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在快速扩张过程中往往会面临交通拥堵和用地不足等问题,需要我们不断更新城市规划设计理念,推动城市持续健康发展。TOD模式是为了解决城市无限制蔓延而采取的一种以公共交通为导向,以公交站点为中心,以400-800米(5-10分钟步行路程)为半径建立集工作、商业、文化、教育、居住等为一体的城市社区开发模式。TOD结合高铁、地铁、轻轨、公交等公共交通新技术,纳入绿色、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已成为大型城市发展规划的首选模式。近年来,特别是被纳入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序列后,郑州的发展非常迅速,人口密度快速上升、汽车保有量“井喷式”增长,为避免城市扩张带来的消极影响,改善社区人居环境,建议郑州加快TOD模式开发,推进站城一体化,建设轨道城市。
一、郑州城市发展现状
(一)城市建成区面积可扩展空间大。目前郑州的市域总面积为7446平方公里,最新统计出的建成区面积达1181.51平方公里,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651.35平方公里。郑州建成区面积占市域总面积的15%,对比国内其他大中城市(平均在20%—30%),这一比例并不算高,向上的发展空间还很大。根据郑州人口发展战略,2030年常住人口规模将达1350万人左右,根据每万人1平方公里的建设用地需求,未来十年郑州将需要300平方公里的建设用地,而这些建设用地预计将有80%以上在中心城区扩张,总面积在250平方公里左右。
(二)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日益严重。2019年郑州常住人口已经破千万,且每年人口净流入在几十万,汽车保有量非常巨大,以381.8万的保有量位居全国第六。随着城市框架的拉大和居住人口的爆炸式增长,私家车的增长速度远远超过城市道路的增长速度,导致交通出行面临巨大压力。郑州四环全长93公里,已经和北京五环98.58公里非常接近,虽然三环和四环快速化、陇海高架、农业快速路、京广快速的建设对市区交通出行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是交通拥堵混乱的情况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城市公共交通建设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
(三)城市轨道运营入不敷出。据统计,截至2020年6月30日,中国内地已有41个城市开通了地铁,有15个城市的地铁运营里程超过了100公里,郑州已超200公里,规划到2050年将有地铁线路22条,总里程达1050公里。虽然各大城市的地铁每天都是一番忙忙碌碌的景象,但其实绝大多数城市的地铁公司都是入不敷出的。2019年全国地铁平均运营收支比为72.7%,其中,运营收支比超过100%的城市只有四个,分别是杭州、深圳、北京、青岛。地铁的建设和运营投资巨大,大多数城市都需要财政补贴,郑州也是如此,未来二三十年将是郑州轨道交通大发展时期,财政承受的压力也会越来越大。
二、国内外TOD模式建设发展现状
TOD概念最早由美国专家提出,但日本是最早践行TOD模式的国家,日本式TOD不仅仅局限于城市空间规划,而是由同一主体同时承担铁路建设和城市开发,从而使城市开发效益直接内含于铁路开发之中,也使得交通与用地实现无缝衔接,创造了优秀的交通一体化案例。
中国香港“铁路+物业”的方式与日本很相近,但在政府参与程度上有很大差异,香港式TOD中作为开发对象的土地可以看作是一种变相的补助,由政府廉价卖给铁路开发公司,而日本是通过民间自己买卖取得,不存在政府参与补贴。
深圳由于紧邻香港,在TOD模式开发中主要吸收了香港式TOD的优点。深圳地铁是全国首家在全成本核算方式下实现盈利的轨道交通运营企业,其收入来源包括地铁运营、房地产开发、市政设计、资源开发、物业管理等,其中,房地产开发是深圳地铁公司的主要投资方向。2019年深圳地铁房地产开发实现营收140.3亿元,在年内总营收的占比高达67.6%,已经远远超过了其他地铁运营带来的43.6亿收入。
除深圳以外,北京、上海、成都、重庆等城市目前都在加大TOD模式的城市开发,其中成都以东京为追赶目标,提出了轨道城市的宏伟蓝图。
三、建议郑州加快TOD模式开发
TOD模式不仅是解决地铁建设资金压力、提高地铁运营效率、帮助地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而且有助于改善交通拥堵、释放消费活力、提升城市竞争力。为此,我们建议:
(一)市委牵头定政策,资源到位全统筹。在郑州市委、市政府层面,成立郑州市TOD建设综合领导小组,由主要市领导任组长,分管财政、发改、规划、土地的市领导任副组长,成员由财政、发改、规划、土地、交通、地铁等有关部门,各区、县主要领导组成。领导小组主要研究TOD建设的方针、原则等重大事项,规划TOD综合开发3-5年计划,有序上马、政策护航、统筹实施。即:未来3年内打造形成一批有市场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的高品牌TOD 生活中心;未来5年内全面建成生活、商业、工作全业态复合的园林级城市地标和商业中心。
(二)全市开发一盘棋,按量级划分明确。以TOD理念为引领,尽快编制《郑州市轨道交通TOD综合开发战略规划》和《郑州市轨道交通场站综合开发专项规划》,并根据郑州市近期和远期轨道交通发展规划,在线路规划阶段,周边600米进行TOD开发,对轨道交通的换乘站点周边800米、一般站点周边500米进行土地管控。规划部门编制规划时对轨道站点进行定级、定界、定性、定量,土地出让情况由财政部门牵头平衡区里利益,土地溢价部分由市区两级分成。
(三)不同情况分类对待,灵活处理特殊问题。根据区域的不同情况,可以进行容积率转移,在500米半径开发范围内,总体不增加开发量,充分利用地下空间,同时要增加道路和绿化。
(四)商业赋能提升区域价值,打造TOD开发亮点。站点开发学习成都TOD“137”理论——即以100米为核心区的极高密度开发,打造具有显示度的城市地标;以300米为次核心区的高密度开发,塑造灵活多样的城市场景;以700米为非核心区的中、低密度开发,改变均质、平庸的城市形态,形成疏密有度、错落有致、大开大合的城市形态。加快城市级、片区级以及组团级TOD的综合开发,促进站城一体、产城融合、职住平衡,增强轨道站点的功能复合,以TOD开发推动郑州市空间结构的优化调整,形成交通圈、商业圈、生活圈等“多圈合一”的城市布局。
关于推动郑州市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的建议
民盟郑州市委员会
近年来,郑州市数字经济发展突飞猛进。2019年郑州在全国城市数字发展指数中排名第六位,数字生活方面全国排名第二位,数字生活便捷度更是全国领先。把郑州打造成全国数字经济领先城市指日可待,发展潜力巨大。
一、郑州市数字经济发展现状
(一)信息基础设施加快布局。目前, 郑州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的总带宽达730 Gb/s, 在全国13个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中位居第3位。加快了5G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及商用,成为全国首批5G试点城市之一;联合郑大一附院建成开通了30个5G基站,建成全国首个5G智慧医疗实验网;在智慧岛开通了31个5G基站,实现了自动驾驶路线的5G网络信号全覆盖,是全球首条在开放道路上试运行的5G无人驾驶公交线路。预计到2022年,郑州将实现光纤入户率达到90%以上, 5G新型基础设施基本建成并实现商用。
(二)数字产业化能力不断跃升。截至2020年7月,郑州已牵手阿里巴巴、海康威视、新华三、大华等行业领军企业,加速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城市数字化发展,向“中部数字经济第一城”目标奋力迈进。在大数据产业方面,郑州加快建设国际智能终端大数据产业园、郑东新区智慧岛、高新区大数据产业园等;人工智能方面,加大了对智能传感器配套软件算法等重点领域攻关扶持, 支持研发生产新型气体传感、人脸识别、3D感测、硅麦克风等智能传感器及芯片, 全面推进智能传感谷建设。
(三)产业数字化发展迅猛,工业数字化水平提速。截至2018年底,已推广智能机器人2500台左右、数控机床1400台以上,其中经开区的宇通汽车、高新区的汉威电子等5家企业(项目)入选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试点;高新区的新天科技、登封市的天瑞集团新登水泥厂等35家企业建成省级智能工厂(车间),三全食品等53家企业建成市级智能工厂(车间)。截至2019年底,郑州汽车和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产业领域的7家企业建立了企业级的工业互联网平台。
(四)服务业数字化基础优势显现。2019年上半年,郑州市金融业占GDP比重12.3%,全国第五;金融业增加值增速为11.2%,全国第三;郑州市电子商务交易额4298亿元,同比增长16.8%,其中跨境电商交易额58.1亿美元,占外贸比例28.8%,同比增长20.3%。同时,高标准建设文化旅游、文化会展、网络视听、数字出版等重点文创片区;大力推进智慧康养,盒马生鲜等新零售企业也在不断引进和加速布局。
(五)农业数字化发展成效显著。郑州以用户为中心推动了全要素共享、全系统整合、全过程协同,探索形成农业物联网可看、可用、可持续、可推广的应用模式,已完成中牟、新郑、荥阳等地40多个农业物联网示范基地建设。截至2019年6月底,推进实施的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共在7个涉农县(市、区)建成运营1604个益农信息社,覆盖率达到86.2%,支持新开办涉农电商100家。
(六)数字化治理能力不断提升。截至2020年6月,“郑好办”APP用户总量超过80万,日均活跃用户数3.9万,总办件量14.96万件,受理量14.53万余件,办结量14.17万余件。全力推动 “城市大脑”建设,在交通、医疗、环保、城管、文旅、应急、金融等领域具备城市运行管理数据互通共享的先决条件,城市运营管理能力大幅提升。
二、存在的问题
(一)数字经济基础较弱,特色品牌实力不强。目前,郑州市大学共58所,其中本科25所,专科33所,缺乏信息通信领域特色专业和实力强的基础研究力量,对于本地数字经济基础研发支撑能力不足。此外,数字经济发展尚未形成郑州特色品牌,缺乏数字经济领军型企业,品牌认可度不足。根据阿里巴巴集团《2018年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报告》,郑州企业品牌是个位数,远落后于上海等地。
(二)数字经济人才不足,供需矛盾突出。一方面,数字经济人才需求缺口巨大。根据《郑州市2019—2020急需紧缺人才需求指导目录》来看,紧缺人才主要集中在汽车与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现代食品制造、节能环保等数字经济重点领域,分别占岗位总数的 24.3%、15.6%、10.5%、9.2%。另一方面,郑州本地数字经济人才供给与培养模式面临挑战。目前仅有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和黄河科技学院两所高校招生人工智能专业。培养模式方面,当前高校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与企业人才需求脱节问题是共性问题,郑州市缺乏大量数字经济实习、实践岗位机会,对于培养具有数字化素养的技术管理人才不利。
(三)产业数字化转型进程缓慢。从进程上来看,郑州大企业增速放缓,新型工业化进程缓慢;制造业投资持续走低,数字化转型明显落后于沿海地区。如,在近几届国际工业博览会上涉及的智能制造示范项目、工业自动化、机器人、通讯技术等项目中,浙江、上海等制造企业独占鳌头,难觅郑州本土企业身影。
三、对策及建议
(一)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筑牢数字经济发展基础。大力实施信息基础设施提升、融合基础设施提速、创新基础设施提质3大工程,加快推进新基建在智慧产业、智慧民生、智慧治理、智慧生态的融合应用,打造全国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标杆城市,争取创建国家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示范区,引领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
(二)结合优势特色产业,全面推进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综合应用数字化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全角度、全链条改造,开展“数字化转型伙伴”行动,助力企业“上云用数赋智”,推动制造业、服务业、农业数字化、智能化、协同化融合发展。依托郑州产业基础,以汽车电子、新型显示、集成电路、智能传感器为重点,建立“屏-芯-感-端”联动机制,推动产业链升级;抢先布局发展前沿新兴产业,大力发展人工智能产业,助力传统产业智能化升级;强化数字技术对工业和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的赋能,推动工业数字化发展。推进“数字+中原文化”工程,整合黄河郑州段沿线文化旅游资源,实现数字产业化;推进“数字+农业”专项工程,加快建立“三农”定制化标准的数据供应系统,推动农业数字化发展。
(三)做大做强数字经济领军企业,培育数字经济品牌工程。选择宇通汽车、汉威电子等一批数字经济发展的优势企业,采取政策支持、金融扶持、项目倾斜等途径优先帮助发展壮大;同时,加大宇通汽车等自主品牌建设力度,积极实施品牌企业和品牌产品培育工程,分类别、分层次建立企业产品品牌培育库,引导企业申报省级、国家级名牌产品以及驰名、著名商标,形成“储备一批、争创一批、培育一批”的品牌发展格局。
(四)完善并创新政府支持政策体系,加快数字化转型发展。研究制定郑州市促进数字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支持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和新型基础设施重点工程建设,支持产业数字化领域和数字化治理领域的重点项目推进,支持规模以上企业进行智能化诊断及升级改造;制定郑州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目录统计体系,强化政府产业发展引导职能,推进数字经济创新要素集聚和全社会创新能力培育,补强数字经济发展的不足。
加强郑州市生态环境问题分析及治理
协同推进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民盟郑州市委员会
郑州市位于黄河流域中下游分界线上,地理位置特殊,战略地位重要,生态环境问题复杂。查明生态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开展针对性的治理保护,对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重大战略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郑州市生态环境问题现状分析
(一)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是我市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包括矿山占地、地貌景观破坏、矿区地质灾害、含水层破坏、环境污染等。据2020年最新卫星数据显示,全市各类矿山总占地9277.73公顷,占全市总面积的1.25%,主要分布于登封和新密市。
(二)水生态环境问题。区内地表水90%以上达国家Ⅳ类标准以上,但部分河流、湖泊等出现轻度污染或不达标情况。如2020年前6个月我市白沙水库水质COD、氟化物浓度超标。尽管经过治理水质已达标,但稳定达标压力依然较大。
(三)地质灾害问题。截至2020年6月,区内共有各类地质灾害超过 300处,其中登封市最多达230处,巩义市达65处,大型地质灾害占比小于10%,总体危害程度较低。采空塌陷危害相对严重,总面积不足0.5km2,对人民生产生活产生一定影响。
(四)土壤污染及土地功能退化问题。我市劣等土壤或污染土壤主要分布于巩义市南部和荥阳市城区附近,以镉、砷、镍污染为主,污染总面积约100平方公里。土地功能退化表现为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总体相对稳定。
(五)湿地生态系统损害问题。我市现有湿地56000余公顷,近几年来变化幅度不大,但如果与上世纪50年代相比,区内湿地面积明显减少。此外,由于人类活动的加剧,侵占了部分湿地资源,造成了污染和生物多样性的破坏。
(六)森林草原系统损害问题。林草系统最明显的是受各类道路、工程和工矿企业占地开发等造成的损害,虽然损害面积占比不多,但打破了局部的生态平衡,造成局部地区动植物减少、土地功能退化、水土流失等一系列问题。
(七)生物多样性受损问题。全市局部的砍伐林木、修建工程等是造成生物多样性受损的主要原因。据科学家估计,20年来,因砍伐森林而损失的物种,占世界物种总数的5~25%。其次受自然气候影响,第三是外来物种入侵等造成生物多样性危害。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保护。一是矿山占损面积大,恢复治理率低,据2020年遥感卫星数据,全市矿山恢复治理率不超过30%;二是景观破坏和地面塌陷治理困难;三是矿山治理理念落后、技术方法简单;四是资金不足不能满足治理需求等。
(二)水生态环境治理保护。一是水资源不足,如登封等地区缺水问题较为突出;二是登封颖河等部分河道河段淤积严重、泄流不畅;三是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落后,污水管网不完善;四是治理标准偏高,全部达到国家Ⅲ类水质有一定困难。
(三)土地综合整治。一是登封、新密等部分县市存在一定的农田水利设施不全、土壤肥力低下、高标准农田建设面积不足等问题;二是巩义市南部等地存在劣质土地或重金属污染,土地整治难度大;三是管护水平有待提升。
(四)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一是恢复治理率较低,全市水土流失和沙化土地治理率不到50%,治理任重道远;二是恢复治理长效的政策支持和治理机制不够完善,资金不足,利用现代高新技术不够等。
(五)地质灾害防治。一是在西部地质灾害重要隐患区,长效的科学预警技术和工作机制不健全;二是对破坏性较大或危险性较大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如登封地面塌陷等,有效治理不够;三是资金来源不足,造成居民搬迁避让或工程治理等措施落实缓慢。
(六)林草损害治理保护。一是部分地区林地结构单一、中幼林面积占比大,质量偏低;二是对草地重视不够,缺乏科学、合理的保护和治理措施;三是对有些林地还缺乏统一的鉴定标准,造成执法依据不足。
(七)生物多样性治理保护。一是保护的意识不强,重视程度不够,缺乏法制化、制度化的长效保护机制;二是外来入侵物种对生态系统的改变、破坏还缺乏充分认识;三是在外来生物的引进上存在盲目性,缺乏对生态系统影响的深入研究与长期监测。
三、对策及建议
(一)构建全市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和保护监测体系,协同推进黄河流域大生态大保护。以自然资源部《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指南》为指导,以空天地一体化高新技术应用为支撑,在全市建立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生态保护修复治理监测体系。根据生态系统的内在联系,划分动植物栖息环境、自然遗迹等不同生态保护修复单元,采取保护保育、自然恢复、生态重建技术模式,构建全市生态安全格局。
(二)开展生态环境问题综合分析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符合实际的治理措施和目标。采用卫星遥感、无人机等高新技术,结合野外调查核查的手段,快速识别和查明生态胁迫、生态系统质量、生态系统服务、生态空间格局等生态问题。重点对植被、土壤、水体、生物多样性等受损类型、退化程度、恢复力等进行评价并分析原因,制定符合郑州实际的物理、化学、生物等治理措施,确定保护修复标准和治理目标。
(三)加强新技术新方法科技创新应用,突出生态保护的科技支撑作用。加强与自然、环境相关科研机构合作,建立专家智库,促进工程建设与科研项目有机结合。充分利用新技术、新方法、新材料等高新技术手段,推动地下充填、地貌重塑、土壤重构、植被重建、景观再造等工程综合治理创新应用。以郑州城市大脑为统揽,建设市、县级“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和治理智能化预警系统和大数据监测平台。
(四)治理保护要和乡村振兴相结合,和国土空间规划、乡村规划等相衔接,打造生态系统复合格局。生态环境治理保护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郑州市和河南省黄河流域《国土空间规划》是国土资源开发利用的基础性工作,可作为全市生态环境治理保护的重要遵循。优先选择适宜和带动本地发展的工程、技术和物种,如金字塔绿色边坡工程、生态林、经济林等,打造规模相对集中连片的生态系统复合格局,提高治理效果。
(五)根据生态问题的紧迫性、严重性,结合提升生态功能的优先级次序,有序安排治理项目。全市生态环境问题复杂多样,在现有技术和有限的资金条件下,根据目前生态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和对提升生态功能作用的程度和意义,依次开展地面塌陷区治理、水环境污染治理、土地污染治理、矿山占地治理、生物多样性修复治理等,有序科学安排项目,把损害降到最低。
(六)加大政策和资金支持,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加快生态保护恢复治理步伐。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涉及面广且非一日之功,需要各部门密切配合建立长效的工作机制,出台更多的优惠政策支持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建立广泛的投融资渠道,和央企、国企加强合作,构建互助互惠机制,加快推进生态环境治理步伐,实现郑州国家中心城市高质量发展。
关于严格建设用地再开发利用
合理规划污染地块用途的意见建议
民进郑州市委员会
