市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
投入强度的建议
民盟郑州市委员会
2018年,郑州市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185.3亿元,比上年增长16.8%;R&D经费投入强度1.83%,较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在全国9个国家中心城市排名由上年的第8位下滑至第9位。总体上看,虽然郑州市R&D经费投入总量逐年上升,但投入强度较全国平均水平偏低,在国家中心城市的排名中也位列最后一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我市的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进而影响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步伐,应引起高度重视,积极破局。
一、问题成因分析
2018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1.83%,低于全国(2.19%)0.36个百分点。制约我市R&D投入强度增长的不利因素,主要表现在产业结构、研发主体、科技财政投入和制度因素四个层面。
(一)基础研究占比较低,科技财政支出占比下降。2018年,郑州市的基础研究占比2.2%,不仅低于国家的5.5%,与发达国家基础研究平均17%以上的占比差距还较大。科学技术财政支出36.4亿元,比上年增长7%,明显低于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6.8%的增速;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2.06%,比上年的2.24%下降0.18个百分点。
(二)产业结构不优,有研发活动企业下降。2018年认定的我市有研发活动规上工业企业和高技术制造业企业数量均有所下降,影响R&D经费投入。一是认定的有研发活动规上工业企业减少。2018年,全市规上工业企业2689家,但国家认定有研发活动的企业仅745家,占全市规上企业比例不到三分之一,且比上年的752家减少7家,下降0.9%。二是高技术制造业企业数量减少。2018年,全市高技术制造业企业119家,比上年减少23家,下降18.3%;占规上工业企业的4.4%,比上年的5.0%下降0.6个百分点。
(三)科研院所投入偏低,高端研发机构数量不足。2018年,政府属研究机构和高等学校研发经费虽然比上年增长47.5%和5.6%,但R&D投入经费分别为14.9亿元和11.3亿元,总量偏低。一是市属科研机构获得政府经费资助整体偏低。由于体制机制的原因,部分市属科研院所难以获得科研经费。如郑州市农科所2013年至2017年5年间获政府经费资助不到25万元,其研发主要是配合领域内的其他机构进行相关研究,能获得的科研经费很有限,科技创新能力难以提升。二是国家级引领型研发机构数量相对不足。截至2018年底,郑州市国家级军工类科研院所只有2家,国家级科研平台47家(2017年对标城市数据:武汉91家,合肥86家,长沙71家),且国家级引领型研发机构作用尚未充分发挥。三是重点高等院校数量少。郑州市高校数量先天不足,优质科教资源匮乏,研发实力普遍较弱,严重影响和制约了郑州市的基础研发实力,也成为与武汉、成都、长沙、合肥等城市相比的硬伤。
(四)R&D投入方式错位,科技经费无法计入统计。一是研发投入方式与现行会计制度冲突,导致R&D投入数据无法计入统计。如科技经费后补助按照现行会计制度,企业不能列入当年的研发费用。二是政府出资支持建设众创空间和孵化器的直接支付房租补贴资金无法计入企业研发统计。
二、提升我市R&D投入的对策建议
扭转郑州R&D经费投入强度偏低的局面,需进一步优化制度环境,强化研发投入,优化产业结构,扩大创新主体,提升研发能力,完善制度保障。
(一)完善扶持政策,进一步强化研发投入。一是建立财政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逐年加大财政科技投入,确保市财政科技经费的年增长幅度高于本级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发挥财政科技经费对社会研发投入的带动作用。二是确保R&D经费投入真正落地见效。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加大政府资金在科技创新过程中的支持力度,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通过激发企业、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的作用,打通加大研发经费投入工作中的关键节点。三是优化政府业务流程。加快各级财政科技资金拨付速度,力争做到企业申报成功后三个月内资金拨付到企业帐户。
(二)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新兴产业布局。一是积极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围绕能源、原材料等研发投入偏低的工业企业,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步伐。二是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和战略新兴产业。通过对新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给予一次性奖补,壮大高新技术企业群,大力发展战略新兴产业,构建新兴产业发展极。三是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数字创意产业。依托龙子湖大学城和龙湖大学城,构建高端金融创新驱动发展极和现代物流与跨境电商等现代服务业发展极;进一步加快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核心区建设,积极对接国家高端平台,积极推动数字经济发展。
(三)坚持内培外引,扩大创新主体。一是实施促进企业“小升规”和创建高新技术企业专项支持计划。二是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创建支持计划。三是实施国内外高端研发机构与高水平大学聚引计划。进一步强化与国家级大院大所的战略合作,鼓励驻郑高校与国内外高水平大学开展合作,对学术带头人和科技领军人物家属开通就业、入学等绿色通道。
(四)提升研发能力,鼓励产学研用合作。一是实施企业科研创新平台覆盖计划。建立企业市级、省级和国家级科研平台申请后备库,提高企业市级科研平台覆盖率,积极鼓励符合条件的规上企业申请省级和国家级科研平台。二是实施企业科研创新平台提升计划。优先支持拥有科研平台企业,对拥有科研平台的规上企业在市级科技项目上进行倾斜。三是实施产学研创新平台协同计划。鼓励企业与国内外龙头企业、一流科研机构、一流高校联合进行各级科研平台建设。对上述合作申请科研平台建设的企业,申请市级科研平台的优先审批,申请省和国家级科研平台的优先入库,优先培育、优先推荐。
(五)改革投入方式,理顺统计标准。一是改革政府科技投入方式。明确规定政府各类现金奖励和事前、事后补助应当计入企业对应的研发项目中。对政府非现金形式的补助,如免费科研用房、用地等,接受补助的企业应当依据其研发项目进行租金分配,可采取先交后返的形式,将依托项目费用纳入企业的R&D经费中。二是加强部门协调,统一标准,加大企业科技统计培训力度。统计、教育、科技、医疗卫生等部门应当加强协调,统一研发投入统计口径与标准。同时,统计部门应当加大对规上企业的科技统计培训工作,保证规上企业研发投入应统尽统。统计部门与科技部门开展定期科技统计培训,通过举办培训班的方式,加强科技统计培训工作。
构建与高质量发展区域增长极
相配套的郑州市农业农村人才体系
民盟郑州市委员会
国家发改委《关于支持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指导意见》和《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行动纲要(2017-2035年)》对郑州市在高质量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进程中如何发挥农业的作用有明确规划,强调要“围绕大农业发展,探索农业地区城乡统筹与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新路径、新模式”。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徐立毅同志特别指出,要“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走出一条具有特大城市特色的农业发展之路”。实现这一目标,农业人才是关键。尽管我市在农业人才推荐、管理平台建设上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如何聚集各方力量,打赢农业人才争夺攻坚战,还需要在体系建设等诸多方面深化改革创新。
一、郑州市农业人才体系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缺乏对农业农村人才体系建设的顶层设计。当前,市场的农业全产业链条已经形成,一、二、三产业加速融合,但是在体制上却依然存在农业与工业、服务业之争。对农业农村的人才还停留在传统定义上,即指农村实用人才和农村科技人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人才资源统计指标新体系》)。即使是2019年3月农业农村部印发的《农业农村部2019年人才工作要点》,也仍然没有突破产业局限,一个为农业农村提供全程全面服务的人才体系建设机制还缺乏顶层设计。
(二)缺乏政策执行的统筹安排。当前农业从业人员的管理、政策支持、经费保障的归属部门过多,人社部门、农业部门、扶贫部门等都有各自的相关政策,政策之间主次不清、缺少衔接,部门之间责任不清、缺少互通,更缺乏对政策落实情况的有效监管,导致国家、省、市的部分政策出台后到县乡一级出现执行难的情况。比如,在对巩义的几个村调研时就了解到,基层干部深受政策打架的困扰,在执行某个项目时,相关职能部门都会根据自身条块政策进行解读,或多或少延缓了农业项目落地实施。
(三)农业农村优质劳动力流失严重,其中基层从业人员流失尤为突出。随着这几年农村劳动力的外流,乡村从业人口数量一直呈递减趋势。调研发现,2016年全省在农业经营户或农业经营单位中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累计30天以上的人数(包括兼业人员)比2006年减少18.1%。农村基层人员就业人数历年来呈断崖式下降趋势,从2003年的9.63万人骤降至2017年的1.83万人。由于基层待遇低,不少农业人才刚刚培养起来,就被经济发达城市的单位挖走,基层人才培养的连续性很难保持。
(四)忽视对农业人才类别中最基层人才的培养,尚未建立对农业工匠的挖掘、扶持和培养机制。农业工匠是农村里最基层的“技术人员”,是农村手工艺、服务业的重要传承人。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指出,要着力培养一大批能够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乡村工匠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2018 年,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也指出,加强农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为乡村振兴培养专业化人才,扶持培养一批乡村工匠、文化能人、非遗传承人等。但是在实地走访调研中发现,我市尚未有相关的扶持政策以及配套制度。
(五)农业农村当前人才队伍的评价机制比较机械。评价机制还是停留在职称评定的层面,尚无针对乡土人才、农业技术推广人才、农创客、社会管理人才、返乡人才等的具体评价措施。另外,现在的职称制度也不完善,仍停留在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的阶段,农业农村人才专业化发展的“天花板”尚未打破。
二、完善郑州市农业农村人才体系建设的建议
(一)完善顶层设计,扩大农业农村人才的定义结构,重构全面、全程、全周期的农业农村现代化人才体系。乡村振兴需要全域、全程、全链条的社会服务和产业布局,为之奉献的各式各样人才都应纳入农业农村人才管理的范围。宜列入其中的有省市县乡四级从事农业农村事业发展的党政公务员及其派出机构人员、从事农业农村事业发展相关的教育与研究工作的大中专院校及科研院所的行政和教学及科研人员、从事农业农村事业发展相关的产业人员、从事农业农村事业发展又不属于以上三类的从业人员,可以依次简称为“农业农村公务员”“农业农村教育科研人员”“农业农村产业人员”“农业农村自由择业者”。农业农村公务员,建议在公务员体系中单独管理,并依据《公务员法》及相关法规制定专门管理的政策法规。在后三类人员中,能纳入现行“专业技术人才体系”的,参照该体系,单独制定关于“农业农村专业技术人才”政策法规予以管理;对不能纳入的,依据2018年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构建“农业工匠体系”,这个体系宜包括农业农村务工员、农业工匠、农业大工匠三级,建立专门的培育、培养、评选机制。
(二)依托郑州市农委等部门,统筹全市政策制定、实施及监管。一是厘清事务归属范围,增强部门互通,减少政策的内耗。深化放管服改革,减少不必要的政策转化流程,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落实程度,避免出现政策打架情况。二是增强部门对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管能力,加强对农业人才经费的审计,杜绝出现经费挪用等情况。三是推进农业融合发展,扩大社会及民间资本、人才的服务和参与力度,建立以政府为主导,企业、农业工匠、农户“三位一体”的“高质量农业现代化产业项目孵化平台”,以“项目孵化平台”为突破口,在项目落地、形成规模效益的过程中造就并培育现代化农业农村人才。
(三)完善农业农村人才的安置及引进政策,留住并吸引农业农村人才。一是逐步去行政化,打破用人界限,突破体制内人员匮乏的束缚,对一些农业农村发展项目可以采取购买社会服务等形式来完成。二是对企业引进的高素质农业农村人才实行职业经理人制度或“农业工匠工作室”制度,按照市场化标准给予薪酬和配套科研经费。三是建立完善本地农业人才、外出务工人员、郑州籍乃至河南籍省外企业家等数据收集及动态更新系统。四是继续严格推进农村科技特派员制度,做好监督、管理及表彰工作。
(四)立足大农业人才定义,挖掘基层人才,制定“农业工匠寻找”以及从业创业扶持激励政策。分级引导帮扶,促进其快速规范发展,尽快产生人才效益。另外,还可建立县、乡、村三级“农业工匠工作室”机制,制定《农业工匠体系分类及评选办法》,利用各地实施精准扶贫、助力乡村经济的政策导向,依托各地农委成立评选考核机构,指导这类从业人员按照级别申报,给予定级考核,颁发级别证书。
(五)完善农业农村人才评定机制,激活农业农村人才的上升渠道。一是制定政策,使事业编制、专业技术职称、经济待遇等资源向乡村倾斜,可以探索建立常态化的优秀乡村治理人才进入乡镇正式编制的“绿色通道”。二是拓宽职称评定的人群和条件。将参评主体向农业农村生产经营主体中的技术人员以及返乡创业大学生、农创客、农业工匠等乡土人才拓展,学习浙江“论文写在大地上”的经验,凡是被县级以上主管部门印发、采纳、组织实施,并取得显著经济和社会效益的专题调研报告、行业发展规划、田间试验报告等都可视同论文,打破职称评定的“天花板”。
关于加快郑州市数字经济发展的建议
民建郑州市委员会
创新驱动发展,数字引领未来。数字经济是城市发展的活力源泉和动力引擎,是打造经济发展新高地、抢抓战略制高点的重要手段。当前,抢抓全球数字经济发展机遇,将郑州打造成全国智慧化、数字化标杆城市,为郑州高质量发展、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提供强劲动力,对郑州当前和未来长远发展至关重要。
一、郑州市数字经济发展现状
目前,郑州市已初步形成以新型软件、大数据服务、电子信息与电子商务及信息网络安全产品和服务等产业为主导的数字经产业体系。根据腾讯研究院发布的《数字中国指数报告(2019)》,郑州市在2019数字中国总指数城市百强中排名第9位,在数字产业分指数城市100强中排名第8位,高于武汉、南京、西安、济南等周边省会城市。根据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智慧城市联合实验室发布的《2019城市数字发展指数报告》,郑州以68.63的城市总得分名列全国第6位,昂首迈进全国数字化快速发展城市第一方阵。
在创新能力建设方面,2018年郑州市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企业分别达到1329家和4283家,同比增长55%、32.7%。累计建成各级研发中心2318家,其中国家级40家、省级737家。全市累计推广智能机器人2524台、数控机床1447台,培育国家级智能制造解决方案供应商1家,省级智能制造解决方案供应商10家,省级企业上云服务商20家;列入国家智能制造专项资金支持项目占全省65%以上,省级智能制造示范企业44家,位居全省首位。2019年,郑州加快推进5G试点城市建设,编制完成了《郑州市都市区5G通信基础设施专项规划2019-2021》,计划建设5G站址13973座,目前已实现城区三环内及高价值区域连续覆盖。
二、郑州市数字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统筹协调机制不够健全。政府管理模式强调部门职能、层级管理,区域和条块分割,造成部分职能交叉和管理真空。相关职能部门统筹协调不够,数字经济产业发展政策政出多门,无法形成合力,造成政务服务等诸多领域数据不能共享,“数据孤岛”问题依然突出。
(二)评价考核体系有待完善。由于缺乏相应的数字经济评价考核体系,无法全面掌握数字经济发展动态,不利于实施科学决策,难以形成有力的引导和督促。
(三)数字化创新人才较为缺乏。由于郑州市高等院校和科研资源匮乏,没有形成跨行业跨平台的复合型人才体系,尤其是数字化领域复合型人才、高端人才及核心技术团队较为有限,产学研联动的创新环境尚未形成。
(四)数字化龙头企业相对较少。汉威科技、金惠计算机、信大捷安等本土领军企业,虽然在一些领域具有全国领先优势,但产值均未超过5亿元,示范带动和辐射力较为有限,缺乏在国内具有突出影响力的数字化龙头企业。
三、加快郑州市数字经济发展的意见建议
借鉴杭州、贵州等地经验做法,要培养战略眼光、拓宽国际视野,加快构建数字经济发展新生态,全力将郑州打造为“中部地区数字产业化发展引领地、产业数字化发展示范区、数字治理化先行区”,早日建成全国数字经济领先城市。
(一)健全完善体制机制。健全完善统筹协调、评价考核和统计评价等制度机制,努力形成市级统筹、部门协同、上下联动、政策统一、衔接高效的数字经济发展体系。
(二)建立统计指标体系。探索建立适合我市实际的数字经济配套统计指标体系,科学反映全市数字经济规模、发展水平及存在问题,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三)大力建设产业园区。支持各县(市)区、开发区结合自身产业定位建设数字经济产业园区,引导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向园区集聚。鼓励园区内的骨干企业以产业链延伸和产业集聚为目标,引入产业配套企业,打造优势产业链。开展市级数字经济产业园区认定工作,并给予一定的资金奖励。
(四)招引培育龙头企业。以强链、补链为方向,坚持大力引进与加快培育并重,加强资源配置、要素保障、政策激励、环境优化,发展壮大大数据龙头企业。加强对接合作,争取引进一批国内外知名大数据企业。加快培育本地大数据龙头企业,着力培养与我市交通物流、电子商务、智能终端等重点领域深度融合的大数据服务商。
(五)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5G试点城市建设,率先建设5G规模组网,加快电信宽带网络系统演进升级,完成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以及三大运营商超大型数据中心等IPV6改造,2020年底前完成云应用示范平台云产品改造。
(六)加快大数据平台建设和运用。推进政务、产业、益民服务等领域大数据创新应用试点示范,推动大数据与各行业深度融合。加快郑州政务、社会保障、健康医疗、养老服务、智慧旅游、新型教育等大数据应用和平台建设,打造全国性或区域性数据中心。
(七)谋划实施重大项目。突出项目带动,围绕5G、云计算、人工智能、信息安全等数字经济主导产业,谋划实施一批重大项目,延伸产业链条,培育新的增长点,促进我市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八)重点地区先行先试。支持智慧岛在数据互通共享方面先行先试,把郑东新区打造成数据汇聚中心、指挥中心和安全监管中心。通过数据的互联互通互用,促进大数据的交易、流通,真正实现数据的共享与开放。
(九)加强数字经济研发平台建设。支持数字经济领域企业建立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等研发平台,鼓励有条件的企业组织承担国家级重大创新平台载体及其分支机构建设任务,加快建设数字经济产业创新及应用推广联盟、数字经济创新公共服务平台。
(十)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把数字化转型作为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主攻方向,重点在智能终端、信息安全、智能传感器、特色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智能网联汽车等数字经济领域,引进国内外先进科研机构和技术团队,建设一批技术创新平台和新型研发机构,提高重点领域的创新能力。
关于将郑州构筑为
黄河文化保护传承新高地的建议
民建郑州市委员会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不仅孕育了古老而伟大的中华文明,而且催生了璀璨的黄河文化。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郑州召开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指出:“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郑州作为黄河流域的重要节点城市和国家中心城市,作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发起地,必须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提高政治站位,抓住历史机遇,主动发挥在黄河文化大格局中的核心、带动、引领作用,努力把郑州建设成为黄河文化保护传承新高地。
一、机遇和使命
(一)黄河文化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历史经验与理论支撑。黄河文化是一种农耕文化,是中华民族先民在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中创造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先民们在实践中总结了和谐的三才观、趋时避害的农时观、主观能动的物地观、变废为宝的循环观、御欲尚俭的节用观等。“应时、取宜、守则、和谐”体现了黄河文化天地人和的思想,强调把天地人统一起来,取之有时,用之有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黄河文化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历史经验和理论支撑,有助于我们探寻人地关系和谐发展的新路径。
(二)黄河文化是维系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精神文化支柱。黄河流域是华夏民族的摇篮,缔造了炎黄子孙根深蒂固的根亲观念。中华民族历经数千年而传承至今的“万姓同根,万宗同源”的民族心理和“大一统、大融合”的主流意识,是我国增强民族认同感、维系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精神文化支柱,尤其是在当前国际环境复杂多变的背景下,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国家统一提供了精神层面的伟大力量。
(三)黄河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核心部分是中华文化的基本支撑和集中体现。黄河文化产生于中原地区,这一地区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从“盘古开天”“三皇五帝”等神话传说,到早期的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等,都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源头和核心组成部分。黄河文化中的婚丧嫁娶、岁时节日等重大民俗活动,都成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民俗活动。黄河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根文化和传承中华文明的主干文化,长期以来就是海内外华人魂牵梦绕的精神寄托。新郑黄帝拜祖大典的成功举办,正是中原文化、黄河文化这种特有历史震撼力和时空穿透力的生动展现。
二、对策和建议
(一)搭平台,提升黄河文化影响力。以打造大黄河文化品牌为载体,围绕“中华源·黄河魂”,通过举办高层论坛、文化旅游节、产业博览会,建设博物馆,重新打造郑州黄河旅游风景区等办法,提高郑州在黄河流域上下九省区的文化地位,不断扩大黄河文化的国内外影响力。
(二)重保护,塑造黄河文化新风貌。利用黄河水利委员会这一国家级平台,以黄河文化建设为纽带,将黄河工程、黄河经济、黄河生态融合起来,实现“四位一体”协调发展。抓紧启动黄河历史遗迹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以建设黄河文化国家公园(河南段)为目标,整合串联沿线黄河湿地、考古遗址公园、文保单位等文旅资源,推动建立立体化、全方位、个性化的黄河文化综合展示体系,努力把黄河风情景观带建设成为全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新引擎。建设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基地,为炎黄子孙寻根问祖,为海内外同胞认识、亲近、感悟、体验黄河文化提供基本的场景。
(三)深挖掘,赋予黄河文化新内涵。梳理黄河文化元素,推动黄河文化与红色文化、姓氏文化等融合发展。结合地域文化特色,将黄河文化与我省的戏曲、书法、武术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等相结合,着力打造一批彰显黄河文化、体现中原特色的品牌性文艺产品和文化活动。拓展国内国际视野,采取市场化、专业化、规范化的运作模式,把党委政府的宏观指导与职业团队、专业公司运作结合起来,加快实施“文创+”行动,打造具有浓郁中原特色、鲜明民族特点和较强国际竞争力的文创品牌,以新业态赋予传统文化新生命。
(四)塑品牌,打造郑州城市文化新名片。借助郑州作为“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新欧亚大陆桥战略支点城市优势,搭载“一带一路”城市旅游联盟合作平台,抓住建设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难得机遇,强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合作,打造全方位、多渠道的对外宣传阵地,塑造展示郑州国际化形象,打造形象化的“郑州名片”,提升郑州城市文化形象的认知度与美誉度,为充分发挥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引领作用提供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五)抓传承,讲好“黄河故事”。广泛开展黄河文化进校园、进景区、进商业街区活动,让广大群众、中小学生切实感受黄河文化的博大与厚重,增强文化自觉,树立文化自信。
(六)建机制,完善传承保护制度体系。加快构建有利于黄河文化传承保护的组织领导体系、政策引导体系、资金扶持体系、人才支撑体系,为黄河文化传承保护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加强滨水空间建设 提升城市品质
