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树牢绿色理念 加强郑州市黄河流域生态保护

发布时间: 2022-10-01 【字体: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已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徐立毅2月21日主持召开郑州市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核心示范区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时提出,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两次重要讲话精神,加快建设具有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鲜明特征的国家中心城市。为此,就进一步加强郑州市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提出如下建议:


一、郑州市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


黄河郑州段流经5个县(市)区,河道全长160公里。近年来,沿黄流域生态逐步得到修复,在防洪固沙、涵养水源、美化环境和保护生态安全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以下问题:


(一)河流健康状况还需提升。按照水资源、河岸带、水质、生物、社会服务功能完整性五个方面进行评估,仅水质、社会服务功能完整性处于健康状态,其他三项健康程度较低。


(二)环境高风险产业较多。郑州市黄河流域有色金属、煤化工、装备制造等重污染行业分布较为集中,涉重金属和危险废物企业、历史遗留尾矿库等较多,潜在的环境风险不容忽视。


(三)滩区面源存在污染现象。郑州市黄河滩区人口多,农作物种植面积大,农业面源污染和生活污染客观存在,对沿线水质安全、生态环境保护带来一定影响。加之日常管理跟不上,滩区和大堤沿线野炊痕迹、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及农业废弃物乱堆乱放现象比较多见。


(四)环境监管能力还需加强。农村环境基础设施薄弱,种植业、养殖业产生的大量废弃物还不能及时处置和有效利用;环境风险防控体系尚不健全,环境应急指挥、应对和保障系统尚不完善。


  二、郑州市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建议


(一)搞好规划,系统全面治理。搞好顶层设计,紧密结合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尽快制定我市《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核心示范区总体规划》,打通完整产业链,统筹山水林田湖草,制定长远规划、中期计划、短期安排。积极推进沿黄生态廊道建设,深入开展生态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增强黄河沿线的生态功能;大力实施生态修复工程,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加大各类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地质公园、森林公园等保护力度,让生态环境休养生息、恢复生机。


(二)分类施策,改善环境质量。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意见》,深入实施《郑州市污染防治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持续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尽快补齐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生态环境短板。积极开展“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及相关生态环境政策研究,谋划一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重大工程,通过工程建设促进沿黄区域高质量发展。结合我市黄河流域沿线实际,采取不同措施,实施分类治理。巩义市、荥阳市区域矿山开采活动多,应重点在加强水土保持和污染治理,着力提升水环境质量工作、促进流域生态系统健康上下功夫;惠济区、中牟县所辖黄河滩区,应逐步缩减农业空间、增加生态空间,推进滩区居民搬迁、农业种植业结构调整,实施退耕还林还草,不断增强自然生态环境的修复功能和自净功能,逐步恢复滩区自然生态面貌。


(三)加大保障,聚焦优质项目。将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核心示范区作为全市发展的重要支撑,处理好黄河与城市、沿黄地区与中心城区的关系,谋划一批与黄河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相关的水污染治理、水环境提升项目。对黄河流域已经谋划过的、已经批准过的各类项目进行梳理,掌握进度、加快推进,尽早见效。通过谋划一批对黄河流域生态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有重大意义、有推进作用的项目,争取更多资金支持我市黄河流域建设。


(四)源头预防,推动绿色发展。系统开展沿黄流域国土资源和生态环境容量研究,加强生态空间管控,加快编制“三线一单”(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及时发布编制成果,为优化经济发展布局、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提供科学指导。制定产业准入清单,强化规划环评的约束力,严把环评审批关,提高环境准入门槛,优化产业布局,倒逼产业转型、绿色发展。


(五)完善制度,实施科学治理。在黄河流域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健全源头预防、过程控制、损害赔偿、责任追究的生态环境保护体系;构建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监管制度体系;完善污染防治区域联动机制和水陆统筹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加强农业农村环境污染防治,强化生态环境执法和环保督察队伍建设,提升科学治理水平。


 


 


 


 


 


 


 


 


 


 


 


 


 


 


关于构建城市高品质道路交通环境的建议


 


民建郑州市委员会


 


城市道路交通设施是城市建设品质的体现和城市的名片。2019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提出:整顿交通秩序、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交通组织和出行结构,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具体体现。郑州担负着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国家战略,要围绕中央、省委对郑州的希望和要求、围绕市委决策部署特别是落实“三项工程、一项管理”主要任务,在城市道路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管理上,打造具有鲜明城市特点的高品质道路交通环境,当好全省、全国的示范、标杆。


    一、我市道路交通设施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道路交通设施主体多,目标各异,缺乏统一的设计和规划。我市道路交通设施在规划、设计、技术体系、建设、管养等环节涉及众多主体,存在理念思路不一致、专业水平不一致、目标价值不一致等问题。此外,对于慢行交通和公共空间规划建设重视不够,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划,难以保障交通设施充分展现城市文化风貌。


(二)交通安全设施与城市发展面貌不相符。我市基本路网和交通设施主要形成于上世纪90年代,而目前机动车保有量已突破400万辆。交通基础设施和交通安全设施与当前以及未来城市发展的面貌风格不匹配,更无法达到展现城市特色的文化要求。


(三)交通安全设施科技创新应用不足。2018年以来,我市在主要道路布设了视频检测器1600多台,路况抓拍设备270多处,60多套LED文字点阵屏和40多套复合式交通光带诱导屏,基本实现了对市区主干道和快速路的道路信息采集和发布。但由于80%的交通设施还是传统类型,仍存在技术陈旧、养护更新不足、交通数据不“大”、基础数据缺失、部门间数据缺乏互通互融等一系列问题。对比杭州市,仅接入的视频数据就有2万多路,每天实时交换数据量达到2.5亿条,我市在数据来源的广度、深度以及数据的应用处理能力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距,严重影响了管理决策效能和日常运维水平。


    二、几点建议


    (一)加强统筹协调,编制专项规划和技术导则。一是尽快开展“交通安全管理规划”编制,进一步深入梳理存在问题,制定改善措施和实施计划,为科学系统指导后续工作奠定基础。二是开展《郑州市道路交通设施设置技术导则》编制。在充分体现以人为本、重视慢行交通原则基础上,根据城市特点、历史沿革和定位,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道路交通环境,避免后续建设中因设计、实施主体不同,导致风貌破坏、风格迥异的问题。建议结合我市人文、环境、路网、经济等特征,使交通标志、标线、信号灯、护栏、杆件等在设置形式、风格、工艺等方面,既充分凸显中原文化、华夏文明的城市特色,又富有现代气息、时代风貌,将道路与城市景观相融合。


    (二)坚持科技创新,提升城市交通设施品质。一是应用主动发光标志,可以改进传统反光标志在恶劣天气、低照度环境下视认性差的问题,提高通行效率、减少交通事故,提升整体环境效果。二是应用基于智能物联网的行人过街预警系统,通过可变交通标志向驾驶员或行人预告风险,以技术手段提升无信号灯控制的人行横道线安全性。三是应用视觉错视原理的立体感3D横道线,可以引导车辆驾驶人在人行横道线处主动减速,有利于营造“车让人”的交通文明氛围。四是实施多杆合一。打破不同主体的壁垒,将各类路侧设施的杆件整合,设计建设出既能满足实际需求、又精致美观的新型杆件。建议先选取金水路、花园路等一环十横十纵道路作为示范,逐步对全市道路进行全面提升。


(三)融合先进技术,加快智慧道路建设。要围绕中央关于“新基建”建设要求,在交通设施规划、设计、建设、管理中,加快融合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以及人工智能技术。推广应用具备动态调整车道功能的可变车道、发布交通信息的“时空”指路标志、信号系统与道路指示相结合的诱导系统、基于物联网的交通设施生命周期管理系统、全数据融合的城市交通智能网联平台等,将人、车、路、环境等信息采集、汇集并反馈于交通活动。支持、鼓励并投入开展交通前沿科技如无人驾驶、V2X车联网等领域的研究、试验、应用。


    总之,构建城市高品质道路交通环境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坚持问题导向、坚持需求导向,使道路交通更好的服务于民、服务于高品质城市发展。


 


 


 


 


 


 


 


 


 


 


 


 


 


 


 


 


 


 


 


防控疫情不放松  筑牢信心促发展


 


郑州市政协经济委员会


 


迈入2020年,一场新冠肺炎疫情突袭大江南北。在党中央英明领导下,中国打响并打赢了一场荡气回肠的疫情防控人民战争,谱写了一曲曲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民族团结赞歌。郑州市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第一时间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科学统筹部署各项防控措施,精准安排复工复产,有序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郑州市60天发布23条通告,立足财政、金融、税费、土地、用工、环保、农业、工业、建筑业、服务业等10个方面出台了一系列“硬核”措施,为企业复工复产送去“及时雨”。深入开展“三送一强”活动,着力解决企业复工复产的瓶颈和制约,全力提振企业发展信心,确保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双胜利。


市政协党组认真落实市委疫情防控工作部署,坚守初心使命,勇于担当作为,号召政协委员发挥自身优势、投身抗疫一线、积极建言献策,以实际行动诠释“人民政协为人民”的情怀。疫情期间,委员们累计捐款捐物1880多万元;撰写提案、社情民意57件,在《郑州市关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若干举措》中,有11条建议被采纳,产生了积极效果。在疫情最严重之时,经济界别10名委员自发捐款购买了30000只口罩火速寄往武汉,解决了武汉市政协求助口罩的燃眉之急,武汉市政协复信赞誉郑州市政协:守望相助、大爱无疆,谱写了一曲“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的动人乐章。


目前,疫情防控虽然进入常态化,但无论是防控措施还是经济发展,都要做好相对持久的准备。下面就疫情后如何促进经济发展从政府和企业两方面谈几点想法:


一、发挥企业家精神,努力战胜疫情挑战


中国企业家精神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宝贵财富,关乎中国经济的未来。两年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的意见》,中央以专门文件明确企业家精神地位和价值,乃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河南省近日发布《关于实施年轻一代民营企业家成长计划的通知》,实施“后浪”民营企业家成长计划。


新时代呼唤企业家精神,后疫情时代更需要企业家精神。经济学家熊比特提出:创新是企业家精神的灵魂。企业家是企业之魂。魂之在,企之活;魂之强,企之盛。当前经济转型处于关键时期,更加需要提升企业家的投资热情与信心,发挥企业家创新精神、冒险精神,推动时代不断前进发展。因此,应全力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增强企业家信心,让民营企业在市场经济浪潮中尽显身手。


二、准确判断疫情后形势,开展企业重建


这一轮受伤最严重的正是为中国经济贡献了85%就业和55%税收的民营企业,中小企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丘吉尔说“不要浪费一场好危机”。危机面前,也许是另一个机会的来临。模式创新、产业转型、业务调整迎来最好的时机。在这紧要关头,企业应正视疫情所带来的经营与工作压力,从危机中发现新的契机,积极弘扬企业家精神,勇立潮头、锐意进取,把困难险阻当成垫脚石,开源节流,开展企业重建,在拥有数字化能力、制造与服务的平衡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智能协同能力等方面,进行强有力的变革。


中小企业乃国民经济之基石。在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进程中,本地中小企业应成为主力军。政府应鼓励引导中小企业与央企、国企、政府平台合作,形成联合体的方式参与本地的建设项目中,既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机遇,增强企业的综合实力,也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带动本地人员就业。


三、整合多元力量,合力战疫情稳经济


郑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关键期,经济恢复形势面临不少挑战。政府、企业、市民应各担其责、各出其力、各尽其能,形成强大合力,风雨同行,共渡难关。


政府、企业、公众是形影相随的铁三角、彼此助推的浪涛。走出疫情冲击,既需要宏观政策的及时调整,也需要发放消费券等举措刺激消费、拉动内需,同时更需要继续深化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更加自由宽松公平的市场环境和法治环境。在政府层面:一方面,加快政策兑现速度,积极研究疫情之后我国经济的走势与潜力,充分发挥政策对企业的激励作用,在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的同时,进一步加大本土企业与引进企业的协同和资源优化整合,让企业从政策中增强获得感;另一方面,要坚持以数字化治理为支撑,以城市治理和惠民服务数字化应用为重点,转变政府职能方式,全面建设数字政府,以数字政府引领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提升数字经济时代郑州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加快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步伐。对企业而言:加快数字化模式建设,积极发展数字经济、平台经济、创意经济、流量经济等新经济,培育智能制造、网络诊疗、市长直播带货、在线办公、在线教育、无人配送、数字生活等新业态。对公众而言:大力推进传统消费提档升级,改善市民收入状况、优化消费环境、丰富消费载体、创新消费方式,进一步激发大众消费能力与潜力。


在这场抗疫斗争中,“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的家国情怀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成为危难时刻凝聚人心、激发斗志的强大精神支柱;在这场抗疫斗争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势充分彰显;在这场抗疫斗争中,中国企业家的大爱大善完美诠释了具有时代意义的企业家精神。多难兴邦,慎终如始,则无败事。在此,我们倡议做企业的政协委员,坚定信心,鼓足干劲,迎难而上,在推进复工复产中勇担重任,发挥带头作用,坚决落实好市委提出的“大干二季度,确保半年红”要求,为稳定就业、促进经济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推进文旅产业融合  实现保护与发展共赢