土壤、地下水生态环境保护关系“菜篮子”“水缸子”安全,关系美丽中国建设。“十四五”时期是全面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为确保我市人居环境安全,实现建设用地空间规划合理、科学、适宜的目标,现就合理规划污染地块用途,严格建设用地风险管理,做好污染地块准入管理,提出如下意见建议:
一、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现状及问题
“十三五”期间,我市大力实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系统推进土壤、地下水生态环境保护,夯实土壤污染防治基础,全市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达到100%。但由于我市正处于城市高速发展期,建设用地在收储、出让、开发、流转等环节涉及地块数量巨大,且土壤污染具有隐蔽性、复杂性、滞后性等特点,全市疑似污染地块目前有120余个,数量居全省首位,污染地块风险管控仍存在不小压力:
(一)规划基础薄弱,国土空间规划与污染地块准入未实现“一张图”管理。我国的土壤污染防治起步晚、底子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2019年1月1日起才正式实施,污染地块管理体系和标准规范建设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尤其是建设用地准入管理,涉及工信、资源规划、生态环境等多个部门,资源规划部门在规划土地用途、收储、出让建设用地时,不能提前充分掌握地块土壤污染状况,导致污染地块再开发利用风险较大。
(二)协同监管乏力,污染地块修复过程及修复后动态监测管理不足。当前,大多数污染地块在修复达标后,就被当作“干净”的土地进行开发利用,缺乏对地块修复效果的长期跟踪监测和评估,仅关注当前修复是否达到目标值,对后期的跟踪评价关注度不够,同时也缺乏有效的监管措施。
(三)治理修复周期长,尚未实现开发利用与污染防治的有序推进。建设用地从评估调查到风险评估、治理修复周期很长,尤其是治理修复普遍存在成本高、难度大、周期长的特点,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土地供应和利用效率,需要探索“开发+管控修复”的有序高效协同推进模式。
二、相关建议和对策
(一)因地制宜,合理规划污染地块用途。市、县两级资源规划部门在编制国土空间规划时,应充分考虑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的环境风险,合理确定其土地用途。因地制宜严格污染地块准入管理,鼓励将农药、化工等行业退役厂区的污染地块规划为住宅、学校、养老机构、商业服务等用途以外的非敏感用地。相关国土空间规划方案提交审议前,对涉及依法应当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的地块,应当完成调查和风险评估;规划方案已审议但未报批的,应当在规划方案和供地方案报批前完成调查和风险评估;供地方案已报批的应在签订土地出让合同前完成调查和风险评估。
(二)严格准入,构建严格风险管控监管体系。市、县两级资源规划部门在土地征收、收回、收购以及转让、改变用途等环节,商请同级生态环境部门依法督促相关单位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并及时上报备案。严把建设工程许可证核发关口,及时与生态环境部门共享用途变更为住宅、公共管理与服务用地的地块信息,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生产经营用地用途变更或土地使用权收回、转让信息。对于未查明土壤污染风险或未达到风险管控、修复目标的建设用地地块,禁止开工建设任何与风险管控、修复无关的项目。充分发挥环境大数据辅助监管作用,对我市注销、撤销排污许可证及工商营业执照的企业地块,及时纳入监管视野,防止腾退地块游离于监管之外。
(三)有序推动,积极探索“环境修复+开发建设”新模式。市、县两级土地收储部门对列入年度建设用地供应计划的地块,因地制宜适当提前要求相关责任人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化解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与土地开发进度之间的矛盾,积极解决环境修复与开发建设时间不一致、主体不一致的问题,加快建设用地再开发利用效率,构建高效、安全、合理的全生命周期监管流程。同时建立污染地块土壤治理修复效果动态跟踪、评估、监管制度,涉及连片污染地块分期分批开发的,以及污染地块周边土地开发的,优化开发时序,防止受污染土壤以及后续风险管控和修复活动影响周边拟入住敏感人群,强化修复项目的持续监测管理,确保再开发利用活动环境风险可控。
(四)强化信息公开,压实土壤污染责任人及从业机构责任。市、县两级资源规划、城建和住房保障部门要加强信息公开及信用评价管理。在土地出让及房地产出售等环节,要求土地使用权人公开地块土壤污染状况及污染治理和修复过程,加强房地产出售环节土壤污染防治公示情况检查。同时建立污染防治从业机构和人员信用评价体系,从末端约束从业机构和人员的行为。针对土壤污染防治工作中的重点环节,提出相关从业人员在专业类别、职称水平、从业年限、项目业绩、执业记录等方面的信用管理要求。
关于郑州市地下水环境状况及
污染防治的建议
民进郑州市委员会
地下水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障城乡居民生活、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和维持生态平衡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确保地下水的质量和可持续利用是重大的生态工程和民生工程”。郑州作为河南省会,经济发展的桥头堡,准确掌握市域内地下水环境状况、科学防治地下水污染,是支撑郑州市社会经济发展和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关键。
一、地下水基础状况及问题
根据2018年《郑州市水资源公报》显示,郑州市地下水资源量为5.4516亿m3,其中山丘区地下水资源量3.5288亿m3,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2.3220亿m3,平原区与山丘区地下水重复计算量0.3932亿m3。全市年供水量约20.7亿m3,其中地下水供水量约占33.9%,是重要的供水水源。据已有的地下水监测资料显示,郑州市浅层地下水在山丘区水质类别大部分为Ⅲ类水,仅在登封市、巩义市及新密市境内局部出现Ⅳ、Ⅴ类水;平原区东北部郑州城区至中牟县境内以及东南部新郑市境内浅层地下水水质普遍较差,水质类别大部分为Ⅳ类,局部为Ⅴ类。
近年来,随着城市的迅速扩张和工业体系的快速发展,郑州市正面临地下水水位急剧下降、浅层地下水水质差及地下水污染源众多、监测体系缺失等问题。
(一)地下水水位急剧下降。郑州市西南山区和丘陵地区处于地下水系统的补给区,近年来地下水补给量锐减,从而导致部分水井干枯或出水量较小,严重影响供水安全及农业灌溉。根据郑州市水利局的监测显示,从上世纪70年代到本世纪初,30年时间,郑州市区地下水距离地面的高度,已经从当年的35米下降至65米以下,郑州地下水正以平均每年1米的速度急速下降。以荥阳为例,曾经地下水开采30米就可以出水,现如今要想出水,井的深度可能要达到60米以上。
(二)浅层地下水水质差。浅层地下水水质不容乐观,超标因子主要有矿化度、总硬度、氟化物、铁、锰以及三氮。其中,矿化度超标区分布在郑州城区东北郊及东南部新郑市、中牟县境内的局部区域;总硬度超标区分布在郑州城区东北郊、荥阳市、新郑市及新密市境内的局部区域;氟化物超标区主要分布在巩义市、荥阳市、登封市、新郑市及中牟县境内;铁、锰超标区主要分布在东北部郑州城郊及中牟县的大部分地区;硝酸盐、亚硝酸盐以及氨氮超标主要分布在人口密集区以及农业种植区。
(三)地下水污染源众多、监测体系缺失。郑州地下水潜在污染来源较多,西南部丘陵区以矿山开采区为主;东北部平原区以工业污染源及农业污染源为主;城镇以垃圾填埋场等生活污染源为主。目前郑州尚未建立健全科学的地下水动态监测网,现有地下水监测网的监测密度不够,监测次数不足仍是主要问题。要做好作为饮用水水源地的地下水动态监测,提高政府部门地下水信息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将是下一步监测体系建立的关键。同时,应当结合生态环境、自然资源、水利、农委等部门联合开展例行监测和比对监测,确保地下水安全。
二、郑州市地下水防治对策及建议
(一)加快地下水监测体系建立,提升地下水环境监管能力。衔接生态环境、自然资源、水利等相关部门已有的地下水监测井,整合企业自行监测井、地下水型饮用水源开采井、重点行业企业土壤污染状况详查监测井、地下水基础环境状况调查评估监测井等,加快郑州市的地下水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同时做好地下水污染防治联动协作机制,加强有关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实施齐抓共管、联合执法、应急联动、信息共享,构建综合地下水污染防治体系,逐步实现基础数据整合、水质预测、应急预警、风险防控、污染治理与修复等多功能作用。
(二)落实地下水污染防治方面的法律法规。贯彻和落实《水十条》《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20年)》《关于印发地下水污染防治实施方案的通知》等国家指示和精神,不断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按照生态文明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重点污染源地下水的环境治理,加强保障重点污染源及其周边地下水环境安全,落实党和政府“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庄严承诺,构建和谐社会,提升政府行政执法监管威信,提高人民信任度。
(三)倡导绿色农业、落实地下水资源的保护。加强水土保持,积极倡导绿色农业的发展及环境友好型肥料的使用,减少农业面源污染。进行合理的农业灌溉,对于已经出现超采现象的农业灌溉区域,应调整灌溉井的灌溉面积,减少漫灌,提高并推广喷灌、滴灌、渗灌技术,黄河两岸农田要加强引黄灌溉,不断寻找替代水源,从而减少对地下水的过度开采。同时,在西南山区加强植树造林,封山育林,改善当地地下水入渗条件,从而涵养水源,加大地表水对地下水的入渗量。另一方面,加强退耕还林、对矿山合理开发利用,加强煤矿疏干排水再利用。有条件的山丘区,因地制宜修建一些塘、堰、坝等拦蓄水工程,解决当地的农业灌溉问题,改善山丘区的生态环境,充分利用当地的地形地势和降水情况,加强对当地的地下水资源保护。
(四)逐步开展地下水污染防治修复工作。通过开展地下水基础环境状况调查,分析郑州市地下水污染成因和发展趋势,制定地下水环境保护措施。针对存在污染的场地进一步开展详细调查,查明污染程度、污染途径,评估其污染趋势和健康风险。对风险可接受的,确定防控目标,加强对被污染地下水的管控;对风险不可接受的,明确其修复及治理的责任主体和目标要求,按照“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逐步开展地下水污染防治修复工作。
(五)加快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建设。坚持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相结合的总体思路,加快实施《郑州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严格限制开采地下水,继续进行冬灌夏用、开展漏斗区回灌工作及补源工作,逐步恢复地下水环境。同时注重开发再生水,都市区所有已建和待建污水处理厂,需提高处理深度,通过生态或工程措施,使出水达到再生水利用标准。再生水用于河道生态景观用水、市政园林绿化用水以及电厂冷却用水等。加强雨水利用,在西南部山区,中部丘陵地区及北部黄土丘陵(包括登封、新密)继续兴建集雨节灌水窖、水柜等;规模较大的住宅小区、企事业单位、学校、医院、宾馆等逐步兴建集雨环境用水工程;街心花园、公园等逐步兴建集雨环境用水工程;城市人行道路及庭院、厂区、办公区等硬化带应采用高渗透性的材料,以便于雨水收集。
关于着力提升我市农机制造业
发展水平的建议
农工党郑州市委员会
农机装备是夯实农业生产能力的重要基础,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农机制造业的先进程度直接制约农业的发展程度。郑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农业大省的省会城市,抓住新一轮政策市场发展机遇,提升农机制造业发展水平,既是推动郑州市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需要,也是振兴河南农机制造业的重要任务。
一、郑州农机制造业的优势
(一)农机制造业产业体系基本完善。郑州农机制造业起步早,具有一定规模,一些产品形成了郑州特色与相对优势。郑州市现有农机企业350余家,从业人员6500余人,1200多个产品获农机推广许可证。郑州农机产品主要包括拖拉机、田间作业机具、谷物联合收割机、场上作业机械、种子加工成套设备、畜牧机械、农用排灌设备、林业机械、渔业机械、农田基本建设机具和设施农业装备。其中,田间作业机具、大型谷物联合收割机、大型谷物烘干及仓储设备等目前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
(二)农机购置补贴力度较大。我市出台《郑州市2018-2020年农业机械购置补贴实施指导意见》,郑州市财政每年拿出2000万,对玉米收获机具、根茎作物机具、深松整地机具、免耕播种机具、秸秆还田离田资源化综合利用机具等5类在基础补贴额的基础上进行补贴额二分之一的累加补贴。截至2020年6月底,共补贴各类机具6256台(套),受益农户6130户,拉动农民投入资金11200万元。
(三)郑州市制造业水平较高。郑州是全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之一,经过多年发展,拥有41个行业大类中的38个。2018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达2837家,完成工业总产值超过1.7万亿元,居中部省会城市第1位,居全国省会城市第3位,涌现出了宇通、上汽、郑煤机等14家百亿级龙头企业,形成了电子信息、汽车、装备制造、新材料、现代食品、铝及铝精深加工6个千亿级主导产业集群。在2019年赛迪先进制造业城市发展指数TOP50中,郑州排名第25位。
二、郑州农机制造业的不足
(一)产业结构有待优化。目前,我市农机制造产业结构的突出特点是“小、散、乱、弱”。“小”表现在企业生产规模小,市场覆盖面小,经济实力和技术实力差,无法实现规模效益;“散”表现在企业布局分散,行业协调配套性差,产业集中度低;“乱”表现在同质化竞争严重;“弱”表现在盈利能力弱。伴随着当前农机制造业向高端化、全程全面化转变,技术落后、资金实力弱的小型企业将逐步退出市场。
(二)发展环境不优。一是政府重视不够。农机制造业是装备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因生产集中度低、规模较小,效益不髙,对地方税收贡献小,在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方面较为薄弱,因此地方政府对农机制造业不够重视,在产业体系缺乏布局、引导和管控,没有形成专业的产业园区。一方面导致农机制造企业较为分散,零部件、物流配套成本高;另一方面导致散落的企业因环保问题被迫关闭。二是行业管理不够完善。农机的科研、生产、销售、推广运用等不同环节管理,分属科技、工信、商务、农业等多个政府部门,农业部门只是负责管理使用应用过程中的农机。由于部门之间缺乏必要的协调和统筹,在工作中缺乏有效的组织和部署,部门联动和合作机制未能真正建立起来,不利于农机制造业的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
(三)科技创新能力不强。郑州市的农机制造业虽然起步较早,但农机企业中缺乏高技术、高技能人才,导致农机产品的科技含量不高。即使少数企业对产品在某些环节或功能上有所创新,也极易被仿制,造成许多企业的产品高度雷同,市场高度重叠,特别是收获机械、耕整地机械、播种机械等科技含量低的产品表现尤为突出。这种高度重叠的产品和市场,极易导致相互间的压价销售等低水平竞争行为。
(四)农机购置补贴产品鉴定能力有限。目前我省只有河南省农业机械技术中心试验鉴定处具有鉴定能力,由于河南省农机生产企业众多、各个企业每年新产品和需要换证产品较多,而其每年鉴定产品数量有限,无法满足企业鉴定需求,导致有些产品只能到省外鉴定,浪费了企业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严重影响新产品推广。
三、建议
为提升郑州农机制造业水平,针对农机制造业的产业链、创新链与服务链不协调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一)围绕创新链构建服务链,引领行业转型发展。一是建立健全工作机制。要提升对农机制造业的认识,科学制定农机制造业产业规划,引领行业整体发展。建立由市政府领导牵头挂帅,市农委、工信局牵头,市发展改革委、财政局、科技局、教育局、交通运输局、商务局、税务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场监管局等部门配合的农业机械化协调推进机制,统筹做好农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工作。同时,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行业自律、信息交流、教育培训等方面的作用,服务引导行业转型升级。二是推进农机产业园区建设。产业园的建立有利于形成农机产业资源聚集,形成产业规模,降低生产成本,加快农机产业的发展和升级。目前国内农机制造业发展较好的地区无一例外的都建有农机产业园。因此建议在郑州选择合适的区域,筹建一个农机产业园区。园区以大型龙头企业为主,中小型企业配套,逐步形成产业集群,提升产业集中度。园区内实现农机产品制造中心、研发与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产品实验鉴定中心、售后服务与区域维修中心、农机实用技术培训中心、物流中心、展销中心和商务中心的综合化布局。三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目前,国内高端农机市场被外资农机企业垄断,一些国外知名农机企业正在加快中国市场布局,这为我们招商引资工作带来机遇。建议政府成立专门招商专班,一方面,积极引进国内外实力雄厚的大公司、大集团,引进先进的农机装备关键技术及管理。另一方面,加强与“一带一路”国家农机质量管理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推广销售相关的农机具,开拓国际市场。
(二)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加快农机科技创新。一是积极争取中部农机试验中心。农业部今年计划在中部地区选址筹建中部国家农业机械试验鉴定中心。建议郑州市积极申报,力争该中心落户郑州市。二是加强校企深度合作。引导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加强合作,建立工程技术中心和研发中心,围绕农机制造业高端突破和产业转型升级重大需求进行研发,促进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支持省属重点学校开设农机制造相关专业,在企业建立新技术、新机具、新工艺教学培训基地,形成教研产一体化发展。三是加快农机人才建设。积极开展“招才引智”,深入实施“智汇郑州”人才工程,加大农机制造业紧缺人才、团队引进和培育力度。持续推进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完善人才培养机制,构建以绩效考核为核心,与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密切挂钩的多元化奖励机制;保障真正有创新能力的科技人才待遇,从而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三)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打造农机高端制造业。充分利用郑州建设具有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鲜明特征的国家中心城市的机遇,发挥自身区位、交通、科技、人才等优势,从财政奖补、金融信贷、税收优惠、用地政策等方面入手,推动农机制造业做大做强。一是财政支持。建立农机制造业发展专项资金,通过项目奖补等形式对农业机械特别是都市生态农业所需的小型机械研发费用进行奖补。鼓励和引导农机装备企业实施智能化改造,提升行业智能化水平。二是信贷支持。建立包括政府财政、产业资本、风险资本、金融资本、民营资本的多元化投融资渠道,对符合产业政策和信贷原则的农机制造企业在技术改造、新产品开发和农机流通设施建设等方面给予信贷支持。三是税收支持。对企业研发投入采取税前扣除政策,对属于国家重点扶持高新技术企业中的农机制造企业按一定比例减免企业所得税,对优先采用本地配套产品的龙头企业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助奖励;鼓励农机产品出口,将农机产品出口退税制改为出口免税制。四是用地支持。科学统筹市级产业用地指标,优先保障农机制造产业用地需求,保障农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用地需求。
关于建立农业生态补偿机制的建议
农工党郑州市委员会
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沿黄河各地区要从实际出发,宜水则水、宜山则山,宜粮则粮、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积极探索富有地域特色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郑州市位于黄河下游,沿黄都市农业是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探索建立科学合理的农业生态补偿机制,实现农业生态可持续和农民经济利益均衡发展,农工党郑州市委联合郑州市农林科学研究所进行了调研,特提出建议如下:
一、郑州市农业生态补偿存在问题