民建郑州市委员会
城市因水而生、因河而起、因水而荣。城市滨水空间是集产业、交通、休闲旅游、历史文脉等多种城市功能的复合体,是城市设计和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展示城市综合实力的重要平台。滨水空间建设对城市的规划者和管理者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加强滨水空间建设,将为郑州市建设和谐宜居、富有活力、特色鲜明的国家中心城市作出重要贡献。
一、郑州市滨水空间建设现状
郑州市濒临黄河,城区内共有9条自然河流,以及如意湖、龙湖、龙子湖、象湖、西流湖等人工湖,共同构成了水系网络。城区内河流总长约273千米,集水面积约30平方公里,湖泊面积近350公顷,滨水空间总面积约60平方公里。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大力支持滨水空间建设,投入巨资对市区内的河道、湖泊等水域进行综合治理,取得了明显成效。其中,投资160多亿元,对96公里长的贾鲁河河道进行综合治理,打造了最宽处350米、最窄处90米的绿化带,新增水面9200亩,新增绿地8200亩,配套建设了景观小品、滨水走廊及文体设施,形成了水岸交融的绿色生态景观带。积极投资建设西流湖生态公园,总占地面积3.2平方公里,水面面积达到2200亩,相当于13个如意湖,成为郑州市最大的生态景观走廊。此外,我市还完成了市区金水河、东风渠、熊儿河等10条河渠两岸整治绿化,建成区黑臭水体全面得到消除,河流水质全部达到地表水IV类以上标准。
二、郑州市滨水空间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规划建设理念仍需提升。我市滨水空间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相关部门建设理念不够科学,缺乏整体策划,历年河道整治的重心和资金都投入到清淤、清污上,缺少相关互动元素的规划建设,文化、休闲、商业氛围的渗透和关联不强,配套基础设施薄弱,不利于滨水空间整体效应的发挥,市民使用不便、满意度不高。
(二)综合基础设施亟待加强。市区内金水河、东风渠、七里河等流经主城区的河流,滨水空间陈旧,多为上世纪90年代设计施工,受历史条件限制,河道沿线绿线进深窄,基础设施老旧、功能欠缺,与郑州现代化大都市形象不相匹配。现有滨水空间多为周边居民使用,缺乏停车、休闲、健身、娱乐等配套设施,空间辐射能力弱,无法吸引更多的市民前来观光游玩。
(三)空间发展布局不够均衡。滨水空间发展布局存在重新区、轻老区的问题。郑州新区滨水空间建设相对较好,龙湖、龙子湖等除水面和大片湿地外,还建设了广场、栈道、廊桥、足球公园等公共活动空间;老城区滨水空间建设滞后,如金水河、东风渠、七里河等周边环境亟待提升,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化城市发展需要。
(四)水质水源得不到有效保障。目前我市城区河流水源得不到有效补充和保障,金水河、东风渠等常年缺水,水位低,流速慢,易滋生蚊虫和水质腐败。城市景观用水缺乏有效的水源补给,河流上游基本没有新增水源,中水系统、循环系统没有得到有效运用。
三、加强滨水空间建设的建议
(一)转变理念,加强规划管理。按照现代城市设计理念,提高滨水空间设计标准,做好滨水空间重要节点的规划,努力让滨水空间成为城市的“绿肺”。在项目规划推进过程中,应吸引广大市民参与,提升市民参与度,增强市民主人翁意识。
(二)提升品质,丰富文化主题。坚持以河为轴、以园为面,将文化元素融入到城市滨水空间中,将中国的历史、中原的文化,以水系绿化、文化设施、景观小品广场等形式表达,让广大市民能够在滨水空间中享受到清水绿茵,触摸到城市的历史、品味到城市的文化韵味,全面提升城市滨水空间的文化品位。
(三)完善设施,提升滨水活力。以城区内的水网沿线绿化空间为骨干,植入商业、旅游、餐饮等产业元素,加强滨水空间用地功能的混合度,提高滨水空间活力,为市民提供良好的户外活动和休闲场所。鼓励依托滨水空间复合功能开发带动水岸经济,让城市滨水空间成为拉动城市消费的重要载体,把滨水空间作为24小时活动场所,促进城区消费升级,让广大市民和游客在滨水空间中得到多样化的消费享受。此外,可结合商业开发,将现有滨水空间改造升级,带动提升周边土地的商业价值。
(四)强化措施,提高管理水平。结合全面推行河长制,实施网格化管理,根据滨水空间地段特点划分不同的管控区域和管控措施,达到一段一景、一空间一类型、步移景异、动静结合。要注重空间利用的活力化,充分利用好滨水空间,定期组织开展不同形式的文体活动,增强群众的参与度和获得感。此外,要推进管理精细化,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等形式,加强动态化管理,使城市滨水空间利用更加智能高效。
(五)突出重点,点亮滨水空间。借鉴北京、上海、南京、杭州等地先进经验,加强滨水空间重要节点建设,把滨水空间做成城市夜生活重要的一部分,充分利用灯光、水面、河道等,做好夜景亮化工程,让水系、道路、建筑有效融为一体。
(六)强化宣传,打造城市名片。将重要滨水空间作为城市名片,对标南京秦淮河、北京什刹海、上海苏州河等,加大滨水空间升级改造的宣传力度,将郑州的滨水空间打造成郑州的城市名片。
加快推进郑州段黄河湿地
生态保护修复工作
民建郑州市委员会
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郑州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确定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加快推进郑州段黄河湿地生态保护修复工作,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郑州段黄河湿地基本情况
郑州段黄河湿地位于黄河中、下游河段,紧邻郑州市区,东西长158.5公里,总面积57万亩。目前,郑州段黄河湿地包括郑州黄河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郑州黄河国家湿地公园以及黄河主河道滚动生成的滩淤湿地,规划区范围为自然保护区(36574 公顷)、国家湿地公园(1359公顷)以及黄河主河道滚动后超出自然保护区边界区域(2443.33公顷),总面积40376.33公顷。
二、郑州段黄河湿地保护存在的问题
(一)资源性缺水与用水需求矛盾突出。河南段属于资源性缺水河流,流域人均水资源占有量473立方米,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2.5%。但沿黄地区农业、工业和生活需水量大,2010年至2018年黄委会下达我省的黄河干流取水指标年平均为31.85亿立方米,实际年均取水达32.26亿立方米,超过了国家下达的年均取水计划。由此看见,资源性缺水与日益增长的用水需求之间矛盾日益突出。
(二)生态建设与农业发展矛盾突出。据国土三调数据显示,黄河滩区现有耕地239.86万亩,湿地面积204.4万亩。湿地中包括自然保护区155.89万亩,已建自然保护区中有44.84万亩与永久基本农田重叠,急需建设的防洪工程、民生工程与自然保护区、湿地等重叠,滩区内还建有各类农家乐、生态园、养殖场、鱼塘、种植园等,生态保护和农业生产发展之间矛盾相对突出。
(三)生态廊道建设用地矛盾突出。按照《森林河南生态省建设规划(2018-2027年)》(豫政〔2018〕28号)规定,沿黄生态保育带(工程范围同沿黄生态涵养带)和黄河干流廊道绿化作为“一核一区三屏四带多廊道”的重要内容,需在黄河两侧各栽植500米以上的树木。而黄河干流沿线地区空间分类界限不清、国土功能多样、土地性质复杂,大量的土地都是耕地,甚至相当部分是基本农田,自然保护地与大面积耕地、永久基本农田、村庄等用地重合,生态保护、农业生产、防洪安全等空间交叉重叠,客观上造成了耕地保护与生态廊道建设用地之间的矛盾,生态廊道建设存在占地不合法、管护难度大等问题,不利于生态保护和修复。
(四)工程造林补助标准低。目前,平原地区一般造林实际成本为每亩1000元左右,而国省工程造林补助每亩400-500元,造成部分地方苗木规格小、品种质量低、树种结构单一,造林质量不高,群众造林积极性降低。
(五)过度挖沙严重破坏生态环境。黄河湿地作为防洪的防线之一,在调节气候、维护生物多样性和净化水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生态作用。近年来由于过度挖沙,很多湿地遭到破坏、侵蚀,导致河岸不断后退,南沙滩河岸已经被河水蔓延约1公里,越来越临近公路。
三、推进郑州段黄河湿地保护的建议
面对黄河滩区农业面源污染、水土流失、风沙等严峻形势,必须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加快推进郑州市黄河沿线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工作。
(一)制定出台专项规划。应加快制定黄河流域生态保护规划,建立完善运用建设、风险评估等体制机制,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长远发展指明方向。
(二)持续加大资金投入。增加中央资金投入强度,提高黄河生态保护与运用和建设的建管技术标准,加快黄河两岸滩地土壤加固速度。
(三)不断加强动态监测。构建保护与建设实时监测与风险评价网络平台,实现黄河流域滩地生态保护、安全运行、风险信息的自动获取与实时预案。
(四)加快推进产业发展。实施以特色生态衍生产业为中心的绿水青山提质增效工程,加快区域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振兴战略进程,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五)科学调整种养结构。巩固退耕还林(草)成果,在黄河滩区种植紫花苜蓿、构树、饲料桑、青贮玉米等饲草饲料,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降低面源污染,减少风沙扬尘,提高涵养水源能力,减轻水土流失。
关于加强郑州市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建议
民进郑州市委员会
土壤是构成生态系统的基本要素之一,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土壤生态环境系统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农产品质量安全、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伴随着我国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土壤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土壤污染防治已成为重大环境保护和民生工程。郑州市作为沿黄省会城市,早日化解土壤污染环境风险,建立完善、高效的土壤污染防治体系,保障全市农用地及建设用地安全,既是满足全市人民对“菜篮子”、“米袋子”“水缸子”安全的美好期盼,也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指示精神,高标准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核心示范区的重要举措。
一、郑州市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总体情况
自2018年以来,郑州市将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纳入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内容。相继出台了《郑州市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等一系列指导和落实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文件,为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提供了组织保障和政策支撑。郑州市生态环境局先后开展了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疑似污染地块排查、涉重金属重点企业排查等工作,初步建立了全市土壤污染源的类型、分布、数量等数据信息,并根据土壤污染状况相继开展了建设用地污染治理与修复技术应用试点,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修复治理试点等探索,土壤环境质量基本保持稳定。
二、郑州市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市在改善土壤环境质量方面下了真功夫,但治理成效仍不稳固,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防治责任不清。土地污染的责任主体、管理主体和管理流程虽然已经有明确规定,但现实操作过程中,“谁污染、谁治理”污染担责原则难以真正实现。土地使用权流转过程中相关的土壤污染管控工作没有全面落实,国土、经济、农业农村和环保等主管部门未充分发挥有效的协同作用,不利于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有效落实。
(二)监管体系有待完善。郑州市重点行业企业用地污染状况调查、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疑似污染地块排查虽然已经全面启动,但布点、取样、样品检测等标准不统一、不规范的现象普遍存在,直接影响土壤环境调查结论的准确性。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措施落实、治理修复过程监管和污染场地长期监测、监管手段匮乏,方式单一。
(三)公众参与度不够。土壤环境质量的信息基本处于保密管理状态,与大气和水体环境质量的信息公开程度相差甚远。公众获取信息的渠道十分有限。建设用地土壤环境污染状况调查报告虽然要求公示,但公示的平台没有统一,公示信息难以被公众及时发现。公众对土壤污染防治的意识不强,公众环境维权难,参与的成本高,导致公众发挥的作用相当有限。
(四)资金支持不足。土壤污染具有隐蔽性、长期性、复杂性和不可逆性,修复时间长、治理成本高。工作形式是从土中来到土中去,工作内容抽象,难以像水、气处置设施一样进行形象化展示,导致政府层面重视程度不高,筹措资金动力不强。部分后期用于商业开发的地块具有治理修复的驱动力,其他项目除中央土壤污染防治专项资金支持外,地方配套资金难以落实。
三、郑州市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建议
(一)健全体制机制。充分利用生态环境机构改革和综合执法改革的有利契机,厘清各级各部门职责职能,建立健全基层生态环境部门土壤污染防治机构。进一步完善土壤污染防治制度法制体系,加快制定《郑州市土壤污染防治条例》,不断强化对土壤污染防治的监管执法。加强统筹,统一步调,形成合力,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综合施策、精准发力,逐步建立完善政府主导、企业担责、公众参与、社会监督的土壤污染防治体系,为切实推进郑州市土壤污染防治工作保驾护航。
(二)严格过程监管。加强田间、地头等源头管控,全面实施过程监管。加大涉重金属行业污染防控、工业固体废物堆存场所环境整治和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排查整治力度。以非法排污和危险废物收集、贮运及处理处置为重点,严管废物处理处置活动,严厉打击随意倾倒、堆放危险废物的行为,有效控制土壤污染加重趋势。进一步严格对污染土壤修复过程的监控,尤其是污染土壤转运和最终处置的环节监管。实施污染土壤转运报备制和联单管理制,建立修复土壤运送到点保证金返还制度,要求运送车辆安装GPS定位系统,以市场手段、科技手段规范土壤转运处置情况,对污染土壤的去处进行全程追溯,坚决杜绝污染土壤随意倾倒、非法倾倒情况的发生。加强对未开发污染地块的风险管控措施和污染地块长期监测管理措施,避免污染物迁移引起的环境次生污染。建立污染土壤修复治理项目终身负责制,对调查评估报告编制方、第三方检测机构、方案编制方、修复治理工程施工方、环境监理方和效果评估方等第三方服务机构的责任跟踪到底,杜绝不负责任、没有相应专业能力的机构进入土壤污染防治领域。
(三)完善公共参与机制。完善公众参与形式,保障公众的参与权与监督权。不断完善土壤环境基础数据库,加大土壤环境信息公开力度,强化信息共享。可通过环境公报、环境质量报告及报纸、网站、微博等媒体形式向外发布土壤污染的综合信息,同时制定土壤信息发布规则来对依法申请公开的情况做出说明,以保证公众的知情权。推动公众全过程参与土壤污染防治,扶持土壤环境保护议题、鼓励环保社会(民间)组织等,积极主动与公众进行沟通,在制定土壤利用规划、土壤修复计划等过程中通过听证会、问卷调查、专家咨询、座谈会等形式,缓解公众与企业、公众与政府之间在土壤污染防治中不必要的利益冲突,防范环境风险,能够使得土壤污染防治更加科学化与规范化。
(四)拓宽资金来源渠道。提早谋划,做好项目筛选储备工作,努力多争取国家土壤污染防治专项资金。积极谋划黄河流域土壤污染防治项目,加强政策资金倾斜。同时当地政府以发债或成立土壤修复基金的形式,为涉及重大民生或突发应急项目做好资金保障。创新商业模式,探索“修复+开发”的宗地开发模式,鼓励土壤修复企业与开发商联合,作为一个整体同时承包污染场地的修复和开发。尽快制定《污染场地修复土壤再利用标准》,按照标准分类支持土壤的资源化利用。探索土地综合治理模式,以占补平衡或购买土地利用指标的形式,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土壤污染防治领域。
增强技术创新能力
推动郑州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民进郑州市委员会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时指出,要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习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加快培育引进制造业创新引领企业、平台、人才和机构,不断壮大创新主体,加快汇聚创新资源,持续优化创新环境,大幅提升了制造业自主技术创新能力。在新材料、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等领域实施重大科技创新专项,取得了一批重大科技成果,为我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但在实现高质量发展中,仍然面临着创新机制不强、创新平台不足、创新人才不够等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主要问题
(一)技术创新产业基础薄弱。我市的制造业模式较为落后,大部分是劳动密集型的来料加工和资源密集型高耗能等工业类型,在低、中技术密集的产品和产业方面有一定的竞争优势,而在中、高技术密集的产品和产业方面则处于较大劣势。科技部公布的全国161家“独角兽”企业,我市无一上榜。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的全国193家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我市仅有少数企业入选,明显低于山东、浙江、江苏等地城市。
(二)创新研发资金投入不足。制造业技术创新投入资金大、循环周期长,企业通过外部获得创新资金的渠道仍不通畅。通常面临“三难”:一是金融机构融资难。一些科技含量高、发展前景好的中小型科技制造企业,内源融资无法满足发展需求,外源融资因缺乏担保或抵押、风险因素多,导致融资困难。二是申请政策补贴难。相关支持政策宣传不到位,制定的政策不精准等,使企业在申报政策补贴时受政策知晓度、项目范围、备案环评、补贴区间等限制,申请资金困难、申请额度不足。三是股债融资难。债券融资受到发行条件的严格限制,我市大多数制造企业因规模和业绩限制很难挤进证券市场的大门。制造业研发投入强度仅为全国城市平均水平的60%左右,大中型企业建有研发机构的只有1/4,有研发活动的制造企业占比为16%,低于全国11.4个百分点。目前,发达城市研发费用投入平均占GDP的8%以上,而郑州还不足2%。
(三)创新型高端技术人才匮乏。我市人才状况存在“四多四少”现象,即初级型人才多,高级型人才少;传统型人才多,现代型技能人才少;单一技能型人才多,复合技能型人才少;短训速成的技能人才多,系统培养的技能人才少。截止2018年,我市人才总量达到147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仅14.5万人,具有高级职称的3万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员137人,省政府特殊津贴39人,省学术技术带头人67人。以院士为例,与中部主要省会城市相比,郑州市现有两院院士16人,分别比武汉少了50多人,比西安少40多人,比成都少20人。虽然我市在人才引进上下了一些功夫,但留住人才还存在相当大的难度。虽然不少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但其中较大比例只是挂牌,提供的实际服务较少,科研人员落户到郑州为我市产业发展服务的更少。目前我市国家级院所只有12家,中科院系统只有中科院过程所在郑州建立了分所,国家重点实验室只有4个,与武汉、西安等周边省会城市相比,差距较大。
(四)企业内在创新动力不足。一是创新意识不强,使企业失去技术创新的思想动力。有些企业认为技术引进省时省力且不用承担研发风险,失去了自主研发创新的欲望。二是当前经济形势不稳定,企业缺乏技术创新的信心。
(五)公共创新服务平台效能欠佳。目前已建立的各类科技园区相对分散,功能区模糊,缺少配套的公共服务,缺少社会力量的参与,大数据应用落后,大多以高校资源为依托,区域行业特色不明显,产学研融合度不高,技术成果转化艰难。已成立的多家科技孵化器、众创空间等由于缺乏有效的运行监督管理机制,服务功能难以发挥和拓展,与真正实现研发、服务、加速、产业化一条龙的科技孵化还存在较大差距。
二、对策建议
为进一步推动我市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增强我市制造业创新能力,我们建议:
(一)建立协同攻关机制。充分发挥科研院所、高校、企业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坚中各自的主体作用,搭建科研院所和产业办、高校、企业的合作平台。鼓励企业联合高校和科研院所组建产学研用联合体,联合开展核心技术研发攻关,推动“积木式创新”。把握科技发展主动权,牵头发起各类科技合作计划,促进我市创新者和外国出口市场、投资资本、技术技能和知识资源之间的联系,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二)加大技术创新专项扶持力度。在完善落实相关政策的同时,持续加大对技术创新的支持和投入,合理使用财政、金融、税收政策引导企业技术创新,形成具备区域技术优势的制造业集群。一是搭建市本级融资平台。完善相关机制,加大对地方金融机构的政策支持,为制造业技术创新开辟“绿色通道”,建立多形式、多层次的融资担保体系。二是持续加大创新项目经费的投入。增加我市技术创新扶持专项资金的总量,加大对科技型制造企业技术创新的财政支持力度,引导中小企业的兼并重组,扶持和壮大一批具有技术创新能力和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小企业。
(三)加快新技术新产品示范应用步伐。积极发挥政策引导和资金激励作用,建立完善科研容错机制,大胆鼓励企业和研究机构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试验和示范运营,以检测试验推动新技术不断完善,以规模示范促进产业加快发展。加大对国产首台套装备(产品),国产新技术、新工法的研发应用及项目示范推广力度,在研发、生产、市场销售、推广应用等方面出台扶持政策,建立配套完善的服务机制,提升新产品新技术在国内国际市场认可程度。给予本地企业研发的新技术、新产品更多参与本地项目的机会,通过政府引导实现以市场换产业、以产业带市场,积极培育更多战略新兴产业龙头企业,以高新科技技术和产品引领制造业向高质量发展。
(四)抓好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引进。鼓励公办院校对外开放,积极与国际知名院校合作,推进本土人才国际化培养。鼓励企业与高校合作,定向培养适用人才。出台创新人才引进专项政策,开辟“绿色通道”。对于高精尖创新人才采用聘请讲学、技术合作、承担项目、课题研究等短期方式“柔性引进”。拟定“创新人才回归计划”,结合“智汇郑州”人才工程打造创新人才引进平台,如建立一批市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市级留学人员创业园,引进国内外知名人才中介组织等。建立创新人才联系人制度,随时掌握其工作生活情况,协调解决各类困难,保证他们无后顾之忧,“以才引才”汇集创新力量,不断增强我市制造业的创新能力。
依托航空港区优势 大力发展花卉产业
农工党郑州市委员会
花卉产业是美化城乡、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载体。加快我市花卉产业发展,对提升郑州经济辐射影响力、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一、郑州市花卉产业发展的优势
(一)独特的气候优势。郑州市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4.4℃,年平均降雨量640.9毫米,无霜期220天,全年日照时间约2400小时,气候条件与荷兰相近,非常适合发展花卉产业。目前已成为我国“南花北调”“东花西运”的良好驯养基地,具有大面积发展鲜切花生产的气候条件、品种资源和生产技术优势。
(二)丰富的资源优势。郑州市花卉栽培历史悠久,花卉产业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起步。花卉生产以观赏苗木为主,占花卉生产面积50%以上,品种以蝴蝶兰、红掌、凤梨等中高档盆栽花卉和菊花、玫瑰、非洲菊、百合等鲜切花生产为主。蝴蝶兰生产已由单一的年宵开花株生产转化为从品种培育、组培快繁、种苗生产、开花株生产的全产业链周年生产,成为我市花卉产业的一个品牌。目前,郑州市有花卉企业600多家,年销售额500万元以上或生产面积3万平方米以上的大中型企业159家,花卉从业人员5万余人。郑州大小花卉交易市场有30多个,经营实体达3万余家,具有庞大的市场需求。特别是陈砦花卉市场现有各类商户近4000家,年交易额突破50亿元,已经成为我国中西部地区最大的花卉物流集散中心。
(三)突出的区位优势。郑州地处我国中部,京广、陇海两大铁路干线和107、310两大公路干线在此交汇,郑州还是米字形高铁的交汇处,特别是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后,国家的各项优惠政策,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得天独厚的交通条件,为鲜切花交易提供了天然的物流场所和航空通道。
二、郑州花卉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花卉产业发展认识不足。对于花卉产业,大家共性的认为南方的广州、昆明由于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适宜花卉种植,郑州冬冷夏热的气候条件不适宜种植花卉,而实际上,郑州处于我国南北气候过渡带,具有多种花卉生长的气候条件。而且河南省野生维管植物有181科,966属,3158种,大部分可用来开发成新的花卉苗木品种。同时,郑州市及周遍花卉栽培历史悠久,十大传统名花河南有6种,这些传统的资源,奠定了花卉产业发展的基础。
(二)缺少科研机构和花卉生产企业。目前河南省和郑州市没有专门的花卉研究机构,虽然在有些科研单位内部也设立有花卉研究室,但科技人员大多是从事蔬菜、果树方面的人员,缺乏高层次的花卉专业人才,难以形成强有力的科研推广体系。同时花卉生产龙头企业缺乏,没有规模化生产基地,花卉深加工方面处在代加工或者是粗加工,利润有限。
(三)从业人员素质不高。郑州目前从事花卉产业生产的专业技术人员较少,其中大部分专业技术人员是从蔬菜种植研究转行过来的,真正懂得花卉种植的人员屈指可数,高层次科技人员严重不足。花农的文化水平低,对花卉生产的技术、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意识不强,专业化合作组织作用发挥还不明显,缺乏相应的指导和帮扶。
(四)政府支持力度较小。郑州市曾在2012年出台《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花卉苗木产业发展的意见》(郑政〔2012〕27号),但目前该文已失效,之后我市再没有出台针对花卉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多年来在花卉产业发展的投入上仍然处于一个低水平层次,财政支持力度相对薄弱。