 


无党派界别委员  苗吉寅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文化遗产既是文化传承的载体,也是文化的具体表现形式,做好文化遗产的保护意义重大。文化遗产保护是一项资金需求极大的工程,资金不足已成为保护的瓶颈问题。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与旅游之间具有天然的耦合性。我认为,文化遗产保护新的出路就是要充分挖掘其自身价值,将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旅游产业相结合,走文旅融合发展的道路。


推进文旅融合发展,郑州具有良好的基础和比较优势。第一,在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方面,郑州拥有古城池、古墓葬、古建筑、古关隘、古战场等名胜古迹和不可移动文物近万处,可移动文物近15万件。第二,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方面,代表性项目和扩展项目已公布六批,其中少林拳、超化吹歌等多个项目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三,在历史名人资源方面,列子、韩非子、杜甫、白居易等文化名人不在少数。第四,郑州的旅游产业基础良好。据统计,2014—2018年,我市旅游产业的发展增速均在11%以上,超过了GDP的增幅;旅游业总收入在GDP中的占比均在13%左右,旅游产业已成为我市名副其实的支柱性产业。第五,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在3月26日全市高品质城市建设工作推进电视电话会议上,徐立毅书记指出:要打造以大运河文化片区为主体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起步区,推动建设郑州开封洛阳世界级文化旅游带;同时,着力做好商代王城遗址、二七商圈和二砂文创板块的开发,展示郑州不同时代的味道和风采;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大河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已提上市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这些都是对我市文旅融合发展的深度思考与谋划。


为此,我们需要充分挖掘文化遗产资源,找到历史文化内涵与旅游产业发展的契合点,推进文旅融合,带动旅游产业发展;再通过旅游产业发展,反哺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为做好这项工作,现提出以下八点建议:


一、加强领导,建立统筹协调机制


文旅融合,涉及到文物保护、非遗传承、旅游资源开发以及后续运营管理等相关业务内容,需要多方配合、统筹协调。目前,我市上述业务分散在不同的职能部门,建议成立市级层面的领导协调机制,整合资源,统筹推进文旅融合发展工作。


二、摸清家底,编制宜游资源开发目录


推动文旅融合,必须首先摸清文物遗存、非遗和旅游资源的家底。组建专家团队,对资源项目进行梳理,建立文化和旅游资源数据库,编制宜游资源项目开发目录,为文化遗产的开发利用做好基础性的前期工作。


三、统筹谋划,编制高质量融合发展规划


文旅融合要做到规划先行、规划引领。编制全市文旅融合发展战略规划,要遵照习总书记对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围绕黄河文化内涵的挖掘,对接好黄河流域的文旅资源,形成全市、全省、黄河流域直至全国相关文旅资源一盘棋的大格局,用高水平的顶层设计来指引我市文旅融合的高质量发展。


四、创新业态形式,培育新的旅游增长点


文旅融合,不能再沿袭以门票为主要收入来源的经营模式,而要让景点成为吸引客流的资源依托,在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上下功夫。组织高水平专家团队,深入挖掘文化遗产资源内涵,为文旅创意产业提供基础素材;大力发展文旅创意产业,延伸产业链条,扩大文旅消费市场;打造特色旅游线路,以旅游线路串联整合同类文化遗产资源,提高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和对消费者的吸引力。


五、创新融资模式,拓宽融资渠道


文旅产业是资本密集型的产业,必须创新融资模式。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出台优惠政策,调动社会资本参与文旅融合及相关创意产业发展的积极性。深入研究国家产业扶持政策,特别要把握好当前国家融资政策的调整,积极争取发行文旅产业发展专项债券,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


六、借助新兴传媒,加大资源推广宣传力度


实施中原文旅资源全媒体传播计划,依托文化、旅游节庆活动平台,充分利用各类传媒载体推广郑州的文旅资源。立足本市,研发推出系列特色文旅产品和服务,使其进校园、进企业、进社区、进机场、进地铁、进商圈、进网络,形成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文化旅游氛围。


七、切实做好文化遗产资源的保护与传承


在具体文旅融合项目的策划包装之初,明确项目收益用于文化遗产资源保护传承的比例,制定保护传承的具体方案,确保将文化遗产资源保护传承的初心落到实处,实现历史文化的永续传承和弘扬光大。


八、应对疫情冲击,积极促进旅游消费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严峻挑战,中央提出要切实增强紧迫感,抓实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推动文旅融合发展,是培育壮大新的增长点、积极释放消费潜力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我们要“危”中求“机”,提高站位,积极谋划推进文旅产业融合,努力实现历史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与旅游产业发展互利共赢。


 


 


 


 


 


 


以人才引领产业 以产业集聚人才


助力郑州打造高质量发展区域增长极


 


特邀界别委员  魏宁娣


 


一、发展瓶颈


目前,郑州市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中部地区崛起、对外开放三大国家战略,把高质量发展制造业作为主攻方向,以数字化转型和技术改造重塑产业优势,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产业。就发展数字经济产业而言,人才是最关键的要素。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相比,制约郑州数字经济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就是人才。一是高层次专业人才匮乏,以产业引人才的支撑带动不够;二是高水平的高等教育缺乏,产教融合不够深入,人才培养跟不上需求的增长;三是政策对人才的虹吸效应不够;四是配套服务的保障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工作建议


实施“人才战略”是发展数字经济的第一步,建议树立“大人才观”,放宽人才的尺度把握,根据产业发展布局、重大项目筹建和紧缺人才引进的切实需求及分布特征,完善“硬件”、优化“软件”、做好“心件”、打造“灵件”,引进好、培育好人才。


    (一)以国际化的产业吸引国际化的人才,实现国际产业本地化、本地产业国际化。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高端智能装备、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依托河南巨大的市场优势、便利的区位优势和庞大的人口优势,充分利用好河南自贸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航空港经济综合试验区等政策优势,深度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推动全市加强国际合作,推动形成一批中俄、中德、中英、中芬等合作项目,建设以高端制造业、生物制药、人工智能等业态为核心的产业链园区,形成国际化高端科研人才的虹吸效应,以及人才和产业的双向驱动效应。


(二)与国内知名大院大所大企业合作吸引、培养人才。建议全市加强与国内外一流院校、科研机构和高新技术企业合作,积极发挥其聚才效应,吸引一批千人计划专家、杰青、海归等豫籍高端人才。同时,通过引平台、引高校、引科研机构,争取在郑州建设创新中心、产业中心和培训中心,提高人才的引进和培育效能。以北京大学大数据分析与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郑州数字创新中心为例,计划联合河南省内高校及科研机构、郑东新区、行业龙头企业向科技部、省科技厅申报组建“河南国家应用数学中心”,培养河南本地的应用数学、大数据、人工智能硕士及以上的高端人才,并推动相关科技成果和应用落地转化。


(三)设立人才引进示范区和境外离岸孵化器吸引人才。建议以东区为试点,设立全市高科技人才引进示范区,结合中原科技城、科技大市场、中关村产业园等项目建设,把环境最好、公共服务配套最优、交通最便捷的区域用于发展科创产业、吸引科创人才,把示范区真正打造成人才愿意来、能够来、留得住、住得下的创业新选择。


    (四)以多层级、更宽容的政策体系吸引人才。参照杭州、武汉、重庆等地经验,对数字经济人才的引进和培育进行分类梳理,制定多层级的人才扶持政策。借鉴北京中关村做法,营造“宽容失败”的创业环境。


(五)以国际化的赛事和活动吸引人才。充分挖掘全市资源,组织举办清华大学三创大赛、欧美同学会创新创业大赛、物联网科技大赛、开源社区大赛等国际赛事,引人才、引项目、引投资,嫁接合作桥梁。做足“豫才”文章,策划组织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复旦大学的豫籍教授或企业家“郑州行”“故乡行”等系列活动,让“豫籍人才”发现河南、了解河南、回到河南。


(六)以“一键式”服务办好人才服务“一件事”。围绕人才引进“一件事”,创新方式,探索推行“一键式”服务,办好人才引进涉及的工商、税务、住房、教育、医疗等系列服务问题。建议从三方面入手:一是以信息化手段,建立“一键式”服务信息平台,实现人才服务事项“一网通办、一次办成”,免除后顾之忧。二是打通数据。将工商、税务、房管、教育、医院等数据打通,使人才“一键”链接所需资源,高效办理服务事项。三是定制化服务。对“千人计划专家”“海归”“杰青”等高端人才,制定定制化跟踪服务,完善国际化教育、国际化医疗、国际社区等服务配套,打造“高端化、现代化、人性化”的人才服务新模式。


(七)以年轻、现代、时尚的生产生活空间吸引人才。坚持“三生”融合的理念,植入共享空间、有机交互等适合年轻人的创新元素,打造一批科创城、文创城、特色小镇等街区式中小尺度生产生活空间。高标准规划建设人才公园、5G无人驾驶“太空舱”、龙子湖智慧岛、凤栖阁等青年有机交互空间,引进盒马鲜生、24小时无人商店、机器人餐厅等针对年轻人的新零售模式,构建有温度的城市“心件”和激发人才创造力的城市“灵件”。


 


 


 


 


 


 


 


 


 


 


 


 


 


 


关于打造“中华母亲河”


暨黄河文化旅游带标志性品牌的建议


 


郑州市政协文化和文史委员会


 


    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郑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要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守好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要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


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的指示精神,建议我市积极协调联络黄河沿岸城市,做好“中华母亲河”的大文章,将“中华母亲河”打造成黄河文化旅游带的标志性品牌。


一、郑州市打造“中华母亲河”文化品牌的有利因素


(一)郑州是华夏文明发祥地,历史深厚。郑州考古发现有旧石器时期织机洞遗址、老奶奶庙遗址等,还有距今9000-7000年的裴李岗文化遗址、距今7000-5000年的大河村、秦王寨、双槐树、青台、西山等仰韶文化遗址,以及禹都阳城王城岗等龙山文化遗址等等。


(二)以郑州为核心的“中原城市群”是华夏始祖伏羲、黄帝、大禹活动的重要区域。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明确黄河流域的六大遗址为研究重点,其中“禹都阳城”的登封王城岗遗址、“夏启之居”的新密新砦遗址等五大遗址位于以郑州市为核心的“中原城市群”。


(三)郑州历史文化资源丰富。郑州拥有2处世界文化遗产,1项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文化名人资源丰富,如人文始祖黄帝,立国始祖大禹,商代开国君主商汤,先秦思想家管子、列子、韩非子等,唐宋文化名人李白、杜甫、白居易、刘禹锡、李商隐、欧阳修等。


二、郑州市打造“中华母亲河”文化品牌的关键路径


    (一)成立“中华母亲河”暨黄河文化旅游带品牌战略城市联盟。联盟以黄河流经的省会城市轮流为理事长城市;黄河流经的地级城市为会员城市;联盟秘书处设在郑州。联盟定期组织“中华母亲河”主题和与黄河文化旅游带相关的文化艺术活动。


    (二)设立“中华母亲河”暨黄河文化旅游带品牌战略主题(郑州)论坛。邀请联盟城市来郑州,举办以“中华母亲河”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共同签署发布“中华母亲河”暨黄河文化旅游带品牌战略郑州宣言。


(三)建立郑州市黄河文化研究院。围绕黄河文化旅游带,开展以“中华母亲河”为主题的黄河文化研究、创作。


(四)成立郑州市“中华母亲河”黄河文化基金会。重点资助以“中华母亲河”为主题的创作、研究等文化活动。


(五)设立“中华母亲河”纪念日。纪念日当天,在郑州市举办中华儿女共祭“中华母亲河”公祭大典;同时,举办中华儿女“中华母亲河”纪念日免费黄河游活动,联盟城市黄河沿岸旅游景点免费向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港澳台同胞、海外华人开放。


(六)举办黄河文化旅游带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评选与全球巡展活动。组织联盟相关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来郑州参加评选,选其优者在全国省会城市(包括港、澳、台)巡展,并在全球华人聚集城市巡展。


(七)举办黄河文化旅游带城市文物精品评选与全国巡展活动。邀请联盟城市组织以“中华母亲河”主题的文物精品参加,选出精品在全国省会城市(包括港、澳、台)巡展。


(八)举办“唱黄河戏,吼黄河腔”黄河文化旅游带地方戏精品展演。邀请联盟城市的地方戏精品剧目荟萃郑州进行集中展示。


    (九)成立郑州市黄河文化艺术创作孵化交流中心。该中心作为我市黄河文化创作研究、成果展示、文化交流的剧场型平台、实验基地和孵化中心。


    (十)成立郑州黄河文化出版社。以出版与黄河文化相关的图书为重点,为黄河文化研究、传播打通新通道。


    (十一)举办“中华母亲河”主题群众性舞蹈系列活动。近年来,郑州市群众性舞蹈蓬勃开展,屡创佳绩,先后获第二届东亚艺术节、“戴爱莲杯”全国舞蹈展演活动大奖等。以此为切入点,可率先举办“中华母亲河”主题公共文化群众性舞蹈系列活动,包括创新发展(郑州)论坛及创意评选、舞蹈展示、微电影评选等。