自2017年农业生态补偿政策实施以来,各县市区都积极响应,三年来全市共完成生态农业建设面积近30万亩,发挥了农业的生态保障功能,但在建设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我市农业生态补偿的目的在于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建设高标准农田与湿地农业,在达到规定标准,并验收合格后给予补偿,补偿标准要求较高,实施起来存在一定困难。
(二)农业企业与合作社资金短缺,经济效益较低,经营的农业种养殖业集约化程度低,难以达到农业生态补偿标准。
(三)我市有些县区的农民不愿意放弃自己的农业生产经营权,大部分耕地经营权在农民手中,农业规模化经营所占比重较低。
(四)农业生态补偿资金至今还没有落实到位,挫伤了农业企业和农民发展生态农业的积极性。
二、建立农业生态补偿机制的几点建议
借鉴外地市农业生态补偿的成功经验,结合郑州市实际,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一)明确政府与部门的职责。明确农业生态补偿工作中政府和部门的职责,市(区)、县人民政府应将农业生态补偿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计划,健全农业生态补偿配套制度体系,形成农业生态补偿稳定投入机制,完善农业生态补偿考核评价制度。各级政府确定生态补偿统筹协调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农业生态补偿的综合协调工作;市财政、农业农村、审计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农业生态补偿相关工作。市(区)、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农业生态补偿工作考核评价体系。
(二)明确补偿的范围、对象和标准。制定出台农业生态补偿专项方案,明确补偿的范围、对象和标准,补偿范围应涵盖市区内所有旱田、水田。对象应包括粮经作物、蔬菜、水稻、藕塘、果树、复合农林、果农间作等。补偿标准应参照外地农业生态补偿标准,结合我市实际和多年来农业生态价值研究成果,确定我市农业生态补偿标准。粮经作物每年120元/亩(小麦+玉米、小麦+花生、小麦+谷子等,耕地不能闲置)、绿色蔬菜每年150元/亩、绿色水果(常年种植,达到绿色蔬菜标准)每年补偿100元/亩、复合农林每年140元/亩、果农间作每年130元/亩,藕塘、水稻每年补偿200元/亩。
(三)明确补偿资金的承担方式。按照事权责任划分和现行财政体制:农业生态补偿由市、县市(区)人民政府按比例分担,两级政府各承担50%。市人民政府应当建立生态补偿资金统筹制度,统筹安排生态补偿资金的分配和使用。
(四)强化补偿资金的申报审核与公示制度。农业生态补偿资金实行分类、逐年、逐级的申报审核制度,具体办法由市人民政府制定。市补偿资金分配情况由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农委、市财政局按照职责向社会公开。各区、县(市)确定的农业生态补偿补偿资金分配方案、分配结果应当在有关部门的门户网站、乡镇公共服务平台进行公告公示,公告期不少于七天。农业生态补偿资金使用方案、使用情况列入村务公开重大事项,向村集体经济组织与广大农户公开。
(五)加强生态补偿资金的使用和监管。农业生态补偿资金用于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维护、保养,村庄整治、垃圾处理、秸秆清运,村级道路拓宽、翻新等。受偿的组织应当按照规定使用补偿资金,不得长期闲置。为了提高补偿资金的使用效益,财政部门应当定期组织同级主管部门对补偿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绩效评价和监督检查,审计部门应当定期对农业生态补偿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审计,绩效评价结果和审计结果作为农业生态补偿工作年度考核评价与下一年度补偿资金发放的重要依据。
(六)落实农业生态保护责任。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是农业生态补偿项目实施的主体,有下列情形的,应当取消或扣减其生态补偿资金,并依法依规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耕地被违法建设占用或严重污染、破坏的;村干部、村民私自卖地、以租代征等行为的;农业生态补偿资金使用方案未经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的;违规使用、私分、挪用农业生态补偿资金的。同时要将农业生态补偿资金和秸秆禁烧任务挂钩,完成秸秆禁烧任务的才能领取农业生态补偿资金。
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的建议
农工党郑州市委员会
建立优质高效医药卫生服务体系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要求,也是我国医改下一阶段重点任务和工作目标。
一、郑州市医改现状
近年来,郑州围绕发挥省会城市首位度、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持续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提出了“抓龙头增优势、强联合促联动、重投入建机制”的工作思路,走出了一条以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为抓手、认真落实政府办医责任、着力构建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新路子。一是抓统筹强领导,明确综合改革推进路径。二是抓龙头增优势,提升优质资源服务水平,加强重点项目、重点学科、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引进培养高端人才。三是抓联合促联动,建立健全分工协作机制,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实施“优质医疗资源共享工程”,加强对口帮扶,规范双向转诊。四是抓投入建机制,全面落实政府办医责任,完善补偿政策,落实政府六项投入,创新财政补偿机制,发挥财政资金激励引导作用。五是抓采购保供应,完善药品供养保障制度,探索开展县域内药品耗材联合采购,推进市级公立医院药品联合采购。六是抓服务转作风,改善群众看病就医感受,开展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日间手术试点工作等。
二、郑州市医改存在的问题
(一)供给结构不够合理。医疗卫生资源总量总体不足,资源配置不均衡,二级以下医院与专科医疗机构的床位相对不足,中医、精神卫生、康复护理医疗机构及床位缺口较大,高水平的社会办医疗机构不多,连续性医疗服务较缺乏。基层医务人员短缺,基层卫生服务能力与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供给水平有待提高。高水平医院和高精尖学科专科偏少,高层次医疗卫生人才不足,儿科和全科医生缺口较大,医疗力量薄弱、缺乏高端品牌、医疗健康产业竞争力不强。
(三)医保资金有待统筹使用。我市基本医疗保险事业开展二十年,从职工医保到居民医保,基本实现了全覆盖。由于医疗服务机构存在过度趋利性风险,先进设备的不断投入,医疗服务的改进,医疗成本不断提高,医保支付额度和支付比例也在不断提高,导致医疗费用快速增长,严重影响了医疗保险基金的安全。一方面,由于医患之间信息的严重不对称性,医疗服务的提供者处于主动地位,极力推动医疗消费;另一方面,病人对医疗服务期望过高的非理性要求,助推了医疗费用的增长,所谓“看病难、看病贵”表明目前医疗消费并非“物有所值”;再者,受当前的个人账户制度的影响,门诊只能由个人账户或现金支付,当住院报销比较划算时,参保人自然会选择住院,小病大养、无病疗养、预防保健、挂床住院等现象普遍存在。
三、几点建议
(一)转变理念,以人为本,将以治疗为中心转变为以群众“健康”为中心。大力促进医防结合,通过重点领域的疾病防治工作创新衔接机制,激励相容,建立合作机制解决防治断裂问题,促进服务体系完善功能,真正转向以需求为中心构建连续性、全方位、全周期的优质服务体系。
(二)强化公立医院发展外部治理体系和配套保障。一是落实政府的领导、组织、协调、监管等责任,建立完善医院内部治理的医保支付机制,建立医疗机构招标、医保付费、招标平台提供信息服务和规则监管的药品采购机制,逐步破除行政区划、财政投入、医保支付、人事管理等方面的壁垒和障碍,引导医联体内建立完善分工协作与利益共享机制,促进医联体持续健康有序发展。二是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不断深化。借鉴厦门经验并结合郑州实际对其进行调整,门诊阶段按月设置起付标准。三是提升医保基金基层使用效益。将省级药品采购目录作为基层用药目录,放宽基层临床用药范围,优先配备使用国家基本药物,满足一般常见病、多发病患者在基层诊疗。
(三)“三医”联动,推行分级诊疗改革,发展多种形式的医联体,健全整合型服务体系。医疗、医保、医药高效联合、紧密互动,明确不同医疗卫生机构的功能定位,通过上下联动去强化服务体系机构间的合作与联动,有效促进资源整合利用。通过政府引导,明确“谁来建”,以政府规划为主,发挥地市、县级医院以及代表区域医疗水平医院的牵头作用。按照精简、高效的原则,整合设置公共卫生、财务、人力资源、信息和后勤等管理中心,逐步实现医联体内行政管理、医疗业务、公共卫生服务、信息系统、药品配送系统、后勤服务等统一平台管理,统筹医联体内基础建设、物资采购和设备配置,主动控制运行成本,实现人、财、物统管。
(四)信息助力完善服务体系,构建多元化办医良好格局。在全市医疗机构推行诊前、诊中、诊后全流程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改善群众就医体验。积极鼓励社会资本来郑州开办医疗机构,根据专科资源布局现状,引导社会资本重点投入,弥补康复、老年、护理等医疗资源的不足,从省外引进优质医疗资源,与知名医院在高端医疗、养生保健、特需医疗服务、互联网医疗、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临床科研等方面开展深层次合作。与公立医疗资源进行有益补充,形成机构类别丰富、专科特色明显,各有所长的良性竞争态势,提升城市的医疗健康产业综合服务能力和保障水平。
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九三学社郑州市委员会
建设美丽乡村,是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抓手。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四五”规划和远景目标建议中,提出要“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把乡村建设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实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广大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遵循乡村发展规律,才能让新时代的美丽乡村成为农民宜居宜业宜游的美好家园。
一、我市美丽乡村建设情况
我市自2015年启动美丽乡村试点建设以来,全市各级各部门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周密部署下,主动作为、精心组织、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2020年我市美丽乡村建设导则、实施方案、相关土地配套政策相继出台,科学引导全市美丽乡村建设,提升美丽乡村建设水平,促进乡村全面振兴。集中力量在2021、2022两年时间内,各级财政加大投入,建成50个以上精品村、300个左右示范村,完成沿黄区域美丽乡村示范带建设,形成美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美丽乡村组团初步形成,具有中原特色的美丽乡村可期可待。
二、存在不足
美丽乡村建设是生产、生活、生态“三位一体”的系统工程,仅仅注重其中任何一个方面都是不全面的。基础设施、房屋改造等生活方面建设,村庄美化、环境整治等生态方面建设,农业产业支撑、农业可持续发展等生产方面建设,都需统筹考虑、协同推进。对标美丽乡村建设水平较高的地区,我市美丽乡村建设在以下几个方面还需再提升完善:
(一)美丽乡村整体建设水平有待提高。我市前期试点建设以点带面,但还未形成整体同步发展的势头。中原特色不鲜明,对村庄的自然资源、传统文化、产业优势等的挖掘和利用还不充分。
(二)基础设施建设还需完善和提升。农村基础设施还不能适应农业现代化的要求,已建基础设施在建、管、用方面存在相互脱节问题,存在重建轻管现象。
(三)产业支撑不足,可持续发展动力还需增强。农村发展的关键在于培育农村自身的发展动能,这种发展动能主要来自产业支撑体系。但以传统养殖为主、没有优势产业支撑的乡村,可持续发展动力明显不足,制约着乡村振兴的持续推进。
三、意见建议
(一)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凝聚各方工作合力。各级各部门要在规划方案、基础建设、环境提升等方面发挥主导作用,进一步创新思路理念、创新工作方法,加大投入,形成政府主导下的美丽乡村建设合力;重视群众意见,考虑群众实际需求,提高建设效率和建设效果。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服务体系。着眼于城乡融合发展,发挥好城镇的辐射带动作用,完善全域城乡一体空间局部规划和基础设施配套规划,推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向农村延伸。
(三)大力推进城乡融合、文旅融合。文化旅游既是产业、更是环境,促进农民增收的同时,也促进农村环境的改善提升。以文化旅游的理念为指导,积极发展特色文旅产业,因地制宜搞建设,不大拆大建,保护好古村落。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保留乡村风貌、坚持传承文化,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四)统筹社会力量,激发村民积极性。加大宣传力度,大力推荐、宣传美丽乡村建设,鼓励更多的社会力量关注、支持、参与到美丽乡村建设中。培养能干的致富带头人,鼓励社会力量、企业家和致富带富能手积极参与到美丽乡村建设中,积极发挥群众主体作用,促进农民增收。
(五)以产业培育为支撑,推动村庄持续发展。贯彻新发展理念,充分考虑当地的水土、生态、气候特征,根据每个村庄的实际农业生产特点,选择适合的产业发展方向。引导群众树立品牌意识,提高农业生产的附加值,通过乡村产业发展,增强村庄可持续发展动力。
打造音乐文化名片 助力城市高质量发展
九三学社郑州市委员会
当前郑州正在全力冲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在推动产业转型和城市再造的过程中,可以把音乐作为一种城市的文化名片。通过音乐这个载体,实现用音乐“改变人们生活”和“助力城市发展”的愿景。
一、建议提出的必要性
文化城市作为城市形象定位的衍生品,是城市独特的文化符号,甚至是鲜明的城市形象识别体系。其中音乐不可或缺,甚至可以挑起建设“文化城市”的大梁。
(一)现代城市建设与发展需要音乐。音乐是一个生态体系,包含政治、政策、经济、教育、文化、建筑等城市发展的各个方面。音乐对我们的城市社会极为重要,在公共卫生健康、社会综合治理、地区经济发展等领域都能产生独特影响。比如音乐自身可以舒缓个人压力和情绪;公共场所的音乐能够增加人流量,让人们乐于停留、促进消费增长;城市兴起的广场舞、健步操,在推广健康生活方式的同时也成为市民广泛认同的城市文化载体;通过各类演出、演唱会的举办,带动夜经济消费,增强城市知名度。
(二)音乐是城市名片的一部分。历史上许多城市的出名,往往是一两首歌(或唱词)带来的。如历史上的开封、杭州、洛阳、长安等都城,今天的北京、成都、苏州、青岛等城市。当音乐成为一个城市的标识,城市的文化就会更加“动听”,城市的气质也会更加“迷人”,会吸引年轻人到这个城市来创业发展,吸引更多游客到此驻足体验休闲。
(三)音乐是城市发展的有力载体。现今,在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音乐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给城市的快速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和活力。城市的音乐文化是城市软实力的一种重要体现,也是推动城市品牌、形象树立的重要途径。城市在持续的建设与发展时,要重视对音乐文化的挖掘、创造和利用,给予其更多的包容,通过音乐文化作用的发挥推动城市更加健康、多样化、可持续化的发展。
二、建议的可行性措施
(一)用音乐艺术提升城市文化品位。一些成功的音乐城市都有共同的核心特征:有丰富的艺术家和音乐家资源、有浓厚的音乐氛围、有热爱音乐的受众、具备适合音乐演出的空间和场所,建议在推进城市高品质建设中,一是留住现有高校培养出的音乐专业人才,并让其有平台可以施展才华。二是可以通过加强城市规划对音乐艺术的吸收借鉴,甚至用各种建筑形式来表现音乐文化,来达到提升城市品质的效果。三是通过市民音乐文化活动的丰富和创新,增添人们的生活乐趣,陶冶人们的情操,提升生活幸福感和城市的归属感。同时加强使用现有文化场馆或者场所,使其得到最大化利用,开展形式多样的音乐文化活动和演出活动,不断丰富人们的生活。四是借鉴“城市书房”做法,将音乐引入公共空间和商家场馆,扎根社区、商圈,为居民和消费者提供公益性或微利性的文化服务,提升城市的外在品质和内在气质。
(二)用音乐文化助力城市产业发展。“三座城 三百里 三千年”的中原地区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早在“新石器时期”中原地区就有了“骨笛”,这些音乐文化虽沉寂于历史长河,却又扎根于人们的血脉。郑州在打造以文旅为主的核心板块时,可把打造音乐产业基地、传承非物质文化音乐、创新古乐等作为参考项。比如成都“东郊记忆”因为有中移动音乐创作基地的落地,吸引了大量专业人才聚集,衍生了多个上下游企业,成为西南部音乐产业的领军龙头。我市可以借鉴经验,走出新路,让音乐文化与产业相互融合,共同推进。
(三)用音乐活动打造城市品牌。目前我市各区已有了各自的音乐活动名片,比如巩义的“长寿山电音节”、中原区的爱乐乐团、金水区的郑州彩色音乐节等,多为自发生长,后劲发展需要更多资源集聚。建议借鉴成都、厦门、北京发展经验,制定并出台相应的“音乐城市”发展规划,出台各项利好政策,从制度上进行顶层设计,让实施时更有的放矢。比如,借助“黄河战略”打造“黄河音乐节”,借助美丽乡村建设打造独具特色的“音乐村”、“戏曲村”、“创作村”、“古乐村”等,让音乐与“美丽乡村”战略互为补充和融合,让乡村更有品味、更有内涵,吸引旅游,带动消费,进而增强郑州音乐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助力郑州高质量发展。
大力提高产业链 供应链现代化水平
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郑州市政协经济委员会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明确提出,要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2021年重点任务之一是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进一步把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作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郑州应立足市情,大力提升我市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一、郑州市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大而不强,产业链、供应链构建有山无峰。早在2014年,杭州市就着力打造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到2020年打造万亿级信息经济产业集群。作为郑州市制造业转型升级“一号产业”的电子信息产业,2019年实现总产值3685亿元,占六大主导产业比重为51.9%,这与先进城市占比差距大,与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不匹配。
(二)产业数字化平台缺乏、助推不够,制约了产业链、供应链提升。一是家底不够硬。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国家级科研项目较少。二是覆盖不够广。大部分制造企业由于资金、技术、应用风险等各种原因还处于观望阶段,盆景还未形成风景。三是融合不够深。不少中小制造业企业设备数控率、联网率不高,全市工业互联网云平台数据接入不足。四是生态不够优。我市的制造业层次、总量还偏低,特别是缺乏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进行数字化改造的跨界人才。
(三)供应链支撑不足,嵌入不深,制约了产业链整体竞争力提升。一是高质量的大学少。郑州科研转化、人才培养受到限制。二是研发投入少。郑州产业链、供应链开发创新能力均较弱,多数企业还没有建设自己的产品研发中心。三是产学研联系不紧。学是学、研是研、企是企,产业链得不到提升,发展受到抑制。
(四)产业链、供应链协同不力,制约了资源配置优化。一是营商环境优化不充分。郑州市营商环境仍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产业链、供应链发展水平,提升空间仍然较大。二是要素保障水平提升不明显。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难题至今未得到突破性推进。三是平台服务意识不够强。人才、工商、税收、上市、财政补贴等各种服务平台建设滞后,与国内先进城市差距较大。
二、进一步强化和优化郑州市产业链、供应链,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新冠肺炎疫情突然爆发,让世界经济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最严重的衰退,一些国家对我国遏制打压全面升级,外部环境带来巨大挑战。郑州正处于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按照省委“郑州要在国际上赢得更大影响力,在全国同类城市竞争中形成更多比较优势,在全省发挥更大辐射带动作用”的要求,抢抓机遇,强化优化产业链、供应链,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民生保障提供强大物质基础。