(五)花卉产业发展受土地资源制约明显。近年来,随着郑州城市化进程加快,农业用地逐步减少,城市周边的花卉基地被占用,一些花卉生产企业用地没有保障,只能到许昌、鄢陵等寻地发展。同时陈寨花卉交易市场因市政规划,被迫急需搬迁,但因为无建设用地指标,现找不到地方,这对郑州市花卉销售、流通产生了不利影响。
三、加快郑州市花卉产业发展的建议
(一)加强组织领导。河南省政府《花卉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在郑州航空港综合试验区建立中国郑州国际航空花卉物流港。河南省中北部及郑州市与荷兰气候条件相似,适宜发展花卉产业,同时郑州市和许昌、南阳等地的花卉生产和花卉物流已初具规模。因此,建议由市政府牵头成立由农业、林业、财政、发改、科技、国土、航空等部门组成的领导小组,出台优惠政策,强力推进花卉生产和物流发展。
(二)科学编制花卉产业发展规划。规划是产业发展的基础,建议市政府组织有关专家走出去,学习国内外先进经验,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尽快高起点、高标准科学编制郑州花卉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及郑州国际航空花卉物流港建设规划,做好行业发展的顶层设计,并根据规划要求,出台郑州市花卉产业发展实施方案。
(三)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借鉴荷兰、昆明、广州等花卉种植、科研、流通相互衔接、互为支撑、有机融合的科学发展理念,通过科学规划,制定优惠政策,开展专业化招商引资,吸引世界各地大型花卉生产、科研、物流企业到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或周边县(市)区,投资建设花卉生产基地和中国郑州国际航空花卉物流港,建设世界上最开放型的花卉生产和航空花卉物流新模式,强力推进花卉产业大发展。同时对带动性强的大型龙头企业,要在融资、资金扶持、贴息贷款等方面给予相应的政策倾斜,为企业的成长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通过政府的支持引导,不断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打造一批信誉好、科技含量高、发展速度快的企业,推动郑州花卉产业的快速发展。
(四)高起点建设郑州国际航空花卉物流港。借鉴荷兰花卉生产和阿姆斯特丹阿斯米尔鲜花拍卖市场发展模式,将花卉生产和航空物流有机结合,在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规划建设世界一流的国际航空花卉物流港,搭建国际花卉交易平台,并配套建设花卉物流园区,为郑州花卉走向世界提供便利条件。
(五)积极培养花卉产业发展专业技术人才。成立专业的花卉产业发展研究机构,开展花卉新品种、新技术的研究和引进,做好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工作。充分利用河南省农科院、河南农业大学、郑州师院、郑州市农科所等科研院所的培训资源,开展对花卉企业从业人员和农民的技术培训和服务,提高从业人员和花农种植技术水平和科研成果应用水平,定期组织技术员到花卉种植户中进行技术跟踪指导服务,引导花农实行标准化生产,提高花卉产品质量,提高该产业竞争力。
(六)加快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借鉴上海松江区土地流转经验,建立完善土地流转平台,由村集体经济组织将土地集中统一流转,以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名义为我市通过招商引资引进的国内外花卉生产、科研、加工、流通企业提供稳定的土地资源,鼓励企业开展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土地集约化程度,加快我市花卉产业发展。
(七)强化花卉产业科技创新。以企业研发为依托,建立花卉产业发展技术联盟,推动产学研协作,开展科研技术集成推广,加快科研成果的转换。围绕花卉企业需求,成立以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和企业相结合的研发体系。发展“企业+基地+农户”、“企业+合作社”的产业化模式,集成推广标准化生产、设施构建、花卉产后处理、立体化栽培模式,为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推进产研结合,提高底层花农科技种植水平,促进花卉生产方式转型升级。加强交流与合作,鼓励国内外资金、技术、人才进入郑州花卉市场。
驱动工业遗存更新变革
促进郑州高质量发展
九三学社郑州市委员会
当前中国经济正迈向后工业时代,曾经承载工业体系发展重任的工业遗存,正转变为见证工业历史、传递工业文化、记录城市印记、展现时代变迁的“文化富矿”和“特色空间”,等待被进一步保护利用和改造转型。
一、郑州主要工业遗存分布与现状
新中国成立以及省会迁郑以后,郑州被确立为重点工业建设城市,在新中国国民经济布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在城市空间布局中,郑州的重要工业厂区主要集中分布在棉纺路、南阳路、华山路、二里岗、冉屯路周围,主要由几个片区构成。
(一)棉纺路工业分布片区。位于当时郑州市西部,陇海铁路以南,京广铁路西侧,建设路北侧的区域。以郑州西站为依托,连接有铁路专用线。该工业区分为两部分:嵩山路以西以棉纺工业为主,由东向西一字排开有郑棉五厂、四厂、三厂、一厂、六厂,5个大型棉纺企业。还建有郑州印染厂、省纺机厂、郑州纺织器材厂、郑州第二印染厂、郑州齿轮厂等大中型企业。另一部分是嵩山路以东区域,以机械工业为主,主要有郑州水工机械厂、郑州锅炉厂、郑州柴油机厂和中州煤机厂等大中型工业企业。现余郑州国棉三厂部分工业遗存。
(二)南阳路工业分布片区。位于当时郑州市区北部,铁路编组站东侧,金水路北侧,沿京广铁路线向北延伸至北三环,包括南阳路和沙口路。以海棠寺车站为依托,连接37条铁路专用线,主要行业是轻工业、机械工业、医药、食品、建材等,目前大多已用于地产开发。
(三)华山路工业分布片区。位于当时郑州市区西南部,在建设路以南、航海路以北,主要包括华山路、伏牛路。该区域以重工业为主,从郑州西站引辅铁路专用线,连接至各厂。主要企业是郑州第二砂轮厂、郑州电缆厂、郑煤机厂等大型工业企业,另外还有黄河机械厂、郑州第二纺织器材厂、中原化工厂等中小型企业。现余郑州煤矿机械厂、郑州第二砂轮厂(豫白鸽)正在升级改造。
(四)二里岗工业分布片区。位于当时郑州城区的东南,包括由紫荆山路、东明路、金水路、航海路围合的二里岗及周边地区,以郑州东货运站为依托,并向大中型企业连接铁路专用线。现余郑州卷烟厂、郑州面粉厂厂区保存相对完整。
(五)冉屯工业分布片区。位于当时郑州市区西北部的冉屯路周围,包括陇海铁路、铁路编组站、贾鲁河、西流湖合围区域。该区域以郑州西站为依托,连接铁路专用线,从“二五”时期开始建设,逐渐形成规模。目前郑州热电厂已停止运营,其余已规划建设为其他用途。
二、工业遗存具有的价值和郑州改造提升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随着郑州市工业建筑遗产保护工作的逐步展开,现存的郑州近现代工业建筑有国家级保护单位郑州黄河铁路桥、省级保护单位郑州第二砂轮厂(豫白鸽)和市级保护单位郑州纺织工业基地等三处文物保护单位。2018年郑州市公布了第一批212处历史建筑保护名录,其中工业建筑71处,约占33%。还有一些保存完好,有历史价值的工业建筑没有列入历史建筑保护名录内,存在闲置或被违法占用,没有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价值。
工业遗存本身具有五种城市价值:一是历史价值。工业遗存代表了郑州的昨天,作为工业发展特定时期的实物载体,具有特殊性和历史意义。二是科学价值。主要是体现当初建造时选址规划、建筑材料、结构和施工工艺等方面。三是艺术价值。主要体现在产业风貌特征和建筑物本身。其中遗存的民国建筑、苏式建筑、德式建筑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和价值。四是经济价值。工业建筑的物质寿命较长,主体结构和基础设施完整,利用闲置资源,满足功能需求,可通过空间重组和功能置换带来经济价值。五是社会情感价值。工业建筑在周边群众心中,有着很强的社会认同感和归属感,通过合理的改造和再利用,可让城市既留得住“乡愁”又避免了“千城一面”。
目前我市的郑州第二砂轮厂(豫白鸽)和郑州煤矿机械集团(郑煤机)正在积极进行工业遗存升级改造。其遇到的突出问题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改造标准不完善。缺乏明确的技术标准,项目的原址保留比例、内部装修标准、新增面积范围如何使用等缺乏明确操作规范。二是项目定位雷同。改造后的功能属性大部分以办公、展览、商业、餐饮、休闲、娱乐为主,缺乏地域性文化元素使用。三是资本沉淀周期长。规划、设计及改造成本投入较大,且改造后属于可租不可售的自持类项目,资金周转较慢。
三、具体建议
(一)政策扶持,推动城市有机更新。2018年工信部印发了《国家工业遗产管理暂行办法》,原国家旅游局办公室也印发了《全国工业旅游创新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北京、沈阳等地政府也先后发布了保护和利用老旧厂房等工业遗存的指导文件。建议市政府也能确定相关政策。一是工业建筑遗产的保护不同于一般文物保护,应实施分级评定保护,让工业遗存能够与产业落位相结合,通过注入新的元素,开发新的功能,积极营造现代产业空间和消费场景,做好文商、文旅结合,不仅保留了工业遗存,还可带动周边地段活力。二是成立由市政府牵头,相关部门参与,以工业遗存的所在地区政府为主,条块结合工作机制,确保项目从谋划生成,立项审批,开工建设,经营运营一气呵成。三是明确改造标准,让改造提升有所依据。四是通过资金补贴、购买服务、设立城市修补引导基金等方式给予资金支持。
(二)因地制宜,精准招商。现存的厂区厂房建筑可改造为美术馆、博物馆、展览馆、艺术馆、体验式综合性活动中心以及文化公园、商业空间、创意产业、公园绿地等,同时积极鼓励开发其地下空间。按照分类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招商模式和运作方法,可邀请专业团队和社会资本,积极探索新模式、新业态。比如,可以将郑州热电厂部分区域升级为孵化器或者城市公园。同时赋予现存工业车床、厂房等构筑物新的生命,让其成为独特的景观小品,彰显个性特色。着力把工业遗存区域打造成“记忆的精神家园”和“城市复兴的典范”。
(三)提炼文化,唤醒城市记忆。工业遗存不是冰冷的钢铁和砖石,它承载着几代人的理想和记忆。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指出,“对很多城市来说,藏有历史故事、凸显本地特色的工业遗存就是最好资源,将在塑造城市文化中扮演重要角色。”工业遗存文化蕴含着工业文化、工匠文化和爱国文化。蕴含着特定时期新中国从一穷二白,通过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实践创新,掌握自己命运的国家精神。要深挖其中先进人物事迹和内涵,讲好故事。比如国棉三厂的毛子莲,苦练操作技术,严把质量关,坚持多年如一日,每月都超额完成生产计划,先后评为“省工业先进者”和“全国三八红旗手”,出席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受到毛主席接见。这些人物和精神都是郑州城市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更多的被后辈们了解、继承和发扬。
加强引导教育
促进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
郑州市工商业联合会
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讲话指出,“非公有制经济要健康发展,前提是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要健康成长。”总书记的讲话高屋建瓴、深刻透彻地阐明了“两个健康”的辨证关系和特性,同时也充分表明了对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寄予的殷切期望和要求。民营经济人士作为民营企业的所有者和经营者,其健康成长是企业健康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要坚持把“两个健康”有机统一起来,把引导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作为经济领域统战工作的重要任务,实现“两个健康”的同步提升。
一、我市民营经济人士基本情况
(一)民营经济人士的构成。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民营经济人士的构成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构成大体如下:土生土长的原生型企业家,企业改制后变换身份的企业家,主动辞职下海的经商人员,继承父业的“富二代”,市外引进的高端人士。
(二)民营经济人士思想动态和特点。一是思想活跃,与时俱进。他们普遍十分关注时事和政策的变化,从中捕捉信息,研判经济走势,做出合适决策。二是求真务实,工作节奏快。在工作作风上,吃苦耐劳,坚定执著,潜心专注,节奏明快。三是个人素质参差不齐。大多数的民营经济人士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觉悟,他们能做到把国家、民族、人民的利益与自己的事业结合起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也有极少数民营经济人士其人生观、价值观和主流看法存在差异。四是思想要求进步,政治诉求强烈。随着企业发展壮大,民营经济人士普遍开始关注自己的社会地位,关心企业的合法权益,希望自己有相应的话语权,渴望得到相应的政治待遇。
二、影响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的因素
(一)影响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的内部因素。一是职业动机。职业动机决定着民营经济人士是否愿意从事企业活动,能否有激情的去创业去坚守,为事业而拼命奋斗,为梦想而执着追求。二是自我成长意识。自我成长意识在民营经济人士的成长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拥有自我成长意识,就能客观的分析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有意识的加强学习和锻炼,不断提升自我、突破自我、超越自我。三是能力素质。从成长的视角来看,民营经济人士需要具备四种能力:学习能力、把握国家形势政策和时代风险机遇的能力、交往能力和决策能力。四是心理素质。面对创业路上的各种问题和困难,良好的心理素质有助于民营经济人士提高自我调节的能力,以积极的人生态度面对生活,实现企业的科学发展和自身的健康成长。
(二)影响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的外部环境。一是人文环境。中国自古重农轻商,认为农“本”商“末”,民间更有“无商不奸”的说法。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人士中有相当一部分是通过自己的科研开发、经营管理、艰辛创业等获得成功的,他们在为自己企业创造财富的同时,也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应得到社会的肯定认可和尊重。二是制度环境。健全的法律制度能促进民营经济人士的健康成长,当前我国相应的企业家激励、约束机制还不完善,也是影响民营经济人士健康长的因素之一。三是市场环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动了民营经济的发展壮大和民营经济人士的迅速成长,但在市场秩序规范、生产要素市场发育、市场规则统一等方面还存在不完善之处,这些也不同程度影响着民营经济人士的健康成长。四是家庭环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积极进取勇于创新、不怕失败、敢于担当的精神,会激励孩子不断进取,也会为培养优秀企业家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三、促进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的建议
(一)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文化氛围主要指文化观念、价值导向和思维方式等,既与政治经济相关,又受传统文化影响。一是鼓励发展创新创业文化,广泛宣传创新强国、创业富民思想,逐步消除传统文化重农轻商的消极影响,形成尊重、认可、爱护民营经济人士的新风尚;二是塑造良好的职业形象,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多方报道民营经济人士的先进事迹、创业精神,加强正面宣传,塑造其良好职业形象,引导人们正确认识民营经济人士。
(二)加大教育培训,正确引领民营经济人士价值观。一是针对民营经济人士发展特点,研究并引导教育培训方向,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其中。定期举办活动,组织专家学者解读党的方针政策。二是培训民营经济人士企业管理、技术研发、市场营销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三是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引导民营经济人士依法经营,严厉打击违法乱纪。
(三)加强队伍建设,探索研究民营经济人士成长规律。一方面完善民营经济人士综合评价体系,形成选拔、考核、培养、推荐的工作机制,促进综合素质的提高,同时进一步规范企业家副主席副会长轮值制度;另一方面,积极吸纳民营经济代表人士到人大、政协及工商联等组织中去,提高民营经济代表人士的政治地位,激发其服务社会、服务国家发展的热情。
(四)优化市场经济环境,激发民营经济人士“双创”干劲。一方面要通过制订市场准入规则、竞争规则和交易规则等,不断完善市场监督惩戒制度,加强对市场秩序的规范和管理,净化市场经济生态,理顺市场经济秩序,真正实现市场经济公平竞争;另一方面,要积极解决他们面临的最现实最迫切的问题,如融资难、环保治理、转型升级等。
(五)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对政府部门来说,把“亲”做实的要义在于切切实实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政府服务经济建设的专业化能力,多考虑民营企业的客观困难与现实需求,切实减少民营企业的经营成本,逐步消除民营企业遇事“必须求人”的意识。
(六)大力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大力弘扬爱国敬业、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精神,引导企业家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树立崇高理想信念,自觉做爱国、诚信、守法的表率。鼓励敢闯敢试,敢为天下先,争创一流企业、一流管理、一流产品、一流服务和一流企业文化。大力弘扬履行责任、敢于担当、服务社会精神,引导企业家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支持企业家积极投身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鼓励企业家积极响应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倡议和国家战略。
关于解决郑州市交通拥堵的建议
致公党郑州市总支部
一、郑州市交通拥堵的原因分析
(一)道路设计规划不符合科学规律。一是高架快速路下桥匝道与地面交通导流重合或者冲突,造成高架快速路下桥口堵塞。典型路口:陇海路、农业路和京广快速路,几乎所有下桥匝道都是拥堵点。二是商业网点附近主要交通道路没有形成环形交通流,而是形成多向交通冲突造成拥堵。典型路口:二七万达,升龙城等商业网点附近道路设置。
(二)机动车、非机动车和行人混行造成交通拥堵。一是市内部分交通路段未进行有效分流,机动车、非机动车和行人混杂在同一空间、交通混乱,典型道路区间:交通路、健康路等同级道路。二是十字路口非机动车,行人漠视信号灯及交通规则,任意穿行,造成拥堵,典型道路:除了严管街路口外的几乎所有十字路口。三是机动车停放造成道路通行空间被占用,形成路面狭窄,通行不畅,典型道路:商业网点,大型医院,学校附近道路。
(三)天气影响。一是雨季或瞬时降雨引起道路积水,排水不畅引起非机动车道积水,人行道积水,从而形成道路极其拥堵。典型道路:陇海路京广路、建设路等市区187个积水点。二是春秋季,风沙较大引起非机动车漠视道路隔离设施,机非混行,造成交通不畅,典型道路:高新区内道路以及惠济区、管城区内非主干道。
(四)学校上学放学时间、节假日及重大社会活动造成拥堵。一是节假日,各大机关附近、大型社区门口,走亲访友外来车辆无法进入社区,在社区门口道路形成拥堵。二是学校上学、放学时间,各个学校门口都存在家长接送车辆以及社会培训机构人员拥挤在一起的现象,造成堵塞交通。三是应对重大接待,造成的安保封路,特别是主干道封闭带来支路拥堵。四是重大社会活动区域交通管制封闭造成拥堵。
(五)交通事故造成拥堵。往往是一起交通事故堵塞半座城。
二、解决郑州市交通拥堵的建议
(一)从法治上入手,加强交通法规宣传,引领交通参与者主动遵循交通法规,严格执法;对漠视交通信号提示、机非混行的交通参与者,交警部门要敢于执法,加大处罚,提高违法成本,从根本上用法治来解决漠视交通法规的交通行为。
(二)在大型商圈、学校和医院聚集区,采取环形单行交通模式,减少交通流方向混乱。
(三)在各个学校门口开设禁停区和暂停区,最大限度减少接送学生引起的交通拥堵。
(四)从工程技术上采取科学手段解决187个积水点改造。
(五)重大社会活动尽量安排在环线以外。
(六)交通事故处理方面,要提高监控实时效能,提高巡警快速处理效能,快速处理事故。
(七)进一步挖潜,在老城区建设智慧停车系统,减少路面停车,还路以正常交通状态。
(八)取消支路路面停车位,开放机关院内停车位。建设地下和立体停车场。
(九)增设人行路口信号设施,改善道路通行状态。
关于郑州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郑州市政协经济委员会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和重点。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近年来,郑州市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南提出的打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牌等重要指示精神,抢抓建设国家中心城市重大机遇,大力实施“制造强市”战略,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全市工业经济实现了平稳健康发展。
一、郑州市制造业现状
国家级试点示范创建取得新突破。成功创建了国家级服务型制造、消费品工业“三品”战略以及“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等六类试点示范城市。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取得新成效。初步形成电子信息、汽车及装备制造两个5000亿级产业。全市超百亿企业达到14家,新增规模以上企业超过200家。招商引资取得新进展。通过组织开展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两岸智能装备制造郑州论坛、承接产业转移系列活动,工业招商金额达到2303亿元,其中制造业招商金额突破1960亿元,创造了历年来的最高水平。项目建设出现新气象。2018年,全市工业投资增长11.8%,较全国、全省分别高出5.3、9.8个百分点。智能化、绿色化、企业技术改造等“三大改造”深入推进,新的经济增长点已形成。制造业创新取得新成果。2018年,河南省信息安全产业基地挂牌,两个单位入选河南省制造业创新中心第二批培育单位。汉威科技、新天科技、郑钻集团、恒星金属获国家级制造业创新示范企业。两化融合取得新提升。新增两化融合贯标企业5家,15个企业(项目)获评国家级试点示范,53家企业入选省级示范企业,融合水平不断提升。政策环境取得新改善。出台了促进制造强市、重点产业人才实施、优秀企业家领航等政策措施。出台了加快制造业高质量发展“1+N”系列政策,有力支持企业发展。
二、郑州市制造业存在的问题
(一)产业层次不高。我市产业大多数处于低端,工业中高耗能产业占比降至40%以下,但仍比武汉、成都高出20个百分点左右。2018年,我市传统产业占比高达46.2%、高耗能工业占比36.7%,战略新兴产业仅占12.1%。
(二)创新能力不强。创新资源缺乏,郑州市现有高新技术企业1329家,高新技术企业占比仅占8.2%,与武汉的2827家、成都的2471家、西安的1839家、长沙1594家、合肥1666家相比,差距较大。
(三)营商环境不优。金融服务存在短板,我市金融多层次支持的体系尚未形成,大多数企业融资受银行限贷、断贷、抽贷等影响造成部分制造业企业资金压力陡增。
三、郑州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一)优化产业结构。一要扩大增量,突出先进制造业的主导地位。瞄准关系郑州经济发展的重要行业、关键领域和优先支柱产业的方向和领域,着力打造全国制造业先进基地。着眼企业未来发展,加大技术创新倾斜,加大向前端高端投入,形成支撑郑州发展的优势产业。二要盘活存量,突出转型、融合、提升传统企业。通过重组整合,集中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势企业,大力支持技术改造,积极探索多元化的合作模式,推动郑州传统型支柱产业转型升级。创新出台优惠政策,加大资金扶持,建设“工业大脑”,以数字化提升产业层级。以“三大改造”为引领,建设一批智能工厂(车间)、绿色工厂,推动传统产业焕发新活力,实现存量变增量。三要主动减量,提出配套淘汰清理落后产能企业。各县市要立足现有基础,依托产业集聚区,强化产业配套,清理退出“僵尸”企业、长期亏损企业和低效无效资产企业,让落后产能制造产业彻底退出制造业领域。四要培育新业态,突出生产性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引领撬动制造业作用明显,推进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高端化发展。搭建国际体系,促进集聚发展,打造国际层级平台,带动郑州融入国际经济体系。
(二)优化开放平台。一是开展精准招商。围绕主导产业转型方向、先进制造业集群构建等,突出“延链、补链、强链”,运用以智招商、以商招商、平台招商等创新手段,着力引进一批中高端制造业项目。二是加强国际合作。依托航空港区、自贸区等开放平台探索建立国际合作交流机制,加快郑州制造优势产能、装备、企业走出去。开展国际产业合作对接,加快制造业国际产业合作步伐。三是坚持创新驱动。要聚力增强企业自主研发力、企业与研发机构的对接力,全力打造以企业为主的创新主体,实现“主要的研发人员、主要的研发机构、主要的科研投入、主要的专利产出”都来自企业,切实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四是推进消费升级。结合城市有机更新,深化生活性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生活性服务业品质化、精细化发展。以“新零售”为现代商业重点,做好规划引导、业态培育、场景营造,为制造业产业提供高质量服务业。
(三)优化营商环境。一是打造优质高效商务环境。高标准对照一流营商环境标准,多站在企业方角度制定政策,更好服务企业。完善企业办事体系,凭证过网实现不见面审批,让郑州成为政务服务标杆城市。二是打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要创新制定促进各级公职人员敢于担当有为,敢于秉公执法办事的框架体制,把法治、干事、有效的服务理念落实到工作中,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积极推进涉企执法监管“负面清单”,以良法善治服务企业,给企业真实安全。三是打造文明诚信社会环境。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对诚信褒扬,对失信惩戒,让契约精神成为社会风尚。提高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确保城市安全、社会安定、市民安宁。四是建立研究监督机制。要从城市细微处着眼,从市场发展主体细节处着手,从“放管服”三管齐下,全流程打通制造业项目落地建设的“绿色通道”,全面、全程、高标准优化我市营商环境。