总之,通过黄河文化旅游带联盟城市组织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开展黄河文化宣传,大力弘扬黄河文化,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黄河文化旅游带,使“中华母亲河”成为郑州城市文化新名片。

 


 

 


 

 


 

 


 


 


 


 


加快推进郑州市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


 


民革郑州市委员会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要把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程,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8月1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提出“全面提高思政课质量和水平”,并就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政课改革创新做出系统部署。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关键课程”,加强建设就成为当前教育战线的头等大事和重要政治任务。近年来,郑州市在提升思政教育效果、加强思政课程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但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研究解决。


一、主要问题


    (一)教育目标定位不明晰、层次不清。在思政教育目标的具体确定上存在“同、空、片”的现象,缺乏针对不同学段学生的层次性进行设计。“同”是指思政育人目标过分强调大中小的总目标,忽视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复杂性、多样性和层次性;“空”是指思政教育目标过于笼统,缺少数量上的、具体的、可操作性的要求;“片”是指单纯强调政治属性,忽视其与道德、法纪和心理教育方面目标的关系。


    (二)教育内容简单重复、学段倒挂、缺乏时代性。如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与信念教育等内容,大中小学思政教育均涉及,但内容简单重复,缺乏内容深度的递进性、层次性和整体性。有人用顺口溜“小学讲共产主义,初中讲社会主义,高中讲爱国主义,大学讲叠被扫地”形象地说明了这一问题。又如新媒体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深刻改变,但现有的思政教育内容并未对此有充分体现,无法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难以引起学生共情。


(三)教育方法简单、过时、缺乏递进性。目前,各学段的思政教育途径和方法都较为单一,以课堂宣讲为主、配合一定的理论学习和宣传,其他如疏导教育、比较教育、体验教育等教育方法没有得到有效推广,容易造成学生对思政课不感兴趣和逃课行为,弱化了思政教育的效果


(四)教育管理缺乏统筹、体制机制不健全。目前大中小学的德育管理工作缺乏整体统筹,各学校仅限于完成各自教育阶段的任务和要求,没有形成良好的沟通交流平台和体制机制,导致各阶段之间德育工作的脱节。


(五)师资队伍不“专”、缺乏制度性联系。基层中小学思政教师兼职化问题突出,存在“思政课谁都可以教”的误解。多数兼职教师缺乏规范的思政教育教学训练,缺少思政课程独特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甚至占用思政课程时间进行其他科目的学习。另外,大中小学教师之间疏于交流合作,缺乏切磋交流的制度性联系,造成“铁路警察各管一段”的局面。


(六)教育考核单一化、教育实践环节薄弱、教学研究不够深入。思政课大多单一的试卷考核模式,因“考试化”而存在“知识化”现象,忽视了思政育人的目标,忽视了思政课“人格塑造”的特性,产生了“知识型”教学与“实践型”教学的矛盾。科研、教研经费投入不足,科研方向不明确,思政教师缺乏理论更新,导致理论讲解缺乏理论深度,对社会新现象的正确解读乏力。


(七)思政教育“公”重“私”轻,民营或职业院校机构问题较突出。相对来说,基础教育中的公办院校、高等教育中的普通院校,在思政教育工作方面得到了较高重视,取得了一定成果;而民营或职业院校机构的思政教育和思政课程建设工作大多存在重视不足、流于形式、效果不佳等情况,上述六点问题更突出。


 二、几点建议


    (一)加强思政课统筹协调,推进思政课领导体系一体化。


成立全市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对全市各阶段学生的德育工作进行统一规划与布局,从宏观角度对全市各级学校的思政工作提出指导性意见,把握思政总体趋势,建立完善的指导、管理和督导制度,形成完善的思政课一体化的领导体系。


(二)分学段规划设计,形成思政教育核心内容一体化。规划满足社会主义思政教育要求的、符合时代特征的、具有鲜明特色的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体系,确定思政教育核心内容。可参考上海市的做法,将思政教育内容板块化,即政治认同、国家意识、文化自信、健康人格等,并设计出小学的低年级和中高年级、初中、高中、大学分学段思政课程内容体系。


(三)坚持目标导向,推进思政课教学思路一体化。一是探索“一主三延伸”的思政教育教学模式,逐步形成课程教学的一体化思路。“一主”即强化思政课课堂教学主阵地,“三延伸”即积极推动课堂教学向课外主题教育活动延伸、向社会实践延伸、向网络教学延伸。二是打破学段壁垒,开展“大中小学同上一堂思政课”“大学生进中小学”“中小学生进大学”等主题活动,探索大中小学思政课程一体化的多种实现形式。三是建设思政课一体化微平台,通过定期推送微党课、思政微课、微政事等思想政治教育专题,加大思想性理论性资源供给,线上打通大中小学段壁垒。


(四)坚持需求导向,探索思政课师资一体化。引导思政课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完善在职称、考核、晋升、待遇、奖惩等方面的激励机制。建设德育研究工作室,定期召开德育工作交流会,搭建德育工作互联网交流平台,建立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定期交流机制。


(五)坚持结果导向,探索思政课教学研究一体化。一是成立“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研究中心”,从师资队伍、课程教材、教育教学、考试评价等方面系统开展大中小学思政课改革创新研究。二是市委、市政府或委托市社科联招标专题研究课题,要求大中小学联合进行课题的申报和研究,共享研究成果。三是鼓励中小学联合高校一起举办讲座、研讨会等教研活动,并给予一定的专项经费支持。


(六)坚持问题导向,探索课程实践教学基地一体化。大力推进“开门办思政”,鼓励大中小学拓展校外教育空间,建立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营地。实施思政教育“百千万工程”,推动郑州市所在高校建设100个校外育人示范基地、推进1000个育人项目、办好10000个育人活动,着力形成我市思政育人的品牌亮点。


 


 


 


 


 


 


 


 


 


 


 


 


 


打造贾鲁河生态文化保护示范区  


助推郑州生态城市高质量发展


 


民盟郑州市委员会


 


打造贾鲁河生态文化保护示范区,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的一项重要举措,不仅有助于河南尤其郑州形成生态、经济、文化发展区域优势,改善黄河下游、黄淮平原城市生态环境,还将在全国范围内起到示范带动作用,对于促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贾鲁河在郑州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中的重要地位


贾鲁河位于黄河流域生态文化保护带上,与南水北调带共同组成郑州的“两带”空间布局。贾鲁河是河南省境内除黄河以外最长、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素有“小黄河”之称。全长256公里,在郑州市境内长137公里,沿途汇流金水河、索须河、熊儿河、七里河、东风渠等9条较大支流。


贾鲁河文化是黄河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贾鲁河在《史记》《汉书》《水经注》《竹书纪年》等历代重要史籍中皆有记载。作为黄河流域生态文化带上的一条人工运河,贾鲁河承载着2000多年的人文历史,如著名的鸿沟棋盘文化,治水如治国的治水文化,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运河文化以及历代文学文化等等。此外,贾鲁河道沿线文化遗产丰富,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有距今3—5万年被称为“郑州现代人最早的家”的老奶奶庙旧石器遗址,以及全国四大历史名镇朱仙镇和中原四大名镇周家口镇等等。


二、贾鲁河治理现状及国家战略新形势、新要求


贾鲁河综合治理工程是郑州市2016年10月开始实施的生态治理重点工程,市委、市政府提出“安全河、景观河、生态河、文脉河、幸福河”五河共建理念,开展贾鲁河综合治理生态修复建设,沿线将建成96公里水岸交融的绿色生态景观带,以及“六山、六湖、六岛、九岭、十二园”的景观格局。


2019年9月18日,习总书记提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2020年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上,再次强调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要高度重视解决突出重大问题,要强化西安、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对标习总书记的两次重要指示精神,打造贾鲁河生态文化保护示范区,助力郑州建成中国北部以城市生态河为核心的生态城市典范,是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三、打造贾鲁河生态文化保护示范区的几点思考


(一)提高顶层设计站位,设立贾鲁河业务专门管理机构,负责贾鲁河生态文化保护示范区全面工作。目前贾鲁河综合治理涉及面广,职能部门分散,不利于贾鲁河有机统一的大规划、大统筹、大协调。建议设立专门部门,直接对接市政府行政部门,统管贾鲁河全面业务,具体负责贾鲁河从研究到补充规划、筹建、管理运营等全部业务。在郑州市已出台《郑州贾鲁河保护条例》的基础上,推进省级甚至国家层面的立法保护和规划。推进大规划大布局,打破地域限制,将贾鲁河治理拓展到全线,使朱仙镇、周家口、通济渠三个重要的运河文化区域统一规划布局,打造贾鲁河漕运历史文化片区,重现漕运盛况。即便无法真正实现通航,也可以借助片区的旅游、文化等盘活地方经济,促进高质量发展。


(二)加强基础研究,提升文化站位,传承和弘扬黄河文明。加强基础研究,将贾鲁河生态文化建设与黄河治理文化相结合,找准贾鲁河在国家战略中的文化定位,叫响贾鲁河作为“小黄河”的名号。生态与文化相融合,沿线统筹布局贾鲁历史纪念馆、大运河博物馆、水文化遗产园、历史文化名镇、历史文化村落等文化元素;利用百里生态廊道,着力打造治水文化、运河文化、贾鲁文化等。推进申报省文物保护单位和国家级历史文化遗产。宣传“贾鲁精神”,弘扬贾鲁在黄河和贾鲁河治理中集中反映出来的工匠精神,以及与洪水搏斗、顽强拼搏、百折不挠的民族精神,传承与保护黄河文化与民族文化。


(三)提高生态站位,升级贾鲁河生态廊道与大水系生态建设。开展贾鲁河综合治理工程(二期),提升筹建规格和层次。紧紧围绕“大生态、大环保、大格局、大统筹”的绿色发展理念,在百里青山绿水长廊的基础上,进一步升级贾鲁河生态廊道建设规模与标准。利用贾鲁河水运系统自古完善、发达的先天条件,借助京杭大运河通济渠的古河道,在贾鲁河支流水系以及圃田泽湖、西流湖、牛口峪引黄工程等水运网基础上,重新打通贾鲁河航运古道,甚至打通贾鲁河郑州至开封段,推进郑州市水系连通工程,推进全市河湖水系的生态提升,构建郑州市大生态水系,提升北方城市水生态文明建设质量。在水源方面,可以北引黄河水,南接淮河水,也可以应用“海绵城市”的理念,收集雨水和过滤重水补充水源,改变北方城市缺水、少水的半干涸状态,让郑州真正拥有一条富有的生态河。


(四)打造精品旅游线路,创建数字贾鲁河,打响贾鲁河生态文化保护示范区品牌。建议成立“贾鲁河旅游管理集团”,负责贾鲁河生态文化廊道旅游全面业务。文化搭台,生态唱戏,打造精品旅游线路,打响贾鲁河生态文化旅游品牌。以旅游促保护,以旅游促发展。利用信息科技与新媒体手段,扩大宣传效应。建立贾鲁河生态文化数据库,建设贾鲁河网站。将贾鲁河的景观元素、文化元素数字化、信息化,每一处景观区设置二维码导览与介绍,让来访者可以处处观景、步步听景、时时悟景。根据河史及文化拍摄宣传短片、纪录片,编导舞台剧,提高影响力。


(五)总结经验教训,确保贾鲁河生态文化保护示范区建设顺利开展。总结、研究贾鲁河综合治理前期工程中取得的经验和遇到的一些问题,把后续工作做得更加完善、扎实,为下一步贾鲁河生态文化保护示范区建设奠定基础,确保示范区建设更加顺畅、有序和完美。


促进夜间经济发展


更好满足老百姓品质化消费需求


 


农工党郑州市委员会


 


夜间经济作为都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繁荣程度是一座城市经济开放度、社会活跃度的重要标志。北京市去年加紧出台了进一步繁荣夜间经济的13条措施,再次将发展夜间经济推上新高度。夜间经济不仅激发新一轮扩大内需、创造就业机会,更成为衡量城市经济“软实力”的重要指标。郑州作为全国重要的商贸中心城市,夜间经济发展具备先天优势和良好基础。站在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历史新起点,亟待通过机制体制创新、政策措施跟进,加快打造“夜郑州”地标、商圈和生活圈,建设成为内陆地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一、先进城市在推动夜间经济方面的做法和措施