(一)做好顶层设计,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力。围绕建链、补链、强链、延链,建立“全市一体化、一盘棋、一张网”的产业集聚大数据云平台,有效助力精准招商,促进产业链、供应链布局优化和产业结构调整。建设“产业大脑”,为产业供应发展的相关平台作支撑、为产业发展的重大决策做好辅助。围绕产业链薄弱环节抓龙头企业、关键企业招商,提高垂直整合程度,增强产业关联性、集成性。围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程,集中精力解决“卡脖子”问题。围绕产业基础再造工程,打牢基础零部件、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等基础,增强我市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力。
(二)发展数字经济,助力产业链、供应链发展升级。深化关键举措,扎实推进“制造业数字化专项行动和万企上云链接”工程,建立数字化改造进度通报、项目滚动入库和服务平台对接机制,确保高质量完成三年目标。利用基础核心平台,加快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用平台化的服务供给,促进数字工程服务标准化、模块化,加快产业链、供应链升级。推动重大应用合作项目,鼓励国家智能制造示范企业和有条件的龙头企业试点开展“智能化”制造。
(三)优化供给侧,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郑州要紧紧把握国家战略导向,前瞻布局一批国家重点发展产业,最大限度吸引上下游产业配套,多措并举加速产业链、供应链重点环节突破,推动全产业链地区性互补融合。继续做大做强现代食品制造、新型材料、铝制品精加工产业,培育和保护现有或具有“链主”潜质的龙头枢纽企业。大力推动工业互联网、5G等信息化建设,助力推动供应链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提升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的整体应变能力。
(四)加强国际产业安全合作,推进产业链、供应链补钙强身。习总书记深刻指出,开放合作是顺应大势之举。当今世界,各种矛盾此起彼伏,各种新问题前赴后继,这样就更需要加强联系、相互支持、团结合作。建议进一步做好我市招世界强企、纳八方宾客的硬基础、软环境,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限制,利用国内大循环吸聚全球资源要素。推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有关产业的相关对接,深化两链互补性合作。加强与国内外经济政策协调,推动建立两链应急协调和管理机制,开拓合作共赢新局面。
培养规则意识 助推交通治理
郑州市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抓好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城市交通治理是城市治理的重要环节,集中体现了一个城市的管理水平、文明程度和整体形象,而规则意识培养是城市交通治理的关键。培养良好的规则意识,做好文明交通综合治理工作,让守法出行、文明出行理念深入人心,从而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一、郑州市亟待提升交通治理水平
(一)案件数量反映交通治理的重要。在中国裁判文书网以交通事故为关键词进行检索,2020年河南省交通事故刑事和民事一审案件在全国范围合计占比11.16%,排全国前列,而郑州市的民事一审案件排名全省第一。如此高的案件数量和占比,反映出郑州交通治理的重要性。
(二)车辆保有量体现交通治理的紧迫。根据市交通管理局数据显示,截止2020年9月郑州市机动车保有量已突破450万辆,排名全国前列。与此同时,郑州的人口密度较大,公共交通网络不够发达,堵车、事故和停车等交通问题时刻拷打郑州的交通网络神经,拷问郑州人的交通治理能力。
(三)历史机遇促使交通治理的进步。现代郑州,因交通而生,因交通而兴。近年来,郑州大力发挥区位交通优势,持续优化产业结构,从内陆腹地变身开放高地,迈上了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新征程。同时河南等13个地区入选首批交通强国建设试点,这标志着郑州交通也将迎来历史发展新机遇,郑州应借力东风,加快加强交通治理,为郑州腾飞迈出坚实一步。
二、郑州交通治理在规则方面面临的问题
(一)规则设定不科学。规则的制定是守法的前提,规则设定不科学明确,势必影响人们规则意识的建立。如十字路口设置的黄色安全区域不科学,行人站立在这个区域并不安全,车辆在转弯时常常碾压实线;非机动车道过窄,也是造成非机动车违章占用机动车道行进的原因;郑州市有大量单行道,这些单行道标志不够明显,指示性不强;有些道路导向设置不科学,不符合实际通行流量,造成堵塞的问题。
(二)非机动车和行人漠视交通规则。我们常常在路口看见等待红灯的非机动车和行人停在超越标志线的区域,造成右转车辆行进迟缓或者右转不能,客观上造成交通阻碍。
三、推进城市交通治理的相关建议
2020年10月交通运输部出台了《关于推进交通运输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问题的意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发挥法治的引领和推动作用,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交通运输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法治就是规则之治,现提出以下建议:
(一)注重规则的建立和意识的培养。在学校教育方面,应当突出系统化、常态化的教育,推动和协调教育行政部门,编写交通安全教材,将交通安全教育纳入教学内容,从小培养良好交通行为习惯和熟知交通标志和规则;交通安全普法方面,除了“百日攻坚”方案外,还可以根据青年人对短视频关注的特点,制作交通安全短视频或者微电影,使得交通安全普法常态化。
(二)设置合理清晰的规则。合理清晰的规则设置,可以提升遵守规则的自愿性,培养规则意识。应当对交通标志、标志线进行全市排查,发现遗漏、缺失、污损及设置不科学的,及时整改。根据周边环境,可以在十字路口设置交叉人行通道,提高行人通过十字路口的效率;除非道路中间有较宽的绿化带,否则不设置安全通行区域;行人通过路口的红绿灯设置黄灯时间,让行人安全通过路口。另外可以跨道路中心线设置共享车道、根据车流量的不均衡性设置可变导向车道、潮汐车道,达到快速、安全通行的目的。
(三)加强对交通规则遵守的监督。大力推进智慧交通技术创新应用,逐步将科技融入监管,如科学规范地设立电子眼,使得拍摄处罚更具合理性,这也是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的一个层面,处罚之目的旨在强调规则的遵守和意识的培养。
(四)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全面展开非机动车和行人交通违法行为的综合治理,加强信用信息归集、共享和公开,加强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创建非机动车、行人严管示范线,形成全市多层级的非机动车、行人交通违法行为严管格局。
(五)发动群众参与交通违法治理,主动监督。目前郑州市推出了“4G智能行车仪交通违法举报平台——和路宝APP”和微信公众号“郑州警民通”,市民可通过“举报中心”举报违法行为。但是其普及率和市民熟知率极低,应当加强宣传,发动群众参与交通治理,达到监督普及化,实现全民守法意识的提高。
规则意识的培养是守法的前提,监督手段的运用是规则意识培养的重要环节。郑州这个因交通而壮大的城市,将通过科学规范的交通治理,成为安全、有序的城市标杆。
传承大禹文化 弘扬大禹精神
让黄河历史文化主地标城市更加出彩
郑州市政协文化和文史委员会
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郑州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时指出,要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郑州市委、市政府提出要建设黄河历史文化主地标城市,打造黄河文化带、环嵩山文化带、中心城区城市文脉“两带一心”的城市文化发展战略。为此,我们认为应挖掘、传承大禹文化,践行、弘扬大禹精神,以大禹文化赋能黄河文化主地标城市建设。
一、大禹文化是黄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黄河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亘古以来,她用甘甜的乳汁哺育着中华儿女,滋润着神州大地。她以劈山斩石、一往无前的顽强精神,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雄伟气魄,铸就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兼容并蓄、厚德载物、开拓创新的民族精神。
大禹治水被评为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一百件大事之首。史载大禹治水治理的主要是黄河,大禹治理黄河是中华民族第一次大规模系统性治理黄河,为黄河流域留下了许多大禹治水的遗迹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如:禹门口、三门峡、洛汭、大伾山是大禹治水的重要文化地标,河伯授图,打开龙门口,大禹开三门等神话故事人们至今仍耳熟能详、津津乐道。大禹治水后的黄河下游史称禹河故道,为大禹与黄河的文化联系作了很好的诠释。
大禹文化是黄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大禹治水精神是黄河文化精神的源泉和内核。大禹治水改堵为疏的开拓精神,尊重规律的科学精神,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敬业精神,坚持不懈的奋斗精神,冠挂不顾的惜时精神,以民为先的民本精神等,奠定了生生不息、百折不挠、勇敢拼搏、博大包容的黄河文化精神的基石。
二、郑州是黄河之都、大禹故里
郑州位居黄河中下游分界处,桃花峪作为黄河中下游分界点,现在已被黄委会确认。2000年,桃花峪竖立起“黄河中下游分界线”界牌,河南省志第四卷《黄河志》中,又确定为郑州荥阳市的桃花峪,并为2013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材所采纳,现已成为学术界共识。
郑州是黄土高原与黄淮平原交接之处,是历史上黄河与济水交叉之处,也是黄河下游千里悬河的起点。以郑州为轴点,黄河历史上多次南北摇摆迁徙,曾多次改变黄河下游生态环境。黄河郑州段西起巩义,流经荥阳、惠济区,东至中牟;巩义市、上街区、登封市西部、荥阳市大部分地区皆属黄河流域。伊洛河注入黄河的洛汭即河洛汇流处,是伏羲画八卦之地,是中华文化之根——河洛文化的发源地。
郑州所辖登封市不仅是禹都阳城所在地,还是大禹故里。2018年8月,河南省姓氏祖地与名人里籍研究认定中心邀请中国社科院、中国先秦史学会、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四川大学等专家学者,在多年缜密的学术研究基础上,因文献有记载,考古有成果,文物有实证,民间有传说,地面有遗迹,学界有共识,而研究认定登封为大禹故里故都。
大禹与黄河关系密切,郑州是黄河之都、大禹故里,使大禹文化与黄河文化有机链接。20世纪80年代,黄河风景名胜旅游区已塑立了大禹像;本世纪初,黄河博物馆新馆建设时也塑立了大禹像,大禹文化元素已初步融入了黄河文化和郑州文化建设。
三、大禹文化赋能黄河文化主地标城市的建议
郑州以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为统领,以建设黄河国家文化公园为先导,高水准规划沿黄文化旅游带,将黄河沿线生态保护与文化挖掘有机结合起来,高标准打造黄河历史文化主地标城市,努力把黄河郑州段建成世界级黄河文明寻根圣地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观光体验目的地。深入挖掘大禹文化资源,使大禹文化融入“两带一心”文化战略,一定会使郑州黄河历史文化主地标城市建设更加出彩。
(一)将祭祀大禹与祭祀黄河、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有机融合。在每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时,同时在登封举办祭禹典礼,在巩义洛汭或黄河文化公园举办祭祀母亲河黄河,以体现黄帝人文始祖、大禹立国始祖、母亲河黄河在中华文明进程中的重要地位。为烘托黄帝故里拜祖大典的主体地位,也可在新密同时举办祭祀伏羲典礼,在内黄二帝陵举办祭祀颛顼、帝喾典祀,一主祭,三辅祭,可以彰显河南在中华文明史上发挥的重要作用。
(二)建设大禹故里文化园。在登封祖家庄即登封所规划的天地之中旅游新城西南建设大禹故里文化园,在已有大禹故里碑、禹生石纽碑、禹王祠的基础上,塑立大禹像,刻立大禹治水纪念碑,建设大禹祠和大禹文化博物馆,将大禹故里文化园打造成为大禹后裔前来寻根拜祖的圣地,打造成华夏儿女的心灵故乡和精神家园。
(三)建设天地之中禹都阳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禹都阳城王城岗遗址经过近四十年考古发掘,尤其是王城岗大城发现后,学术界认为从时间、地望和规模上都有资格被称为禹都。应该像建设二里头夏都博物馆一样,在告成镇建设天地之中禹都阳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一则可让“天地之中”真正落地,二则可充分展示王城岗遗址几十年来的考古成果,以彰显徐立毅书记“天地之中,黄河之魂,华夏之根,文明之源”这一对郑州的重要定位。
(四)打造大禹文化旅游精品线路。开辟大禹故里祖家庄-启母阙-禹都阳城王城岗遗址-洛汭-黄河文化公园旅游线路,将大禹故里、禹都阳城、洛汭和黄河文化公园链接起来,打造大禹文化二日游线路,使游客感受到大禹与黄河的紧密联系。
(五)创作一部大禹文化主题艺术作品。杭州、大连、蚌埠、天津、重庆等地已推出了以大禹为主题的动画、动漫、舞剧、歌剧、音乐剧、杂技剧、话剧,有的也已在国家大剧院演出,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文化效益。就戏剧而言,京剧、绍剧、川剧、晋剧、淮剧、湘剧等剧种都拍演过《大禹治水》一剧,而河南本土剧种豫剧、曲剧却拱手丢掉了话语权。因此,应继续完成纪录片《大禹》,立项拍摄豫剧《大禹治水》或影视剧《大禹》。
(六)在“两带一心”建设中应凸现大禹文化元素。郑州文化底蕴深厚,文化元素众多,但在“两带一心”建设中还应凸现黄帝、大禹、黄河、嵩山、商都等重要元素,突出郑州“天地之中,黄帝故里,黄河之都,文明之源”的文化特色。
发挥海外侨胞积极作用
助推国家“一带一路”建设
郑州市政协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员会
近年来,来郑创新创业发展的华人华侨、新侨、归国留学人员等海外高层次人才日益增多。目前,我市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60万人,占全省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的五分之一。其中归侨侨眷20万人,旅居海外华侨华人25万人,归国留学生和新侨人员15万人。累计引进海外回国企业850多家,其中留学人员创办企业230家;市内两院院士、“千人计划”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等高端人才中,留学人员的数量和占比持续增高。广大归国留学人员和新侨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广博的人脉关系和丰富的智力资源,是参与和推进中原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天然桥梁和纽带,为郑州市经济快速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一、郑州市侨团参与“一带一路”基本情况
发挥独特优势,服务经济发展。围绕发展第一要务,突出侨的特色,打造侨的品牌,贡献侨的力量。助推经济发展成效明显。倾力参与黄帝故里拜祖大典、中国河南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第十一届中国(郑州)国际园林博览会等全市重要经贸文化活动,近年来,共向海内外寄发邀请函6000余封,发送传真4000余件,电子邮件6000余件,先后邀请国际政要、海内外知名侨商侨领4万余人次来郑出席会议,开展经贸交流、投资考察和项目洽谈对接。围绕郑州融入 “一带一路”国家战略,郑州市创新开拓服务侨资企业的新途径,搭建侨资企业相互合作的新平台,及时掌握重点侨资企业在“一带一路”和国际产能合作中的需求,充分调动广大华侨华人积极性,正确引导他们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和国际产能合作,助力郑州市经济社会繁荣发展,实现互利共赢。近年来,共引进意向性投资40多亿元,落地资金近3亿元,连续多年超额完成全市招商引资任务。服务发展平台建设扎实有效。积极参与河南省侨联“圆梦中华—知名侨商中原行”品牌活动,组织和引导海内外侨商走进河南,共享发展机遇;充分发挥海内外侨领侨商联络广泛、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经济实力雄厚的优势,以侨为“桥”广泛宣传郑州,找到相互交流合作的切入点,为助力郑州市经济建设提供有力的保障。积极探索建立运用侨资源合作招商机制,促进地方经济与侨商共赢发展。侨商、侨青组织优势有效发挥。积极推动构建侨商组织网络,先后成立县(市)区级侨商、侨青组织6家,吸收会员763人。引导组织侨商与海内外60多个侨商社团建立联系,支持有实力的侨商企业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华侨社团、侨领侨商的联系对接和洽谈合作,策划并发起“中国中部医疗器械产业园”大型项目,接待了各国主要侨团等近万侨商侨胞。从2019年1月份至今,市侨商和市侨青会共接待了法国河南商会、日本河南商会、瑞士河南商会、美国河南商会等100多人次侨商侨胞,并已在美国、英国、瑞士、法国、日本五国设立侨商海外联络中心。政协组织的建言献策作用进一步发挥。一是组织政协委员和相关职能部门对郑州市的台资、侨资企业进行视察,了解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搭建好服务台资、侨资企业的平台。二是围绕“引导我市品牌企业境外投资,加快制造业‘走出去’步伐”开展专题调研,撰写了《引导我市品牌企业境外投资加快制造业“走出去”步伐》的调研报告,客观地指出了我市企业境外投资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根据郑州实际,提出了意见建议。三是围绕“优化海外国外人才公共服务保障体系,服务在郑安居乐业”主题召开双月协商座谈会,与会的政协委员、留学生代表及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了精彩发言,从多个角度为我市的海外国外人才公共服务保障工作建言献策。会后,我们将协商成果及意见建议进行了疏理,形成专报,向市委、市政府进行反馈。
二、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建议
海外华侨华人在资金、技术、管理、信息等方面有独特优势,但他们对国内及本地的政策了解需要平台,与国内的相关企业的联系也需要平台,有了平台,他们才能更及时、更广泛、更便利地了解国内和当地的政治、经济、社会形势,了解相关政策,才能做出内引外联的决策和项目投资决定,目前郑州在这方面还存在不足。结合郑州实际,对于凝聚“侨”力量,深度融入“一带一路”,有以下四点思考:
(一)增强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政策的了解。“一带一路”建设的精髓是“五通”和“三同”,即“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和“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这里就蕴含着对新侨的各种要求。“政策沟通”是共建“一带一路”的保证,每个国家,甚至每个城市都有可能存在不同的政策,技术标准、质量标准都不相同,有些新侨就留学或者生活在这些国家、这些城市,每天都与之打交道,发挥好“以侨为桥”的作用,多听取“一带一路”沿线侨胞的意见,了解当地民众的思维方式和审美情趣,有助于我市经济、文化传播“适销对路”,能让“最大公约数”更好的彰显出来。“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社会根基,若想很快得到沿线国家自治城市当地群众的广泛支持,居住地新侨和留学人员代表便有用武之地,能像毛细血管一样开展广泛的人文交流,来增进彼此合作和理解。“一带一路”不能只有我们河南这头,还要有世界各地的另外一头,通过新侨把它联起来,用最合适的原料、最合适的人力,做出世界上最价廉物美的产品,找到最合适的市场,同时又供全世界一起消费,这就是中原经济全球化。
(二)招才引智方面突出“留学中原”品牌。以新侨为主线,大力培育本土企业品牌,同时建立海外人才联络站,激励新侨参与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工作。引进国外知名大学合作机制,建立柔性引智机制,主动吸纳国内外高层次科技人才,推进和保障创新性科技人才的国际流动。为归国留学人员的“双创”提供良好的就业环境,支持海外人才离岸创业基地建设,招商引智、引智引才。以服务中原招商引资工作为重点,发挥新侨优势,积极投身协调工作中,构建国际化城市环境,以服务绿色技术和项目发展为重点,积极投身绿色发展。应吸引海归人才、高新科技人才和高层次人才回归家乡,投身于电能、核能、垃圾清理、污水治理等清洁工程并做出贡献。规划建设一批国际社区,组建一批国际化服务志愿者队伍,加强全市政务服务窗口及公共场所外语信息服务,完善涉外教育服务体系,打造“留学中原”品牌。