(四)打造创新体系。一是建设制造业创新中心。以企业为主体、充分整合上下游企业和各类创新资源及创新力量,建设一批高水平制造业创新中心,加快推动先进研究成果产业化。二是壮大创新主体。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持续推进大中型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鼓励企业、高校、科研院所、金融机构、中介组织等组成制造业创新联盟,让企业真正成为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应用的主导者。三是完善制造业创新机制。破除制约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加快完善创新机制,统筹用好各类创新资源,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汇集强大创新合力。四是布局创新链。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让创新成为郑州制造业的不竭动力。加快布局创新创业载体。不断创新人才政策和引才机制,广聚英才、用好人才。
发挥“银发人才”资源优势
助推郑州国家中心城市高质量发展
郑州市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
人口老龄化是当今世界人口发展的总趋势,并且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据悉,郑州全市60岁以上的老人120万,其中专业技术人才有一二十万人,这是一个丰富的人才“黄金”宝库。
近年来,全国许多城市出台有关“银发人才”的政策,例如:早在2013年前后,江苏省和浙江省就陆续成立了“银发人才工作站”;2018年海南省三亚市发布《引进“银发精英”教育人才工作实施方案》;2019年广西桂林出台《桂林市“银发人才”信息库建设实施方案》。目前,郑州市聚集了全省各地的离退休干部、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归国华侨专家等知识分子,他们拥有丰富阅历、技术技能、知识智慧,并具有较好的经验积累和学术优势,是郑州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发挥好“银发人才”资源优势,将会有力助推我市国家中心城市高质量发展。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一、合理划分“银发人才”年龄段
“银发人才”的年龄如从60岁开始算起,可分为三个阶段:60~70岁为年轻银发人才,70~80岁为中等银发人才,80岁以上就是高龄银发人才。要根据他们在体制、专业、个性等方面的不同特点,区别对待,分类开发,创造合适的环境条件,帮助他们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根据目前人均寿命延长和高级人才紧缺的状况,可对紧缺“银发人才”实行延长退休时间10年左右;对拔尖专家还可不受此限,对退休后不能返聘的“银发人才”应放宽年龄,给他们提供一个施展“黄金期”能力的舞台。
二、设立“银发人才库”
设置专门机构,加强对此项工作的组织领导,对全市离退休干部职工中的专家人才登记、分类造册,建立“银发人才”信息库。根据分类,聘请具有较高专业水平的老年人参与相关部门的重大事项决策和教育培训、技术咨询等活动。在充分挖掘、储备、开发、利用各类银发人才资源上下功夫,引导和鼓励银发人才继续参与到郑州市的经济社会建设中来。
三、给予政策支持
一是提高“银发人才”福利待遇。对早退休、退休金过低的老专家,提高其福利待遇,并在医疗等方面适当给予照顾。对其所从事的有发展前景的高新科技项目,在贷款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二是设立“银发人才科技基金”。基金一部分由财政划拨,一部分由企事业和个人捐赠,重点奖励在课题研究、产品开发、人才培训、著书立说等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银发人才”。三是搭建服务平台。举办一年一度的“银发人才”公益招聘会,为“银发人才”和相关企业、社会机构提供对接的平台。设立相关服务中心,建立“银发人才”再就业保障机制,鼓励“银发人才”发挥余热。以“互联网+”模式汇聚“银发人才”资源,为“银发人才”和相关企业、社会机构提供可选择的网络平台。
四、建立海内外引才“银发工程”
郑州人才引进政策基本都锁定在国内年轻的科研领军人、学科带头人,导致很多优秀的银发精英被拒之门外。由于发展条件不同,大部分高端人才选择了留在沿海地区以及经济发达地区。建议推出海内外引才“银发工程”,破除人才引进年龄限制,以较低的成本,把一批虽已退休但身体仍然健康且有干事劲头的精尖人才引进来,为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五、加强宣传力度
要对“银发人才”的优秀事迹进行宣传报道,在栏上“贴”出来、会上“讲”出来、报上“登”出来、网上“晒”出来、电视上“播”出来,进一步扩大影响,让“老有所为、老有所用”成为广大银发—族的新追求。鼓励组建“银发志愿服务队”“银发艺术团”,组织和引导“银发人才”面向社会、面向群众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为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发挥余热、作出新贡献。
关于加快发展我市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建议
郑州市政协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员会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是顺应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兴起的一个新型的产业形态,也是一个潜力无限的朝阳产业。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对推进乡村振兴和都市型生态农业建设、统筹城乡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就业增收、提升居民幸福指数等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郑州大都市区建设和新型城镇化的推进,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巨大空间。复杂多样的地理地貌景观、古朴厚重的历史人文底蕴、享誉世界的黄河文化和少林功夫,以及独特的地理区位优势、便利的交通和适宜的气候条件,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近几年,郑州市紧紧围绕都市型生态农业建设这一主题,坚持落实五大发展理念,以将郑州建设成为“河南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先行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区”作为发展目标,抢抓机遇、科学规划、示范引导、扶持提升,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成绩,呈现出产业规模逐步扩大、带动作用逐步显现,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类型丰富、品牌建设不断推进,县区发展异彩纷呈、五大区域已现雏形的良好态势,为建设“美丽郑州”作出了贡献。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土地之痛。土地问题是制约我市休闲农业发展的根本问题,郑州市及有关县(市)区都做过休闲农业发展规划,但未融入到郑州市及相关县(市)区总体规划中。一方面,由于行业顶层总体规划缺失,造成行业发展缺乏精准定位、县域发展缺乏方向指引、产业发展缺乏清晰路径,导致郑州市自然地貌、农业生产、农耕文化等资源缺乏有效融合,农业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缓慢。另一方面,支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配套土地政策不健全,我市多数经营主体缺少建设用地指标,无法进行相关配套设施建设,进而影响了游客接待、就餐住宿、科普教育等农业功能拓展。
(二)资金之困。经济是肌体,金融是血脉。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作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新业态,是实体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但供应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血脉不畅,提供给产业发展的资金不足,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休闲农业行业的发展空间。休闲农业的资金困局既受到政策支撑不足的影响,又受制于产业发展特点的局限,导致休闲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成本高。
(三)创新之乏。创新是行业发展动力,近年来我市开展了共享单车进园区、线上鲜果采摘团购等一些富有新意的活动,但效果不尽如人意。由于思维方式局限、高层人才稀缺,致使休闲农业创新乏力,行业发展转型缓慢。
(四)运营之弱。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经营主体提供的体验项目无法充分满足市民的休闲需求,呈现出“假日火爆、平时冷清”、营收能力不强等现象,经营主体运营能力有限、无法实现资源转化对接是问题的关键。
(五)宣传之窘。近年来,郑州市通过开设电台、电视台专栏,搭建“郑州休闲农业”服务平台,利用新媒体及传统媒体渠道,印发宣传材料等方式,对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进行广泛宣传,但“走进乡村、寻梦田园”的品牌形象依旧局限于行业圈层内部,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经营主体的知名度、美誉度,与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不相匹配,究其因一是官方宣传响度不够、调门不高,二是企业宣传渠道不多、受众不广。
二、建议与措施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河南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刻领会“两山理论”和“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结合郑州市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按照郑州都市生态农业布局,合理规划产业政策、科学推动产业升级,让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这一“乡村产业振兴”的抓手,更有力、更得力、更有效、更高效地服务我市都市生态农业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市民乐”。
(一)政策扶持。政策是引领行业发展的风向标,是催动行业发展的驱动器,是保障行业发展的安全线。积极谋划规划、用地、财政、金融等各领域政策,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撑。
(二)产业升级。在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行业发展中,挖掘一产在产能、管理等方面的升级潜力,整合二产在体系、渠道等方面的资源优势,拓展三产在服务、功能等方面的业务范围,凝聚产业升级的源动力,推进行业换挡升级,促进行业发展进步。
(三)服务革新。行政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要顺应行业发展和变革趋势,增进服务意识、提升服务质量、创新工作方式,构筑新型服务体系,用优质服务为行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四)宣传创新。行政主管部门要增进媒体传播规律的认识,增强运用媒体传播水平,引导协会组织、经营主体合理利用全媒体、融媒体传播渠道,做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宣传推介工作,提高传播的针对性、有效性。
(五)业态更新。行政主管部门一方面要引导园区发展农业科普研学基地,维护好基本盘;另一方面要引导好有条件、有意愿的美丽乡村进行民宿集聚村建设、发展乡村旅游,开辟好新领域。
关于解决郑州市老旧小区突出问题的建议
郑州市政协城市建设委员会
近些年来,我市的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以“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导向,以改善民生为核心,以优化城市人居环境、提高居住品质为目标,努力打造功能完善、环境整洁、管理有序的居住小区,实现城市均衡发展,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不断增强。但在工作推进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不容忽视。
一、存在突出问题
(一)消防问题。老旧小区建设缺乏整体消防规划,消防设施和器材配备不完善;物业管理公司对消防管理不到位;消防通道私人占用,有突发情况难以应对;业主的消防意识不强。
(二)物业管理问题。有些小区根本就没有物业管理公司;物业公司管理服务不规范、不到位;监管部门缺位,具备专业知识程度不够;业主委员会作用微乎其微,说了不算。
(三)电梯管理问题。很多电梯使用已经一二十年,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有些物业对电梯维修保护缺失或不到位;已有电梯老化,动用维修基金周期长、困难多。
(四)停车难问题。老旧小区很少有停车场,车辆占道和乱停放现象严重,影响居民出行安全。
二、几点建议
(一)强化政府统筹协调力度,建立多方共同参与机制,合力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加强政府对物业管理的力度,以制度建设为主线持续深化改革,不断提高市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二)引入专门的物业公司进行管理,采用智能化管理系统,成立社区业主委员会,使之形成一套健全的管理机构,对社区进行完善的、专业化的管理。
(三)因地制宜,分类整治。结合老旧小区的区域特点和设施现状,在充分听取小区居民诉求的基础上,按照“优化布局、完善功能、提升形象、便民利民”的整体思路,对项目进行分类整治。
(四)整管结合,注重长效。坚持整治与管理相结合,提前组织业主、业主委员确定物业管理单位,做到前期整治和后期管理无缝衔接,建立老旧小区物业管理长效机制,确保老旧小区专业化物业管理覆盖率逐年提高。
借力“金鸡百花” 讲好黄河故事
吹响郑州电影文化发展新号角
民革界别委员 尚蔚丽
郑州,地处黄河之滨,中原腹地,自古以来炎黄儿女以自己的聪明智慧传承着博大精深的黄河文脉。2019年11月22日,郑州市在厦门和中国电影家协会签订框架合作协议,成为2020第29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暨第35届大众电影百花奖的承办城市,这是“金鸡百花电影节”28年来首次来到中原腹地,来到黄河岸边,无疑是郑州的一次文化盛事。我们要借助电影节加深文化交流,讲好黄河故事,以独特的文化魅力吸引更多人走进郑州、投资郑州,吹响助推我市影视文化繁荣发展的新号角。
一、电影对于城市文化发展的力量
城市形象是一座城市的无形资产,良好的城市形象可以增强公众对城市的好感度和美誉度,吸引人才、资本、生产力等资源要素集聚,加快城市发展。影视文化作为一种“耀眼”的媒介平台,在传播城市形象中有着独特的作用。如以洛杉矶为代表的科技影城、以纽约为代表的外景影城、以巴黎为代表的艺术影城、以孟买为代表的基地影城和以戛纳为代表的节庆影城等世界知名影城,结合其本土的特色与城市优势实现了电影与城市双赢的发展。对标国内一线城市,北、上、广、深包括新一线城市重庆、厦门等地针对电影产业的发展都制定了专项扶持政策,而且在不断打造电影发展全链条政策服务,而郑州目前在此方面还是空白。
二、郑州市影视业现状
2019年全国电影总票房642.66亿元,郑州市票房达到10.82亿,列居全国第十三,全国电影产量850部,郑州市成片通过审查的电影29部,面对这份成绩单,我们喜忧参半,在成为全国十亿票房城市的同时,真正能够成片并登上大银幕的影片却屈指可数,除了创造力不足、创作人才短缺等内在原因外,城市电影文化氛围的缺失也是影响郑州影视产业发展的一大原因。
近几年,郑州市电影电视家协会积极联络对接中国电影家协会,搭建电影文化交流平台,作为“黄帝故里拜祖大典”系列文化活动的“根亲中国”微电影大赛已经成功举办了五届,大赛辐射全国,吸引了30多个省市自治区以及港澳台的影视工作者来我市采风、交流、拜祖。为拜祖大典创作的主题微电影《回家》《轩辕谣》《祈福树》荣获中宣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微电影大赛一等奖、亚洲微电影节“金海棠”奖、中美电影节“金天使”奖,我们还连续六年举办国际电影交流活动,自2015年至今已经有20多个国家的优秀电影人来我市交流,他们对郑州悠久的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动画片《黄帝史诗》、电影《快乐星球大营救》等影视作品虽然登陆荧屏和大银幕,但是由于缺乏宣传推广都没有达到很好的效果。“2020第29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暨第35届大众电影百花奖颁奖典礼”在郑州的举办,必将为我市营造良好影视文化氛围带来一次宝贵的机遇。
三、完善产业链条、让电影和城市一同成长
对标一线城市影视发展模式,建议打造郑州影视一站式服务平台,平台为剧组和企业提供政策咨询、政企协调、版权登记、场景拍摄、器材租赁、项目推介等一条龙服务,同时健全完善创作扶持奖励机制,吸引优秀创作者和影视企业落地郑州。为此建议我市影视发展在以下五种模式中寻求突破:
(一)“电影文化+城市特色”模式。该模式直接依托电影文化资源,将显赫、深厚而悠久的城市文化和电影文化相融合,中国诸多城市也在探索这一模式,拥有厚重电影文化的上海着力打造中国的电影之城,上海国际电影节也成为了一大文化品牌。同时,广州自2003年举办第一届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以来,10多年来一直在努力打造“纪录片之城”这一文化名片。
(二)“经典影片+城市旅游”模式。1982年香港导演张鑫焱拍摄的电影《少林寺》让登封少林寺名扬天下,30年来,为带动登封当地旅游经济做出巨大贡献。电影《非诚勿扰2》在三亚亚龙湾拍摄,剧中海景房要提前半年预定,前不久热映的电影《少年的你》,票房15.5亿,出品方来自河南,遗憾的是该片取景重庆,片中的多个取景地被网友定义为“一生中必须要去的一个地方”。
(三)“电影文化+创意街区”模式。青岛东方影都影视产业园、武汉汉街、以及我们本土的建业电影小镇,其创意基础就是这一模式。国内一些老的电影制片厂,在转企改制之后,有的也采用了这一模式,一方面保留一部分电影建筑资源,一方面配套建设融合电影博物馆和电影主题街区为一体的电影文化商业综合体。我们郑州的建业电影小镇也是以电影为载体主题文化创意园,在此基础上还应该有更多电影文化的衍生产品。
(四)“电影科技+城市游乐”模式。3D电影技术、电影动画技术、全息影像技术、电影放映科技等电影技术手段都可为城市游乐项目所用。如法国未来世界、台湾桃园小人国、厦门方特梦幻王国、深圳世界之窗、北京欢乐谷、广州长隆欢乐世界、大连发现王国、横店梦幻谷等娱乐公园的室内项目多属这一模式。
(五)“电影元素+商业经营”模式。我们最为熟知的《舌尖上的中国》系列纪录片跨越了天南海北,诸多美食小吃也因这部纪录片而一夜爆红。电视剧、电影《白鹿原》的上映,让“三秦”饮食文化走进大众视野。除此之外,还有电影主题咖啡馆、电影主题酒店、电影主题商业楼盘、电影主题书店等。
郑州是河南省的省会,“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国史”。站在承载着无数辉煌的中原沃土,我们要充分发挥丰厚的文化优势,持续弘扬宝贵的精神财富,不断激发中原儿女的巨大潜能,期待即将在郑州华美绽放的“2020第29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能够促进郑州影视文化交流与创作,推动郑州电影艺术的繁荣与发展。在影视发展这条道路上我们胆子要大一点,速度要快一点,搭乘电影节这艘大船讲好黄河故事、讲好中国故事。
发挥民间金融“补短板”
助力民营经济新发展
工商联界别委员 李文凡
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郑州市近两年将优化营商环境、促进“两个健康”列为重要工作推进。通过“个改企”“企升规”“规做强”,大力推动非公有制经济高质量发展,打造优良营商环境。
当前金融体系中,中小微企业较难从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获得融资贷款。许多中小微企业为了生存与发展,只得寻求民间金融机构为其融资提供服务,以弥补传统金融机构金融供给不足带来的不便。民间金融机构主要包括典当行、小额贷款公司等。其中,小额贷款公司作为有经营资质的持牌金融机构,是民间金融的主力军。长期以来,小额贷款公司等民间金融机构通过不断探索,持续扩大对中小微企业融资服务力度,供血赋能、助力中小微企业成长与发展,并在实践中相对缓解了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
但近年来,民间金融机构受经济下行和P2P网络借贷风险持续爆雷的波及,发展放缓,机构数量、从业人员、贷款余额持续下降。另一方面,随着我国互联网行业的快速发展,大批开展消费贷、现金贷的互联网金融平台野蛮生长。为打击砍头息、高利贷、套路贷、暴力催收等违法行为,整顿民间金融市场、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相关部门陆续出台和发布了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我市不同基层法院落实前述政策及法律的过程中,由于对上述政策理解和掌握尺寸不同,存在将高利借贷、非法借贷行为和正常民间借贷相混淆的情况,或仅对形式上做审查,忽略了案件实体审查,如:基层法院以近两年案件数量作为认定标准,将小额贷款公司等合规、守法的民间金融机构列为职业放贷人,致使部分案件无法正常立案,已诉讼的案件面临可能被认定合同无效、或被驳回起诉的情况。如此一来,给社会大众造成错误认知导向,一些恶意拖欠的借款人甚至借着政策的风头,企图通过扭曲借贷关系,以最终达到逃避债务的目的。
综上,为给小额贷款公司等民间金融机构打造更优化的发展环境,引导民间金融机构健康成长,积极发挥作用、更好地助力民营中小微企业、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一、由郑州市中院统筹协调,对民间借贷市场和民间金融机构进行充分调研,尽快形成相关实施上级司法解释的统一意见,并及时发布有关规定,保护合法的民间借贷,维护民间金融机构的合法行为。
二、统一尺度认定案件事实,应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依法作出裁决,既不能让违法犯罪者逃避处罚,又不能使合法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受损。对于涉及砍头息、套路贷、高利贷、暴力催收等违法犯罪问题的,当依法追究违法犯罪责任。
三、小额贷款公司作为持牌民间金融机构,受金融监管批准可从事专业放贷业务,不能因为小额贷款公司的发起人和股东多为民营企业就将其与“民间借贷”划等号。因此,建议明确小额贷款公司“金融机构”法律地位,不再定位为普通有限公司或含混不清的“金融企业”,应享用金融机构同等税收、司法等待遇,并纳入金融业发展路径与监管规划。
四、完善小额贷款公司等民间金融机构的准入标准,同时,建立健全评级体系,对其资金管理和风险防控能力的具体标准给予客观评价,定期公示,并据此建立健全奖励机制体系。加大对合法经营民间金融机构税收的优惠力度、助其“减负”,以提升民间金融机构服务中小微企业的积极性。
五、加强对小额贷款公司等民间金融机构的宣传力度,通过开展、宣传一系列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划清正规小额贷款公司与非法放贷组织的界限,提升民间金融机构的社会影响力和认知度,增强社会各界对非法放贷组织的辨别能力,树立小额贷款公司等合法民间金融机构的正面形象。
六、小额贷款公司等民间金融机构,也应在当前经济形势中主动作为,同心同德,与市政府、相关部门一道,通力合作,响应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关于“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的号召,践行普惠金融,不断优化、提升中小微企业融资可得性、便捷性和多样性,助力小微、实业兴邦,持续发挥民间金融“补短板”作用,为经济末梢毛细血管增加供血量,共同为促进我市民营经济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关于推动城市生态文明与环境保护
工作的建议
工商联界别委员 田中飞
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调研期间,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2020年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再次强调,黄河流域必须下大气力进行大保护、大治理,走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路子。作为黄河流域省会城市的郑州,强化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承担城市生态文明与环境保护工作,是城市发展的重头戏。
一、什么是城市生态文明建设
开展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活动,是为了缓解因工业发展而造成的人与城市资源环境之间的紧张关系,解决因经济高速度发展而带来的各种严峻的城市病问题。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内容应该是全面的,它绝不仅仅是生态城市建设,还包括生态政治建设、生态文化建设、生态经济建设和生态社会建设等各个方面。我们的城市建设应该遵循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原则,那样城市未来的发展才会是健康的、可持续性的。
二、郑州市生态文明建设现状
郑州是国家“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目前正处在新型城镇化快速化发展和加快推进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重要时期,大量的基础设施正在加快建设,各类产业正在转型升级,城镇人口正在聚集增多,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工作对郑州来说既是重大机遇,也是重大挑战。近年来,郑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始终把该项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常抓不懈,并采取了相关措施。