夜间经济包括购物、餐饮、旅游、文化、娱乐、健身、体育等多种经济形态的融合集成,是城市发展和人民物质文化需求提升的必然产物。


经过对国内先进城市夜间经济发展的调研,其典型做法主要三个方面:一是政府出台扶持政策,为夜间经济“添柴加火”“保驾护航”。北京、上海、重庆、西安等11个城市均已出台夜间经济支持政策,宁波市每年2000万元建立发展月光经济专项资金,杭州市夜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持续推进,通过优化运行机制、建立扶持机制,不断激发夜间经济新动能。二是塑造城市“夜特色”,打造城市夜间经济品牌。成都、武汉主打“休闲牌”,上海新天地、南京秦淮河主打“地标牌”,杭州、西安主打“旅游牌”,广州、重庆等地则提出打造“不夜城”。各城市通过充分挖掘独具地方特色的人文内涵和文化底蕴,打造独特的夜间经济标签和城市名片。三是加强统筹管理,大胆推出各类包容性市场准入和监管举措,夜间交通组织与治安管理一体化布局,有效提升夜间经济的综合配套服务和保障水平。


二、郑州市夜间经济发展现状与问题


近年来,郑州市加快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现代化商贸中心城市,夜间经济形态日趋丰富,消费热度不断升温。初步统计,全市夜间经济总量规模约有1800亿元。截止2019年底,郑州市大型商圈数量达到10个,规模以上大型商业综合体36家,经营面积310万平方米,营业额超过300亿元。拥有德化商业步行街、农科路酒吧休闲一条街等商业街区20余条。夜间消费占消费品零售额比重已超过40%,为郑州经济增长注入了新动力。


但横向比较,我市夜间经济的活跃度、开放度和业态丰富度、管理规范度等方面,仍有不足,与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一是郑州市夜间经济发展缺乏顶层设计,尚处于市场主体自发建设之中。支持和鼓励发展的政策措施不足,发展的良好氛围有待进一步营造。二是夜间经济体量较小,品质不高,消费潜力尚未被有效释放。文化、旅游、体育、竞技、学习、康养等夜间经济产品匮乏,夜间经济活力街区、潮流网红地数量规模有限。三是夜间经济布局不尽合理,作为郑州西区公共文化区的“四个中心”建设投入使用后,夜间经济规划实施严重滞后,2.8平方公里的地域上夜晚人迹罕见,亟待开发布局夜间经济新业态,激发区域经济活力。四是缺乏由本地优势资源、要素支撑的“夜郑州”主题定位,以及具有全国影响力和城市竞争力的“夜地标”项目、夜间经济品牌,亮点不突出。五是公共交通、停车场、基础设施等配套服务支撑能力不足,难以激发城市夜晚活力。


三、对策建议


(一)规划先行,合理引导。建议市政府抓紧研究夜间经济“十四五”发展规划,高起点规划、高强度投入、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打造形成一批布局合理、特色明显的夜都商圈、特色夜街区和夜晚生活集聚地,构筑夜间经济载体。积极支持“四个中心”公共文化区夜间经济建设,以CBD商圈、高铁站商圈等片区商圈为支撑,打造夜间特色商圈与综合消费集聚区。将良库文化创意园、建业·华谊兄弟电影小镇等,打造为网红打卡地,构建夜间新生态。


(二)完善制度,政策扶持。一是建立“夜间市长”和“夜间区长”制度,设立市、区、街三级夜间经济“掌灯人”,规范有序发展夜间经济、开拓“夜空间”、凸显“夜文化”。二是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完善部门协同、市区联动机制,打破部门界限,形成统筹推进、协调高效的工作合力。三是出台支持政策,放宽市场准入,建立专项资金,在税费优惠、财政补贴等方面给予夜间经营企业和商户一定扶持,鼓励壮大一批夜间经济重点项目和特色品牌,引导我市的夜间经济健康、规范、快速发展。


(三)业态升级,丰富消费。要抓“夜间体育”,充分发挥奥体中心“民族运动会”的带动效应,加大在郑举办的重大体育赛事的组织和引进,“以赛为媒”扩大城市影响力,积极开发夜间体育经营项目和产品,引导夜间体育消费新风尚。要鼓励发展“夜间文化”,精心打造夜间视听长廊,音乐厅、大剧院、小剧场、俱乐部大力布局,音乐剧、歌舞剧、话剧、豫剧等浓郁豫味风情演出接续不断。要支持发展“24小时店”,采取措施,市内的博物馆、图书馆、科技馆、体育馆等延长夜间开放时间3-5个小时,支持一批精品购物、时尚餐饮、深夜食堂、学习自习室、文创艺术馆、VR体验馆、24小时书店、24小时健身房等夜间消费新产品,释放消费分级潜力。


(四)综合施策,完善配套。由有关部门和所在县(市)区成立专班,抓紧研究完善夜间交通服务的相关配套措施,优化夜间经济商圈、地标和夜生活集聚区及周边的交通组织管理,公共交通线路设置,优化夜间停车位管理;适度放宽夜间特定时段、特定区域的摆卖管制。加强繁华商圈的治安管控,强化夜间经济重点区域的净化、绿化、亮化和美化水平,确保夜间经营活动规范有序、便民利民。


(五)加大宣传,营造品牌。策划“点亮夜郑州”系列促消活动。充分应用抖音短视频、网红代言等现代新媒体,全民发动,广造声势,联动推广。充分挖掘商都文化和底蕴内涵,着力打造“夜商都”夜间经济品牌,策划打造“夜间网红打卡地”“最火深夜食街打卡地”,做成郑州的“城市文化IP”。将郑州二七商圈打造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夜商都”品牌经济圈;将中原福塔和奥体中心打造为“夜商都”地标;将郑州商都文化片区等打造为历史有根、文化有脉、商业有魂的“夜商都”文化消费核心区,为郑州夜间经济赋予更多的文化内涵和城市之“魂”。


 


 


 


 


 


 


 


 


 


 


 


 


发展首店经济  助推现代服务业发展


 


九三学社郑州市委员会


 


现代服务业是特大城市经济的重要支撑,和制造业发展相辅相成,对于集聚人口、增强城市活力具有重要作用。发展现代服务业就需要把促进消费作为发力点。而首店经济是指一个区域利用特有的资源优势,吸引国内外品牌在区域首次开设门店,使品牌价值与区域资源实现最优整合,由此对该区域经济发展产生积极影响的一种经济形态。首店经济作为一种商业资源,可以积极营造现代消费场景,促进消费升级,助推现代服务业发展,成为各大城市眼中的“香饽饽”。


一、郑州首店经济的发展现状与机遇


当前郑州首店经济发展处于初级阶段。按照最新的新一线城市商业魅力排名,郑州位于第10名,落后于成都、杭州、重庆、武汉、西安、苏州、天津、南京、长沙,领先于东莞、青岛、沈阳、宁波、昆明等城市。据RET睿意德统计,2019年郑州共开业各类首店品牌112家,其中“河南、郑州首店”占比超过90%,质量上有待提高。


但经过在一线及新一线城市的试水及探索后,首店经济的发展理念和店铺建设正在不断下沉、渗透,这就为郑州发展首店经济带来了发展机遇。当下一线城市的“全国首店”极有可能出现在郑州人民家门口,且用时在缩短。比如,加拿大咖啡品牌Tim Hortons从中国首站上海到第二站郑州,仅半年时间。2019年丹尼斯大卫城,销售业绩为61.5亿元,相比于2018年的53亿元同比增长16%。其中引入的adidas mini BC、90分 、Saint Laurent、Balenciaga、Tory Burch 、Vacheron Constantin、Le Fame、Maje、Bosie、BODY WILD、菲洛嘉等零售品牌,喜茶热麦、哥老官、阿平牛杂等餐饮品牌均为河南或郑州首店。2020年世界500强7—eleven(711)便利店和盒马鲜生也将落子中原,落户郑州。


同时首店经济在盘活经营不善的存量商业上具有关键性作用。例如,盒马鲜生北京首店的入驻使得前身为十里堡华堂商场的存量物业一度成为北京的“新零售地标”,配合火爆的“盒区房”概念大幅提升了物业的资产价值,为原本沉寂的十里堡商圈带来了活力。


二、相关建议


(一)提前谋划。结合郑州市产业、商业布局,围绕既有资源和待开发资源,合理引导分层错位的消费热点,提前做好全球性、全国性和区域性的品牌店、旗舰店、体验店等各类品牌首店落户郑州的计划与方案,着力把二七商圈打造成郑州的首店经济基地,把紫荆山路打造成首店经济大街。


(二)给予相应政策扶持。制定符合郑州实际的《郑州市关于加快发展城市首店和特色小店的实施意见》,不仅招引发展行业内具有影响力和代表性的全球首店、亚洲首店、中国(内地)首店、河南首店、郑州首店,创新商业模式和经营业态的全新旗舰店、概念店、体验店、定制店,也要将培育中原文化、黄河文化、展现工匠精神,承载城市记忆的特色小店(非物质文化传承遗产)纳入发展范围。通过出台补贴政策、设定引入首店品牌数量目标、举办首店经济会议等方式刺激首店经济的发展。


(三)盘活现有存量,带动经济活力。对现有闲置存量商业资源进行摸底调研,特别是村集体商业存量部分和已开发闲置的商业存量部分进行优化。通过政府承租的方式招引首店进驻,利用新鲜事物可吸引消费者猎奇打卡、区域唯一性、网红属性等特点,吸引消费者,制造传播话题及积蓄流量,带来新的发展活力。


(四)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一是以民生为基础,打造适合的政策优惠环境,让投资者愿意来。二是要打造留得住人的环境,让投资者来后能“留的下”,要从居住、交通、休闲文化、子女上学、薪酬待遇等多方面优化环境。三是政策持续性保障,保证政策优惠的持续性和发展的稳定性,如一些餐饮企业在开设多家门店时,就会涉及重复办理证照的问题,这就需要管理部门出台“一照多址”的便利政策,简化流程,方便市场主体。


 


 


 


 


关于加强我市高端制造业人才培养


与储备工作的建议


 


郑州市政协经济委员会


 


一、高端制造业人才工作的现状


(一)人才强市战略,智汇郑州1125。2015年到2018年,郑州市先后实施三批“智汇郑州•1125聚才计划”项目,一大批高层次创新创业项目在郑州落地,有力促进了郑州市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带动了全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二)制订专项政策,积极宣传引导。为加大制造业人才引进力度,我市先后出台了《郑州市重点产业人才支撑计划实施细则(暂行)》《郑州市优秀企业家领航计划实施细则(暂行)》《郑州市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实施办法(暂行)》等政策,进行广泛宣传,营造了人才引进和政策落实的浓厚氛围。


(三)编制人才目录,优化评选标准。市工信局、市人社局与统计局联合发布《关于采集郑州市2019-2020急需紧缺人才指导目录有关人才信息的通知》,明确了具体的申报条件、程序、时间等,提升服务质量,营造良好环境。


(四)逐级贯彻执行,努力拴心留人。我市坚持“招才引智”与“拴心留人”并重,建立和运用“政策好、待遇优、服务佳、环境好”的人才工作体制机制,让引进的各类人才在郑州创业有机会、创新有条件、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引智留才的政策和投入依然力度不足。相对于武汉、西安、成都等地的人才政策,郑州市在政策和投入上存在力度不足、门槛较高的问题,仍不同程度上存在“玻璃门、天花板”现象。


(二)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能力仍然需要提高。2018年,郑州共有中职学校58所,职业教育的基础较为薄弱,在高端制造业人才培养上仍然显得差距明显、力不从心。招生计划的安排上不是根据企业的需求设置专业,而是根据院校的师资设置,专业与产业发展脱节,制约了职业教育的健康快速发展。


三、持续推进高端制造业人才工程的建议


(一)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提升产业的人才吸引承载水平。一是壮大创新主体。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让企业真正成为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应用的主导者。二是建设制造业创新中心。以企业为主体、充分整合上下游企业和各类创新资源和创新力量,建设一批高水平制造业创新中心,加快推动先进研究成果的产业化。三是完善制造业创新机制。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汇集强大创新合力。四是布局创新链。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创新人才政策和引才机制,广聚英才、用好人才。


(二)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不断修订完善留人政策。实现高端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必须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必须依赖人才,争取人才红利。一是营造良好氛围。大力开展政策宣传,举办各类产业人才引进宣讲活动。二是加速各项政策的落实。推进急需紧缺人才的申报认定工作,做好行业分类指导,不折不扣地将各项人才政策落地见效。三是进一步减化申报流程。按照简便易行、务实有效的原则,简化申报条件、申报材料、申报程序,优化奖励标准,完善电子申报平台,大力推行网上申报和认定。


(三)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增强人才培养和保障能力。一是完善政策保障,增加财政投入。把职业教育放在教育创新和产业发展中的突出位置,提高资助政策的有效性和精准度。二是坚持职业教育的产教融合。持续推进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有效促进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职业教育与行业企业的紧密结合。三是试点现代学徒制。强化企业的主体地位,形成产教协同发展和校企共同育人的格局。四是不断优化全市职业教育资源。为高端制造业培养和输送大量高素质、技能强的专业人才。