(三)主动出击,积极开展与跨国公司的技术合作。走出国门的新侨和归国留学人员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要加强交流、寻找商机,为住在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同时,也为中原企业“走出去”发展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努力做“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参与者、贡献者、受益者,共赢共享新机遇。要加强与世界500强跨国公司的深入研究,针对其投资动向、所需投资环境,积极开展洽谈合作。同时要更加注重对跨国公司技术、管理和先进理念的引进,着眼于本土品牌的对接,吸收跨国公司的核心技术,培育成新的支柱产业。充分利用好跨国公司的高新技术嫁接,提升中原本地传统行业。引导大中型企业联合高校和科研机构,形成技术创新专业化配套体系,对引进的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创新,逐步掌握核心技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四)增强与“一带一路”国家的民间对话和考察。做好“留心工程”,保护好侨胞的祖坟、祖屋、祖祠。祖屋、祖坟、祖祠是联系海外华侨华人与家乡的文化纽带,也是凝聚老一辈华侨情感的重要精神载体,更是为新侨留的“根”和念想,政府须尽力做好保护“三祖”的工作。同时,积极组织带领新侨企业、中原本土企业参与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各种形式的民间对话,借助中原自身拥有的旅游、文化、历史等优势资源,主办或承办各种峰会、论坛、研讨会和博览会,通过民间活动实现信息资源的互通和共享。除了向世界推介少林功夫和中原文化,还可以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推介河南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内陆腹地的战略支撑作用与沿海沿边沿线之间的区位优势。新侨可以发挥自身优势推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和国家之间的基础设施联通合作,拓展能源、资源合作,深化经贸产业合作,加强人文交流合作,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助推中原国家中心城市深度融合“一带一路”建设。
推进轨道交通TOD综合开发
助推城市经济转型发展
民革界别委员 李志学
TOD模式是以公共交通站点为中心,以400-800米(约5-10分钟步行路程)为半径进行高密度开发,形成同时满足居住、工作、教育、购物、娱乐、出行、休憩等需求的多功能社区,达到生产生活生态高度和谐统一。
日本、香港、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经过几十年探索TOD模式,将轨道建设与工作、商业、文化、教育、居住等各种功能于一体,将城市开发理念进行更新和城市运营方式进行重构,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国务院办公厅在2014年7月就出台相关意见,正式以文件形式提出TOD概念。内地目前TOD仍处于起步发展阶段。一些先行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武汉、南京、西安,成都,重庆,昆明等)都开始探索和实践以TOD模式进行轨道交通的规划、建设,获得了一些经验:如“建轨道就是建城市”“轨道+物业”“轨道+社区”“轨道+小镇”“轨道+新城”等新型建设理念。
一、轨道交通TOD综合开发的特点和优势
通过对成都、重庆等城市轨道交通TOD综合开发项目调研,联系我市实际,发现其具有以下优点:
(一)土地升值回报高。TOD模式通过先期对规划发展区的用地以较低的价格征用,导入公共交通,形成开发地价的时间差,然后,出售基础设施完善的“熟地”,政府从土地升值的回报中回收公共交通的先期投入。
(二)加速区域成熟推进。TOD模式对地铁沿线站点、场段周边土地结合城市区域发展进行统一规划、一体开发,可吸引大量房地产开发商,特别是具有前瞻性、有实力的优质开发商的关注,从而带来高品质的开发理念,加速区域推进,提升区域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三)优化城市发展格局。TOD模式将改变过去城市发展“摊大饼”式的单一集中型城市结构,通过在城市实施TOD综合开发,形成新的交通枢纽、商业中心和生活中心,构建多中心的城市发展新格局,有效缓解中心城区的人口负荷、交通拥堵和资源环境承载压力。同时,通过整体策划规划、统筹连片实施,对站点核心区进行高密集约开发,退让出更多公园绿地和开敞空间,让城市更加宜居。
(四)提升城市消费能级。TOD项目依托轨道交通站点的人流聚集效应,围绕站点打造高密度商业空间,植入新经济业态,营造新消费场景,将轨道交通“客流”转化为“人留”,提升城市生活品质和消费能级。
(五)加速产业发展和增加税收。TOD模式下,住宅、写字楼、商业、酒店等多种物业形态并存,合理配比,将逐步形成新社区中特有的产业聚集效应,从而进一步加速区域产业发展,进而增加政府税收收入。
(六)减少政府财政支出。TOD模式下,轨道公司在不违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通过参与地铁沿线站点、场段周边土地整理收储、建设开发销售等,获取土地一、二级开发利润,并将其投入到轨道交通建设中,从而弥补运营亏损,反哺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减少政府财政支出。
二、我市在公共交通综合开发中出现的问题
(一)顶层制度设计不完善。城市公共交通用地综合开发涉及土地资源管理、土地供给、规划、资金等多个领域,需要协调相关部门共同推进,目前政府还未出台关于城市公共交通用地综合开发的纲领性政策文件,难以有效协调各方资源共同推进综合开发工作。
(二)公共交通场站用地保障不到位。由于城市交通规划滞后于土地利用规划,导致公共交通预留用地不足,难以满足运营和开发需求。此外很多地方都普遍存在城市常规公交场站用地被随意挤占的现象,已纳入规划的城市常规公交用地经常会被调整为商业开发价值较高的项目。
(三)多种规划编制缺乏有序衔接。城市交通规划滞后于土地利用规划,使得公交用地选线时常与城市土地利用发生冲突;城市公交线路和站点规划缺乏综合开发观念,未实现公交与土地利用的协同发展。公共交通和土地利用在规划时序和内容上均缺乏协调,交通规划往往处于十分被动的地位。此外,在公共交通站点规划和建设过程中,缺乏一体化发展的理念和方法,与站点周边的设施及其他交通方式缺乏有效的衔接。
(四)综合开发对于社会主体吸引力不强。根据规划要求,公共交通综合开发项目的容积率低于纯商业或住宅用地的容积率,项目利润空间有限;同时在以TOD理念为引导的公共交通发展战略下,公共交通增量用地主要分布在距离城区较远的新区或郊区,客流少且经济发展不如城区,短期内不具备商业开发的价值,导致企业对用地综合开发的意愿不足,减弱了社会资本参与综合开发的吸引力。
三、以TOD综合开发助推城市经济转型发展的建议
当前,郑州地铁累计运营里程达到206.3公里,居全国第12位,“十四五”末规划建成700公里左右,围绕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TOD发展潜力巨大。值得欣喜的是,徐立毅书记也洞察到TOD综合开发的巨大潜力,指出郑州要坚持新发展理念,围绕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目标,大力推进轨道交通建设,加快打造“轨道上的都市”。结合我市实际,建议如下:
(一)高位谋划,成立TOD综合开发领导小组。建议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挂帅,尽快成立郑州市TOD综合开发建设领导小组,发改、规划、交通、土地、财政等相关部门及各县(市)区作为成员单位,全面研究TOD综合开发对城市发展的作用,制定相关政策、法规,指导我市TOD综合开发。
(二)顶层设计,进行TOD综合开发总体规划。根据郑州市轨道交通规划,制定TOD发展总体规划。预留公共交通站场用地,先期引入TOD综合开发项目,出台公交场站土地集约节约利用、轨道交通土地综合开发利用、沿线土地储备及开发相关政策,明确轨道公司在轨道交通实施阶段的主体责任,制定切实可行的轨道交通沿线物业开发收益目标,从而通过TOD规划整合研究将站点周边土地资源的增值效益最大化。
(三)项目推进,验证综合开发效果。建议尽快引进TOD综合开发项目,梳理和明确TOD开发项目的区位、规模、主导企业、时间进度等,建立工作台账,推进已完成一体化设计的综合开发项目落地实施。
(四)人才引领,建设不同层级的技术支撑力量。一是培养项目策划技术队伍。可通过引进项目策划团队,积极对接TOD领域国际国内领先企业,设置多种灵活合作模式,共同参与国内TOD开发战略研究。二是培养规划设计技术队伍。面向海外招引TOD规划设计专家,作为亟需紧缺人才特殊引进,充实到职能部门和企业一线,实现“经验复制”和“技术嫁接”。三是筹建运营管理队伍。加强与TOD领域国际国内领先企业的合作,提早筹建商业运营项目团队,谋划TOD项目业态、产业集成、消费场景等的融合发展和特色发展。四是强化技术支撑规范性。建议可通过设立轨道交通TOD专家委员会的方式,广泛吸纳国内外专家,为轨道交通综合开发提供常态化、规范化的技术支撑。
(五)降低风险,探索“土地预申请”制度。根据2006年国土资源部颁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范》规定,“为充分了解市场需求情况,科学合理安排供地规模和进度,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建立用地预申请制度”,“单位和个人对列入招标拍卖挂牌出让计划内的具体地块有使用意向的,可以提出用地预申请,并承诺愿意支付的土地价格”,“提出用地预申请的单位、个人,应当参加该宗地竞投或竞买,且报价不得低于其承诺的土地价格。”通过探索实施“土地预申请”制度,在规划设计阶段对有意参与开发的房地产企业的筛选,使项目开发收益最大化,避免出现因房地产企业自身原因造成的项目长期搁置的局面,有效降低项目开发风险。
关于把研发投入强度
作为“十四五”标志性指标的建议
民盟界别委员 时文忠
反映我市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驱动能力的“全社会研发投入(R&D)水平”,近年存在“三降一不高”现象。即认定的有研发活动规上工业企业下降,科学技术财政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有所下降,高技术制造业企业数量和占比均下降,基础研究占比较低反映研发水平不高。
一、郑州研发投入水平落后
2018年郑州市R&D经费投入185.3亿元,R&D经费投入强度1.83%,较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远低于《郑州市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实施方案》设定的“2018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235.6亿元,占GDP比重达到2.4%”的目标,更是低于全国(2.19%)0.36个百分点,在全国9个国家中心城市排名由上年的第8位下滑至第9位。2019年在北京发布的《世界智能制造中心发展趋势报告(2019)》,50个上榜城市中有22个中国城市。郑州在城市“科研水平”中排49名,在中国城市中排21名。
二、建议
为了全面贯彻 “一条主线、二力联动、三大创新、四个一批”总体思路,2021年力争实现“三提升六倍增”目标,现提出以下建议。
(一)借市委全会东风,强化党抓全社会研发投入的力度。把“全社会研发投入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和年度考核纳入市委督查督办内容。力争实现“2020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376.4亿元,占GDP比重达到3%,比‘十二五’末增长1.4个百分点”的目标任务。
(二)由市科技领导小组牵头,抓紧修订完善《研发投入若干政策》。面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旨在通过政策引导,惠及更多企业,切实发挥科技创新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用。
(三)立即启动《郑州市科学技术投入条例》的修订工作。20多年来,我市的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对科技研发投入的依赖度日益增强,需要把好的政策、机制、做法以地方法规的形式固化下来,为全社会研发投入增量、提质、增效提供更快更好的服务。
(四)全力发展智能制造业,带动各类研发项目落地。《2019智能制造报告》对全球50个智能制造中心城市进行评价,郑州有幸上榜。但是,除了在产业融合度位居第九位外,其余均排名靠后。这启示我们,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智能制造业,将成为城市各类研发投入项目的主战场,以研发投入为支撑的智能制造业,将引发继“商战”之后,一场引领郑州新发展的“智战”。
(五)把“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作为标志性指标,纳入“十四五”规划。实现郑州市由补短板的发展模式向增强发展动能和扩大发展潜力的模式转换,为长期高质量发展创造条件,打好基础。
会展赋能 打造时尚魅力之城
无党派界别委员 王洪波
会展业是会议、展览、节庆、赛事和奖励旅游等活动的总称,是新兴服务行业。具有效益性高、联动性高、导向性强、凝聚性好、交融性大等特点。在集聚优质资源要素、加速推动产业发展、促进扩大对外开放、提升城市影响力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带动作用,在城市品质提升、精神文明建设、和谐社会构建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日益明显。为全面落实市委十一届十三次全会精神,充分发挥会展业在提升城市品质、拉动产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将郑州打造成为既传统又现代,既包容又大气的最具活力时尚魅力城市,建议如下:
一、融合发展,激发城市鲜活性和灵动性
(一)会展+产业。一是以展会节赛为平台,提升产业创新设计能力和产品营销能力。比如汽车拉力赛、工业设计周、时装文化周等,打响“郑州原创”“郑州智造”“郑州设计”品牌。二是推动文创企业与制造业对接,诞生潮牌和爆品,结合产业、城市资源开发文创产品博览会、文创产品设计大赛和文创产品展示等活动,促进产业与时尚的深度融合,推动产业升级。三是以“夜游”主题观光、“夜娱”文化体验、“夜购”时尚消费为主题,打造产业市集(夜市),不仅丰富本地市民夜生活,而且还可以吸引外地游客留下来,带动地方经济发展,进一步拉动内需。同时培育引进一批时尚产业,比如供应链平台公司、网红直播等,推动网红定制模式发展,孵化一批时尚网红品牌,打造一批时尚产业品牌等。
(二)会展+文化。一是整合郑州及河南历史文化资源,深度挖掘文化核心内涵,提炼和深化文化符号,对城市建筑、机场、车站、公园、绿地、商业综合体和社区等公共空间,实施文化艺术形象展示提升工程。二是以黄河文化为主题,打造黄河流域文化活动周(如创办合唱艺术节、钢琴艺术节、动漫艺术节、摄影、书法、绘画和美食节等),打造郑州国际人类文明基因博览会,提升郑州文化产业的原创能力,培育形成一批具有鲜明中华文明基因标志的IP。利用传统文化机构自身较好的信息化基础,主动开放数字文化资源,寻求与数字文化企业的合作,共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引导文化消费,提升艺术品味。三是探索开展“微型博览会”进社区、进站台、进公园和进商场等活动,融入中华历史文化,让其成为留住市民乡愁的精神和物质载体,让文化成为彰显郑州魅力的一面旗帜,让市民时时处处有文化艺术的体验和品鉴。
(三)会展+旅游。一是积极申办2030世博会、世界休闲旅游节、中欧旅游论坛和全球旅游网络运营商合作交流会等大型节会活动,持续办好世界旅游城市市长论坛;积极开发新的旅游线路和品牌,比如利用我省拥有丰富的地质旅游资源和地质文化资源,可联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举办世界地质旅游博览会,彰显中原特色旅游。二是会展形式入驻传统旅游景点。现在的旅游景区大多数以自然景观为主,缺少人文气息,通过创新创作会展内容,建设与自然景区有机融合的会展体验区,赋能自然景区,使会展与旅游深度融合,相得益彰。
(四)会展+农业。一是服务乡村振兴工程,雕琢乡村产业和环境,有机更新传统乡村。通过会展干预,顶层设计、主题策划,促进人、自然和产业完美融合,提升第一产业内涵,丰富第三产业形式,融教育、体验、观光和文化于一体,打造全新乡村产业生态链。二是实施大地文化展示展演活动,通过节会活动的创意,传承农耕文化,推动农村新型业态和创新。比如,丰富“丰收节”的内容及形式,根据季节举办各种农业、农村和农产品的展示活动,开发举办麦田音乐节、麦田婚礼、采摘节、农业嘉年华、民俗文化节和食材食品艺术节等活动。
(五)会展+商贸。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丝路”优势,通过举办“国际商品购物节”“进口商品博览会”“消费品博览会”“郑州全国商品交易会”等,推动内陆地区国际网购消费中心和国际时尚消费中心的打造。大力引进知名品牌“首店”、旗舰店、体验店和国际连锁店,打造郑州BOX(盒子),鼓励高端知名品牌、设计师品牌和高级定制等在郑首发新品,积极承接国际品牌首发、首秀、首演活动,打造国际品牌区域性首选地。
(六)会展+体育。持续加大体育赛事申办力度,提升郑开、郑州城市马拉松的国际化程度,提升“少林国际武术节”的品牌影响力,同时利用少林武术、陈氏太极等优势,开发新的武术体育赛事活动。举办体育文化博览会,开发各种体育衍生品。
二、创新发展,为时尚之城注入新动能
(一)打破空间局限,创新发展理念。当前会展业发展的瓶颈是场馆供需矛盾突出,新建项目推进缓慢。要更新发展理念,构建新格局,培育新体系,创新尝试打破局限性思维,充分挖掘体育场地、商业综合体和广场等城市公共空间,用全域的理念、精品的理念来打造不同主题、形式多样的展览展示活动,打造集传统文化交流展示、非遗展示、现当代艺术展览、文化消费、创意办公、教育培训、体育休闲和美食餐饮配套服务等业态于一体的会展综合体(会展街区)。通过会展表现形式,串连城市空间,展示文化艺术魅力,引领新消费、新生活,提升城市品质和魅力。
(二)运用互联网技术,创新服务模式。一是加强市场主体的互联网技术运用指导和培训,开发“云展会”,打造永不落幕的展销会。二是推进智慧场馆建设,通过信息化手段整合安全防范、疫情防控等措施和会展服务资源,提升会展活动服务功能。三是建立郑州会展大数据中心。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信息手段,收集整合、开发运用郑州会展业全行业数据,打造信息发布、智慧营销、客户管理、现场管理、供应链管理、展会分配、数据分析、网上导览和物流运输等管理服务系统,实现全过程全流程数字化管理。
(三)生态环境再造,创新保障机制。融合发展、统筹推进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工作推动上要做到立足长远,统筹谋划,勇于尝试,敢于创新。一是组织保障。建议成立市级层面的领导协调机制,研究顶层设计,优化布局,整合资源,统筹推进。要以政府主导,市场化、专业化运作为原则,加大政策研究和立法进程的推动,充分发挥会展经济的拉动作用。二是资金保障。持续加大扶持资金的投入,同时研究税收、土地和金融方面的保障政策,在新项目开发、新品牌落地、新企业入驻方面制定优惠政策。三是人才保障。制定优惠政策,积极引进时尚、文艺、文创、会展、旅游、设计以及头部网红主播等时尚产业的复合型人才,为他们到郑州设立工作室、创作室提供配套服务。四是环境保障。设立时尚文创产业园区或者创作基地,搭建郑州时尚传播平台,加大宣传力度,吸引知名时尚传播媒体落户郑州,培育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传播媒体,为新经济、新业态发展提供优质便利的政务服务环境。
活化文物资源 为郑州城市文化建设赋能
无党派界别委员 于祥萍
郑州拥有丰厚的文物资源,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4处,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131处,郑州市文物保护单位246处,郑州博物馆馆藏文物5万多件,郑州文物考古研究院也藏有可用于科研的文物。活化文物资源,讲好文物故事,让文物为城市文化建设赋能,以推动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使郑州更加出彩。
一、活化文物资源在城市文化建设中的意义
201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演讲时指出:“要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如何让文物“活起来”,穿越时间的间隔与现代相连,将文物内涵中与时俱进的精神链接到城市文化建设和人们当下的生活中,是文物活化、创新、利用的关键。
如何用文物资源赋能郑州城市文化建设,是郑州城市文化建设和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时必须重视的问题。让文物活起来的前提是研究文物背后的故事,以物鉴史,串联起文物与文物、文物与地域、文物与人、人与人之间内在联系,建构一个有利于“让文物活起来”的生态,以融入生活、回归社会、服务人民的方式,激活文物蕴含的智慧和能量,为城市文化建设赋能。
二、文物资源赋能城市文化建设的不足
郑州10万多年前已经有人类生活;8000年前,这里已形成聚落;5000年前,这里已筑有城池;4000年前,这里已诞生王权。从旧石器时代到辉煌的汉唐,从宋朝的嵩阳书院到清末的康百万庄园,无论是哪个时代,郑州在历史长河中都熠熠闪光。郑州文物资源丰富,文保单位灿若星辰,祖先的智慧以文物的形式留存于广袤的大地上和博物馆里。但郑州并没有在保护文物的同时,很好地将文物资源合理利用,以服务文化产业的发展,服务城市文化建设。
(一)很多重要文物保护单位没有成为宣传郑州城市文化的窗口。郑州文庙、城隍庙、二七塔、大河村遗址博物馆等,虽对公众开放,但并未成为郑州城市旅游的亮点,成为外地人到郑州必打卡之地,成为宣传郑州文化的重要窗口。
(二)没有利用文物资源打造精品城市礼物。未能充分利用彩陶双连壶、杜岭方鼎、莲鹤方壶、武则天金简、苏东坡《醉翁亭记》书法等重要文物,打造精美的城市礼物,使人物一看到这些文化产品,就联想起中国八大古都之一郑州厚重的文化积淀。
(三)没有利用文物资源开发更多文创产品。文物资源转化为文创产品,是植根于文物的独特属性,提炼其文化元素,用文化创新的方式讲述更符合现代人认知的品牌故事。郑州现在仅有华冠文化、爱奇葩、豫游记、何视品牌设计等文创企业,产品少,产值低,与郑州作为中国八大古都之一的城市定位很不匹配。