(一)结构转型。近年来,郑州市重点落实“控尘”“控煤” “控排”“控车”“控油”“控烧”等政策,狠抓扬尘、燃煤、机动车尾气、工业排放等污染防治。加快推进产业、能源、交通运输三大结构优化调整,切实减少结构性污染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二)重点治理。突出重点区域、重点时段的污染防治及重污染天气的应急管控。抓好城市黑臭水体、农村生活污水、工业污水集中整治;开展饮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隔离防护工程,推进水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等等。
(三)垃圾分类。2019年11月,郑州市城市管理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郑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自2019年12月1日起施行。至此,郑州正式进入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时代。
三、对策建议
(一)加大社会宣传。政府相关部门要推动开展城市生态文明与环境建设主题学习活动,通过主题活动进校园、进企业、进社区等模式加大社会宣传力度,把该项工作作为强制性要求,纳入考核考评机制,常抓不懈,深入人心。对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环保小妙招,可通过印刷宣传语、制作宣传手册等方式投放到城市的各个角落。
(二)打造花园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应从植树添绿开始。在城市周边打造绿化景观林,既可以防止水土流失,又可以当作人们周末郊游的好去处,同时也提高了城市周边的绿化率;全面整治我市市内及周边河道,做好防砂固沙,河道清淤等工作。做好黄河河道治理工作是重中之重,同时加强我市市内及周边其他河道治理,让城市更加灵动。未来的商业项目,建筑内使用内部微循环系统,使之在运营中节省60%到80%的能源使用率;另外要增加对新风系统、中水处理系统、雨水收集利用等环保技术的综合考量及采用,要符合国家及国际绿色建筑认证标准,减少城市建设及社区发展所带来的能源和资源耗费等问题。
(三)创新方式方法。借鉴国内外其他城市先进经验,结合郑州市自身特点,创新方式方法,灵活运用,不能照搬硬套。各大商场超市、便利店、小商铺等是产生生活垃圾较多的地方,特别是购物塑料袋的免费使用,造成塑料袋的严重浪费和对环境的白色污染。建议相关部门牵头,在商场、超市、店铺等场所推行环保购物袋租赁业务或有偿使用,以改变现有人们对塑料袋无节制使用的状况。
加大教育培训力度
助力民营企业家健康成长
工商联界别委员 刘占江
2018年11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我国民营经济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明确表示民营企业家的健康成长是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早在2017年,国务院出台的《关于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的意见》中就明确提出“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规划引领、加强企业家教育培训”。2019年12月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又出台《关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意见》,特别提出要引导民营企业家健康成长,要求民营企业家加强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提升,把守法诚信作为安身立命之本,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郑州民营企业在发展中存在一些共性问题:很多中小型民营企业经营管理理念还很落后,觉得小富即安;管理方式很粗放,制度缺失,创新能力较弱;对党中央和国务院的相关方针政策不了解,闷着头瞎干。只有一些事业做的比较大的民营企业家,有了政治荣誉,对党和国家方针政策比较重视。但对中小企业家来说,很多人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对重大理论、政策吃得不透,学得不精。特别是一些年轻企业家的理想信念需要进一步加强。现就做好民营企业家教育培训工作,提出以下建议:
一、线上培训与线下培养相结合,建设联动培训体系
(一)搭建民营企业家信息化学习交流平台,创新线上培训模式。以网络媒体和大数据为抓手,建立健全民营企业家电子化培训平台和沟通平台,提升民营企业家的学习自主性,实现知识、信息等在行业内、行业间快速、直接、广泛、有效的传播,实现民营企业家之间思想、经验和感情的交流融合。
(二)输送民营企业家“走出去”接受培训,深化线下培养模式。可以每年选送一批民营企业家到国内外知名大学和培训机构开展能力素质培训;选送一批到国内外发达地区,包括国家级自主创新示范区、高新区、自贸区等开展学习交流;选送一批到世界500强企业、行业领军企业开展考察交流,包括世界知名的展览会等。
二、短期培训与长期培养相结合,切实提升培训效果
(一)紧扣我市民营企业发展现状和发展需求,适时举办短期培训班,综合使用讲座、轮训、研讨交流等形式,解决民营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和困难。
(二)围绕民营经济发展目标,按照产业发展的要求,采取课程培训、校企双导师制、传帮带等方式对民营企业家进行长期培养,建立企业家队伍的长效培养机制。
三、理论培训与实践锻炼相结合,提升学以致用的效能
充分发挥我市各大高校以及科研院所相对集中的优势,联动政企、高校力量,有效整合教育培训资源,发挥企业实践基地作用,强化教产资源对接,促进学用结合,切实提升民营企业家的理论水平和管理能力。
四、做好分层培训、加强梯队建设,稳步提升民营企业家的综合素质
(一)以民营企业主要负责人的培养提升为重点,建立民营企业家梯队,以大型民营企业为对象,培养一批具有一定国际市场影响力的领军型企业家;以经营型、科技型、成长型企业家为重点,培养一批创新创业能力强,具有全球视野、通晓国际规则的成长型企业家;辐射培养自主创业的青年企业家,为民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储备力量。
(二)兼顾民营企业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加大对高层次人才的培训力度,探索综合管理培训与专业专题培训相结合的方式,提升民营企业高层次人才的管理能力。同时,充分利用我市重点人才引进政策和平台,支持民营企业培养引进高层次人才。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民营企业座谈会上说,在新征程中,我国民营经济只能壮大、不能弱化,不仅不能“离场”,而且要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台。因此要不断加强对民营企业家的教育培训力度,提升其综合素养,强化“听党话、跟党走”的思想意识,促使广大民营企业家更好地为郑州国家中心建设和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完善人才政策 助力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
工商联界别委员 张建华
人才是城市发展的战略资源。对于当前城市区域间的竞争而言,抓住了人才资源,也就等于抓住了竞争力。为此,不同城市出台了大量的人才政策。据初步统计,目前已有30多个城市相继发布吸引人才新政。从各地出台的落户、补贴、住房等政策,可以看出有关城市吸引人才的力度确实不小,在人才引进对象、人才引进条件、政策支持力度、政策补贴力度等方面各有所长,对比不同区域的人才引进政策,可以帮助郑州市在人才政策方面取长补短,不断完善各种人才政策,助力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
一、京津翼、长三角地区人才政策经验
(一)抢抓区域战略发展机遇。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背景下,京津两大城市通过“外溢效应”辐射带动河北的发展。而河北地区利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的优势资源,依托高校内的实训基地平台,引进高技能、高层次人才,通过兼职、聘任、客座教授等方式为人才提供工作岗位,为平台提供服务。
(二)重视留存本地各层次人才。近几年各大城市人才争夺越来越激烈,各用人单位招聘人才的观念也由单纯从学历上来定义和设定门槛转变为从各个方面的因素综合考查人才。重视留存本地各层次人才,不仅能够增加就业岗位的数量,也能够增加城市的声誉,稳定人才、留住人才,营造出良好的包容接纳各层次人才的城市大氛围,为城市、企业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推出灵活人才共享政策经验。长三角地区的人才共享可分为两种类型:项目式人才共享,如企业与高校等技术管理合作;候鸟式人才共享,即共享户口不迁移,主要针对流动性较强的跨国跨地区的高级人才。长三角地区的人才共享形式丰富,柔性的人才流动与资源共享机制值得其他区域借鉴。
二、吸引人才的重要前提和培育人才的关键因素
一座城市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有一个重要的前提:必须要有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回顾国内先进城市的发展历程,每一个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起来的城市或区域,都是因为建立起了完善的产业环境,而产业环境的建设主要是由企业发展所带动的。因此对于郑州来说,建立完整的产业环境最关键的因素就是要把本地人才利用好,其中走出去的企业家就是最大的财富。例如杭州的马云、深圳的马化腾、武汉的雷军都是当地政府大力扶持的本地企业家。
一座城市建立起完善的人才培育需要具备三个因素:
(一)积极促成企业与当地高校开展密切合作。硅谷的发展模式之一就是借助高校诞生了硅谷无数的创新企业,这些创新企业聚拢了全世界最好的人才,人才又把新的技术不断地反哺给高校,让他们的技术、学术永远是行业里最专业的,从而形成从人才培养到企业孵化再到反哺高校的良性生态循环。
(二)城市的整体发展水平,决定了人才的生活水平。城市的基础设施是否完善,经济发展是否健康稳健,是决定人才能否与城市共同进步的基础因素。
(三)配套的优惠政策是留住人才的加分项。能否解决人才回流的后顾之忧,能否解决子女教育、医疗等问题,是决定人才是否能长期留住的关键因素。
三、郑州市人才政策的对策建议
(一)发展高质量经济的生态闭环。政府制定资金补贴、税收返还等优惠政策,引入新兴龙头企业,助其良性发展,优质的龙头企业通过自主研发或者与领先的科研机构合作,吸引全国范围内的领军人才,培育优秀产业人才;本地传统企业通过与新兴龙头企业进行深入合作,借助数字技术进行产业转型升级,创造经济社会价值,增加当地政府财政收入,同时提升本地的就业机会。通过政府精准的扶持政策以及企业的良性发展,打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的生态闭环。
(二)一个地区产业的发展,短期看政策、中期看企业、长期看人才。一是建立相关优惠政策。应对互联网、大数据及人工智能等对高端人才需求大、高附加值新兴经济产业给予特殊的人才优惠政策。二是加强人才引进力度。相关单位赴全国各大名校招聘,充分展现郑州近年发展成绩,招募优才建设郑州,为郑州引才。三是加大人才补贴力度。出台新兴产业、龙头企业人才岗位资金补贴、个人所得税返还等财政补助,提供人才公寓,使郑州成为优秀人才的聚居地。
(三)“财散人聚”,加大对“领头羊”企业的支持力度。一是加强对郑州“领头羊”企业的扶持力度。通过“领头羊”企业带动发展,吸引更多人才来郑发展。重点加强对新兴企业扶持力度,以大健康产业为主攻方向,以先进制造业为突破口,以重大项目为牵引,加快培育郑州新兴产业发展氛围,着力解决郑州产业发展“洼地”问题。二是加大对企业同郑州高等院校开展产学研合作的奖补力度。支持新兴龙头企业同高等院校开展产学研合作,对龙头企业产学研合作的投入政府予以补贴。落实龙头企业研发费用奖励、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等各项政策,对创新龙头企业产学研项目中符合国家政策的用地实行优先审批。
律师参与“平安社区”建设的意义和途径
社会科学界别委员 邱 梅
2019年12月3日,中央政法委提出:市域社会治理要主动破解社会矛盾外溢这一最突出的难题,提升市域社会稳定风险防范化解水平,针对社会矛盾形成、演变特点,关键是要发挥体制优势,推动关口前移、重心下移,努力使市域成为社会矛盾的“终点站”。而作为市域组织的基础细胞社区,如何发挥社区化解矛盾的作用,做到小问题、小矛盾不出社区,将社区建设成“平安社区”,做好让市域成为矛盾“终点站”的第一步基础工作,我认为需要专业法律人士的帮助。
一、社区在化解社会矛盾方面大有可为
当前的社会治理结构,让很多社会服务下沉到社区,社区最接近居民矛盾的要素、能够最早发现矛盾,在矛盾激化前将其化解。有些小矛盾,如果早发现、早处置,就不会造成社会危害性,也不会带来不良后果,但如果没有有效化解,就可能酿成大矛盾,给社会带来安全隐患。社会矛盾的形成,大多是因为矛盾各方主体对各自权利义务认识不一致而造成的,如何调整各方对各自权利义务的认识,需要一个统一的标准,而最好的标准就是法律。
社区内常出现的矛盾主要有:业主与物业服务企业间的矛盾;邻里之间各种因物业权利行使不妥当而引起的纠纷;涉及到家庭内部的赡养矛盾纠纷、子女抚养纠纷、离婚纠纷等。而这些矛盾,如果通过调解解决,效果应当比诉讼判决的好,因为纠纷的各方要么需要长期的近距离生活,要么有斩不断的血脉亲情,如果不是通过调解解决,而是走向法庭,对薄公堂,即使经过法院的审判,出具了公正的判决结果,但对于公正的结果也可能会存在一方不接受不理解的情形,不理解、不接受判决的一方,即使履行了判决,但由于心存怨气,往往不利于矛盾各方的平安相处,如果对判决极端不满,还有可能埋下新的矛盾隐患。让矛盾的各方主体,比照法律,对自己的权利、义务有较为明晰的认识,是调解解决矛盾的基础。而社区工作人员,大多不具备专业的法律知识,对各方主体的权利、义务边界不明晰,在调解中难以做到以法、以理服人,矛盾化解效果可能不够理想,这样就需要引进专业的法律人才,有针对性的向矛盾各方主体讲解具体矛盾所适用的法律,促使矛盾各方明晰自己的权利义务边界,最终在法律的框架下达成和解,以达到化解社会矛盾,构建“平安社区”的目的。什么样的法律专业人才可以到社区做这方面的服务呢?律师无疑是一支重要的力量。
二、目前郑州辖区社区及所在的律师及律师事务所的状况
目前郑州辖区共有社区830个、非城镇片区未设立社区的村2277个。共有律师事务所476家,律师9705人,律师事务所由于批准设立的部门不同,而分为省司法厅直管所55家、市司法局直管所104家、各区县司法局管理的所317家。以郑州辖区的律师从业人数,可满足郑州辖区以社区及村为单位的社区法律服务工作。
三、律师如何参与社区矛盾纠纷的调解工作
(一)志愿服务原则。律师参与社区法律服务,首先应遵循自愿原则,只有自愿,才能为社区提供优质的法律服务。
(二)把参与社区法律服务纳入律师评优、评先的考核指标。律师虽然是自由执业者,但律师制度属于政治制度的一部分,有偿为社会提供法律服务是律师的本职工作,政府无权要求律师向社会提供无偿的法律服务。但是,作为优秀律师、先进的律师事务所,即律师行业的优秀者、先进者,不仅需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还需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而承担社区志愿法律服务可以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三)如何实现律师和社区的对接工作。解决律师事务所、律师和社区的对接工作是首要工作。个人认为以地域管辖为原则,不论是省司法厅直管所、市司法局直管所、各区县司法局管理的所,其均有固定的办公场所,而办公场所均在固定的社区,律师自身也有住所。本辖区的律师为本辖区社区服务,这个本辖区包含律所办公场所所在地辖区和律师住所地辖区,具体到每个律师,只需要选择是为住所辖区的社区提供法律帮助还是为办公住所地的辖区提供法律服务。由于各个社区的律师发展不平衡,人数差距较大,目前郑东新区集中了大量的律师事务所和律师,而有些社区,尤其村,律师事务所和律师人数较少甚至没有,完全按住所地域分配,有可能造成部分社区志愿服务的律师人数很多,有些社区志愿服务的律师很少,不能普遍满足社区法律服务的需要。建议无论是省司法厅直管所、市司法局直管所、各区县司法局管理的所,由各律师事务所向市司法局报送自愿参与社区法律服务人员的名单及愿意服务的社区,由司法局在自愿的基础上统一调配,确保每个社区、村,都有律师志愿者参与社区法律服务。
四、律师如何开展志愿服务工作
社区内的矛盾纠纷也不是天天有,律师也不需要到社区坐班,社区可和律师构建起灵活的工作沟通渠道,电话、微信等现代沟通交流渠道都是调处矛盾的通道,社区在调处矛盾纠纷时,遇到需要法律技术支撑的,可以联系律师,由律师分别和矛盾各方沟通交流,促使各方达成共识,最终实现矛盾的化解。如果需要形成书面调解书,律师可以帮助制作调解书。
五、如何对律师参与社区志愿法律服务的成绩进行考核
律师参与社区矛盾调处应有基本的记录,如矛盾调处登记表,登记表上应记录矛盾各方当事人的基本情况,有各方当事人的签名、社区的签章等,将律师参与社区矛盾化解的成效、参与次数等纳入律师的年度考核指标,或由律师行业单独设立社区志愿服务律师评选奖项,给予参与社区志愿服务律师应有的荣誉,促使律师社区志愿服务健康发展,为构建“平安社区”贡献行业力量。
精准持续发力 法治护航营商环境再升级
共青团界别委员 贺 辉
“民营企业对我国经济发展贡献很大,前途不可限量。”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多次肯定民营经济的地位和作用,党中央对民营企业发展高度重视。“欲致其高,必丰其基”,良好的营商环境正是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的基础。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各部门主动对标,精准施策,“放管服”改革不断深化,政务服务环境、投资环境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法治化效果显著。
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短板”。在思想认识上,社会整体法治意识不强,营商法治氛围不足,“办事托关系、信访不信法”的惯性思维仍旧存在;在体制层面上,营商环境政策落实不到位,体制建设还待完善,实现源头上解决公平竞争问题的目标尚有距离;在行政执法层面上,“三道门”现象依然存在,“办事难”“办事慢”“来回跑”等问题尚未彻底解决,政务环境仍需进一步提升;在纠纷解决上,市场主体寻求公平正义的成本依然沉重,企业权益保护和纠纷解决渠道有待加强拓宽;在法律服务上,法律服务机制不够完善,难以提供强有力的法律服务支撑。对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优化公共服务,为民营企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一)持续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执法效率。“大道至简,一通则百通”,彻底打破区域壁垒和层级限制,实现“全城通办”政府服务目标,大力推行“一窗式”审批模式,真正实现“一站式办理,让群众少跑腿”“只找一级政府”,提高办事效率。面对流程差异,推进标准统一,加强统筹规划和组织协调,统筹制订实施细则和操作规范,公布一套办事指南,规范一个工作流程。通过网络共享,破除数据壁垒,链通各县(市)区、园区和市直部门门户网站,整合所有平台为一体化平台,建设数据高速公路,利用大数据技术,打通部门、层级间审批数据流。
(二)强化协同服务,打造优化营商环境法治保障共同体。推动政府部门、司法机关、法学院校、科研院所、人民团体、协会以及其他机构等各方形成合力。通过座谈会等多种活动形式,各方共同参与,努力构建及时发现问题、深入剖析问题、有效解决问题的运作模式,增强对优化营商环境重要性共识,促进全社会自觉参与营商环境优化行动;通过对环境政策制度的系统研究,更好地聚焦短板精准发力;通过政府与市场之间的有效沟通,更好地听取并回应社会关切,破解企业办事难点、痛点、堵点,提升企业获得感、满意度。
二、强化实施专项法律活动,打造专业法律服务体系
(一)持续开展民营企业金融风险防范专项法律服务活动。建立以工商联为中转的长期稳定的信息搜集反馈机制,由其与行业协会合作调研本地民营企业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并鼓励民营企业主动向其反映经营中遇到的法律问题,在此基础上,整合律师代理的相关案件、司法判例等司法资源,形成专项调研报告。联合中国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民营经济各行业协会、公安机关经侦部门、检察院、市律师协会、郑州仲裁委员会,以及法院内部经验丰富的审判人员,制作民营企业金融风险防范意见书,就民营企业资金担保、融资上市、并购重组、破产清算等提供精准法律服务,帮助防范多种法律风险。
(二)加强民营企业知识产权保护专项法律服务。组织律师、专利代理人等相关中介服务人才,深入科研单位与相关产业、企业,为实现科技成果与产业、企业、市场、资本、人才等方面有效衔接、良性互动提供法律服务;联合工商联整理我市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现状,以郑州知识产权法庭为主,联合高校教师、有经验的律师、法官结合司法实践中的案例,借鉴先进经验,有针对性地帮助民营企业建立健全专利、商标、商业秘密等保护制度,提升民营企业依法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和能力。
(三)突出开放,为民营企业对外经贸合作交往以及来我市投资兴业的民营企业提供法律服务专项活动。结合河南省涉外商事社会法庭、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涉外审判经验,深入研究“一带一路”沿线及涉外业务相关国家、地区的法律体系和规则标准,力争与我市经贸往来密切的国家和地区都建立法律服务协作(合作)关系,服务我市民营企业“走出去”、投资企业“留下来”。
(四)积极开展民营企业法律帮扶专项服务活动,建立公检法司干部和律师联系民企制度。在司法局、律协等相关网络平台专门开设独立的联系板块,实际了解我市民营企业生产经营中的难点、痛点、堵点,定期整合反馈。针对小微企业法律服务需求,以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组织律所、技术服务平台等,进行公开招投标,开发小微企业法律服务程序,使小微企业可通过相对较低的费用,获得定向法律服务。
三、健全民营企业矛盾纠纷解决机制,确保纠纷处理及时、化解到位
通过指导人民调解组织建立涉及民营企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制度,确保工作规范有序运行。落实矛盾纠纷分析研判制度,及时分析涉及民营企业矛盾纠纷的发展态势,制定有针对性的处置方案,切实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初始,实现矛盾不上交。指导行业协会、中等规模以上的企业设立人民调解组织,重点调解职工与职工、职工与企业、中小民营企业间的矛盾纠纷。整合资源,畅通矛盾纠纷分流渠道,对不适宜调解的矛盾纠纷,及时引导当事人通过其他合法途径解决。充分发挥专职调解员和企业法律顾问等优势,统筹运用好公证、法律援助等司法行政资源,建立与市工商联、商会等部门沟通协调联动机制,畅通人民调解与仲裁、行政复议、诉讼等有效衔接、相互协调的多元化解纠纷渠道,形成工作合力,共解企业难题。
四、筑牢企业法律围墙,强化企业法治文化宣传
营造良好法治化的营商环境,关键在于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良好氛围,再宣传、再发动,助推企业法治文化建设,筑牢企业法律围墙。
(一)建立常态化营商环境研讨交流机制。强化法律服务,创新活动方式,协同开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普法活动,借助重要节点影响力进一步提升普法效果,做好宣传解读工作,推动行业之间形成良性互动模式,并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到营商环境建设当中;再者,政府牵头,联合公、检、法办案经验丰富人员、市律协及高校教师组织成立普法讲师团,积极主动与企业进行对接,依据企业在法律服务方面的需要,宣传相关法律法规,提出预防和控制法律风险的建议,有效防范法律风险;最后,充分利用“两微一端”平台优势,实时更新并解读与民营企业发展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政策措施,助力企业法治文化建设。
(二)树标杆、强示范,开展“法治文化建设示范企业”创建活动。通过制定“法治文化建设示范企业”创建标准体系,并建立相应的申报审核机制,每年评选出“法治文化建设示范企业” ,实现法治企业文化培育常态化和系统化, 进而推动企业依法治理,提升企业法治文化质量、激发民营经济内生动力,增强企业文化软实力;通过“法治文化建设示范企业”的评选,树立标杆,发挥示范企业带动作用,弘扬法治精神,增强企业管理者和企业职工依法经营、依法管理、依法维权的意识,提高工作覆盖面。
高质量发展区块链技术
助力中原创新出彩
青联界别委员 郭 艳
2016年国务院发布《“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首次将区块链技术列入国家级信息化规划内容,预示着我国将全面启动区块链技术发展变革。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把区块链作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重要突破口”“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展现出中国最高决策层的方向把握力、前瞻判断力及未来预见力。
截止2019年2月底,国内有北京、上海、广州、重庆、深圳、江苏、浙江、贵州、山东、江西、广西等多地发布区块链政策指导信息,政策多以支持和帮扶为主,说明多个省市对区块链技术发展的高度重视和美好展望,也为区块链的相关产业发展及人才培育营造了良好的环境。
一、区块链技术的概念及发展意义
区块链是新一代的分布式数据账本技术,将改变传统数据的存储和记录方式,具有公开透明、防篡改、可追溯、去中心化、多中心等特点,“透明”和“可信”的特点为其创造信任平台奠定了基础。且其近乎无限的拓展能力,能使数据加密的同时又不受制于任何一方,搭建出相互信任的互联网桥梁。
(一)有利于提高企事业单位的协作沟通效率。区块链的分布式数据存储功能,可以提高各单位间的协作效率,通过点对点的传播形式,实现政务数据的共享维护和利用,为人民群众带来更优质的政务服务,区块链+政务的共享互联,将使得跨单位的业务协同办理突破“零距离”,以后老百姓办“一件事”最多跑“一次”。
(二)有利于构筑透明化社会生态环境。区块链的防篡改属性,会有效解决经济活动中的“存证”保留问题,链上的所有信息都会“全网见证”且不可篡改,可充分应用在金融、保险、司法、知识产权等对数据真实性要求高的领域,同时,链上的数据也是天然的大数据,记录了所有的过往交易信息,为全面建立社会征信系统提供平台。区块链将跨越个体之间信息不对称的鸿沟,降低沟通成本,为未来产业经济转型及高质量发展提供动力。
二、郑州市区块链技术发展现状
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区块链技术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技术标准,以国家工业和信息化为主导,正在逐步摸索并搭建区块链技术的统一标准化体系,郑州区块链研究起步较晚,目前尚落后于北京、深圳、贵阳等地区。根据相关部门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11月,河南省登记在册的区块链相关企业数量339家,其中,注册地在郑州市的有223家,占65.8%;注册地在郑州以外的有116家,占34.2%。行业总体规模偏小,企业鱼龙混杂,区块链产业生态圈尚未形成,从事该技术相关研发的企业暂无优惠政策依靠,相关的法律制度、监管制度相对空白,相关的经济活动缺乏足够的制度规范和风险防护,诸多因素使得郑州难以在短时间内,挤入国内区块链发展城市第一梯队当中。
三、关于加快发展区块链技术的建议