 


 


 


 


 


 


 


 


 


加强黄河湿地生态保护


为郑州高质量发展提供生态支撑


 


郑州市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


 


郑州黄河湿地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绿色家园,它直接关系到郑州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关系到郑州生态环境的改善,是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有力生态支撑。为了进一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重要指示精神和徐立毅书记关于郑州市“东强、西美、南动、北静、中优、外联”的发展思路,我们组织政协委员组成课题组,就郑州黄河湿地保护情况开展了专题调研。


一、郑州黄河湿地基本情况


(一)郑州黄河湿地概况。郑州黄河湿地位于郑州市北部,西起巩义康店镇井沟村、东到中牟县狼城岗乡东狼城岗村,全长158.5公里,包括郑州黄河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和郑州黄河国家湿地公园两部分,总面积约58万亩,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郑州黄河湿地是中国中部地区湿地生物多样性分布的重要地段,是中国河流湿地中最具代表性的地区之一,是中国三大候鸟迁徙通道中线的中心区域。


(二)黄河湿地生态保护工作开展情况。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湿地保护工作,从规划建设、保护利用、法律责任等方面对黄河湿地保护工作给予法规支撑。湿地建设与保护联动,启动实施了保护区树标定界、原生态湿地和鸟类栖息地等保护工程,生态功能得到提升。强力推进黄河生态保护综合整治工作,清理保护区内采砂场、农家乐、渔家乐及各类违建,恢复湿地0.34万亩。


二、黄河湿地生态保护存在问题


(一)自然湿地面积萎缩,湿地功能退化。保护区紧邻郑州市区,区域内人类活动频繁。除沿黄传统农林活动外,滩区土地发包情况比较突出,农业开发、开垦项目多,加之小浪底工程调水调沙,河道下切严重等因素,造成自然湿地面积萎缩,湿地不湿,湿地旱化,生态功能退化,严重影响湿地涵养水源、净化水质、蓄洪抗旱、调节气候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功能的发挥。 


(二)多头管理,保护力量不足。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全部位于黄河滩区,牵涉河务、土地、水利、农业、畜牧等多部门,存在多头管理、各自为政、开发无序现象。既是自然保护区,又是基本农田保护区域,土地使用权和管理权分散在多个部门,且各部门均有国家层面上的法律支撑,部门之间没有真正形成保护合力,严重影响了黄河湿地保护工作的开展,部门联动机制急需建立。目前在编湿地管理人员仅43人,缺乏专业巡查巡护和专职执法队伍,人员力量严重不足,管理技术手段落后。


(三)生态补偿政策缺失。湿地保护区范围内有许多基本农田、鱼塘、农业示范园等项目,对湿地功能恢复有不利影响。国家、省没有出台退耕还湿、生态效益补偿等配套政策和标准,相关工作缺乏依据,地方相关政策制订滞后,制约了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工作全面开展。


(四)保护资金投入不足。中央和省财政资金以国家级保护区为主,对省级保护区投入资金较少。郑州黄河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投资主要依靠市本级财政。2018年中央环保督查“回头看”,明确指出保护区保护资金投入不足;加上建设管理、保护恢复、恢复治理、生态补水和中央国家湿地公园建设,资金缺口更大。


三、加强黄河湿地生态保护的建议


(一)充分认识湿地在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中的生态支撑作用。湿地有巨大的环境调节、生态保护的功能效益,城市湿地将会为市民提供最适宜居住的生态环境。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新格局是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生态建设的主要任务。加强湿地保护,以黄河湿地保护、建设为带动,挖掘黄河文化,重塑黄河形象,积极构建黄河绿色生态屏障带,将为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提供有力的生态支撑。


(二)尽快完善生态补偿机制。以郑州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核心示范区为契机,配套完善相关政策,尽快研究出台郑州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办法,实施土地流转,退耕还湿,恢复湿地功能,逐步扩大湿地面积,发挥湿地生态效益。


(三)理顺监管职责。破除湿地保护多头管理、职责分散、协调机制缺失的困境,建立有效的部门联动机制。严格审批涉及向自然湿地排污或改变湿地自然状态、占用自然湿地的建设项目。


(四)加强保护力量。加强湿地保护管理机构建设,建立黄河湿地巡查巡护队伍,开展保护区监控体系建设,建立湿地保护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


(五)加大资金投入,调整基本农田。保证湿地保护资金投入,实施生态补水,逐步恢复湿地生态功能。把保护区内存在的基本农田调整出保护区,扩大湿地面积,遏制湿地萎缩的趋势。


(六)加强湿地生态保护宣传。普及湿地保护知识和有关法律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形成全社会认识湿地、爱护湿地、保护湿地的氛围。


 


 


 


 


 


 


 


 


 


 


 


 


 


大力推进健康管理体系建设


全面实施全人群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服务


 


郑州市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


 


党的十九大作出实施健康中国的重大战略部署,提出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和《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自2018年开始,积极探索建立疾控机构、医疗机构、基层卫生机构“三位一体”的健康管理体系,探索实施全人群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服务,积极推进健康中国战略落地落实。但由于健康管理工作还处于起步和摸索阶段,尚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一、主要问题


(一)政策支持与部门协同力度不够。健康管理工作需要政府顶层政策支持和多部门的协同合作,才能实现全社会共同参与,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目前,我市健康管理工作缺乏政府顶层政策支持,多部门协作机制尚未建立。


(二)机构编制亟待解决。我市三级健康管理体系尤其是健康管理指导中心是在“黑户”下开展工作,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机构编制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指导中心“指导”作用的发挥。


(三)缺乏经费投入。两年来,我市健康管理体系建设工作是在无专项经费的情况下克服困难、创造条件开展的,长此以往,不利于健康管理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四)人才队伍建设需加强。各级健康管理机构专业人员短缺,人才队伍素质不能满足工作需要,人才队伍建设急需加强。


(五)信息化水平相对滞后。信息化建设是实现全人群、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工作的基础和必备条件。目前我市尚未建立统一的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全人群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工作的开展。


二、几点建议


为大力推进我市健康管理体系建设,全面实施全人群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服务,提出如下建议:


(一)体现政府主导,加强顶层设计。实施健康管理是落实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实现健康郑州目标的重要举措,是解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的治本之策。要加强顶层设计,出台配套的政策;从政府层面整合相关资源,建立健康管理工作协调机制,把将健康融入的所有政策落到实处,推动健康管理事业有序发展。


(二)推动健康管理机构编制合法化。建议政府将健康管理指导中心纳入正规机构编制。同时,将健康管理工作列入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工作职责,实现疾控机构工作职能转变升级,推进疾控机构向健康管理工作转变,并赋予一定的行政职能,使健康管理指导中心在健康管理工作中真正发挥“主导”和“指导”作用。


(三)加大经费投入,为健康管理工作注入动力。将健康管理工作经费纳入各级政府财政预算,并整合相关资金统一归口管理,给健康管理工作注入发展动力;加大对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政策和经费扶持力度,积极扶持基层健康管理机构发展。


(四)加强人才支撑,提高各级健康管理机构工作人员素质。按照工作职责增加各级健康管理机构人员编制,大力开展专业培训和学习,提高工作人员能力和水平;建立激励机制,提高基层健康管理工作岗位的吸引力,稳定基层健康管理队伍。


(五)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推动健康管理工作。利用 “智慧郑州”建设的有利时机,以大健康的理念统筹构建“政府主导、部门互联、机构互通、三网融合”的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整合诊疗服务、公共卫生服务、健康监测、健康体检等信息,为市民建立从出生到终老的全程、动态、连续的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同时,综合利用健康档案数据,面向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两个领域,为社会公众提供精准健康信息服务。


 


 


 


 


 


 


 


 


 


 


构建会展业与制造业一体化发展格局


共同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郑州市政协文化和文史委员会


 


    会展业是现代服务业的先导性产业,被誉为“城市的面包”、“走向世界的窗口”,是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和开放型经济的重要平台,是制造业发展的风向标和助推器,是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办一场盛会,兴一个产业”,汉诺威国际工业展览会是世界规模最大的国际工业盛会,被称为是世界工业贸易的“晴雨表”,全球工业技术发展的风向标。重庆的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武汉的中国光谷国际电子论坛暨博览会、长沙的全球高端制造业大会等,有效集聚产业优质资源、有力促进产业快速发展。


    郑州区位交通优势显著,人力资源充沛,市场辐射范围广,人流物流集聚能力强,既有较强的产业基础,又有较好的会展业发展基础。2019年经贸类展会数量排名在全国第五位,面积排名第六位,居中西部首位。先后获得“中国最具竞争力会展城市”“中国最佳会展目的地城市”“中国会展名城”等荣誉。近年来,我市积极探索会展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引进了中国服务型制造大会、中国北斗应用大会等;培育了中国(郑州)国际磨料磨具磨削展览会(亚洲第一)、郑州国际车展、郑州航展、中国郑州工业装备博览会(国际UFI认证)等品牌展会;新创办了世界传感器大会、数字经济峰会等活动,在产业互动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对标国际及国内相关城市,我市仍存在一些差距,比如:展会的影响力、国际化程度有待进一步提升,社会各界对会展经济的认知度有待进一步提高,会展与产业融合发展的资源需要进一步整合等。


随着会展业与制造业链条叠加特征越来越突出,二者联动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郑州市委全会精神,就构建会展业与制造业一体化发展格局,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出建议如下:


一、依托制造业发展招引培育重大展会


(一)引进一批重大制造业展会项目。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拓展全球网络,瞄准国际会议展览项目和世界500强、跨国公司等,招揽知名品牌会展项目;争取国际先进技术研发机构、中央部委、科研机构、行业协会、大型央企重要展会活动来郑州举办。


(二)策划一批重大制造业展会项目。围绕我市优势产业,加快与国际国内知名会展公司开展深度合作,策划举办一批制造业会展项目,争取更多会展项目在郑州孵化成长、根植壮大,抢夺产业话语权、新技术发布权、新产品首发权,引领产业发展,以会展业推动制造业提质增效。


(三)培育一批重大制造业展会项目。聚焦重点制造业领域,精心选择和培育一批产业关联度大、带动产业能力强、市场潜力大、发展前景好的会展项目,从宣传策划、现场服务、财税资金等多个层面加大扶持力度,帮助其做精做专、做强做大,不断提升品牌会展的影响力。全面提升中国(郑州)国际磨料磨具磨削展览会、世界传感器大会、郑州国际车展、郑州航展、中国(郑州)国际汽车后市场博览会等展会规模和品质。鼓励会展项目进行国际认证,着力打造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高品质、高品位、高人气的顶级展会,带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四)筛选一批品牌展会项目走出去。深耕“一带一路”沿线的经贸合作,筛选一批专业性强、影响力大、知名度高的品牌展会,政府牵头组织企业走出去参展参会。并出台相关政策,对企业参展参会给与资金支持,推动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国内行业之间的交流,帮助企业开展企业宣传和品牌推广,通过展会宣传郑州制造、郑州品牌。


二、深挖展会资源引领制造业发展方向


(一)重点关注会展与制造业发展动向。重点关注符合国际大会与会议协会标准的国际会议和国际展览业协会认证的重大展览中黑科技、高科技以及新兴学科等信息资源和前沿学科研究、先进发展理念、未来远景规划等特色资源,洞察全球制造业最新发展方向,深入研究全球最领先的国际会议参会企业目录,以全球视野、国际标准统筹规划郑州未来制造业发展战略。


(二)着力挖掘会展与制造业资源。发改、工信、商务会展、县(市)区、产业园区、行业协会深度介入展会活动,主动对接参展参会的企业、项目负责人,做好宣传推介、政务服务、配套保障,深挖展会主办方、承办方所带来的科研机构、知名企业、行业协会以及人才、资金等资源,为制造业精准招商提供支撑。


(三)优先抢占会展与制造业发展要素资源。发改、工信、商务会展、县(市)区、产业园区、行业协会要根据展会中的特色优质资源,有针对性、选择性开展招商,精准引进国际领先、具有世界水平的企业、机构等制造业发展主体,争取最先进、最前沿的专业人才和企业团队落户郑州,全方位提高补链招商、强链招商和阔链招商成效。


三、建立会展与制造业联动机制


(一)构建综合平台畅通信息交流渠道。研究制定《加强会展与产业一体化发展实施方案》,统筹推进合作共赢的产业发展利益共同体。建立信息联动、对外宣传、项目推介机制,实现信息共享、渠道互通、项目共建。在重大展会筹备阶段,商务会展部门与发改、工信、县(市)区、产业园区等进行信息发布与收集,及时发布信息和提交需求,实现信息互通。梳理全球范围内重大会展项目、重点会展企业相关信息和参加会展的企业团队、人员层次等,构建重要会展信息资源体系。聚焦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建立制造业基础、制造业发展信息和商业洽谈、制造业合作需求以及关联产业、产业园区相关信息库。


(二)建立重大展会项目招商机制。建立一展一牵头部门加若干园区招商对接机制,以重点展会为龙头,围绕制造业发展策划展会内容,在展会中融入郑州制造业发展特色元素。全面做好展会前资源梳理,梳理展会的目标企业,精准制定方案,提出合作需求。促进重点制造业与品牌展会“一对一”配对,鼓励展会同期举办峰会论坛、招商引资、推介会等多种形式活动,形成会展重大项目会前梳理、会期对接、会后跟进工作机制。


(三)精心安排展会中各项活动。展会举办中,发改、工信、商务会展、县(市)区、产业园区、行业协会同展会承办单位组织好交流环节,有针对性开展领导会见、大会推介、园区考察、政策宣传、见面洽谈、集中签约等多种形式开展投资促进工作。


(四)持续跟进展会后项目落地。展会举办后,发改、工信、商务会展、县(市)区、产业园区、行业协会要跟踪统计展会中达成的重大项目合作意向、投资意愿、项目信息、签约项目等成果,完善重大目标企业库,持续开展点对点精准招商,争取更多优质项目落地。展会牵头部门要定期对展会形成的相关成果进行评估总结,提出下一步工作安排,持续提升展会招商引资实效。


会展业在快速集聚制造业优质要素、提升制造业影响力方面作用显著。要把会展与制造业一体化发展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统筹研究解决一体化发展中的政策制定、联合招商、项目推进等重大问题。坚持政府统筹,强化市场化、专业化运作,各部门、县(市)区、产业园区、行业协会、学校及科研部门共同参与的推动机制,助推制造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努力把郑州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国际会展名城,为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提供更加坚实的产业支撑,为中原更加出彩谱写郑州发展新篇章!