(四)文物资源没能很好地融入城市建设。郑州的公园、街头雕塑、建筑设计、文艺创作等鲜有以重要文物为设计元素的,致使城市文化没有郑州地域特色、文化特色,与厚重的郑州存在着比较严重的水土分离,没形成赋能城市文化建设的向心力。
三、关于文物资源赋能城市文化建设的建议
郑州是一个文化大市、文物资源大市,作为省会城市、国家中心城市和黄河文化主地标城市,有责任将郑州文化乃至中原文化在城市建设中呈现出来,如让郑州的机场车站,成为目的地而不是中转地;将公交站点、地铁站等改造成行走的郑州故事长廊,以情景互动的方式,展现郑州文化,让人们找到“老家河南”的归属感。
(一)重构郑州的大IP。将郑州打造成老家河南的文化庭院,把郑州的文物资源等文化元素做成地域文化盆景,聚焦关键节点,放大文化效应,使市民和游客触摸到郑州历史的文化脉络,并愿意将其传播出去,使郑州真正成为一个行走的文化课堂。
(二)讲好郑州文物故事,用产品承载故事。对于普通大众来说,简单标注长度、宽度和年代的文物资源是枯燥无味的,人们真正想知道的是在当时那个时代,这件文物背后发生过的故事。在挖掘故事时,既要回到过去,又要立足当下。当文物故事与时代精神找到了契合点,就必然能够得到人们的喜爱。万众直播的新媒体时代,传播已不是问题,内容才是关键。文化聚合力的形成,先内化,再外化,首先让郑州人通过看得见的文物赋能,用大家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出来,建立文化自信,才能带来流量,自发传播,才能为一个城市赋能,塑造一个有文化有素养的新郑州。
(三)提炼文物独属的DNA,做在地化创新产品开发。基于对年轻人线上行为的观察,“90后”“00后”是正在经历中国崛起的一代,非常有民族自豪感,当你去讲传统文化、讲文物故事的时候,他们都很喜欢。这从侧面反映了当前中国年轻人对“唤醒”文物的兴趣。文物资源的创新产品开发,如果能提炼独属性的文化DNA,向下扎根,汲取文物更多深层次的文化营养,扎根文化衍生品的市场,沐浴政策的阳光雨露和春风,打造可持续传播性的产品,就可让消费者在购买、使用的过程中,体味文物深处蕴含的智慧和能量。
(四)构建在地化文创矩阵,建立地域文创产业链。郑州在地文创企业有近200家,优秀者有华冠文化、爱奇葩、豫游记、何视品牌设计等。但因为本土企业长期以来的“墙内开花墙外香”的经营策略,不能很好地与市政府对接本土的文化建设项目,从而导致本土企业没有机会进入到郑州的文化建设中。借助扎根本土的企业,共同构建在地化文创矩阵,做好本土文化提炼、创新利用与合理分工,建立郑州文创产业链,通过可持续的文物资源创新利用,塑造出独属于郑州的文化形象,应是郑州文物资源赋能城市文化建设可执行性最强的方式。
挖掘沉淀在郑州大地上的文物资源和文化元素,深耕郑州历史文化,树立文化自信,郑州城市建设一定能够更具有人文特色,为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增光添彩。
推进普惠金融建设
助力“六稳”“六保”落地
工商联界别委员 李文凡
2020年以来,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巨大冲击,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维护经济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党和国家提出“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的政策方针,作为当前时期经济发展工作的重心。
一、普惠金融是支持“六稳”“六保”的重要力量
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一定要把金融搞好,尤其是普惠金融。经济是肌体,金融是血脉,两者共生共荣。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全力以赴做好金融支持和服务工作,是稳金融、保金融,促进经济和金融良性循环、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应对疫情影响,保住亿万市场主体特别是受疫情冲击最严重的中小微企业,经济回升才能有动力。对此,推进普惠金融建设,为中小微企业提供强有力的融资支持,才能帮助企业渡过难关,稳住经济发展。
二、郑州市普惠金融建设现状
(一)政策聚焦郑州市普惠金融发展
近年来,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郑州市政府各部门、各区县政府以及各银行机构,相继出台多项普惠金融政策及服务方案,为中小微企业发展、乡村振兴及大学生创业等提供金融支持。
2020年1月,郑州市政府会同中国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制定《郑州市复制推广兰考国家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试点成果的工作方案》,到2020年底,因地制宜在郑州县域地区复制推广以数字普惠金融综合服务平台为核心,以“普惠授信、信用建设、金融服务、风险防控”为基本内容的“一平台四体系”普惠金融框架。
2020年全国两会,全国人大代表、央行郑州中心支行党委书记、行长徐诺金基于兰考普惠金融试验区建设实践,提交了关于尽快制定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普惠金融促进法》的议案,督促完善普惠金融在我国的法律保护地位。
此外,在今年7月河南省出台的《河南省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若干政策措施》中也提出,“实施支持市场主体普惠特别帮扶计划,构建常态化、多形式政银企对接机制,推动各银行机构将普惠金融考核权重提升至10%以上,建立健全尽职免责机制,适度提高普惠型小微企业不良贷款容忍度,小微企业综合融资成本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以上。”
(二)“三潮叠加”对郑州市金融市场的影响
当前,郑州市金融市场正面临严峻考验。经济下行潮、疫情潮、中小企业倒闭潮,“三潮叠加”制约郑州市金融市场的恢复与增长。对银行来说,经济下行和新冠疫情造成某些行业企业还款能力下降,贷款需求下降;此外,企业业务活动和个人活动受限,存款增长放慢,造成银行盈利收缩。对其他金融机构而言,如小额贷款公司(以下简称小贷公司),疫情期间客户贷款需求不足,导致7000家小贷公司业务几乎停滞,加之客户逾期上升,财务链受到冲击,企业面临倒闭的风险。
“三潮叠加”加剧了金融主体的生存和发展的压力,从而影响其发挥普惠金融的服务和创新能力。
(三)借贷新规下郑州市民间金融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2020年8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正式发布新修订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下称《规定》),修改后的《规定》,对民间借贷利率的司法保护上限进行了调整,将民间借贷利率的司法保护上限为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四倍(即4倍LPR),和此前的24%和36%相比,有较大幅度的下降。
虽然关于民间借贷的司法解释只适用于民间借贷行为,不适用包括商业银行、消费金融公司等金融机构,但在实践中,部分地方法院也以民间借贷利率司法保护上限来约束金融机构的信贷行为,从而造成利率上限管制政策的“双轨制”。其结果是,不同的各级法院立场、裁判不一,给金融机构带来困扰,亦不利于金融机构根据市场情况自由设定灵活的放贷利率。
另外对于小贷机构,目前是否适用民间借贷利率上限在法律层面还存在争议,自2005年央行开启小贷公司试点以来,小额贷款公司的监管身份一直不明,并没有纳入发放金融业务许可证的范畴,而是交由地方金融办(局)负责监管。
三、对郑州市推进普惠金融建设的建议
(一)对普惠金融机构提供风险补偿和奖励
加强对科技型、创新型、创业型民营经济的金融支持力度,建立中小民营经济体信贷风险补偿基金,通过奖励、风险补偿等多种方式降低商业银行、融资性担保公司和小额贷款公司等普惠金融机构对民营经济体增信融资的风险。
开展民营企业融资对接专项行动、专项服务、专项监管。从而引导融资性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帮助中小民营经济体增信融资,降低中小民营经济体融资成本,提高贷款覆盖面。
(二)向为中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金融机构提供税收优惠
根据《关于进一步深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意见》、《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促进小额贷款公司健康发展的意见》和《河南省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若干政策措施》,全面落实关于金融机构的税收优惠政策的落地与实施,减轻金融机构的税收负担,降低经营成本,从而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更好的融资服务。
(三)加强对民间借贷行为的法律适用解释指导
由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统筹协调,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为对象,结合对民间借贷市场和民间金融机构的调研和分析,尽快形成相关实施上级司法解释的统一意见,明确法律适用范围、适用对象,统一裁判标准,保护合法的民间借贷及民间金融机构的合法行为。
同时,建议郑州市金融监管部门,明确小贷机构的监管身份,即金融机构亦或是民间借贷,以便明确小贷机构适用的监管范围和法律范围,减少小贷机构涉诉后的法律适用困扰。
(四)加强对普惠金融科技创新的奖励
建议郑州市对复制兰考国家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试点成果的金融机构,效果突出者给予奖励。对积极打造数字化普惠金融服务平台、运用创新科技研发金融服务产品的金融机构建立激励机制,促进普惠金融产品与服务模式的创新,提高郑州市普惠金融建设水平。
综上建议,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应支持建设普惠金融服务体系,在各级政府、相关部门的切实推动下,持续发挥普惠金融在做好“六稳”落实“六保”的重要作用,为经济末梢毛细血管增加供血量。同时,金融机构也应在当前经济形势中主动作为,同心同德,与市政府、相关部门一道,通力合作,响应党和人民的号召,践行普惠金融,不断优化、提升中小微企业融资可得性、便捷性和多样性,助力小微、实业兴邦,共同为促进我市普惠金融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关于加快我市大数据产业发展的建议
工商联界别委员 张玉笋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和智慧社会”,明确要求深入挖掘大数据商用、民用、政用价值,全面提升经济社会智能化水平,不断推进国家大数据战略。
我市大数据产业起步较早,具有一定的基础。2017年中共河南省委、省政府相继出台了《关于河南省推进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和《关于加快推进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的若干意见》的文件,确定了全省在建设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过程中的总体目标和发展布局,对郑州市大数据发展提出了目标任务:打造郑州大都市区核心发展区,重点布局建设区域性大型数据中心,建设郑东新区龙子湖智慧岛和高水平大数据产业园区,成为大数据高端人才集聚地、大数据创新应用中心和大数据产业发展高地,形成引领试验区加快发展的核心增长极。
经过近几年来的建设发展,我市大数据产业初具规模。郑州作为河南省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核心重要区域,在全省大数据产业的发展中起重要的引领和示范作用。2017年2月,郑东新区智慧岛作为河南省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核心区率先启动建设。随后,郑州高新区大数据产业园和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国际智能终端大数据产业园2个重点园区也开始建设。
尽管我市大数据建设方面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但是也存在信息交互共享不到位、技术数据与经济发展需求融合不足、应用潜能发挥不充分、大数据人才匮乏等问题。
一、我市大数据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信息交互共享不到位,存在“信息孤岛”现象。缺乏普遍意义上的数据流通平台,数据跨领域、跨行业的流通和共享存在“壁垒”。不同部门的数据储存在不同地方,格式也不一样。大数据应用的最高层次是用数据来形成智慧,做数据分析首先要整合数据。不同格式且存在不同地方的数据,难以进行关联融合,形成了一个个“信息孤岛”。
(二)数据开放度低,流通不畅。一些部门存在不愿共享、不敢共享、不会共享等现象,将数据“据为己有”,严重影响大数据产业的资源配置效率。
(三)数据标准化程度低。数据储存在不同部门,格式也不一样,导致数据的商业价值不高。由于数据标准不统一,数据难以交换,不利于数据共享和开放。
(四)技术数据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度不高。无论在政府层面还是行业组织、社团机构层面,都缺乏能让企业实现资源共享的海量数据整合平台。受此影响,许多实体企业无法通过大数据应用来促进有效转型升级。
二、加快我市大数据产业发展的建议
(一)完善大数据产业发展保障机制。成立我市大数据产业发展领导小组,负责开展全市大数据总体发展和建设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等工作,统筹推进全市大数据政策及标准规范制定、信息化建设、数据资源管理、大数据应用推广。建议出台相关政策和相应的地方性法规,推动跨部门、跨地区、跨行业的数据资源共享。同时也要充分注重对数据安全、个人隐私的保护,制定和明确数据资源权益、数据资源边界、个人隐私保护等方面的法规细则,在安全可控的基础上,促进对数据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为大数据产业的发展扫清障碍。
(二)推进大数据标准化建设。组织并整合相关专家力量,集中研究大数据基础标准、技术标准、应用标准和管理标准。抓好试点,建立公共机构的数据标准和统计标准体系,推进数据采集、数据开放、指标口径、分类目录、交换接口、访问接口、数据质量、数据交易、安全保密等关键共性标准的制定和实施。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统筹布局大数据交易平台建设,引导有序发展,避免因功能定位趋同的数据平台盲目发展及恶性竞争,造成社会资源和社会资本的浪费。
(三)推进大数据创新应用。设立大数据领域关键技术研发的专项资金,支持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创新与应用,逐步打造具有核心技术自主权的大数据产业链,提高关键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创新能力。完善政府采购大数据服务的配套政策,鼓励支持各部门采购大数据,以大数据共享引导产业更好发展。针对自筹资金开展大数据应用研究、成果转化等创新活动的企业提供一定补贴。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奖励对大数据产业发展做出贡献的管理人员和核心技术等人员。
(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围绕我市大数据发展需求,有计划、有步骤地引进多层次、高素质、全方位的大数据创新应用领军人才。加强政府工作人员培训,提高对国家大数据战略的认识,增强大数据运用能力。重点培养跨界复合型、应用创新型大数据专业人才,完善大数据技术、管理和服务人才培养体系。以大数据领域研发和产业化项目为载体,加强政府、企业、高校、社会之间的合作,设立大数据培养基地,构筑合理的人才培养体系,建立面向产业的人才培养机制,为全市培养具有统计分析、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等多学科知识的复合型大数据人才。
关于加快推进“引热入郑”
郑登长输供热管网工程建设的建议
工商联界别委员 王 辉
随着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两大国家战略深入实施,我市发展潜力巨大,机遇千载难逢。到2035年,郑州市人口预计将突破1600万,经济和人口规模的不断增长,决定了能源需求将始终保持强劲增长态势。“十四五”期间,郑州市区供暖入网面积将达到2.46亿平方米,热源不足、集中供暖普及率不高、天然气锅炉房及壁挂炉供暖占比60%、市区氮氧化物超标等问题比较突出。自2017年我市被列为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2+26”城市之一以来,区域环境质量在全国排名靠后,国家和省的要求越来越高,各项考核指标进一步趋紧,能源结构调整和环境治理压力较大,不断改善大气质量,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成为我市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任务。
为此,我市开展了城区燃煤锅炉清零工作,并推进“西热东送”保障居民供暖。2018年4月,我市出台《郑州市“西热东送”工程实施方案》,提出了华润登封电厂引热入郑工程,要求位于郑州市西南60公里,总装机1920兆瓦的华润登封电厂采用世界最先进技术进行厂内供热改造;郑州热力集团有限公司负责外部热力管网建设,通过长输供热管网向郑州市供热。
华润登封电厂距离郑州城区60公里,是“西热东送”最远的热源,对郑州城区大气质量影响最小。该电厂属于登封、新密矿区坑口电厂,采用火车、LNG汽车绿色运输,污染少、成本低。该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2020年12月22日通过专家组评审,报告推荐“登封至侯寨”路由方向,采用清华大学“大温差技术”“低压缸零出力”“串联梯级加热”“高低温蓄热罐”“烟气余热回收”等技术,完全充分回收电厂散热塔和烟囱热量。与传统火电厂余热供暖方式相比,大幅提高了能源使用效率,从40%提升至90%。据可行性研究报告表明,该工程投运后,在生态环保、节约能源成本、民生保障等方面,效益显著。可每年节水约450万吨,节约标煤51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36万吨、氮氧化物198.3吨、二氧化硫142吨、烟尘12.73吨;可每年替代7.4亿立方米天然气,仅按2019年价格就可节省17亿元财政补贴,大大减少能源成本;供热面积可达6000万平方米,解决200多万郑州居民冬季采暖,缓解郑州市区供暖紧张局面。该工程主管网长度60公里,项目总投资46.8亿元。采用同类技术的太原、银川等城市燃煤电厂余热长距离供暖工程已成功投运。
目前,该工程正稳步推进,华润登封电厂已完成了2台33万千瓦机组供热改造,市热力集团有限公司已完成供热管网可研评审,但与大气污染治理、民生迫切要求相比整体工作进展较为缓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工程缺乏有力的组织领导和高效的工作机制;相关单位责任和任务不够明确,各项工作进展缓慢;管网建设投资较大,相关政策、融资模式等未明确;为尽快推进实施“引热入郑”郑登长输供热管网工程建设,建议: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该工程是郑州市市委、市政府推进全市能源结构调整和大气污染攻坚战重要举措之一,被列为中央财政清洁取暖第一批示范项目。由于该项目距离远,跨度大,涉及登封、新密、二七3个区县(市),建议对华润登封电厂引热入郑工程领导机构进行充实调整,进一步优化领导机构成员单位和成员,并建立工作专班和工作机制。
二是纳入民生工程。为加快推进供热管网建设,建议把“引热入郑”郑登长输供热管网工程列入郑州市“十四五规划”和黄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纳入省、市重点民生工程、“十件实事”,开通审批“绿色通道”,确保各项审批高效、快速通过。
三是提供强力支持。2017年投运的太原市太古长输供热工程投资48亿元,太原市政府和太原市热力公司分别投资50%,有效地解决了工程资金问题,投运后对改善太原市大气环境质量和民生供热发挥了重要作用。建议借鉴太原市太古长输供热工程融资经验,采取灵活投资政策,多渠道融集资金,财政可按比例给予管网建设资金支持,或者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对管网投资方予以支持。
关于加强推动后疫情互联网宅经济
业态发展的建议
青联界别委员 张 焜
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是深远的,不但影响到了经济总量,而且影响到了经济运行模式。由于疫情防控的需要,传统模式的线下销售受到抑制,而足不出户的诸多线上经济爆发出强势增长。这种充分利用互联网优势的“宅经济”作为紧急状态下催生出的新业态,表现出了强劲的动力,释放了强大的需求。疫情期间,凡是推行线上互联网营销的企业,无不逆市上扬,取得了良好业绩;凡是死报传统营销模式的企业,无不一片哀鸿(国家监管、调拨的防控物质生产企业除外)。
当下,在党中央的英明领导下,中国打响并打赢了一场荡气回肠的疫情防控人民战争,谱写了一曲曲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民族团结赞歌。疫情得以控制,形式出现好转,经济逐步复苏、传统经济模式也逐步复苏;人们的应急需求逐步淡化,回归常态,特殊形式下的“宅经济”的消费也将会逐步弱化。但“宅经济”对生活、工作、消费等习惯产生的冲击效应,对传统经济态势的影响,必将在未来对新经济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
如何留住“宅经济”的火种并形成燎原之势,使“宅经济”真正发展为新的、常态化经济态势,有如下建议:
一、充分做好网络基础建设