(一)战略布局,谋划未来发展规划。自国务院发布“十三五”发展规划以来,已有多个地区将区块链发展列入到了地区金融业“十三五”发展规划中,杭州、贵州等地均提出要建设区块链战略的规划布局。郑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中原城市群核心,建议提早谋划布局,成立专项领导小组进行分工,编制三至五年规划实施路线图。
(二)加快培育区块链技术应用创新,给予政策补贴支持。政府要实质性支持区块链技术创新,下定决心推动区块链应用技术早日成熟和区域产业发展变革。政策补贴方面,可以借鉴如上海杨浦区、贵阳高新区等区域关于促进区块链发展的相关扶持政策,如对落户在郑州的区块链新兴企业,给予房租、装修、运营方面的相关补贴,对业绩突出的相关技术人才,给予生活津贴及个人所得税减免,对于企业引进的技术核心专业高层人才,享受专项高层次人才优惠待遇,对企业取得重大专利权或研究成果的,一次性给予相应资金奖励等。
(三)引导区块链与各行各业实体经济相互融合。现有的所有行业几乎都涉及到各个场景的交易流通,区块链具有的防风险、降成本及塑造诚信环境都可以对接应用到产业经济发展当中,如区块链在金融领域的应用正在逐渐成熟,在供应链管理、支付结算、保险及征信等细分领域均迈出了前进的步伐,建议政府发挥自身引导作用,为以后融入实体经济提供平台条件。
(四)积极探索,逐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共同探索新机遇。区块链技术发展潜力巨大,但也要保持适当理性,在支持其发展的大方向下,各方面的新问题也会应运而生。发展的同时,也要加强对相关技术的规范,引导和推动其开发者、平台运营者加强行业自律、落实安全责任,推动安全有序发展。
未来,随着区块链技术的成熟,其应用也将进一步优化市场结构环境。要把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既合理推动郑州区块链技术高质量发展,又在有序竞争中防范金融法律风险,更好助力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开创中原更加出彩的美好未来。
关于推行和完善
中小学校外政治辅导员的建议
妇联界别委员 苏东霞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习近平总书记一贯高度重视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中心环节。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当前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西方反华势力曾叫嚣:让中国学生接受西方的生活方式,其未来威力胜过派几十万军队去。美国国务卿杜勒斯还曾列出“和平演变”成功的时间表——寄托在中国的第三代或第四代身上,“等到他们逐渐成为中国社会的栋梁,将可以通过他们的头脑逐渐使中国向资本主义演变”。从2014年的“占中事件”到2019年6月至今的香港暴力恐怖事件的背后,主体大多是13—30岁之间的青年学子,从“人才”到“废才”直至“罪才”的沦落,令人痛心之余,也折射着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和青少年理想信念的严重缺失。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中小学阶段是学生接受和形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加强中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着学生的健康成长,也关乎着社会发展的前进步伐和方向。目前,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因受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影响和限制,存在各种各样的短板,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青少年的全面成长成才。
一、当前现状
(一)教育思想上,重成绩轻德育。当前不少中小学教育把考出好成绩作为硬道理,把学习成绩作为衡量老师和学生的首要或者唯一指标,大部分时间用来进行知识的灌输,在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德育教育、理想信念、道德观念和价值理念等方面投入精力较少或者形同虚设。随着近些年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和侵蚀,不少中小学校园中普遍存在抽烟(含电子烟)、早恋、霸凌(语言或者肢体霸凌)等现象。
(二)教育内容上,重理论轻实践。虽然中小学课程中也开设了一部分思想政治课,配备了一定数量的政治老师,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思政课和思政课老师并未受到足够重视,甚至会让步于其他主课。思政课上,由于部分老师缺乏热情或者并不具备理论联系实际生动解读政策的能力,很多重大政治理论的传授仅限于空洞的说教或者干巴巴的宣导,学生很少有机会走出校园,理论结合实际参与活动,导致很多学生对政治课中的内容一知半解甚至全然不知所云。
(三)教育方式上,重书本缺创新。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互联网的巨大影响,中小学生的视野不断拓宽。因为长期深受日本动漫、韩国天团、美国奥斯卡大片等思想的影响,中小学生的思想也日益走向多元化。这些传播者针对青少年思想,不断推陈出新,输出更新鲜更吸引眼球的思想意识形态。而我们的校内辅导员基本上还停留在简单的照本宣科模式,缺乏创新和对中小学生个性化的引导,根本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点,甚至非常容易引起反感。
二、改善对策
(一)完善中小学校外政治辅导员体系。组织和号召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社会精英群体担任中小学校外政治辅导员,并适当向城中村、农民工子弟学校倾斜资源,形成定期走进校园的交流辅导机制。通过创新理论宣讲、正能量事例分享、讲好青少年励志故事等方式,言传身教,与社会、学校、家庭形成合力,利用代表和委员的影响力为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注入新的活力,贡献榜样的引领力量。
(二)加强《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在中小学中的适用。作为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行动指南,《纲要》明确要求,把立德树人贯穿学校教育全过程。学校是公民道德建设的主阵地,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思想品德作为学生核心素养、纳入学业质量标准,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要加强思想品德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道德规范有效传递给学生,使传授知识过程成为道德教化过程。营造有利于学生修德立身的良好氛围,致力于培养新时代道德建设的典范和民族复兴大任的担当者!
(三)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在完善校外政治辅导员制度的基础上,探索社会实践、生产劳动、情景体验等模式,寓教于乐,用中小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方法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让刻板的本本教学,变成生动的体验式课堂,增强课程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参与性,在此过程中,以身边人说身边事,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的行为方式,内化于心、外化于形,让学生在生活中做一个有道德、守底线的公民,让中小学生的行为规范和道德素养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并得以强化。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配齐建强思政课专职教师队伍,建设专职为主、专兼结合、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思政课教师队伍,是当前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等诸多力量的共同参与和持续努力。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是各界各业的精英,他们讲政治、有情怀、善思考、乐奉献,作为校外辅导员,是对兼职思政课教师队伍的强力补充,将有效促进中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助力培养和造就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关于出台《郑州市家政服务条例》的建议
妇联界别委员 王 瑜
一、郑州市家政服务业的发展现状
家政服务业是指以家庭为服务对象,由专业人员进入家庭成员住所提供或以固定场所集中提供照护、保洁、烹饪等有偿服务,满足家庭生活照料需求的服务行业。作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之一,家政服务业成为了第三产业的生力军和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发展家政服务业不仅是稳增长、促就业、惠民生的重要举措,也是调结构、扩内需、促消费的重要渠道,是一项利国利民、一举数得的民生工程。
经过20多年的发展,郑州市家政服务业已发展成为我市生活性服务业的重要支撑产业和吸纳就业的主要产业。行业领域已涵盖包括日常保洁、母婴护理、养老护理、水电维修、家庭教育等20多个门类、200多个服务项目。截至目前,全市已有各类家政服务机构5700余家,以家政服务为主营业务的企业2904家。2018年,全市家政服务行业经营收入达到39.79亿元,从业人员19.58万人,就业培训率达到95%以上。家政服务市场规模不断壮大,服务内容日益丰富,服务对象日趋拓展,从业人员素质不断提升,服务质量显著提高,有效满足了居民多元化、多层次的家政服务消费需求,家政服务企业正朝向规范化、品牌化、连锁化、信息化方向发展,成为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郑州惠民生、扩消费、增就业的着力点,为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二、郑州市家政服务业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郑州市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家政服务、育婴服务、保洁等家政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加,家政服务已成为普通家庭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我市家政服务业取得长足、快速发展,但仍然存在着从业人员缺口大、高质量服务供给不足,市场供需双重矛盾突出、企业员工制门槛高,企业转型挑战难度大、行业法规规范缺失,标准落地执行难、行业培训标准不统一,培训管理有待提升、行业存在多头管理,信用体系建设有待加强等诸多现实问题和发展瓶颈,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郑州市家政服务业的健康、可持续和高质量发展。
三、几点建议
(一)建立和促进郑州市家政服务业发展协调机制,明确市、区商务行政部门承担家政服务业行业管理职责,有关行政管理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促进和规范家政服务业健康发展。
(二)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保障家政服务业在用地、设施、人才、财政等方面的基本供给,建立硬约束机制。
(三)支持鼓励郑州市家政企业大力发展员工制家政服务机构,促进家政服务机构专业化、规范化、职业化发展。
(四)明确雇主的权利义务,主要包括:信息知情权和查验证件等权利,以及按约支付费用、提供必要的劳动保护条件、进行信息披露等义务;明确家政服务员的权利,主要包括: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有权拒绝可能危及其人身安全的家政服务等权利。明确家政服务人员应当如实进行信息披露、按照要求或者约定提供服务等。
(五)加强郑州市行业规范和管理,推行家政服务标准化,引导家政服务各方订立合同,建立家政服务管理平台,开展家政服务机构和人员备案,实行家政服务人员持证上门服务。
(六)落实家政服务技能培训补贴、体检支持,加大人才培养力度,鼓励保险机构开发家政商业保险产品等。
关于加快民宿发展的建议
农林界别委员 李梦培
近年来,我市全域旅游蓬勃发展,旅游行业从之前的观光需求已经逐步过渡到观光体验度假的综合性需求,人们对于更高品质的旅游需求开始显现。
从全国范围来看,我市依托便利的交通条件,旅游景区、主题公园、特色小镇遍地开花,在全国的旅游城市排行榜中排名逐步上升。但相比杭州附近的莫干山、云南以及海南等成熟的旅游目的地,我市度假型住宿产业发展依然存在差距,主要表现在民宿文化特色不够浓、品质不够高、配套不够全,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行业管理欠缺等方面。
在市委十一届十次全会中,徐立毅书记提出了对郑州西部“西美”的发展定位,并在登封、新密、荥阳调研时多次提出“西美”的发展要求。民宿作为当前全国全域旅游发展的重要抓手,能够更好地满足群众高品质旅游需求,应当成为我市勇立潮头的发展目标,建议:
一、明确民宿行业规范细则,落实管理职责
关于民宿发展,目前郑州市已颁布《关于促进特色旅游饭店及民宿发展的若干意见》,但尚未出台有关行业政策要求。住宿业属于特许经营行业,若没有相关政策要求,民宿没有在公安部门备案、没有相关资质,就会游离于合法和非法之间。有了清晰的政策后,民宿就能在相关部门的监管下合法经营。在管理体制方面,由于缺失促进和规范民宿发展的法律法规,我市民宿在近阶段呈现出无章可循、管理职责不清等问题,存在管理“盲点”。因此,旅游管理部门应加强监管力度,促进服务品质升级。同时,建议成立民宿行业协会,统一规范管理,鼓励郑州本地民宿协同发展。
二、加大民宿项目扶持力度,确保专项资金到位
地方财政根据当地民宿发展情况,需设立专项奖励资金,加强对全市旅游民宿、精品民宿、文化主题特色民宿发展的激励和督导,根据达标名单及时发放特色旅游饭店、旅游民宿发展专项资金。同时,建立有效激励机制,出台相关优惠政策,通过低息贷款等形式鼓励有条件的农户发展民宿。
三、学习借鉴外地经验,彰显我市民宿特色优势
由地方组织有意向的民宿业主,外出学习了解特色民宿的经营理念、经营模式及发展经验。此外,需深入学习特色民宿的外观设计、布局设计及服务标准,根据当地的自然资源配置,因地制宜,发展具有当地特色的民宿。
四、打造中原民宿产业品牌,激发乡村振兴活力
在民宿同质化的现在,如何打造中原民宿产业?首先要融入中原文化内涵,开发具有浓郁地方文化特色的民宿体验项目,增强游客的参与性、互动性。其次依托各地特有的文化旅游资源,广泛吸引游客的到来,避免民宿发展陷入一边“一房难订”,一边“门可罗雀”的怪圈。借助民宿业的发展,带动周边村民的就业增收,激发乡村振兴的活力。
五、加强经管人才队伍培育,提升民宿的知名度
由于我市民宿起步较晚,大多数民宿从业人员未曾受过相应的专业职业技能培训,导致民宿经营管理观念淡薄,整体素质不高,服务水平较低。可以用“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方式培育民宿经营管理人才,积极组织民宿经营管理人员参加上级组织开展的营销、培训、考察活动,并通过举办民宿管家培训会及开展“最美民宿”评选等活动,提升民宿从业人员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由此提升我市民宿行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六、完善配套基础设施,整治城乡旅游环境
坚持以生态为本的绿色发展理念,对民宿试点村进行统一规划和美化,优化民宿周边的道路、通信、停车场等设施建设,依托当地的旅游景区,丰富游客外出游玩的休闲娱乐项目,提供户外探险、农事体验、餐饮娱乐等配套设施。同时加大对示范村生活污水处理、村容村貌的整治力度,营造和谐有序的景观风貌。
当前旅游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我市民宿要突出特色,有情怀、有故事、有内容,打造多样化的主题民宿,提供多元化的服务,引导民宿精品化、高层次发展,助推乡村振兴迈向新高度,加快郑州“西美”建设,为我市全域旅游增光添彩。
关于加强养老体系内涵建设的建议
医药卫生界别委员 滕军燕
2019年,郑州市60岁以上老人已占总人口(1000万)比例的16%,即160万人(老龄化社会标准为一个地区60岁以上老人达总人口的10%),并且有继续快速增长的趋势,人口老龄化形势日趋严峻。养老体系建设是否完善,将直接影响郑州未来社会的稳定和活力。因此,建议从养老方案体系设计、养老机构内涵建设和照护人员培养等方面着手,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精神文化等养老服务需求。
一、做好顶层设计,推进医养结合
(一)加强医养结合的政府战略规划。借鉴日本、台湾等先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先进经验,打造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强化居家和社区紧密结合的嵌入式养老。
(二)强化专业养老中心标准化建设。加强康复治疗中心、护理中心以及安宁疗护中心的标准规范建设,引导鼓励社会力量进入医养结合领域。
(三)扩大可穿戴和智能化设备的利用。面向居家和社区老年人,优先提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加大老年人健康管理和慢病防控力度,利用智能化手段和信息技术产品,配置可穿戴产品,提升为老年人提供健康养老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二、对老人健康状况进行评价,分层次提供服务
对老人的健康状况进行客观评估,重点评价其生活能力。根据评估结果分为需要护理和不需要护理两类,需要护理的老人根据严重情况由低往高分为5级,3级以上的失能老人建议其进入养老机构进行专业养老护理。不需要护理的和2级以下的老人鼓励家庭养老,家庭养老更节约税收资源,不增加国家负担。并鼓励老人做好自我保健和健康维护。根据老年人实际情况为其提供对应的护理服务,分层次提供服务能够降低老年人口照护服务的经济负担。
三、加强内涵建设,提升养老机构软硬实力
(一)视听触觉设施建设考虑生理卫生。养老中心里老年人的护理设施应完备且人性化,从老年人日常起居生活等多方面考虑。例如,在老人的活动空间,播放柔和的轻音乐、淡黄暖色的面光源、柔软防滑的地板、有连续的墙壁固定扶手、有带肘托的行走辅助支架,健身康复训练器材尽可能充分考虑老人体能特征,力量适中、安全可靠。在老人的起居空间,设计方便移动、带有扶手的床位,辅助电器按键;卫生间马桶设计不同的高度,配备肘拖扶手;洗浴间里设施既考虑满足不同老人的不同需求,还应考虑老年人的安全,对于无法自理的老年人,采用轮椅式和担架式的助浴来减少安全隐患;日常饮食方面进行科学化定量供给,饮食方面不仅考虑老年人口味需求,也考虑到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质的均衡搭配。
(二)组织活动社会参与体现心理关注。平时开设书法、音乐、茶道等多项集体文体活动,增加老年人的社会参与感,减少其心理空虚感。为老年人设立健身房,鼓励老年人集体、主动积极地锻炼身体机能,并协助怀旧老人使用生活老物件如缝纫机、老式浴槽等,还有专门维修,这些细节能让老人的尊严得以体现。
(三)建立养老机构和医疗机构的联动体系。对于老年人健康护理,建立医师定期诊疗制度,其中包括固定医师、医师。医疗机构提供绿色通道服务,便利老年人日常疾病就诊。
四、加大养老照护专业人员的培养
目前,养老机构看护人员水平参差不齐,未配备专业的服务队伍,如护士、看护师、康复师、营养师等等;社会上也无专业的养老机构工作人员培训学校及课程,且存在对养老护理工作的歧视。专业养老人才队伍是养老最重要的软实力,也是养老工作的难点。需要政府、教育机构联合进行系统化的设计和建设。
坚定自信 培根铸魂
谱写郑州文化绚丽篇章
文学艺术界别委员 程韬光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郑州已经步入加快补齐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短板的重大战略机遇期。对标习近平总书记在郑州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郑州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需要在“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中发挥重要作用,需要将“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根和魂”的黄河文化上升到战略层面,去认真审视和研究对策。
一、郑州国家中心城市文化建设的总体现状与主要问题
(一)郑州文化创造创新活力的现实状况和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核心的功能定位不相匹配,没有形成历史、人文、产业融合发展的综合比较优势。郑州的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虽然发展较快,实现了公共文化设施的全面覆盖,但郑州文化更多地是设施的硬性投入,缺少真正的文化浸润和导入,未能有效地将黄河文化作为培根铸魂的重要抓手,从而未能充分发挥对中原城市群文化建设的引领作用。
(二)郑州的城市形象定位模糊,缺乏鲜明度和美誉度。就城市形象的塑造而言,商都历史文化建设在内涵上与商丘、安阳(殷墟)相混同。同时,郑州又夹在古都洛阳、开封之间,古都的意味相对较弱,缺少明晰的辨识度与美誉度,文化定位缺乏独特性。同时,郑州文化概念的泛化,使文化的深度不够,郑州城市形象应该具有诗意、新意、无限生机和强烈的现代时尚感。
(三)郑州的文化创意产业活力不足,不具备竞争力。文化创意产业是第三产业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更是一座城市“软实力”的体现。郑州市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仅为3.91%,低于武汉7.47%、西安8%、长沙8.7%,更远低于杭州22.99%。相比西安、成都、长沙在推动文化消费的先进性,杭州、南京、武汉文化战略的显著性,郑州更需加大力度。
(四)标志性、高规格的楼宇、人文雕塑、历史文化名人遗迹及具有深层文化内涵的大型文化活动数量较少。国家中心城市都具有代表性的人文雕塑、历史文化名人遗迹,郑州在这些方面严重缺失。即使文化活动,除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外,多是一些大众娱乐文化及浮层文化活动,与西安电竞产业峰会、杭州G20峰会甚至与洛阳牡丹文化月等品牌节会在影响范围、规格层次等方面都不具有竞争力。
(五)文化专业人才严重不足,现有人才亟待重视,缺乏“引进来,走出去”的机制。人杰,是一座城市活着的灵魂。“因为一个人,爱上一座城”!一座城市的发展,一定要高度重视文化人才。二月河、王立群等文化名片,带给所在城市的美誉度是我们可以感受到的。杜甫对于成都、刘禹锡对于湖南、白居易对于杭州都产生着巨大的文化效益,而这些历史文化名人都是生于郑州甚至葬于郑州,是不可复制的文化资源。
(六)缺乏具有记录和反映郑州人文历史的影像大片和精品文化。《长沙保卫战》《白鹿原》等精品电影和电视剧,以及发轫于网络文学的《长安十二时辰》等作品,不但催生和壮大了当地文化产业发展,更对当地美誉度提升和宣传起着持久的作用。郑州有好题材,无论是历史文化名人还是近现代的历史变迁,尤其是黄河文化精神的提炼和表达,都需要我们认真去挖掘和呈现。
二、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文化补短板的对策建议
围绕国际文化大都市、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核心及黄河文化之魂的目标定位,统筹规划郑州市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确立郑州城市的品牌定位,不断提升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文化竞争力、影响力和持续发展能力。
(一)高度重视文化短板问题,释放文化大发展的经济潜力。充分发掘、梳理郑州的历史文脉,塑造出具有中原文化特色、传统与现代交相辉映的城市形象,以城市人文魅力促进高端要素凝聚。对于攸关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和人文凝聚、文化引领功能实现的重大问题,要上升到重要战略层面,甚至是“一把手”工程。
(二)科学编制《郑州国家中心城市文化建设中长期规划》。 从发展目标、突破方向、重点任务、空间布局及组织领导、政策引导、人才培养、品牌培育等方面对郑州的文化经济发展进行全面规划。以文化资源的优质开发为城市建设基础,以文化科技产业为城市优势支柱产业,以文化服务消费为城市重要发展方式,以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幸福感为发展目标,编制《郑州国家中心城市文化建设中长期规划》。
(三)组织开展黄河文化、郑州历史文脉和红色文化专题研究。根据中央相关政策和规划文件,结合郑州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和文化消费的主流趋势,组织专业学术机构,通过文献研究、实地调研、座谈访谈,从文学、方志学、传播学等多学科交叉的视角,对承载郑州古都历史文脉、红色文化的丰富资源进行深入挖掘、分类筛选、有机整合,进而对黄河文化精神进行培根铸魂。摒弃由于工作条块分工所造成的文化浮层和短期行为,从源头给予经济建设以文化和理论支撑。
(四)以创意与科技相结合,提升城市文化传播水平。借助创意和科技的助力,以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来催生、提高城市特有的人文魅力。一方面把对历史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民族文化风格、建筑传统风貌的保护与差异化、情感化、体验化、通俗化的推广宣传结合在一起,不断推进城市人文形象传播手段、途径的创新;另一方面,还要注意将文化创意融入文化产品外观设计的创新,以文化内涵的丰富来提高地方特色文化产品的人文魅力和附加值,并通过对新技术或新材料的吸收应用,在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和规模化生产方面求得突破。
(五)加大对精品文化的资金投入。精品文化代表一座城市的文化高度,文化名人是一座城市的代言人。围绕黄河文化精神,创造和争取具有影响力的精品文艺活动和品牌。政府投入的文化项目一定要以反映郑州历史文化为核心。郑州需要彰显文化气质的雕塑、设计、文学、影视等多种精品文化;需要将历史文化名人像勋章一样镌刻在城市的胸膛上;需要大格局、大气象、大手笔的作品,来承载郑州历史和文化,塑造城市人格和城市精神。
(六)建立和完善奖励激励机制。建立郑州市文化人才走出去、引进来的机制,大力推进实施文化名家战略工程。鼓励艺术家积极投身于郑州文化创作,激励精品文化推陈出新。建议市委、市政府尽快出台《繁荣文化大发展的意见》,设立“郑州文化奖章”“文化名家工作室”,成立郑州文学院。在智汇郑州中,增加“郑州市文化人才引进办法”,以优惠条件,不断吸引优秀文化人才落户郑州或为郑州所用,借外力发展和繁荣郑州文化事业。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黄河文化是最有感召力、凝聚力的精神纽带。辉煌灿烂的黄河文化在郑州这块土地上绵延不息,“炎黄子孙”成为中华民族最广泛的文化认同。郑州大力发展文化及文化产业具有历史和地理的先天优势,也恰逢其时。相信,在郑州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中华民族之源、黄河文化之魂的郑州一定会在中原出彩中,出重彩!出亮彩!