 


 


 


 


 


 


 


 


 


 


 


 


 


 


 


 


 


 


关于发挥黄河经济带中心城市


郑州示范作用的建议


 


郑州市政协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员会


 


改革开放40多年以来,中国经济飞速增长,由于高能耗、高污染、粗放式的发展,使得城市化的进程中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的破坏。黄河长约5400多公里,自西向东经过我国的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和山东等9个省、自治区。随着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河南自贸区的全面落地,河南自贸区的具体框架、机构、法规、范围、改革事项、利好政策都陆续出台和落地,以自贸区为代表的开放平台,把黄河沿线城市各自发展战略和合作规划有机对接,在扩大沿黄地区投资和内需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带动提升了地区整体发展水平。作为黄河经济带中心城市的郑州市应抓住河南自贸区、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契机,加快推进河南中原城市群建设,改变中部省区没有大型和特大型城市的状况,率先成为中部崛起的重要增长极,并进一步增强辐射力,带动黄河经济带建设,再通过黄河经济带的快速壮大助推中原实体经济崛起,助力河南经济腾飞。


一、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打造科技创新基地


当前,全球已进入后危机时期。从历史经验来看,后危机时期往往是经济和金融改革的战略机遇期。郑州作为黄河经济带中心城市的龙头,要顺应中心城市由资源、商品、资本流量枢纽向知识、信息和人才流量控制节点转变,城市体系组织纽带由“全球生产网络”向“全球创新网络”升级的趋势,进一步优化创新创业生态环境,集聚资本、人才、技术等高端要素,强化科技金融深度融合和全面开放创新,加快实施创新龙头企业和“科技小巨人”企业培育工程、大型研发机构引进和“双创”基地(平台)建设工程,谋划筹建一批产业技术研究院、协同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等新型研发机构,打造中西部地区创业创新高地,增强对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领域的引领作用。


二、注重产业融合跨界,构建枢纽经济


近年来,郑州市抢抓国家战略发展机遇,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高质量发展要求,不断巩固和强化交通枢纽优势,交通通达性不断提升,集聚辐射能力逐渐增强。发挥黄河经济带中心城市郑州示范作用,要充分利用区位交通优势,将发展枢纽经济作为培育新经济、增强新动能的关键,加快提升国际航空枢纽、全国铁路枢纽和公路枢纽功能,完善以航空、铁路为骨干,高等级公路、城市轨道交通等支撑的立体交通集疏网络,强力推动四港联动、多式联运,健全“一单到底、物流全球”的软硬件系统,建设集生产、贸易、物流、金融等于一体的市场化专业化枢纽经济平台,大力发展航空经济、口岸经济、高铁经济等枢纽偏好型产业,引进积聚新一代智能终端、精密机械制造、生物医药、人工智能、飞机及零部件制造等关联产业,以枢纽经济发展推动发展方式转变、发展动能转换、发展空间拓展,带动全省经济转型升级。


三、注重文化融汇创新,打造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基地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历史文脉是城市的灵魂,体现一座城市的文化积淀和独特气质。郑州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是八大古都之一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发挥黄河经济带中心城市郑州示范作用,打造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国际文化大都市,需要强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合作,做好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和郑州商城遗址等国家大遗址保护展示,加快实施郑州商都历史文化区等一批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做强新郑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国际少林武术节、嵩山论坛、中国大禹文化之乡艺术节等文化品牌,积极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加快实施“文创+”行动,打造具有浓郁中原特色、鲜明历史和民族特点、较强国际竞争力的文创品牌,树立郑州国际化形象,提升文化软实力。


四、深化改革开放,努力营造最优营商环境


当代经济,营商环境日益成为难以复制的竞争力和显性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完善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加快形成公平、统一、高效的市场环境。为在区域竞争中抢占发展先机、赢得发展主动权,各地均将打造优良营商环境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选择。发挥黄河经济带中心城市郑州示范作用,要将打造国际化、法治化、便利化营商环境提上重要日程,对标国际营商环境排名前列的国家(地区),从企业实际需求、社会反映突出问题入手,围绕开办企业、申请建筑许可、获得电力供应、注册财产、获得信贷、投资者保护、缴纳税费、跨境贸易等关键领域的堵点、痛点,优化流程、压缩环节、缩短时间,畅通监督渠道,健全问题及时处理机制,最大限度地提高各类市场主体的满意度。同时,探索建立符合国际惯例的营商环境评估体系,委托第三方定期进行评估,并将各区县、各部门评估结果纳入绩效考核体系,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力打造审批最少、流程最优、体制最顺、机制最活、效率最高、服务最优的营商环境,为我省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试水铺路。


五、注重空间多规合一,绘就长远发展蓝图


城市规划在城市发展中起着重要引领作用,我省是9个省级空间规划试点省份之一。发挥黄河经济带中心城市郑州示范作用,要从大都市区这个更大空间来统筹谋划,加快郑州大都市区空间规划编制,率先探索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关于以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基础统筹各类空间性规划、推进“多规合一”的战略部署,建立健全区域统一、相互衔接、分级管理的空间规划体系。首先,要按照“先布棋盘、后落棋子”的技术路线,精细化开展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划定大的空间格局和功能分区,即城镇、农业、生态空间和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区三线”,形成空间规划底图的“棋盘”。其次,要统筹各类空间性规划的规划期限、坐标系统、基础数据、管控分区、技术标准等核心内容和空间要素,按照一定的规则和次序,将“棋子”有机整合落入“棋盘”。再次,要统筹整合经济社会规划等发展类规划和空间类规划,实现精准叠加,真正实现一张蓝图绘到底。


 


 


 


 


 


 


 


 


 


 


 


 


 


 


 


 


 


 


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为推动高质量


发展区域增长极打造新载体和新引擎


 


无党派界别委员  王洪波


 


消费是当今拉动中国经济增长“三驾马车”之一,是扩大内需稳定经济的重要抓手。2018年,全国消费支出对国民生产总值的贡献率为76.2%,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最强引擎。2019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商务部等14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指导意见》,北京、上海、成都、西安、青岛等地迅速行动,全面推进创建工作。


目前,全市上下正在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河南时重要讲话精神,抓抢战略机遇,顺应发展大势,积极主动作为,凝心聚力打造更高水平的高质量发展区域增长极。郑州作为黄河流域的重要城市和中原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基础和优势尤为明显。郑州因商而兴,上世纪以亚细亚为代表的郑州商业成为全国标杆。当前,依托人口大省、经济大省、区位交通、商品集散、开放高地等集合优势,激发消费潜力,引领消费时尚,拉动经济增长,恰逢其时。但郑州目前仍存在消费新旧动能转换动力不足,传统商业模式仍占主导地位,夜间经济休闲经济发展滞后,消费促进的体制机制建设需要加快推进等问题。


为加快郑州消费升级,建议郑州市积极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把握“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两大主题,强化“改革”和“创新”两大动力,对标国际一流消费城市,突出地域特色、文化特色、产业特色,加快集聚国际消费资源,提升国际消费服务,打造国际消费环境,激发国际消费需求,不断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力争三到五年,实现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60%,社会消费零售总额达到国内发达水平,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区域性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具体建议如下:


一、实施国际消费集聚区打造工程


一是打造国际消费核心区。统筹规划CBD、北龙湖、中牟时尚文化创意示范区等重点区域的规划建设,促进互联互通,全面提升建筑品质,城市景观和夜景灯光效果;加快国际品牌、高端产业等要素集聚融合,打造山水人文艺术,地标性景观,“夜郑州”休闲走廊,构建国际消费核心区。二是打造国际消费商圈。加快二七商圈复兴工程和“百年德化”提升工程,打造独具中原商业文化和革命文化的“百年德化、红色记忆”。提升花园路商圈、高铁商圈、保税港及各区商业中心的提档升级,打造场景化、智能化、国际化的城市核心商圈。三是打造特色商业名街名镇。加快推进商城文化、中原工业文化街区建设,深入挖掘登封的天文、地质、武术、宗教资源,新郑的黄帝文化资源,沿黄县市(区)的黄河文化资源等历史文化和产业特色,打造底蕴深厚,特色鲜明的商业名区名镇。


二、实施特色服务消费提升工程


一是建设国际购物名城。大力引进知名品牌“首店”、旗舰店、体验店和国际连锁店,鼓励高端知名品牌,设计师品牌、高级定制等在郑首发新品,积极承接国际品牌首发、首秀、首演活动,打造国际品牌区域性首选地。二是建设国际文旅名城。用足用好人文资源,讲好黄河故事,讲好郑州故事,推动自然资源、文物资源、文化资源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将资源优势变“文旅产品”,产生经济价值。三是建设国际会展名城。按照高端化、国际化的发展要求,引进培育一批展会项目、国际会议项目、体育赛事项目、品牌节庆活动,提高城市影响力。同时,加快区域医疗中心、金融中心建设,提升特色康养消费、特色教育消费、高端服务业消费等等,强力实施国际消费融合创新发展。


三、实施国际消费环境优化工程


一要研究出台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实施意见。明确工作分工,抓好组织实施;探索建立反映消费市场总规模的指标体系、监测机制,提高市场调控预见性、针对性、有效性分析。二要建立保障机制。重视国际化服务人才培养,国际化服务品牌引进,国际化服务标准体系建立。三要优化营商环境。完善消费维权机制,推进诚信体系建设,营造公平竞争的营商环境。四要推进服务平台建设。打造大数据支撑,网络化共享,智能化协作的智能化体系和智慧供应链体系。五要推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互联互通,积极融入全球供应链网络。


优化营商环境


促进非公有制经济高质量发展


 


工商联界别委员  袁少亭


 


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一支重要支撑力量,是经济增长的强大引擎;是创新转型的中坚力量。在确保优化经济结构、促进市场竞争、推进技术创新、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支持民营企业发展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河南省委、省政府也连续出台了《关于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河南省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方案》等文件,市委书记徐立毅在主持召开全市非公企业座谈会时强调要优化环境,更好地为非公有制企业服务。当前,我市面临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地方财政收入增速放缓等情况,下面我就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几点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一、存在问题


(一)非公有制资本市场准入门槛高。针对非公有制企业设置的歧视性附加条件和隐性条款现象依然存在,与国有企业和合资企业相比,民营企业在市场准入条件、资源要素配置、政府监管服务等方面不能公平地参与市场竞争。


(二)“放管服”政策落实上有待加强。有的审批部门还没有转变思想,真正把简政放权落到实处,在项目审批上仍遵循旧的行政模式。


(三)非公企业负担费用有待进一步减轻。一是民营企业在用地、融资、电力、水等生产要素所需要付出的额外成本相比较大;二是税费成本,包括增值税、企业所得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等企业综合税负成本仍有减负空间。


(四)监管过度、监管不公现象依然存在。多头监管、重复监管没有根除,让企业疲于应付。个别部门习惯于运动式监管,如一家企业出现问题,往往就会对同行业中其他企业进行大检查、大整顿。


(五)扶持政策落实亟待提升。一是政策原则性多,操作性不强,文件精神鼓励多,具体扶持少;二是政出多门,不同部门对市场主体的要求不一、环节甚多,部门间、政策间缺乏有效衔接和协调配合;三是有的政策设计过于复杂、责任主体不清晰,部分细则不明确,使得民营企业难以享受扶持政策。