“宅经济”的建设及未来起决定性作用的是数字经济、网络建设,特别是5G网络建设。郑州市应做到首先做好数字经济顶层设计。近年来,郑州市结合自身国家中心城市、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等国家战略叠加优势,积极进行数字产业培育和布局,逐步建立完善的数字经济规划政策体系的同时,也为全市的数字经济产业定位和发展指明了方向,从政策导向上引领、规范郑州的数字经济建设。其次应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郑州身披全国重要的通讯枢纽和数据交换中心,全国十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城市之一,互联网国际通信专用通道城市、首批国家信息消费示范城市、“宽带中国”示范城市等荣誉,为满足以上需要及支撑数字经济的需求,全市5G基站建设及规划还需加快步伐。目前,全市共计划建设5G站址13973座,2020年全市计划新建5G基站6175个,目前已开工5G基站5784个,完成年度计划93.7%,已开通5G基站4410个,5G基站累计达到9003个,这一完成数量离规划目标尚远,且不能够满足全市数字经济的增长需求。
二、加大给予“宅经济”相关企业在政策方面的扶持力度
首先应摸清我市企业基本面,将适合做线上交易、数字经济的企业分类、分级划分,再结合本地实际需求,制定与现有政策协调配套的扶持政策,努力打造培育网络办公、在线教育、网上购物、线上娱乐、居家办公等更多功能性服务平台企业,从而推动“宅经济”产品走进千家万户。其次是将符合条件的相关‘宅经济’企业纳入政府扶持范围,在税费减免、人才引进、创业担保贷款等方面给予政策性扶持,培育新经济业态模式在郑州的成长壮大。
三、做好郑州市优势、强项产业引导转型工作,促进传统产业向数字化转型升级,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起到领头羊效应
我市的加工制造业、物流配送业、速冻业、传统商业等强项产业都应提升产业运转效率,优化产业结构,向数字化经济寻求突破,从“宅经济”中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这方面政府应该给他们做好引导,有效地政企联动,企业间的互动,不但可以促进企业提高创新能力、提升智能制造水平,还可以引领企业打造线上数字经济的建设,继续在优势、强项产业方面带领郑州的经济发展跃上新台阶。
四、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注重创新能力建设,进一步促进数字经济的发展
郑州市应该坚持以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为统揽,以服务人民为中心,持续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搭建全市统一的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为基础,以此促进“宅经济”的发展。郑州应该持续不断地推进、完善公安、工商、民政、人社、房管、国土等重点高频政务数据实现共享,让市民在家中能够完成不动产、医疗、房管、公安、公积金、税务、教育、社保、水电气等事项的接入、办理业务工作,实实在在做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其次,积极培育在线消费新热点,支持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推动在交通、能源、市政、环保等领域开展新型应用示范创新能力,鼓励支持企业发展智能电视、智能安防、智能机器人等新型数字家庭产品。加快推进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建设,大力发展“平台+生态”“产品+应用”等新型服务模式。创新发展面向社区生活的线上线下融合服务、面向文化娱乐的数字创意服务、面向便捷出行的交通旅游服务等各类便民惠民消费新业态,带动“宅经济”产品的创新及消费。
五、有效降低支撑互联网宅经济发展的资费问题
互联网“宅经济”其实就是利用互联网这个平台,发展线上交易,这就不可避免的要说到网络资费问题。目前,互联网郑州直联点总带宽达到1260G,已超过上海,仅次于广州、北京,位居全国第3位,是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移动公司与联通公司、移动公司与电信公司网间互联开通带宽均已超过北京、上海、广州,位居全国第1位;中国移动的网络云郑州中心承载华中区河南、湖北、湖南等3省5G核心网,覆盖3省的普通用户和行业应用业务;中国联通5G核心网中部大区中心承载河南、山西、湖北、内蒙等4省5G核心网业务。这些数据充分说明了郑州互联网的关键作用及覆盖了基础用户,但与之不符的是郑州宽带及5G的费用一直居高不下,从侧面制约了郑州互联网宅经济的普及及健康发展。
关于打造都市休闲养老社区
助力美丽乡村建设的建议
妇联界别委员 王 瑜
乡村振兴和美丽乡村建设是党中央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提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篇大文章,要统筹谋划,科学推进。但总的来说,乡村振兴就是要通过多主体、多力量、多机制的介入来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宜养的美丽乡村,使乡村在产业发展、生态建设、文化建设、社会治理方面得到改善,最终实现人民富裕。
2020年8月12日,省委书记王国生在郑州市荥阳调研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时指出“乡村振兴不能千村一面,不能搞‘一刀切’,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结合资源禀赋,突出特色优势,尊重农民意愿,探索走出更具特色、更有活力的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之路。2020年11月11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徐立毅主持召开会议,专题研究全市美丽乡村精品村建设工作,他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讲话精神,打造一批城乡融合、文旅融合的美丽乡村精品村,统筹推进美丽村庄、美丽田园、美丽产业一体布局、一体打造,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
一、郑州市打造都市休闲养老社区的优势
乡村振兴战略得到了广大人民的支持,而乡村发展不但需要资金,更需要项目,都市休闲养老产业作为目前的新兴产业,其巨大的前景和发展空间毋庸置疑。根据中国社科院预算,目前我国养老市场的商机大约为4万亿元,预计到2030年中国养老产业市场可达13万亿元。
都市休闲养老产业进入乡村,不仅可以完善农村的养老功能,有效利用农村闲置土地,也能吸纳剩余劳动力和贫困人口就业,带动农村新经济新业态的发展,符合美丽乡村的建设要求。美丽乡村建设为发展都市休闲养老产业提供了条件、为都市休闲养老产业发展带来机遇。
郑州市打造都市休闲养老社区,助力美丽乡村建设具有天时、地利、人和优势。一是郑州市有千万人口大都市休闲养老市场和需求优势,目前郑州市人口老龄化已经进入快速发展的时期,2019年郑州市常住人口主要数据公报显示郑州市常住人口为1035.2万人,增长2.1%。其中城镇人口772.1万人,城镇化率74.6%,60岁以上人口约占13.8%;郑州市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郑州市人口总数的13.8%,其中80岁以上老人约35万,失能、半失能老人近30万,空巢独居老人40余万人,老龄化人口的快速增长,使得都市观光休闲农业、养生养老产业大有作为。二是郑州市近郊黄河南岸的广武镇、古荥镇、万滩乡等沿黄区域具有区位优势、资源优势、生态优势,能为郑州市城市千万级人口休闲观光、养生养老提供良好有效供给,通过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宜养美丽乡村,实现农村与城市供给、消费双循环,能推进美丽村庄、美丽田园、美丽生态、美丽养生养老产业一体布局、一体打造,能形成有产业支撑的都市观光休闲养老产业社区,极大的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可持续发展。
二、广武镇、古荥镇和万滩乡是郑州市宜居宜业宜游宜养的圣地
一是广武镇、古荥镇和万滩乡位于郑州市北区沿黄区域,历史悠久,荟萃了仰韶新时期文化及秦汉唐等数代文化遗址,北临邙山和黄河、东接黄河游览区、黄河大观,西连汉霸二王城。现存有郑武公陵、唐昭成寺、金山寺、广摩旗顶寺、洞林寺、云城、军府、兴国诸寺、僧朗谷果园庄、仿卷长城、黄河古渡口、桃花峪、黄河中下游分界碑、楚河汉界、郑州黄河国家地质公园等主要景点,是一处山水养眼、文化养心、生态养生养老的得天独厚、独一无二的圣地。广武镇、古荥镇和万滩乡是省会郑州市的后花园,山、水、林、果、河相得益彰,钟灵毓秀,气候宜人、景色秀美、田野流香,适宜休闲、观光、游览、健身、度假、疗养、养老。形成了“春赏花、夏嬉水、秋摘果、冬泡温泉滑冰雪”的四季宜居宜业宜游宜养圣地。
打造的沿黄都市休闲养老社区采用‘养老+休闲+观光+民宿’模式,给老人及家人营造一个舒适的生活休闲空间,而且在运营上采用灵活机动特点,通过亲近生态环境,在和谐的自然和人文环境中实现生理、心理健康的养生养老,既注入现代养老理念,又融合敬老孝老的传统元素,让其子女们更放心地投入自身的工作。
二是打造的沿黄都市休闲养老社区能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农民增收,提供更多就业岗位。打造的沿黄都市休闲养老社区建成后,必将拓展广武镇、古荥镇和万滩乡都市农业向多功能方向发展,如生态、观光、度假、休闲、养生、养老、儿童科普、果园种植、开心农场、高效农业大棚、苗圃花卉等,每年可接纳上万老人观光休闲养生养老,可接待10万人次社区居民观光度假休闲,能安排失地农民近万人上岗就业,年营业收入可达十亿元,这无疑成为农民增收一种新模式,成为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必将让失地农民共享产业融合发展的增值收益。
三、郑州市打造都市休闲养老产业面临的问题
以“美丽乡村”建设撬动都市休闲养老产业发展,尽管具有独特优势,但制约融合发展的问题仍客观存在。首先,乡村都市休闲养老消费市场远未形成,巨大商机未能转化为都市休闲养老市场的有效“卖点”。其次,虽然乡村都市休闲养老服务市场潜力巨大,但从郑州市发展现状看,把都市休闲养老产业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市场理念有些滞后、产品供给严重不足。第三,专业人才缺乏,服务队伍培育滞后,城乡产业融合对接渠道不畅。
四、关于打造都市休闲养老社区,助力美丽乡村建设的建议
一是当地乡镇政府实施都市休闲养老产业规划引领,要做好产业发展规划。要选择并培育特色都市休闲养老社区模式,打造的沿黄都市休闲养老社区。在广武镇、古荥镇和万滩乡等地选择区位好、有资源优势的乡镇,打造都市休闲养老社区,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二是当地乡镇政府应支持、鼓励盘活农村集体存量土地资源,闲置的乡村学校、礼堂,以及空置的房屋等,用于打造都市休闲养老社区,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三是在当地政府主导下,建议搭建广武镇、古荥镇和万滩乡等有关部门与郑州市家庭服务业协会、郑州市养老服务业协会、房地产行业协会供需对接的桥梁和推介平台,实现美丽乡村建设方与都市休闲养老需求方顺畅融合,形成长效沟通对接机制,让急需产业转型升级的房地产公司、投资基金公司、养老机构等市场资本大举进入广武镇、古荥镇和万滩乡等沿黄区域进行都市休闲养老的产业布局,打造郑州市都市休闲养老新业态,助力乡村振兴和美丽乡村建设。
加快应急物流体系建设
增强应急物资保障能力
经济二界别委员 高栓记
众所周知,从单点爆发到全球肆虐,新冠病毒疫情对世界经济,对各国人民生活的影响,仍将持续很长时间。纵观国内,自武汉封城到各地封城,周密的部署、严格的管控、周全的物资调度、亿万同胞的团结一心,是中国疫情防控取得全面胜利的决定性因素。在这些因素当中,和物流行业密切相关的一个物资指挥调配体系——应急物流体系起到了关键作用。
目前,我国应急物流体系建设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应急物流法律法规不健全,应急物资储备设施落后、信息化程度低,专业应急物流指挥机构不完善,以及应急通道建设不够、运输管理不畅等。在应急物流体系建设方面,郑州市需要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和做法,从多方面入手,建立健全符合实际情况的应急物流体系,增强应急物资保障能力,为打赢下一阶段的疫情防控做好充分准备。目前,郑州应急物流体系建设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完善。
第一,政府要主导。应急物流体系不能依靠协会或企业,必须由政府应急管理部门来主导,主动靠前指挥,建立多级、多区域、多行业的应急管理系统。在重大危机事件中,政府直接来指挥调配全市的物资供应和物流配送。去年2月13日,省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同10家市级物流行业联合会(协会)及相关物流企业,成立了省物联应急物流指挥中心。据媒体报道,这是我省首个省级的应急物流指挥中心。但从隶属关系及运行效能来看,以协会为主导的应急物流指挥中心,很难在任务执行力、调拨管理、政策落实等方面起到预期的效果。
第二,设施要配套齐全。应急物流体系的基础设施配套方面,郑州市有关部门应该考虑建立专门的应急物资储备中心,为医疗、食品等关乎民生的应急物资提供一定的储备场地,便于集中采购、储备、调拨、运输等。应急物资储备场地,应多点布局,便于在后期运输环节中提高效率。
第三,运力要充足。应急物流体系建设中,最重要的就是运输能力建设。郑州市运输主管部门,要全盘考虑郑州国有、民营类物流运输企业,根据企业的规模和运力,尽可能将更多企业纳入到应急物流体系建设中,以便集聚更多的运输能力,在危机事件发生后,便于集中调配和统一指挥。
第四,政府要大力扶持。应急物流体系建设中,政府要大力扶持体系中的所有参与企业。应急物流是国家安全保障系统的重要力量,既要有社会效应,也要兼顾经济效益,对于参与的企业,根据在应急物流过程做出的贡献,要有实质性的物质激励。
第五,法律法规要健全。应急物流体系基本建成后,要从地方法律法规方面健全应急物流体系的建设,出台严格的规章制度,对于体系内的所有部门、单位和个人,要有法律约束力和违反处罚力。要定期、不定期演练和预演,增强所有参与方的应急、应变能力,以便达到“有令当即执行、执行必须到位、违反即受处罚”的效果,以期达到危机事件发生后应急物资即刻保障到位的最终目标。
关于理清家校责任
营造良好家校共育环境的建议
经济二界别委员 白玉强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教育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对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创造活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十九届五中全会上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提出,要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提升全民受教育程度,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是教育发展的动力,只有一个系统的、科学的教育体制,才能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在不断深入的教育改革过程中,“家校共育”作为一种新的理念被广泛认可和倡导,但在实践中也逐步暴露出问题。
一、家校共育的核心观念被异化
很长一段时间,家庭教育没有被足够重视,学校担负着教书育人的全部职责,家长忙于工作,对学生不管不问,为了解决这种问题,提出了“家校共育”的理念。所谓“家校共育”,就是充分发挥好家庭、学校的作用,形成合力,共同把孩子培育好。在这一关系中,家庭和学校虽然目标一致,但职责却并不相同。家庭的主要职责,在于给孩子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给孩子关爱,配合学校、教师完成对孩子的教育。学校、教师的主要职责,侧重于让孩子在学校接受良好文化教育、学习道德规范。“家校共育”的本质,在于相互配合、形成合力。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不可能完成造就全面发展的人这一极其细致艰苦的工程”。
近日江苏一位家长怒退家长群的视频被广泛热议,起因是老师总让家长批改作业,家长承担了太多教师应负的责任。该新闻被央视转播并点评,教育司也及时叫停家长批改作业的现象。这一现象的出现,原因在于“家校共育”的理念被异化了。很多学校为了争取家长的支持和配合,把过多的教学职责交给了家长,家长为了迎合老师,咬着牙也会按学校要求做,久而久之,模糊了“家校共育”的边界,让家庭教育承担起了学校教育的某些责任,没有在互动中担负起各自责任形成合力,反而相互推脱,产生矛盾,异化了“家校共育”的理念。
二、家校教育边界不清带来的影响
目前家庭教育成为社会热点,我们经常看到“因辅导作业气出脑出血”“不辅导作业母慈子孝,一辅导作业鸡飞狗跳”这样的新闻和网络段子,可以看出可喜的是现在教育被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可怕的是矫枉过正,带来负面影响。
第一,家长没有经过专业的教学训练,文化水平参差不齐,辅导效果不能保证。第二,教师不通过批改作业、测试辅导等途径,无法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授课时无轻重之分,收不到好的教学效果。第三,因家长水平高低不同,会有歧视现象出现。第四,现代教育重视孩子和原生家庭的关系,亲子关系决定了孩子的性格养成,过多的让父母承担教学的责任,不利于亲子关系健康发展。
三、理清家校教育边界的建议
“学校永远是学生学业成绩的主要责任方,家庭主要是教育孩子怎么为人处世。”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认为,把握家校共育的边界很重要。为了重塑“家校教育”理念,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明确所有教研相关活动属于学校职责。例如,讲课、布置作业、批改作业卷子、考试、练习辅导等一切与知识学习相关的内容都由学校完成,不可强制要求家长代为工作;不应布置完全超出学生能力范围的作业,例如,让幼儿园学生做含文字的手抄报等。
(二)规范家校沟通途径及方法。从家校沟通的途径来说,目前,采用比较多的是通过微信群沟通,建议该群仅作为事务性工作沟通,比如活动通知、事务提醒等,跟学生学习相关的事情建议跟家长单独沟通,避免在群内形成压力及攀比风气。一、二年级学生的作业可通过校讯通发布,家长协助督促完成,三年级以上学生完全有能力记录并自行完成作业,不必通过家校联系方式沟通。教师可采取电话、家访等形式定期与家长进行沟通,通报学生在校情况及提醒需要家庭教育补充的部分,这样可以促成家校良性沟通。
(三)鼓励家长不断学习,提高教育孩子的参与度。家长要调整好心态,杜绝攀比,既不可有不闻不问,也不可过度关注。要不断学习教育知识,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参与到学生的教育中来,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同时,家长要时刻关注学生在学校的教育进度,了解学生相对应的年龄、年级应该具备的素质标准,对照标准在生活中潜移默化的进行教育和熏陶,和学校教育相呼应。
关于解决郑州市老旧小区突出问题的
有关建议
经济二界别委员 刘 磊
统筹推进老旧小区整治提升工作,要以改善民生为核心,以优化城市人居环境、提高居住品质为目标,探索建立老旧小区物业管理长效机制,努力打造功能完善、环境整洁、管理有序的居住小区,才能实现城市均衡发展,使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一、解决郑州市老旧小区突出问题的思路
一是强化政府统筹协调力度。建立多方共同参与机制,合力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加强政府对物业管理的力度,以制度建设为主线持续深化改革,不断提高市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
二要引入专门的物业公司进行管理。采用智能化管理系统,成立社区业主委员会,使之形成一套健全的管理机构,对社区进行完善的、专业化的管理。
三是因地制宜,分类整治。结合老旧小区的区域特点和设施现状,在充分听取小区居民诉求的基础上,按照“优化布局、完善功能、提升形象、便民利民”的思路,对项目进行分类整治。
四是整管结合,注重长效。坚持整治与管理相结合,提前组织业主、业主委员确定物业管理单位,做到前期整治和后期管理无缝衔接,建立老旧小区物业管理长效机制,确保老旧小区专业化物业管理覆盖率逐年提高。
二、郑州市老旧小区的突出问题暨建议
(一)消防问题
老旧小区建设缺乏整体消防规划,消防设施和器材配备不完善;消防管理不到位,主要体现在物业管理公司的不重视;消防通道乱占用,难以应对突发情况;业主消防意识不强,缺乏基本消防知识。
建议:政府联合消防部门对老旧小区做好基本的消防规划,配备健全的消防设施。加强对物业消防能力的锻炼,提升对消防问题的关注度。扩大消防知识的宣传,以消防演练进小区,进万家为主题,提升居民自我保护能力。
(二)物业管理问题
部分老旧小区没有物业公司;小区拥有物业公司,但管理服务不规范、不到位;监管部门缺位,监管程度不够;业委会作用微乎其微,没有话语权。
建议:引进红色物业,建立党支部服务站,宣传红色文化的同时服务尚未建立物业的老旧小区,扶持建立老旧小区的物业体系。引进国企物业参与管理,增强管理的规范化,更好服务于人民群众。基层组织(街道办事处)引导老旧小区自己成立物业公司,低成本低盈利方式实现自我管理服务。构建业委会与物业间沟通桥梁,及时回应解决业主意见,为建立高质量,高水平小区而努力。
(三)电梯管理问题
电梯超过使用寿命,但仍在修修补补继续使用。这带来了很大的安全隐患;物业对电梯维修保护缺失或不到位。
建议:酌情给老旧小区安装电梯,费用可以由小区居民共同出资加装电梯。电梯维护交给专业公司维护,物业对其有监督作用,居民及时反映问题给物业。
(四)停车问题
随着城市的发展,车辆越来越多。原本城市或小区规划的停车位供不应求,出现车辆乱停及违规占道停车等问题。