加强黄河文化研究展示
让黄河文化在郑州熠熠生辉
文学艺术界别委员 方 倩
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指出,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强调要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中央财经委第六次会议进一步明确要强化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实施黄河文化遗产系统保护工程。当前,郑州应在多种叠加优势支撑下,切实扛稳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的历史责任,充分挖掘黄河沿线的丰富文化资源,把黄河文化的研究展示作为郑州发展的重要抓手,打造一个将黄河文化进行立体展示的文化带,让黄河文化在郑州熠熠生辉,挺起文化自信的脊梁。
一、郑州黄河文化资源优势
郑州处于中华文明发祥区域的中原腹地,自古以来就是文明交流的十字要冲,夏、商、管、郑、韩建都于此,隋、唐、五代、宋、金、元、明、清在此设州,留存了丰富多样的文化遗迹,无论是国保单位数量还是不可移动文物总量,均居全国省会城市前列。黄河郑州段记录着15万年来黄淮冲积平原的地理变迁过程,见证了华夏文明的沧桑进程,分布有大河村遗址、西山遗址、荥泽、圃田泽、隋唐大运河等众多自然人文遗迹。资源优势和核心价值决定了郑州在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中的核心地位。
二、不足之处
郑州虽是八大古都之一、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但留给外界的印象却是一个火车拉来的城市,一个缺少“文化”的城市,文化的展示传播影响,尤其黄河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弘扬,与拥有的文化内涵体量严重不符,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文化底蕴深厚,但文化传承不足。郑州地区是“天地之中心”,在中国历史发展轨迹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并未充分注重地域文化的多重价值,忽视了地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甚至出现破坏地域文化的现象,主要表现在地方特色建筑风貌的消解、地方民俗的衰退等方面,造成建筑环境趋同、历史文脉中断、地方风格逐渐变得模糊。
(二)文化资源丰富,但文化品牌不强。郑州拥有丰富历史文化与黄河自然景观形成的复合优势,但文化优势并没有得到有效地转化和利用,未能打造能够代表郑州文化高度、承担中枢功能的文化地标项目,缺少文化基因的展示品牌,让郑州在沿黄九省中脱颖而出。
(三)文物古迹丰富,但文化展示不够。郑州拥有不可移动文物近万处,是全国为数不多的文物分布密集型城市,但历史文化资源活化利用模式单一,多为游客观光体验,且文化展示都只停留在简单的宣传、讲解层面,取得的展示效果和带动作用有限,丰厚的文化没有有效的传播方式和展示载体,大众对郑州文化的认知度不足。
三、几点建议
(一)深入挖掘研究,保护传承黄河文化内涵。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代表和旗帜,认知度高,影响广泛,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黄河文化的梳理研究。一是创新利用高等级文物保护单位,在科学、系统诠释文物价值的基础上,探索文物创新利用途径,比如在郑州成立黄河文化研究论坛,每年定期召开,真正发挥文物保护单位在黄河文化保护传承中的带动作用;二是以黄河流域博物馆联盟成立为契机,展开区域协作,将展示黄河流域的系列博物馆落户郑州,打造以郑州为中心的黄河文化保护传承中心。
(二)实施品牌战略,精心打造黄河文化品牌。一是要以发展的眼光对各种文化要素进行整合升华,规划建设一批有规模、有品质、有特色的黄河文化地标,通过对黄河文化的开发和整合,打造展示黄河之魂、华夏之根的有力品牌;二是注重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整体保护和有机更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活化,保护文化基因,延续历史格局,开展文化体验活动,努力把黄河郑州段建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有品牌。
(三)提升整合层次,有效展示黄河文化特色。一是着力打造一批黄河边的研学实践精品基地,成为优秀传统文化、民族认同感、爱国精神的传播教育载体,让各地各校学生在研学实践教育基地中学习知识、体验文化,从而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培养奋斗精神、提高综合素质;二是既要大力建设遗址公园,将历史遗产、文物、文字完整地保存下来,还要不断创新展示模式,做到遗产价值阐释和遗址体验并重。在尊重史实的前提下,通过合理的想象,将碎片化的历史形成一个完整、生动、丰满的故事,再用国际的语言、艺术的手法、高科技的手段演绎出来,让老百姓更好地了解和接受。
武术走进社区 助力健康中原
体育界别委员 刘少鹏
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强调,要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办好群众所急、所需、所盼的民生实事,目前,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就是健康问题。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剧,老年人的身心健身已经成为社会和经济发展中亟需重视的问题。
在日益严峻的老龄化挑战面前,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改善老年人生活质量,关系家庭幸福和社会和谐稳定。使社区老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武术进社区既是一个有力抓手,将会引领更多社区群众参与全民健身活动,提升社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助力塑造健康体魄、健康心态、健康社区。
一、武术进社区的优势
(一)武术是一种更适合老人的锻炼方式。人在进入老年以后,身体各个器官机能均有不同程度减弱,合理的武术训练可以显著改善和提高身体多方面机能,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学术界已经对武术与健康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尤其是太极拳对健康的有利影响在部分领域已经得到研究证明。因此,可以针对老人不同的体质和健康状况,通过科学选取诸如“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等武术项目,指导社区老人进行习练,以改善身体机能,提高身体素质,愉悦身心,从而达到抵御疾病、延缓衰老、树立健康、积极的生活态度的作用。
(二)武术受众广泛、形式灵活,具有在社区推广的基础。武术深植于我国的历史文化当中,武侠形象深入人心,民间武术爱好者众多,在我国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武术的拳种、招式、技法不拘泥于一法,具有灵活多变的习练形式,适合各个年龄层次、不同身体状况的习练者。武术也不受场地大小和人数多少的限制,对辅助设施要求很低,可以说,武术是一种适合社区推广的理想运动形式。
(三)武术进社区有助于推动社区文化的建设,有助于推动武术运动发展,有助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社区是群众生活的大集体,体育锻炼不仅是人们对身体健康的追求,更是对社会生活、心理健康的需求。武术进入社区能把更多的社区群众凝聚在一起,促进社区群众交流,助推社区文化建设。武术进社区还能够让更多人接触武术、了解武术、参与武术,有助于推动武术运动的发展,使武术和以武术精神为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和传承。
二、具体建议
目前,在提倡全民健康运动的时代背景下,武术进社区恰逢其时,一方面,社区老人健康问题已成为政府和社会的关注重点,另一方面,郑州地区拥有丰富的武术资源。为此建议:
(一)明确“武术进社区”活动的组织领导。可以由教育部门牵头,制定具体的武术进社区人才选拔标准,从高等院校、武术馆校、太极馆(社)等选聘优秀的武术教师和实习学生,组成一支志愿者队伍,由街道办事处、居委会或者社区服务中心等机构负责安排,定点入驻各个居民社区,长期有针对性地开展灵活多样的群众武术活动。
(二)开设社区武术课堂,进行武术教学。社区武术课堂可采取有组织、有计划、开放、灵活的授课方式,教授简单易学且实用的武术动作,例如对于社区老年人,可以教授太极拳、八段锦等较为舒缓平和的武术项目,对于社区安保人员可以教授擒拿、格斗和防身自卫等武术招式,提高安保人员面对紧急和危险事件的处置能力。
(三)开展健身运动指导,引导科学运动。利用社区现有的公共健身器材,在武术或者体育相关专业的志愿者教师的专业指导下,使老人能够科学地、合理地、规范地锻炼,避免运动损伤,提高体育设施的使用率,充分发挥体育设施的健身效果。
(四)进行武术展演活动,丰富社区文化。通过组织武术院校、太极拳馆(社)等机构到社区开展形式多样的武术文化活动,吸引更多的老年人参与到全民健身的行列中来,提高社区老人的健康水平的同时也丰富社区老人的文化生活和社交生活,营造充满活力的社区氛围。
关于融合城市文化记忆与时尚商业内涵
推进二七商圈复兴的建议
新闻出版界别委员 关国锋
二七商圈是商都郑州的缩影,它不仅仅是一个商圈,而且承载着最灿烂的商都文明,见证着郑州城市商业的繁荣,城市文脉的传承、城市精神的凝聚,是郑州人的心灵家园。在郑州市发展历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讲好二七商圈的故事,挖掘商都郑州的文化,就是对习近平总书记讲好“黄河故事”号召的落实,对郑州历史文脉的延续。市委书记徐立毅在市委十一届十一次全会讲话中指出:要做好文商结合、文旅融合的文章,着力把二七商圈打造成“郑州人的精神家园、河南省的消费中心、全国城市复兴的典范。”这是郑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需要,是挖掘商都郑州文化、讲好二七商圈故事、延续历史文脉的需要,也是郑州人、河南人的期盼和情感寄托。
一、存在的问题
(一)二七广场周围交通混乱通行困难。二七商圈商业体众多,且发展较早,又临近火车站,周边道路形态复杂,道路被切割割裂,每遇客流高峰,机非混行,通行困难,停车困难,影响二七商圈的发展。
(二)历史文化资源的发掘和利用不够充分。郑州建城史3600多年,城址不移,人脉不息,成为世界城市发展史中的孤例。二七商圈就处在古商都的西城门,毗邻商城遗址。但在郑州城市发展变迁和不断改造中,历史建筑未能得到很好保护,历史文脉未能得到充分发掘和传承。
(三)业态单一、升级缓慢、建筑风貌杂乱、形象老旧。今天的二七商圈,在消费场景、业态定位、商业模式、品质形象等多方面提升缓慢,不能满足城市居民不断迭代升级的需求。
(四)在城市发展和多商圈竞争分流之后地位下降。随着郑州城市的发展,二七商圈一枝独秀的状态逐渐改变,客流量开始多点分散。曾经因交通枢纽而兴起的商贸聚集区,也因城市框架拉大、交通功能分流而渐渐弱化。
二、几点建议
复兴二七商圈,要提高站位认识,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时以及在上海考察时关于提高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的讲话精神;要按照市委十一届十一次全会明确的城市功能布局,谋定而后动,努力把二七商圈打造成为现代时尚的国际化商业街区。
(一)关于目标站位。改造和复兴二七商圈,一定要提高站位,整体设计,统筹推进,把二七商圈打造为郑州的南京路和国际化的知名商圈。
(二)关于责任担当。二七商圈的复兴,是整个郑州市乃至河南省的大事。具体实施中,应厘清二七商圈范围:东到顺城街,西到万象城,北到金水河,南甚至可以到陇海路,应充分调动二七、管城等各区积极主动性,并争取到省市各相关部门通力支持,甚至要积极争取到国家层面的政策支持。
(三)关于文脉延续和精神传承。应充分挖掘和展示二七商圈和郑州市的文化资源和精神内涵。二七商圈不仅仅是一个商业集聚区,它还是郑州城市文化、中原文明乃至黄河文明的展示窗口,是郑州的核心景区和形象标志。二七商圈附近遗落着说不尽的文化掌故、红色革命故事、商业传奇和现代交通文化。要下大力气、下真力气去传承二七商圈的商业文化、红色文化和铁路文化。尤其一定要保住曾经引领中原商战的亚细亚旧址和建筑,建议发挥其价值建设中原商战博物馆,要延续城市历史文脉,让人们记得住历史、记得住乡愁。
(四)关于老字号。要让老字号活起来,增强郑州人的认同感,增强对外地游客的吸引力。建议在德化街升级改造过程中,引入京都老蔡记、葛记焖饼、刘胡兰副食联营商店、三得利金行、精华眼镜店等更多郑州及河南老字号,加大对老字号的保护,甚至给予它们一定的扶持政策,让曾经的老字号“复活”起来。增强郑州人的认同感,也增强对外地游客的吸引力。
(五)关于传承与创新。既要弘扬传统又要鼓励创新,让老字号与现代网红比邻而居,让古老文化与现代时尚结合,把二七商圈打造成“最丰富的文化记忆与最现代的时尚商业交相辉映的人文商业景区”。时尚的现代商业与古老的建筑风格要结合起来,让市民既能享受到旅游生活购物的便利,又能体会到历史的沧桑和文化的记忆。
(六)关于营商环境。要呵护好二七商圈的营商环境二七商圈及火车站周边市场,各种业态杂居,各种利益交织,执法部门一定要维护健康的市场环境,尤其是要加强对中小业者和创业者的保护,在商业步行街、二七商圈、批发市场、火车站周围,严厉打击欺行霸市、强买强卖等黑恶势力。
(七)关于品牌打造。为二七商圈树立“天地之中商圈”和“中原不夜城”的品牌形象,加强宣传推广,要在全国加大广告宣传力度,打造品牌知名度。让消费者和外地观光客有这样一个感受:到了郑州,不到天地之中的中原不夜城逛一逛,就等于没有来中原,没有来郑州。
提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为建设高质量国家中心城市增添文化内涵
新闻出版界别委员 李红岩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重心下移、共建共享,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面和适用性。”公共文化服务根在基层,活力在基层,难点也在基层,基层是公共文化服务的重点和薄弱环节。要打通基层公共文化建设的“最后一公里”,推进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让人民群众切实享受到公共文化建设成果。
一、工作现状
近年来,郑州市以基层为重点,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共建共享、改革创新的基本原则,基本构建完成了体现时代发展趋势、适应省会城市特点、符合文化发展规律、具有郑州特色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成功创建国家首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郑州市不断夯实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基础,全市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和共工作水平有了较大程度的提升,在规划建设和服务效能等方面都取得了丰硕成果。各地因地制宜,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基本设置有图书阅览室、文化活动室、多功能教室、文体广场等,行政村的基层文化服务中心还配备有简易戏台、宣传栏、文化器材、广播器材及体育设施器材,充分完善基层群众的文化活动圈,拉近了群众“心理距离”,吸引了全社会广泛参与,满足了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二、存在问题
在看到我市近年来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工作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还要看到在服务效能、人才队伍、经费保障等方面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一)服务效能不高。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利用率低,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不高,群众文化获得感不强是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共同存在的难点。县(市)区发展不平衡,基层公共文化建设还存在部分县(市)区基础薄弱、数字化程度不高等问题。随着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需求的快速增长,对文化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更加多样化,公共文化产品种类数量少、质量不高,一些基层公共文化单位活力不足、效率不高,对群众没有吸引力,导致服务与需求错位。一些地方还存在“重设施建设,轻管理使用”的问题,个别公共文化设施闲置,公共资源没有实现最大社会效益。
(二)专业人才匮乏。基层公共文化机构专职人员严重不足、队伍不稳定、服务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比较突出,兼职人员挂名现象还比较普遍,兼职人员往往身兼数职,导致公共文化工作被大量压缩,结果公共文化服务卡在“最后一公里”,制约了公共文化服务质量的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方面的专兼职人员中,专业技术人员缺乏,专业知识缺失,系统的专业培训缺少,是制约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良性发展和服务效能发挥的瓶颈之一。
(三)经费投入不足。近年来,虽然各级财政对公共文化建设的投入不断增加,但由于长期以来文化建设经费基数较低、欠账较多,财政投入的增长与公共文化发展的需求之间仍有不小差距。此外,部分县(市)区没有专项列支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相关的专项经费,缺乏一套完善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经费投入保障机制。
三、对策建议
当前我市正处在“加快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打造更高水平的高质量发展区域增长极”的战略机遇期,公共文化事业发展也要抓住这一有利时机,进一步完善郑州市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为高质量国家中心城市建设贡献文化力量、增添文化内涵。
(一)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和均等化。根据国家、省、市公共文化服务基本标准,结合群众需求、财政能力和文化特色,尽快制定符合地方实际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具体实施办法并推进实施。要促进城乡文化发展一体化,均衡配置城乡公共文化资源,实现城乡资源整合和互联互通。加强文化扶贫,把贫困村公共文化建设与扶贫开发、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结合起来,编制专项规划,谋划实施重大项目,加快推进贫困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二)巩固提升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面和适用性。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9月在河南考察时指出:“要推动文化繁荣兴盛,传承、创新、发展优秀传统文化”。郑州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我们进行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就要突出地方文化特色,吸引群众参与,全方位对接百姓文化需求,为老百姓打造心灵的家园。充分挖掘乡村文化旅游资源,把文化先进县、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项目)、乡村旅游工作和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结合起来,整体布局,融合推动。开展公共文化需求调研,全面深入了解不同群体文化需求的特点,实现精准服务。积极适应社会生活新变化和基层群众的新要求,推动数字化技术与传统公共文化服务的融合,创新文化传播渠道,进一步增强公共文化服务的可及性。
(三)利用数字化技术完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微信、微博等新媒体的普及,对公共文化服务的提供方式和手段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要创造条件实现基层公共文化场所有网络、无线网络信号全覆盖,推进公共文化数字化平台建设,真正做到全民共享,互联互通互动,提高公共数字文化供给和服务能力,让有限的资源为更多群众服务,打通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和人民群众之间的“最后一公里”,实现群众“休闲娱乐有去处、文化学习有场所、网络交流有阵地”的目标,提升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的服务效能。
(四)多措并举,加强基层公共文化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选人用人机制,研究制定公共文化机构人员编制标准和专兼职人员的构成形式,加强基层公共文化专职人员的配备,做好文化专干、文化协管员的政府购买服务工作。持续加大基层公共文化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完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人才培训和激励机制。大力发展文化志愿者服务队伍,加强文化志愿者的招募和培训工作,构建参与广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机制健全的文化志愿服务体系。发挥现有专业人才的骨干作用,建立专业人才引进、培养、培训机制,逐步形成结构好、数量足、素质优的公共文化服务队伍。
(五)完善经费投入机制,提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第四十五条规定: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公共文化服务的事权和支出责任,将公共文化服务经费纳入本级预算,安排公共文化服务所需资金。建立完善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经费保障机制和管理制度,加大基层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保障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加完备;加大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经费投入,保障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管理和使用;加大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人员队伍的经费投入,稳定人员服务,提升服务效能。
主流媒体如何在众声喧哗的舆论场中
发挥好引导作用
新闻出版界别委员 李 颖
随着网络舆论场的日渐发展,网络舆论传递的快速性、广泛性、互动性、即时性和自主性等特性凸显。尤其是网络热点事件一旦被曝光,舆论就像龙卷风一样席卷互联网世界,并影响关注该热点信息的网民的思维及意识。面对日渐成为网络世界常态的网络热点事件,主流媒体应该做大声量,占领网络舆论主阵地,放大正能量。新形势下如何引领意识形态,发挥舆论引导的正确作用,应当成为主流媒体重点研究的课题之一。
一、网络舆论场现状:“人人都有麦克风”