(六)融资难问题依然突出。一是贷款渠道单一、信贷产品少、融资成本高,商业银行针对民营企业贷款的抵押条件过于苛刻,程序繁琐,贷款额度低且办理难;二是融资担保的信用体系机制未完全建立起来。


二、几点建议


(一)放开市场准入,坚决破除行业壁垒。一是进一步放宽针对民营企业的隐性限制,严格按照“非禁即可入”的原则落实有关规定,全面排查、系统清理涉及市场准入的各类显性和隐性壁垒;二是进一步开放资源类勘探开发、电力、电信等领域准入,鼓励民营资本在金融、医疗、教育、乡村旅游等民生领域投资兴业。


(二)加大简政放权力度,进一步优化流程。切实做到前置条件减少、审批手续简化、审批时间缩短。一是政府全面推行“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加快实现我市营商环境中各个环节“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的办理模式;二是推动服务事项跨地区远程办理、跨层级联动办理、跨部门协同办理,打通政府部门内部之间的数据壁垒,实现各部门、各层级、各业务系统数据信息互联互通、充分共享,做到“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腿”;三是增强政务服务透明度,实现审批流程公开、结果公示,确保公平公正。


(三)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加强对民营企业政策支持。一是重点整治各种涉企乱收费;二是加大惠企扶持力度,全面落实好民营企业税收优惠、行政事业性收费减免等惠企减负政策;三是适当降低企业的社会保险缴费比例;四是下大力气帮助非公有制企业降低用地、用工、用电、物流等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力。


(四)优化净化服务环境,保护企业发展。一是整治各种涉企乱罚款现象,认真解决多头执法、重复执法、选择性执法等不规范执法行为;二是加大对民营企业产权的司法保护力度,依法打击严重影响民营企业正常生产经营、侵犯民营企业权益的刑事犯罪;三是规范政府部门进企检查行为,取消不必要检查和重复检查,最大限度地减少民营企业接受检查频次,真正做到“对违法者依法严惩,对守法者无事不扰”,为企业营造简洁的法治环境,安心从事生产经营。


(五)强化效能监督,狠抓政策落地落实。把优化营商环境纳入政府民生实事范畴,纳入政府行政效能监察工作重点,认真开展各项涉企政策督导落实,确保政策落实“不打折”“不走样”。


(六)多元化非公有制经济融资渠道,化解融资难困境。鼓励扶持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贷款业务发展,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具备地缘优势和灵活的经营方式,更容易通过与银行等大型金融机构实行差异化竞争的经营战略,为企业提供多元化金融资金服务。


 


 


 


 


 


 


 


 


 


 


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  完善人格发展


                


共青团界别委员  张琳琳


 


随着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近年来,团市委组织青少年心理辅导员通过市、县两级“六员进校园”活动,走进300余所中小学校,为我市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做出了探索。我们深深感觉到,随着科技快速发展、人口快速增加,我市服务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的力量还略显薄弱,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一、我市青少年心理问题基本情况


我市青少年心理健康总体状况较好,少部分青少年存在各类心理问题,比例相对不高,总量不可忽视。经团市委12355青少年服务中心通过对我市青少年心理健康近三年连续监测,发现小学生常见问题为心理和认知发展、隔代教育、网络使用、行为问题等;中学生常见问题为学习压力、厌学、考试焦虑、青春期叛逆、网络使用、与家长冲突、人际困扰、学校环境压抑等;大学生较为突出的是抑郁情绪、恋爱、与父母关系、职业生涯规划、成长心理创伤等。青少年心理危机多与较严重抑郁、与父母矛盾、学习压力、严重人际冲突相关,原因主要有:


(一)家庭教育矛盾。有些家庭过于专制、存在语言伤害行为、陪伴孩子时间不足和只关心孩子学习。部分青少年经常受到父母的语言伤害,但很多父母并未意识到伤害的发生。比如:父母当着外人的面数落孩子的缺点、在孩子遇到困难时称孩子不够努力、在亲子沟通中语言刻薄、任意贬低孩子投入感情的物品、爱好或人际关系等。


(二)网络使用管理冲突。由于学校对手机的管理相对严格,很多学生在家里会形成反弹性的网络使用需求,同家长产生剧烈冲突。该矛盾在青少年出现学业成绩达不到家长预期、下降或出现厌学情绪时更加突出。很多家长在网络使用方面存在认识空白区,更多情况下只是单纯的限制使用时间,当冲突发生时又缺乏有效的缓和方法,容易导致亲子关系的僵化。


(三)学生休息时间不足。我市青少年高学习压力年龄区间有向下扩展的趋势,青少年休息、睡眠时间不足现象较为普遍。学习压力导致的失眠问题在高三阶段较为明显,进而引发个别学生出现厌学和学习焦虑。在2019年12355接收的心理咨询中,厌学、辍学、学习焦虑类问题占到总量的四成以上。


二、我市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工作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市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网络初具规模,但总体力量仍显不足,主要问题有:


(一)青少年心理服务人员配备不足。除团市委建设有专业的心理辅导平台外,各学校心理健康工作整体状况较好,但不同程度存在人力配备不足问题。在学校以外,社区心理咨询室的效果同样受制于专业服务人员的匮乏。


(二)青少年心理危机干预水平亟待提高。一个人尤其是青少年在经历了灾难性的创伤和悲痛后极容易产生创伤后应激障碍,在这种情况下,就必须引入心理危机干预。但是,受制于时间、空间和实践经验,我市心理危机干预的水平还需要提高。


(三)青少年抑郁症、焦虑症的自我评估、诊断、治疗方法有待进一步规范。很多怀疑自己存在抑郁焦虑的青少年常常在网上查找相关信息,自主寻找在线免费心理测试,容易对号入座,出现消极自我暗示。医院人力资源有限,诊断环节往往较为直接,药物处方的使用相对普遍,对心理的调节和指导力度有限。抑郁状态下的青少年心理敏感,容易在正常就医环节中脱诊。


三、提高郑州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水平的建议


(一)完善学校心理健康服务机制。保障学校心理工作开展的人力、课时、资金和场所,重视心理工作开展的意义和价值。加强专业人员队伍建设,通过定期培训,提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教师的水平,逐步建立一支专业知识过硬,实践经验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教师队伍。同时,要加强对全体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普及,使每位老师都成为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体水平。


(二)提高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家庭是保障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的不可替代的场所,学校和社会都很难深入介入家庭的心理健康教育。家庭必须要承担起家庭教育阶段心理健康教育的责任,家长必须要提高对青少年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动性。建议将青少年心理健康讲座纳入“家长学校”授课内容,采取积累学分的办法,力争课程对每位学生原生家庭的覆盖达到100%。


(三)提升心理危机干预能力水平。加强学校危机干预工作体制建设,建立危机管理制度,完善危机管理小组—心理老师—班主任—心理委员多级危机预警体系。扎实开展学生心理筛查,关注重大心理创伤和抑郁等重点学生。加强工作人员、管理人员和安保人员的心理危机认识和工作能力培训,增强相关人员的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意识、识别能力和处置能力。


(四)鼓励社会力量参与。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渠道发展,引导全社会广泛参与。鼓励社会组织参与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机构和网络建设,提升社区青少年特别是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功能,推动社区成为社会力量参与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的交流与合作平台。


(五)减轻学生作业和补习压力,保障学生睡眠和休息时间。继续规范社会辅导行业,营造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氛围。积极探索学生减负途径,落实学生的休息和休假时间,控制学生的作业总量。指导家校合作方式健康发展,避免教师—家长—学生的学业压力焦虑过度传导。


 


 


 


 


加快新能源汽车发展  构建和谐绿色郑州

 


经济界别委员  王  欢


 


2015年国务院在《中国制造2025》制造强国行动纲领中提出:“将大力推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继续支持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发展”。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产销量连年逆势上扬,2019年完成销售120万辆,相比2016年增长236%。据国务院预计:“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年销量将达到汽车市场需求总量的20%”,年销量预计将达到400万辆左右。


一、郑州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近年来,郑州市加快汽车产业布局,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量与保有量稳步增长。但我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仍面临以下挑战:


(一)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尚未形成规模,无法发挥产业集聚效应。聚焦郑州新能源汽车产业布局,宇通客车在全国新能源客车推广方面占据领头位置,但新能源乘用车推广方面,海马、日产、上汽乘用车等企业新能源乘用车尚未形成产业规模。2019年,全国新能源乘用车产量约为108.3万辆,郑州市新能源乘用车产量只有3.9万辆,市场占有率相对较小。同时缺少如动力电池、电驱动系统、电控系统等新能源关键技术配套企业,无法发挥产业集聚效应。


(二)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配套不完善,制约新能源汽车推广。我市在充电设施的推广过程中还面临着电力设施不配套、部分居民小区后期扩容改造难度大、小区物业公司乱收增容费与电费等问题,造成充电基础设施建设难以落地。在已建成设施应用方面,我市已有快/慢充电设施1万余个,但以交流慢充桩为主,占比约84.7%,充电速度慢,不满足用户的出行使用需求。并且全市虽有102家企业纳入省充电运营商目录管理,但多数企业均采用自己的充电服务平台,充电资源不能共享,用户搜索应用极不方便,导致现有充电基础设施利用率低。


(三)新能源汽车在巡游出租车和网约出租车中推广较慢,占比较低。在蓝天保卫战的大背景下,近年来我市对公交车、出租车领域开展了新能源的推广工作。截至2019年8月,我市拥有公交车总量6373台,纯电动、氢燃料电池、插电式混合动力公交车共6004台,占比93.85%。但新能源汽车在巡游出租车和网约出租车中推广较慢,截止2019年8月,市区巡游出租车总量为10908台,纯电动巡游出租车只有1台,占比仅为十万分之九;市区网约出租车总量为10576台,纯电动网约出租车2607台,占比也仅为24.7%。


(四)废旧动力蓄电池逐年增多,回收利用体系不健全。截止2019年6月,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344万辆,动力蓄电池累计配套量超过131GWh,产业规模位居世界第一,预计2020年动力蓄电池理论报废量将达到37GWh。动力蓄电池退役后,未经妥善的处置将带来安全、环境、资源等多方面的问题。当前由于用户自行维修、报废、交易处理,造成电池溯源处理难度大。车辆拆解公司现多为个体经营,环保意识较差,部分电池拆解后流入到非正规电池处理企业,给生态环境带来较大压力。


二、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建议


针对郑州市新能源汽车发展中的问题,我市应从完善产业链布局、加速配套设施建设、发挥公共领域示范带动作用、健全电池回收产业体系等方面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建设,重点实施:


(一)推进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领域产学研深度融合,加大对重大创新项目支持,完善相关产业链布局。应联合省内外高校及企业,整合优势资源,开展电池、电控、电机等关键零部件技术的研发。积极帮助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技术创新企业争取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基金、省、市级财政专项资金、其他专项资金及税收减免优惠政策。继续引进新能源汽车生产项目、先进动力电池和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生产项目的落地,完善上下游产业链,建立产业规模优势,将郑州市建设成为国内重要的新能源汽车研发制造基地。


(二)将配套设施建设纳入城市规划,完善应用环节扶持政策,搭建市级公共数据采集与监测平台,提高配套设施利用率。尽快推进配套设施建设标准的落地,将配套设施建设纳入城市发展规划,落实《郑州市加快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办法》:“新建住宅配建停车位应100%建设充电设施或预留建设安装条件,不少于2%的车位应与住宅项目同步建成充电设施。新建大于2万平方的商城,宾馆、医院、办公楼等大型公共建筑物配建停车场、社会公共停车场建设充电设施或预留建设安装条件的车位比例不低于15%”。建立健全已建成小区电网改造的标准与实施计划。加快市级充换电设施公共数据采集与监测平台搭建,整合信息资源,为郑州市民提供便捷的充换电设施信息查询服务。鼓励不具备企业平台建设能力的中小型充换电企业与具备企业平台建设能力的充换电企业或市级平台合作。联合多部门成立推进充换电设施建设工作小组,加快城市规划标准、业务流程标准出台,统筹制定充换电设施推进计划,商议解决充电设施安装/改造环节问题。


(三)加大公共服务领域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力度,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完善新能源汽车售后服务体系。加大公交车、出租车等城市客运以及环卫、物流、机场通勤、公安巡逻等领域新能源汽车推广力度,制定梯度实施计划,年度重点跟进。政府机关及公共机构、企事业单位购买的新能源汽车占当年配备更新车辆总量的比例应不低于30%,并逐年提高。各单位应积极采取租赁、新建或改造停车场等方法完善充电设施,鼓励本单位职工购买使用新能源汽车,发挥对社会的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完善新能源汽车售后服务体系,规定在本市销售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应在市内建立维修保养网点的数量要求,鼓励各网点对电池维修更换技术人员的培养与储备。


(四)加快电池回收利用相关政策落实,建立市场化电池回收利用体系,引导完善全生命周期溯源管理。2018年7月由工信部等七部委下发了《关于做好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试点工作的通知》,郑州需加快相关政策落实,健全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补贴流程,加强与现有支持政策的衔接。积极引导汽车生产、电池生产、综合利用等企业形成跨行业联合共同体,建立有效的市场化的电池回收利用体系,实施动力蓄电池生产、销售、使用、报废、回收、循环利用的全生命周期溯源管理。 


未来几年是全市加快推进国家中心城市高质量建设,努力“在全省发挥更大辐射带动作用、在全国同类城市竞争中形成更多比较优势、在国际上赢得更大影响力”的关键时期,希望通过未来几年的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会成为郑州一张靓丽的名片。


 


 


 


 


 


 


 


 


 


 


加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


为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注入强劲动力


 


科技界别委员  张巧云


 


建设世界名城,是郑州发展的宏伟目标,用好地下空间,是世界名城的普遍选择。纽约正在筹建世界上首个地下公园,东京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地下商业街,赫尔辛基正朝着2020年地下建筑空间与地上一样大的目标努力。放眼当下,城市地下空间开发是形成立体发展方式、提高城市生活品质和发展活力的城市空间利用新方式,已成为衡量一座城市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前不久召开的市委十一届十一次全会,提出加快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加快形成更高水平的高质量发展区域增长极的发展方向。实现这一更高的发展目标,就必须破解交通拥堵、土地紧张、城市抗灾能力不足等“城市病”,就必须消除开膛破肚“拉链路”、一场暴雨“就看海”、线缆横飞“蜘蛛网”等问题,必须瞄准全球标杆城市,以“绣花功”做好城市地下空间“大文章”,让城市向着更有深度、更加立体、更有品位的方向蝶变,为郑州国家中心城市高质量发展激活更强劲的脉动。


现就我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提几点建议:


一、顶层设计,完善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体系


市政府在编制新的城市发展规划时,要组织开展城市地下综合地质评估,完善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体系。郑州市的城市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利用,前提和首要条件是要开展城市地下综合地质评估,建立地质环境综合监测体系,综合评价城市地质资源开发程度与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两者之间的相互影响。从地上与地下统筹协调发展的角度去丰富和完善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体系建设。比如:日本“站城一体化”,建筑物与地下车站一体化建设,人们出行可通过地下交通直接抵达建筑物内部,地面则退还为绿地。地下机械式停车场具有自动化程度高、成本相对较低、结构布置灵活、安全可靠和环保等显著优点。深圳市在街心公园下方建污水处理厂等等。我市土地资源非常宝贵和有限,地下空间的建设有其特殊性和高度复杂性,规划体系则显得尤为重要。要从长远角度,按照不同区域地下空间发展类型,合理制定和完善涵盖地下交通系统、市政设施系统、防空防灾系统、物资储备系统、资源再循环系统等分类城市地下空间的规划标准。


二、摸清家底,启动地下空间现状安全措施


仅就我市人防工程来说,郑州市早期人防工程主要分布在人口稠密的老城区,普遍存在点多、面广、线长、体量大、管理人员少等现实情况。近年来发生的几次较大险情,2011年“9.5”国棉四厂塌方,2016年“8.1”中原路塌方,2018年“7.26”“7401工程”透水等,造成地面以下覆土流失,出现大面积空洞,引起塌方事故。从最新统计情况来看,我市人防工程目前仅有18%的早期人防可正常使用,56%的早期人防工程普遍存在安全隐患。这需要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并认真加以解决。建议由政府相关部门统一组织,开展对城市地下空间工程现状的安全普查行动,重点对公共设施建设、老旧地下空间的结构安全、使用管理、消防防汛等进行安全普查,发现问题及时有效整改。对工程结构安全问题进行分级管控,根据不同的安全等级采取定期巡查、重点监测、监控、改造及报废等方式处理,消除安全隐患。


三、理顺机制,建立健全城市地下空间管理制度


目前我市城市地下空间管理虽已明确管理归口,但是机构、人员、配置仍需理顺。另外,由于制度不全面、不协调,地下空间开发建设中也易出现责任推诿、资源浪费的现象。比如:现有地下基础设施规划与建设存在诸多短板,地下管网铺设混乱、底数不清,地上地下规划不同步、道路反复挖掘,建设缺乏前瞻性、远落后于城市承载力需求等。在人防工程管理方面,县(市)区级人防职能大部分合并入政府办、建设局等部门,技术人员欠缺,无法对早期人防工程实施有效管理。加之当前上位法对人防工程的产权界定不明晰,仅明确“谁投资、谁受益,谁使用、谁管理”,造成对包括早期人防工程在内的人防工程维护管理主体不明,致使各级人防主管部门无法组织追责问责。基于以上原因,我市应充分借鉴国内外先进的城市地下空间运营管理经验,尽快出台城市地下空间管理制度,提高郑州市地下空间综合管理水平。


四、对标国际,提高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品质


郑州要瞄准全球标杆城市,加快实行全域地上地下立体空间资源的整体规划管控和资源配置,努力创建地下空间开发城市的范例。城市的公共交通、交通枢纽、停车、变电站、各种泵站、仓储、物流、商业、公共服务、城市综合体等设施,都应尽量安排在地下。比如:法国巴黎将商业、文娱、交通、体育等安排在广场地下,形成超过20万平方米的大型地下综合体。瑞典地下垃圾分类,垃圾地下通道连接着社区不同种类的垃圾桶。还有地下公路、地下综合管廊、地下市政系统、地下仓储物流系统、地下步行街等等,提高城市地下空间开发高效利用的能力。


五、平战结合,提升地下空间的社会效益


强化人防设施的军民共建共享共用属性。以重大项目为载体,在城市地铁、地下综合管廊、地下空间综合体、地下停车场、生命线工程、地下仓储等基础设施中统筹考虑平时功能,同步落实综合防护要求,最大限度实现军民共建共享共用,扎实推进军转民、民参军“双向”融合,以高质量项目建设补齐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短板。我市人防工程数量大、覆盖面广,是一笔宝贵财富,搞好综合利用,在发挥防护效益的同时,能有效地促进地域经济发展。如:北京市地下空间利用坚持公益便民使用方向,引导地下空间在社区配套、居家养老服务、社区文化服务、居民文体活动空间、便民商业网点、仓储等方面开发利用。


六、创新思路,推动城市地下空间的科技创新


随着开发规模的不断扩大,需进一步加强三维立体规划与开发建设。在城市地下空间开发过程中,必须坚持“政、产、学、研、用”协同发展模式,充分发挥政府积极引导,统筹规划协调的作用和职能,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高校科研院所积极参与的深度融合方式。重点围绕城市地下空间地质调查、建设技术方向以及城市地下工程的安全运行维护等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等瓶颈问题,开展技术研发及工程化论证,逐步形成城市地下空间的综合市政设施、地下交通、地下综合管廊、地下深隧、地下水利设施等绿色智慧城市产业。


七、智慧引领,实现城市地下空间全生命周期的安全运维


目前,郑州市地下空间数据还存在碎片化现象,应依托郑州智慧城市建设,利用互联网、物联网技术,集成各部门地下空间的信息数据,建成涵盖储存、分析、统计、查询、输出、更新、管理等多种功能的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将“地下城市”作为关键构成,纳入智慧城市公共信息平台和应用体系建设框架,依托高精准定位、云计算、大数据、信息感知等,统筹协调地下消防、供电、照明、通风、排水、通信、监控、报警、标识等附属设施的信息采集和动态更新,全面实现地下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的智能化,实现对我市城市地下空间工程全生命周期的安全管理,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美好生活要从美好教育开始


 


教育界别委员  寇  爽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教育工作事关千家万户,“学有所教”,是人民群众最为关注和向往的美好生活追求。河南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徐立毅在全市教育大会上指出,美好生活从美好教育开始,家庭幸福从孩子健康成长开始。落实市委部署,推进郑州美好城市建设,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我们责无旁贷。


近年来,按照“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郑州市优先推进美好教育工作、高质量发展美好教育事业,紧紧围绕“美好教育”重大课题,科学谋划、统筹推进,呈现出“三个重大转变”:一是从“规模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变。学前教育基本实现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全覆盖,中小学教育呈现优质均衡发展的良好态势,中等职业教育紧紧围绕服务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精心设计、量型定制,为新时代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二是从“领先全省”向“影响全国”转变。积极探索素质教育新路径,在全国率先实施了中小学创客教育的区域推进;全力落实“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发展目标,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启动“新优质初中三年行动计划”,着力补齐公办初中发展短板;“郑州教育”“美好教育”已靶向全国、迈入一流。三是从“程式化教育”向“美好教育”转变。突破“程式化教育”框框,拓展教育内涵,丰富教育方式,提升了教育水准;中小学午餐供餐工作快速落地,完成率已达到50%,“美好教育”基础工作实现新的突破。


但不可否认的是,受多种因素的制约与影响,在向美好教育前行过程中,郑州教育还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短板问题:一是普惠性学前教育供给与需求相比还有差距。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到2020年,全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5%,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80%。截至2019年底,我市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为79.37%,接近国家目标,但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33.59%,距离国家要求的50%目标差距较大。二是基础教育大班额现象还没有完全得到解决。全市56人以上大班额占比为27.28%,66人以上超大班额占比为4.9%,其比例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处于较高状态。三是职业教育吸引力、竞争力还不够抢眼。我市职业院校专业设置、课程教学内容与经济产业发展、行业技术应用的契合度还不够紧密,学校优势专业不够突出。四是优质教育资源分布还不够均衡。尽管全市实现了“保基本”,基本解决了适龄学生“有学上”这一突出问题,但是由于优质教育(学校、教师)资源数量有限,特别是区域间、学校间存在较大差异,还难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于优质教育资源的现实需求。五是教育的国际化水平还需进一步提升。特别是在教育国际化政策完善、外籍教师引进、教育对外交流、面向中小学教师的“海外高端培训”等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


为进一步发展我市美好教育,实现美好生活愿景,提出以下建议:


一、加大公办幼儿园及普惠性幼儿园建设力度


    严格执行《郑州市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管理办法》,新建幼儿园用地按划拨方式供应,由项目开发单位负责建设、建成后移交给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办成公办或普惠性幼儿园。认真落实国家和河南省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专项治理政策,推进配套幼儿园专项治理。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大力发展公办园,着力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努力构建以普惠性资源为主体的办园体系。


二、着力化解中小学大班额问题


    通过学校标准化建设、“教育+互联网”、强校带弱校等多种途径,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缓解社会择校热问题。加强对人口结构问题的研究,分析查找在校生数量占总人口比例不协调的原因,着眼长远可持续发展,从基数、结构、入学条件等方面完善招生政策,建立生源调配长效机制。


三、进一步妥善解决义务教育学校午餐和延时服务问题


    政府对中小学生在校午餐问题和延时服务问题的关注和逐步解决赢得了群众,尤其是家长的好评。2020年,城区学校将实现学生在校午餐全覆盖,进一步扩大受益面,提升城市服务品质。在这一过程中,学校体现了担当意识,成为这一热点问题逐步解决的主要推动力量。但作为出现在教育领域的社会问题,不仅需要社会的共同关注,更需要社会的共同参与,协同推进问题的解决。建议学校的延时服务可以与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深度融合,激活政府的行政资源、社会中的个人资源。比如科协举办的社区科普大学、各个社区的社工组织,以及社区中各种能人巧匠、琴棋书画者、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都可以进校园。通过属地社区党建的引领,可以为学校的延时服务注入新鲜、多元的教育资源,在完善延时服务的同时,不断提升育人质量。


四、加快中职学校布局调整


    着力解决产教融合不足的问题,围绕发挥人力资源优势、满足产业发展需要,坚持职业教育与区域产业布局同步规划,调整职业教育结构,优化专业设置布局,形成对接产业、特色引领、错位发展、紧密契合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格局。深化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改革,支持行业龙头企业深度参与职业教育,打造一批特色产业学院。


五、提升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和职业幸福感


聚焦教师育德能力、教学专业能力,创新教师专业能力提升模式,提高教师综合素养。完善教师招聘引进、定向培养补充、轮岗交流、岗位管理、职称评聘等制度,充分激发教师自主学习、自我发展、自我提高的积极性。同时,加强编制统筹,最大限度满足教育事业发展需要。落实好教师工资收入待遇政策。健全教师与公务员工资收入调整联动机制,确保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或高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确保农村教师实际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或高于当地城镇教师工资收入水平。


六、着力提升基础教育国际化水平


    加强基础教育国际化政策机制推进,推动国际化学校建设,筹建外籍人员子女学校。扩展基础教育师资国际化提升培训途径,实施教师海外培训计划,将中办国办《关于加强和改进教学科研人员因公临时出国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的出国人员适用范围由高校教育工作者和教育科研人员扩大到中小学教师群体。建立中小学外籍教师服务中心或人才库,对外籍教师的招聘、管理、备课和薪资要进行统筹调配。


信息来源:      责任编辑:      点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