来看一组数据:2019年一季度微信、微博用户分别超过11亿、4.3亿,网络直播用户超过4亿,其中,抖音上线不到两年半时间,月活跃量突破3亿,短视频更是在媒介竞争中占据C位。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12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8.2亿,网民通过手机接入互联网比例高达98.6%。简单易用的传播新技术使得“人人都是传播者”成为可能。过去的舆情如果是小范围的网民舆情,今天已经是一个全民舆情的时代,直接影响着社会大局。所以,对网络言论进行正确的引导是维护社会稳定和谐的急切需要,更是主流媒体必须承担的责任。
二、主流媒体在发挥舆论引领作用中遭遇新挑战
(一)社会舆论引导主体呈现多元化格局。信息时代和自媒体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转向了移动端,新媒体的崛起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主流媒体的话语权。一方面,由于新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新兴媒介形态不断涌现,社会舆论的引导主体呈现出多元化的格局。另一方面,代表着不同价值立场和利益诉求的传播主体,借用现代商业性网络信息平台(包含微信、微博等),能在短期内快速形成舆论热点,动摇了传统主流媒体在舆论引领中“独大”的固有格局,削弱了传统主流媒体的舆论影响力。而商业网络平台逐利意识强烈、社会责任单薄,使得网络内容生态面临被资本绑架的风险和挑战。
(二)网络传播渠道不畅,内容版权保护力度不强。在传播内容和传播渠道上,传统主流媒体依然拥有内容生产和制作的优势,但是在话题选择和议程设置上的权限已经严重被削弱;同时,由于对网络传播的渠道无法有效掌控,也大大限制了传统主流媒体舆论引领能力的发挥。很多时候,即便是优质的内容和重大的话题,一旦进入网络世界,由于得不到包括内容版权在内的有效保护,在二次传播中,传统主流媒体很快就失去对内容的控制权。受众在获取信息时已经不清楚最初信息的权威源流来自哪家媒体。同时,由于无法控制后续传播中他人对内容的再加工和再传播,一些别有用心的批评讽刺,甚至移植、套用、修改和歪曲,形成非良性舆论发酵,严重抵消了话题的原意,消解了主流话语的公信力。
(三)舆论传播环境中出现两个舆论场。在当前的舆论传播环境中,已经出现“传统主流媒体舆论场”和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舆论场”。由于“两个舆论场”的存在,很多社会热点、痛点话题,往往是自媒体推波助澜,经过病毒式传播之后,传统主流媒体姗姗来迟,甚至失语。这种舆论场的分割极易导致社会不同群体和阶层的“撕裂”,急需着力推动“两个舆论场”的修补与融合,形成强势的新的主流媒体舆论场。
三、加强主流媒体深度融合,发挥引领主流舆论功能
面对当前多元而复杂舆论环境,传统主流媒体要加快推进媒体融合发展,这是做好舆论引导的有效武器,也是把握话语权和主动设置话题的强大载体。为此建议:
(一)在内容生产上,要主动积极发挥主流媒体的舆论引领功能。传统主流媒体强大的内容生产能力是确保舆论宣传“导向正确、引导有力”的根本。“内容为王”仍是媒体传播力、影响力的根基所在。
(二)在内容分发上,以多样化、个性化来适应分众化、差异化。无论是当下“多元化”传播主体的出现,还是“两个舆论场”的分割,核心问题都是新闻媒体的“信息供给”无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欲知信息需求的表现。作为传统媒体,必须以媒体融合为手段,加快信息的多样化、个性化生产,来满足人民群众的信息需求,从而实现舆论的引领。
(三)在内容反馈上,跟进热点事件进程及时引导评论。主流媒体在面对突发事件或热点事件时,要做好发声及时,渠道广泛、舆论应对。除做好全程报道、及时更新热点事件进程外,还要对发布内容的舆论反馈进行动态分析,并根据舆情发展态势,联合事件相关部门,予以合理回应,以权威发声正视听、定基调。建议整合县(市)区各单位宣传部门的专业人才,组成全员媒体的一部分,减少沟通成本,共享即时信息,扩大主流舆论的引导力量。
有效发挥传统主流媒体的舆论引领能力,是当前媒体融合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党的新闻舆论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新问题。传统主流媒体要在发挥自身优势的基础上加快融合,牢牢把握住舆论引领的主导权,要发挥自身优势,在融合发展中寻求出路,以主动积极的态势应对新挑战。
凝聚新侨力量
助推中原深度融入“一带一路”
侨联界别委员 陶琼琼
“一带一路”涵盖亚太、欧亚、中东、非洲、南太平洋地区的65个国家,总人口超过44亿,占世界人口的63%,经济总量超过20亿美元,占全球经济总量的30%;“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华侨华人占全球华侨华人总数的2/3 以上,有4000 多万人。新侨是指改革开放后以留学、对外劳务输出、亲属移民等形式从我国大陆走出去的华侨,通常称为“新民”或“新侨”,包括新华侨华人和华裔新生代,也包括留学人员、归国留学人员及海外高层次留学人员,约占海外华侨华人的1/5。广大新侨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广博的人脉关系和丰富的智力资源,是参与和推进中原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天然桥梁和纽带。为在更广阔的空间内实现商品、劳务、技术、资本等要素的自由流动,进一步加快中原产业嵌入全球生产体系和贸易体系的步伐,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为中原产能的合理消化提供新的出口,应进一步凝聚新侨力量。
在中原深度融入“一带一路”过程中,存在着以下问题:一是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政策支持和相关信息掌握不及时,开拓和发展盲目性较强;二是凝聚新侨引智引才意识需进一步加强;三是境外投资规模较小,对外投资意识需进一步提高;四是应加大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推介中原的力度。
为进一步凝聚新侨力量,使中原深度融入“一带一路”战略,特提出以下四点建议:
一、凝聚新侨,增强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政策的了解
“一带一路”建设的精髓是“五通”和“三同”,即“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和“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这里就蕴含着对新侨的各种要求。“政策沟通”是共建“一带一路”的保证,每个国家,甚至每个城市都有可能存在不同的政策,技术标准、质量标准都不相同,有些新侨就留学或者生活在这些国家、这些城市,每天都与之打交道,发挥好“以侨为桥”的作用,多听取“一带一路”沿线侨胞的意见,了解当地民众的思维方式和审美情趣,有助于我市经济、文化传播“适销对路”,能让“最大公约数”更好的彰显出来。“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社会根基,若想很快得到沿线国家自治城市当地群众的广泛支持,居住地新侨和留学人员代表便有用武之地,能像毛细血管一样开展广泛的人文交流,来增进彼此合作和理解。“一带一路”不能只有我们河南这头,还要有世界各地的另外一头,通过新侨把它联接起来。
二、凝聚新侨,招才引智方面突出“留学中原”品牌
以新侨为主线,建立海外人才联络站,激励新侨参与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工作。引进国外知名大学合作机制,建立柔性引智机制,主动吸纳国内外高层次科技人才,推进和保障创新性科技人才的国际流动。为归国留学人员的“双创”提供良好的就业环境,支持海外人才离岸创业基地建设,招商引智、引智引才。以服务中原招商引资工作为重点,发挥新侨优势,积极投身协调工作中,构建国际化城市环境,以服务绿色技术和项目发展为重点,积极投身绿色发展。应吸引海归人才、高新科技人才和高层次人才回归家乡,投身于电能、核能、垃圾清理、污水治理等清洁工程做出贡献。规划建设一批国际社区,组建一批国际化服务志愿者队伍,加强全市政务服务窗口及公共场所外语信息服务,完善涉外教育服务体系,打造“留学中原”品牌。
三、凝聚新侨,主动出击,积极开展与跨国公司的技术合作
走出国门的新侨和归国留学人员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要加强交流、寻找商机,为住在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同时,也为中原企业“走出去”发展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努力做“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参与者、贡献者、受益者,共赢共享新机遇。要加强与世界500强跨国公司的深入研究,针对其投资动向、所需投资环境,积极开展洽谈合作。同时要更加注重对跨国公司技术、管理和先进理念的引进,着眼于中原本土品牌的对接,吸收跨国公司的核心技术,培育成新的支柱产业。充分利用好跨国公司的高新技术嫁接,提升中原本地传统行业。引导大中型企业联合高校和科研机构,形成技术创新专业化配套体系,对引进的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创新,逐步掌握核心技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四、凝聚新侨,增强与“一带一路”国家的民间对话和考察
做好“留心工程”,保护好侨胞的祖坟、祖屋、祖祠。祖屋、祖坟、祖祠是联系海外华侨华人与家乡的文化纽带,也是凝聚老一辈华侨情感的重要精神载体,更是为新侨留的“根”和念想,政府须尽力做好保护“三祖”的工作。除了向世界推介少林功夫和中原文化,还要积极组织中原本土企业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各种形式的民间对话,借助中原自身拥有的旅游、文化、历史等优势资源,主办或承办各种峰会、论坛、研讨会和博览会,通过民间活动实现信息资源的互通和共享。要引导新侨发挥自身优势推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和国家之间的基础设施联通合作,拓展能源、资源合作,深化经贸产业合作,加强人文交流合作,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助推中原国家中心城市深度融合“一带一路”建设。
关于打造郑州沿黄河区域
高质量发展核心示范区的建议
特邀界别委员 杜振宇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同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一样,是重大国家战略。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抢抓机遇、发挥优势,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积极打造郑州沿黄河区域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区。
一、郑州沿黄河区域基本概况
郑州沿黄河区域有着雄浑壮阔的自然风光,孕育了光辉灿烂的华夏文明,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发祥地区。狭义的沿黄河区域为东起雁鸣湖景区,西抵河洛景区,南起连霍高速,北至黄河,总面积约1100多平方公里,黄河河岸段长160多公里。区域主要涉及5个县(市)区,15个乡镇(街道办事处)、两个管委会。区域内有全国重点文保单位6处,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20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处、国家级地质公园1处、国家水利风景区1处、国家湿地公园1处。广义上的沿黄河区域更为广泛,应包含沿黄河区域的县级以上行政主管的城市区域,东西长约160公里,南北宽约100公里。
二、郑州沿黄河区域的独特优势
(一)双重国家战略叠加以及独特的区位优势。郑州位于黄河中下游交汇处,沿黄河区域有多条国家主干交通动脉南北横穿而过,连霍高速紧贴该区域边缘东西贯通,各主城区都有通往该区域的多条专用道路,沿黄大道上游段已建成通车,该区域的区位优势十分明显,同时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战略和黄河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国家战略在此区域重合叠加,国家层面的政策支持优势将更加突出。
(二)独特的自然地理及文化资源优势。郑州沿黄河区域自然及文化资源及其丰富,黄河由此冲出峡谷而放荡不羁一泻千里,塑造了九曲黄河落日圆、大河日出红似火等独特壮美的景观资源,还有波澜壮阔的大河风光,让人无限遐想的众多人文景观:广武晴岚、鸿沟暮云、岳山耸翠等等。文化资源丰富,历史文脉绵长,河洛文化、战争文化、古城文化交相辉映。这些珍贵的自然地理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有利于郑州抢占国家黄河高质量发展战略高地,打造沿黄河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示范区。
(三)生态资源特色丰富的优势。近年来,为改善该区域的生态环境质量,增强生态涵养功能和生态屏障作用,在省委省政府和郑州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推动下,巩义市、荥阳市、惠济区、金水区、中牟县以及黄河文化公园管委会等沿线县区和部门不断加大生态环境建设投资力度,积极实施了一批生态环境建设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该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改善,生态涵养功能不断增强,生态优势进一步彰显。特别是核心景区——黄河文化公园,近年来紧紧围绕“绿树成荫(行)、花团锦簇”的工作要求,以打造精品景区为目标,持续加大生态环境建设投资力度,扎实推进重大生态环保项目建设,高标准编制了景区生态园林建设规划,推进实施了园林绿化工作三年行动计划,相继完成了星海湖沿岸及环路区域、奇木坪游园、环山路沿线等生态环境改造提升工程,森林覆盖率达到90%以上,环境质量大幅提升,生态优势日益凸显。
(四)多年来发展积累的成果优势。经过多年的积累沉淀,沿黄河区域生态优势不断彰显,农业升级不断深化,文化积淀逐步挖掘,景区开发加速推进,社会影响显著提升,呈现出持续蓄势待发的新局面。巩义市、荥阳市、惠济区、金水区、中牟县等县市区景点景区建设加速推进,康百万庄园、北宋皇陵、纪信庙、石窟寺等景区功能不断完善,杜甫故里、孤柏渡风景区、中牟国家农业公园等旅游区正式投产运营,河洛汇流文化旅游区、飞龙顶旅游区、虎牢关旅游区、雁鸣湖风景区等加速建设。沿黄河区域发展的龙头景区——黄河文化公园(原黄河风景名胜区)是国家4A级旅游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水利风景区,2014年被评为“影响世界的中国文化旅游名景”,经过半个世纪的开发和建设,已建成40余处景点,成为一处集观光旅游、科普研究、园林绿化、弘扬黄河文化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目的地。
三、打造高质量发展核心示范区的建议
(一)加快顶层设计,理顺发展体制机制。保障黄河生态,打造郑州大都市区的黄河生态屏障,合理划定生态分区,实施空间管制,同时还要为郑州大都市跨河发展预留生态空间,确保该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构建科学安全的大都市经济带的滨黄河生态体系。打破地方行政区域界线,成立统一的领导机构,赋予一定的政府职能,夯实发展之责任,实施统一管理,统一落实规划,分段建设和统筹推进的管理模式。结束汉霸二王城景区、黄河中下游分界点桃花峪景区、五龙峰景区、西山遗址、枯河、黄河湿地等重要资源的相互低层次竞争和多头管理的现状,从体制机制上推动这些具有一定影响力的重要资源进一步整合。该区域多年的发展实践也证明没有统一的管理就没有高效科学协调一致的发展。
(二)以生态修复水系涵养为主线。加大区域生态保护和建设力度,以生态修复水系涵养为红线为主线,强化生态、水系等设施建设,促进生态进化、水质提升,合理科学与黄河水统一调度补充,打造连接湖泊、水库、湿地的水流畅通的水系格局。
(三)以文化挖掘、弘扬传承为主题。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是培根铸魂的内在要求。要强化生态文化旅游资源整合,围绕自然景观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进一步挖掘整理传承黄河文化,打造统一的黄河文化为核心的知名品牌,形成更大的影响力、传播力和发展力,唱响新时代黄河文化的主旋律,当好新时代弘扬黄河文化的领头雁。
(四)以创新创意服务产业开发为内涵。发挥资源优势和黄河文化公园辐射带动作用,面向国际、国内高端市场,推进文化与旅游与其他产业深度融合,加快发展与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关联度高的创新创意、商贸会展、全要素养老服务、文化创意、信息资讯等新型服务业,积极促进健康服务业、涉外服务业等新业态发展,创新文化旅游创意及附加值。
(五)完善基础设施,引领重大项目突破。加快引进和实施一批重大建设项目,推进这一区域文化、生态、旅游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加快完善这一区域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和休闲度假旅游项目建设,针对区域内部交通网络尚未形成、可通达性较弱的实际,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形成纵深串联、环状组合的内部路网“微循环”,并依托314省道打造沿黄河东西向发展主轴,通过道路将城镇空间、生态休闲、文化旅游等在形态组织上有机串联,形成轴向良好的城市风貌和空间形态。
关于加强郑州黄河滩区生态治理的建议
特邀界别委员 李 妍
郑州是黄河下游沿途经过的唯一国家中心城市,是中部崛起和中原经济区的核心,是“一带一路”重要的空间节点和战略枢纽。郑州滩区的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事关滩区民众精准脱贫、事关沿线地区污染防治与环境质量提升、事关百姓防洪保安和区域生态安全。同时,郑州滩区是北部郑州唯一的大型生态廊道和最大的自然资源载体,是郑州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要地,对惠及郑州市民和沟通南北具有十分重要的辐射作用。
一、现状及主要问题
(一)滩区居民防洪安全问题尚未全部解决,洪水威胁没有根本消除。黄河下游滩区自1974年开始实行“废除生产堤,一季留足全年口粮,修筑避水台”政策以来,通过修建避水台、村台,以及采用搬迁至堤外安置等措施,解决了滩区少部分群众的防洪安全问题。但是,由于滩区面积广,人口多,受国家经济条件的限制,安全建设远远不能满足滩区广大群众的需要,滩区安全建设长期滞后,群众安全没有保障。已建村台工程,普遍存在高度不够、抗洪能力弱,已建撤退道路少,路面标准低问题。此外,返迁问题仍然突出。
(二)二级悬河及游荡性河势仍然存在,威胁区域生态安全。
“二级悬河”态势不断加剧,在威胁防洪工程安全的同时,也使滩区群众的安全与发展受到影响。目前“二级悬河”治理的速度和规模远远不够,对防洪安全的威胁依然严重。“二级悬河”使堤防发生冲决和溃决的可能性增加、进一步增加了河道整治难度,对滩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仍是威胁。
(三)产业发展受限,社会经济发展质量不高。近年来,各级政府加大了对黄河滩区的帮扶力度,使黄河沿线生态环境、滩区生产条件和群众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改观。但由于受国家宏观政策、黄河地理环境和群众传统思维的影响,黄河滩区产业发展仍然较慢,其主要表现在现行政策制约、农业综合效益低下、服务业配套能力差,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滩区治理开发整体规划滞后,缺乏国土空间层面的重点指导,治理开发缺乏长效性。
(四)生态退化和环境污染压力持续加大,保护与治理形势严峻。一是自然生态质量不断下降。黄河下游河流湿地物种多样性显著低于同纬度气候带的内陆湿地,植被群落层次简单化、矮小化、生态系统类型少;“二级悬河”特征导致水陆交错带的自然生境受损;滩区土地退化现象没有消除,沙化、盐碱化现象仍然存在。二是农业农村环境污染突出。滩区饮用水源保护区众多,生活污水、畜禽养殖等水源环境安全风险普遍存在;生活垃圾收集转运不力,随意堆放和倾倒现象普遍;生活污水集中收集和处理系统不完善,随意排放、污水环村;畜禽散养普遍,粪污收集处理薄弱,水产养殖尾水随意排放;农田化肥、农药施用量持续增加,秸秆、农膜废物缺乏管控;农业生产侵占生态保护空间,农业农村环境监测体系落后。三是生态保护体制不健全、机制不完善。黄河下游生态保护红线初步划定但未颁布实施,河道及滩区国土空间规划和开发、综合整治缺乏硬约束;已有生态保护空间划设不合理;自然保护区、湿地、森林、地质公园和风景名胜区、水产种植资源保护区、饮用水源保护区等重要生态保护空间重叠设置、多头管理、边界不清、权责不明。
二、主要对策建议
依照新时期治水方针,构建黄河下游生态廊道,探索黄河下游滩区综合治理新模式,科学规划、适度合理的重组郑州黄河滩区空间格局,做到生态优先、生活优美、生产富裕的有机统一。
(一)加快顶层设计,规划指导,试点先行。以今年初国家发改委即将出台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为总指导,加快推进郑州市国土空间规划、郑州大都市区规划、郑州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核心示范区概念性总体规划、郑州生态保护与修复规划、黄河下游湿地国家公园总体规划、相关规划环评的制定与颁布,充分考虑郑州黄河滩区现状,做到深谋远虑,形成多规合力,推进惠济北黄河滩区生态湖项目加速论证与郑州滩生态治理试点先行。
(二)不断促进主槽稳定。郑州段黄河主槽以稳定和控制河势为主,需要进一步完善建设控导和险工,提高洪水泥沙过流适应性,增强防护保障,使洪水分级设防,泥沙分级落淤,协调好滩区内外的均衡发展。
(三)集中推进湿地修复。嫩滩临河,是滩区最为重要的自然生态湿地资源、动植物优良生境和滨水生态景观。增强鸟类连续观测能力和环志服务,特别重视核心区封禁管护,为候鸟迁徙创造更加优质的环境条件。因地制宜,根据自然保护区和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现状,推动黄河嫩滩湿地分区修复重点施策,建立嫩滩湿地及鸟类科研观测区,湿地科普展示示范区,季节性(非汛期)大河生态景观游览区,引水入滩水系增湿。
(四)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按照“宜水则水、宜泽则泽、宜田则田”的原则,在科学合理的防洪标准下,构建生态农业空间。构建河湖水系、沼泽湿地、农—果—渔一体的农业生态系统,调整滩区农业生产结构,引导洪水风险适应性高的产业入住,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旅游观光产业,建设生态农业示范基地,带动滩区生态产品供给能力提升,助推一、三产联动升级和滩区居民脱贫致富,构建现在农业立体种养示范区,结合嫩滩引水营造二滩农业生态塘,提高有机农业绿色化循环化水平。
(五)科学谋划村镇建设。根据防洪需要,结合现状条件科学规划滩区居民和部分产业集中迁移至大堤临河侧,淤高形成居住区,建设生态特色小镇,达到20年一遇以上的防洪标准。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指引,建设生态小镇和美丽乡村,解决滩区群众防洪安全问题。生态小镇和美丽乡村深度融合绿色水循环技术,开展村镇“双供双排”系统构建。利用淤高区,在移民迁建的基础上,建设以科技农业办公,现在智慧物流和农业会展为核心的商业综合体。
(六)加大治理环境污染。滩区群众生活污水和固体废物就近入滩入河,滩区土壤存在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开展郑州滩区土壤专项普查,建立土壤养分和污染数据库;对弃耕地、撂荒地、盐碱地和沙地、已污染土地等进行系统化的土壤修复,提高土地质量和农业生产力,化解土壤重金属和有机污染风险;建立土壤污染修复科技示范中心,建立农业土壤质量综合提高示范园区,持续修复黄河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