建议:尽量在原有的小区内增加停车位,小区内部的停车位收入由物业公司用于本小区基本设施建设,或在小区周边增设停车位。
(五)水电气暖问题
电力设施老化,配电容量不够;自来水管道老旧,压力不够;部分老旧小区没有接通天然气;众多老旧小区尚未通暖气。
建议:街道办事处联系各个部门尽早解决。
(六)电动汽车及电动自行车没有配套充电设施和充电车棚(电动自行车)
建议:在原有车位或新开发的车位增设充电桩,小区内酌情增建充电车棚。
(七)垃圾分类的实际效果不佳
建议:社区管理部门加强垃圾分类教育,物业设立分类垃圾桶并加强宣传。
(八)绿化及照明差,照明设备不能满足基本需求,绿化面积少
建议:物业公司根据具体情况在小区内增加绿化面积,改善照明设施,也可在小区周边增加绿化面积。
(九)小区周边运动场所缺乏
建议:一般老旧小区空地很少,再加上设置了停车位等设施,不具备增加大量的运动场所的基础,但在做好安全防护的前提下,可以在楼顶安装运动设备以满足人民群众需要。社区政府部门可规划街边运动场所,把一些闲置地充分利用起来。
推进老旧小区治理,努力把我市老旧小区整治为环境整洁、功能完善、管护到位、业主满意的美丽社区, 实质性改善民生,办好民生实事、办优公共服务、守好社会底线。破解“老小旧远”等民生问题,及时解决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切实化解住宅小区业委会成立难症结,保障业主权利,早日把郑州建成美丽中国示范城市。
因地制宜 优化调控
促进郑州房地产市场健康良性发展
经济二界别委员 李红建
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因地制宜、多策并举,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平稳”和“健康”依然是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的目标所在,是2021年房地产市场乃至未来一个阶段的大政方针。针对部分影响“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一些不利因素,现提出意见和建议如下。
一、郑州房地产市场现状
(一)2020年郑州房价跌幅大,二手房成交周期长。贝壳研究院于2020年12月18日发布《2020年贝壳研究院楼市榜单盘点:二手房市场城市榜单》,盘点2020年不同城市二手房市场表现。其中,在房价跌幅十大城市中,郑州以3.4%的跌幅居于第4位。而在成交周期最长的十大城市中,郑州位列第2位,成交周期达166天。
二手房源的交易周期代表市场的活跃程度,也代表了房屋的流通性。目前,郑州二手房房源平均成交周期166天,也就是在郑州卖出一套二手房平均需要超过5个月。
(二)郑州在全国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房销售价格指数排名倒数第4(2020年10月份数据)。国家统计局11月16日发布2020年10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房销售价格指数:郑州环比99.5,同比98.8;环比指数99.5,较9月份(99.9)下降0.4个百分点。在70个大中城市中和牡丹江、南充并列第65位;同比指数98.8较9月份(99.3)下降0.5个百分点,在70个大中城市中排第66位,倒数第4名。
(三)2020年郑州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大幅下滑35%。2019年全市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2909.77万平方;2020年1-10月全市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为1943.31万平方。如果按11月、12月每月销售220万平方计算,2020年全年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应为2400万平方左右,即今年比去年少卖500万平方。
按官方公布的郑州房价12000元/平方计算,即销售额下降600亿,销售面积下滑35%;如果考虑房价下跌计算销售额,今年郑州实际销售额只有去年60%左右。实际去化金额的巨大变化对地产业及其上下游相关数十个行业都带来极大负面影响。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风险
(一)郑州房企库存激增,尤其公寓类库存可能引发区域金融风险。现阶段,郑州房企库存压力巨大,据贝壳研究院商品房库存分析数据:目前,商品房去化周期攀升到12个月左右,已超过8~12个月的合理去化周期。尤其公寓类库存高企,已经成为房企普遍的销售难点,按照2020年11月份公寓类产品的去化速度算,郑州市公寓去化周期将长达80个月。另根据调研统计,单个企业商业公寓库存总额普遍在2-10亿元不等,个别企业甚至达20亿元以上,巨大的资金占用量对任何房地产企业而言都压力巨大,在当前环境下极易造成大规模企业资金周转困难,进而传导至银行等金融机构,形成区域性金融风险。
(二)影响房地产全产业链从业者就业。房地产关联众多上下游产业链,如市场销售持续恶化,供应端就会收紧,大量相关企业为了节省开支或者无法运行,就会传导至上下游企业,尤其是中小规模企业,从而导致有从业者失业风险,不利于社会稳定。
(三)“烂尾”可能性加大,易引发业主购房维权。如果维持当前过于严格的调控措施,在最极端的情况下可能导致企业资金链断裂,加大开发楼盘烂尾的可能性,严重影响民生,消费者投入化为泡影,大规模维权将可能出现,容易形成新的社会不稳定因素。
三、促进郑州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建议
鉴于目前部分政策不再适宜于市场现状,建议对当下调控政策系统梳理,及时优化调控,赋予市场更多灵活度,从而促进市场向着更加平稳健康的方向运行。
(一)建议取消20%差额税。目前,全国收取20%差额税的城市仅有三个:郑州、北京、东莞。但调控需因城施策,郑州不具备北京和东莞的城市特点和资源优势。在成交周期超过5个月的市场环境下, 20%差额税已无必要。建议取消20%差额税,有力增加郑州二手房交易的市场活力。
(二)建议改善区域取消限价。目前,部分区域的限价政策过于严格,已经不符合市场变化。以作为中原经济区名片的北龙湖区域为例,普遍低于3.2万/平的限价非但无法达到调控目的,反而造成捆绑装修、车位等乱象,并且导致开发商降标减配,带来大量品质不高的房子,引发业主维权事件频发,影响市场发展和城市形象。以本人所在的永威置业为例,作为坚持高品质战略的房企,当下脱离市场实际的限价政策,极大压缩了我们打造高品质产品的空间,对市场、购房者、开发者可谓三输。建议针对改善为主的区域,取消此类不再适宜市场的限价政策。
(三)建议刚需置业首套利率9折,改善型购房利息不上浮。目前,郑州购房者承担全国前5名的贷款利率,极其不符合郑州市的发展情况。建议郑州市房管部门和郑州市、河南省银监局共同起草各银行执行的贷款政策,针对刚需置业首套利率实施9折优惠,改善型购房利息不上浮。
(四)建议出台公寓类产品利好政策。由于公寓类产品库存大,需尽快出台一系列相关政策,化解高库存风险。具体政策建议如下:一是减少商用土地供给。建议切实根据郑州市城市发展规划、人口数量等,科学制定供地计划,适当放缓商业用地供地节奏,消化现有库存。居住用途公寓可作为郑州市构建多层次住房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议允许购买居住用途的商业公寓落户郑州并享受就近入学的权利,同时可与郑州人才引进计划相结合,予以适当补贴。二是水、电、燃气按照住宅标准收费。由于商业公寓水、电、燃气价格远远高于民用价格,无论是业主自住还是出租,都增加了生活成本,无形中降低了百姓购买或租住的意愿。建议对实际用于居住用途的公寓房屋水、电、燃气收费按民用价格标准执行。三是贷款政策参照住宅标准执行。商业公寓虽然总价较低,但贷款首付比例高、年限短,年轻人购买仍有较高门槛,不利于年轻人置业安居。建议政府支持商业银行及金融机构,对居住用途的公寓产品给与享受住宅按揭贷款同等政策支持。
房地产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压舱石”和“稳定剂”,对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民生意愿关系重大,采取“因地制宜、多策并举”稳地产也是各级责任,恳请郑州市政府从当前实际出发,尽快协调相关部门优化调控政策,化解高库存风险,促进郑州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以跨境电商为突破口 全力助推经济回暖
经济二界别委员 张俊杰
当前,受疫情影响传统外贸行业遭遇前所未有的冲击,普遍面临订单减少、物流不畅、供应链紧张等实际困境。跨境电商以独特的在线营销、在线交易优势,以新业态、新模式、保订单、保市场、保份额助力外贸发展的作用日益凸显。
一、相关背景
近年来,跨境电商业态及模式发展已进入增长放缓期,因消费者增长带来的流量红利也在逐渐萎缩。加上目前国内消费者对产品的品质以及产品的个性化需求越来越高,消费者对于购物体验的重视,使得我们作为跨境电商企业不得不开始寻找新的业务突破点。
随着疫情防控的不断深化,以“宅经济”为代表的新型消费模式为跨境电商助力国内经济复苏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二、以跨境电商直播为突破口融合创新
今年,我市出台了《关于促消费增活力稳增长的若干举措》,鼓励电商企业 “积极培育在线消费新热点,鼓励开展末端配送服务合作,满足群众‘宅经济’新需求,积极发展健康‘网红经济’”,郑州航空港区部分跨境电商企业充分利用郑州成熟的跨境电商生态、强大的国际航空货运能力以及特有的区位优势,结合传统跨境电商经验,积极探索以多元化的直播新零售为载体,打造新型跨境电商业态创新模式。
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分析等创新技术,深挖行业痛点,从平台方案、客群构建、服务流程等方面对跨境电商业务进行重构升级。
利用数据驱动,满足消费者购物、娱乐、社交多维一体的随机化、个性化、品质化、多样化新需求。构建出以平台融合+直播分销+社交化传播为业务增长点的跨境电商创新模式。
通过与跨境电商平台深度协作,将平台线上信息服务,利用快手、抖音直播平台私域流量、以及京东国际、拼多多(多多国际)、淘宝等国内电商平台自有直播资源,引流至国内各大跨境电商自营平台和商家店铺,形成了更为全面的跨境商品直播云仓分销机制。
三、以跨境电商供需精准对接助推消费回暖
跨境电商平台、企业、消费者供需精准对接,可以使跨境电商平台和企业能够有效抵御疫情冲击、助推消费回暖。实现了对“人”、“场”“仓”的重新配合,有效的解决了跨境电商企业获客成本高、跨境电商渠道物流时效慢、消费者体验感不足等严重阻碍跨境电商行业发展的共性问题。
根据河南电子口岸平台数据显示,2020年全年我省“单一窗口”跨境电商进出口累计申报15057万单、货值12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3%、77%,业务量首次突破1.5亿单大关。2020年,跨境电商出口增长明显,企业完成申报8808万单、货值3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47%、245%。
跨境电商以其特有的业务优势直接推动了国内跨境电商平台企业和平台商家在我市发挥平台带动作用。真正起到了利用跨境电商线上优势对冲当前疫情影响的积极作用,达到了助力跨境电商产业形成竞相发展、高质量发展的格局目标,进一步扩大我市对外开放,助力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四、以跨境电商直播高质量带动全链条生态发展
在新冠肺炎疫情蔓延,传统贸易遭受巨大冲击的背景下,跨境电商产业正成为我省稳外贸的重要抓手。新业务模式下发展跨境电商直播分销,打造集国际国内物流、国际品牌个护货品资源、采销平台、分销平台、技术研发、供应链金融、国际航运、国内物流、境内外保税仓储及运营、国际品牌分销运营、跨境电商平台整体方案一体化的全链条跨境电商生态产业体系;以蹄疾步稳推进新分销SAAS体系项目,联合义乌、宁波、杭州等跨境电商综试区的跨境电商直播资源,形成以新郑综保区为核心的跨境电商直播分销体系,扩大跨境电商直播分销范围。建立起以跨境电商直播分销立足于国内大循环,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为目标,高质量推动郑州跨境电商行业向纵深发展的新型经济业务模式,助力我市跨境电商产业在后疫情时代逆势凸起。
五、相关建议
为更好的利用跨境电商行业优势助推国内经济回暖,建议从培育新经济业态、促进郑州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支持跨境电商发展的角度出发,打造公平公正的营商环境,保障郑州跨境综试区内跨境电商企业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使航空港区内跨境电商企业享受与经开综保区内跨境电商企业同等待遇的跨境电商扶持政策。积极引进和对接各类金融配套服务商,搭建完善的跨境电商金融配套服务平台,发挥优质金融资源集聚成效,帮助跨境电商企业解决融资难、经营资金紧张的问题,使企业能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吸引更多的国际品牌商、跨境电商平台Top商家、MCN直播机构与企业入区驻仓,引进更加丰富多元的海外优质商品,以及更多的私域流量关注,更大的释放消费市场潜力,带动疫后国内经济回暖。
推动绿色建筑健康发展
助力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
科技界别委员 张巧云
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召开的联合国大会上表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据了解,建筑碳排放是温室气体的主要碳排放源之一,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建筑能耗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因此,推行绿色建筑非常重要。2020年10月,省住建厅等9部门联合印发的《河南省绿色建筑创建行动实施方案》明确指出:到2022年底,城镇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面积占比达到70%。绿色建筑在节地、节能、节水、节材和环境友好等方面的综合效益已初步显现,形成了一批示范项目和标杆项目,为推动绿色建筑发展树立了标杆。
从2012年河南省被批准开展一、二星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工作开始,河南省绿色建筑取得了较快发展。郑州不仅数量还是规模都处在河南省前列,但较其他国家中心城市绿色建筑的发展而言,还有一些不足之处。例如:2019年度北京市获得绿色建筑评价标志项目97项,其中设计标识89项,运行标识8项,二、三星级项目分别占比为53.6%、46.4%。2019年度上海市获得绿色建筑评价标志项目共139项,其中设计标识128项,运行标识11项,一、二、三星级项目分别占比为16%、65%、20%。然而,2019年我市获得绿色建筑标识项目总共60项,从数量上来看还存在着明显的差距。
一、主要问题
(一)发展绿色建筑驱动力不足,区域发展不平衡。由于绿色建筑运行成本相对较高、服务周期长、评估过程复杂,全社会共同打造绿色建筑的原始驱动力不足。另外,还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例如:2019年郑州市内五区、经开区、高新区、东区数量占比为94.2%,面积占比93.3%,远超其他区域。
(二)绿色建筑运营管理体制还不够完善。在绿色建筑的制度体系中,并没有强调获得绿色建筑设计标识的项目必须获得运行标识,导致绿色建筑在设计阶段和运营管理阶段的发展失衡。例如:2019年我市共60个项目获得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建筑面积750.79万平方米,其中4个项目(建筑面积23.74万平方米)在省住建厅获评三星级绿建标识。我们可以看到,一、二星级绿建标识多,三星级少,设计标识多,运行标识少。由于绿色建筑的能耗80%是在运行阶段发生的,如果获得绿色建筑设计标识的项目达不到运行标识的标准,也就没办法实现真正的“绿色”。
二、几点建议
(一)建立政府支持和市场化推动相结合的模式,充分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积极性,推进我市绿色建筑各区域协调发展。在发展绿色建筑时,结合我市各区域社会和经济发展水平,确定合理的发展目标。加大政府投资项目现代建筑产业化技术应用力度,市政、交通及配套基础设施工程优先采用现代建筑产业化技术和产品。把优先保障绿色建筑建设用地政策、财政配套对创建国家级和省市级绿色建筑产业基地项目给予一定资金补贴政策、绿色建筑在预售许可、容积率计核等方面予以优惠政策、享受节能减排专项资金补贴政策、在物流运输和交通方面予以支持的政策。
(二)加快建立推动绿色建筑运营管理体系。绿色建筑的运营管理是一个系统的管理过程,结合实际探索出台相关地方性法规,明确建筑在全寿命期内相关部门的责任和义务,构建相应的激励机制。建立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的监察执法机制,从规划设计可行性、建设施工质量到运行管理期间的各项指标实施全过程监管,构建多方共同监督的“绿色建筑运营管理云监督平台”。同时,创新绿色建筑的评价机制,引入全寿命周期评价机制,将绿色建筑评价分为设计阶段、施工阶段、运行阶段,使绿色建筑真正地实现“绿色”。
(三)加强对绿色建筑标识的公众宣传引导。我们可以效法“上海垃圾分类”在宣传方面采取的措施,通过加大宣传力度、促进社会各界人士对绿色建筑实质内涵的正确理解。以杭州低碳科技馆、中新天津生态城、湖南长沙梅溪国际新城等国内著名的绿色建筑做参考,全面展示绿色建筑运行效果。除了加强在设计建设阶段节材、节地方面的宣传之外,重点对运营阶段节能、节水、环境友好方面的引导,推动绿色建筑技术体系从“四节一环保”向“五大性能”转变。
(四)不断提高绿色技术发展水平,以科技创新推动绿色建筑发展。围绕绿色建筑运营管理、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及拆除、绿色施工及装配式建筑建造、新建绿色建筑精细化设计、超低能耗建筑及清洁采暖、绿色建筑室内环境提升、绿色生态城市和城区规划编制等重点领域开展共性技术研发、技术转移、成果转化等活动,推动建立郑州市绿色建筑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特别是推动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绿色建筑深度融合,不断降低绿色建筑建造成本,提升绿色建筑的科技进步贡献率和信息化水平,以科技创新推动绿色建筑发展,将我市绿色建筑工作推向更高层次,为我市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科技界别委员 张巧云
为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推动全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2020年6月30日,郑州发布《2020年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方案》,通过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2020年以来,我市空气质量得到持续改善,全市空气质量6项监测因子再创新低,PM10、PM2.5平均浓度与2015年相比分别下降49.7%、46.9%,改善率在全省排名均为第一。优良天数230天,比2015年增加90天,增幅在全省排名第三。综合指数在全国168城市稳定退出后20位,圆满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和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目标,取得了大气污染防治攻坚以来最好成绩。在环境持续改善的同时,全市经济发展稳中向好,2020年12月份,全市规上企业产值同比增长6%,全年同比增长5.3%,我市正驶入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发展轨道。
一、存在问题
(一)环境风险管理机制不健全。重处置轻预防,对环境风险意识不强,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隐患排查不彻底等情况仍然存在;对全市污染源、扬尘、易燃易爆品的检查与相关部门结合不够紧密,部门联动力度不足;公众对固体废物潜在的危害还没有明确的认识,尚未形成公众参与机制和社会监督机制。
(二)环境监测能力建设有待加强。目前,郑州市环境监测站监测仪器和人员配备主要侧重在大气环境、水环境质量等方面的监测,针对新领域的环境监测能力有限,例如:地下水。现有的地下水监测网络的覆盖范围、指标项目等尚不能完全满足生态环境质量评估、考核、预警的需求,监测网络亟待加强;大数据平台建设和污染溯源解析等监测数据深度应用水平有待提升。
二、意见建议
(一)建立健全环境风险管理机制。一是建立健全应急能力提升机制,整合现有预案管理、应急物资、在线监控等环境信息资源,实现环境风险管理的数据化和信息化管理。同时,组建专家团队为环境应急管理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等工作提供专业指导。二是建立健全风险评估机制,以工业园区为单位,陆续完成区域环境风险评估,为区域环境风险防控打下坚实基础。三是建立健全协调联动机制,建立联合会商制度,进一步完善区域、流域联防联控和协调联动机制,共同维护区域、流域环境安全。
(二)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监测能力建设。一是加强监测设备配置与管理,在确保监测数据全面、准确、客观、真实的同时,有效缩短监测数据获取时间。二是强化监测人员管理,通过培训学习和演练不断提升应急响应的及时性和熟练度,深入打好监测队伍业务过硬、分工明确、精诚合作的基础。三是完善应急监测制度,结合郑州市特点细化应急监测方案,为环境应急处置提供快速、有效的制度支撑。
(三)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执法能力。一是加大对南水北调沿线、饮用水水源、重型柴油车辆管控等重点方面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高度关注群众反复投诉的重点敏感环境问题。二是将环境监测与环境执法联动起来,依法履行对排污单位的环境监管职能,建立监测与监管执法联动快速响应机制,加大核查巡查力度,严肃查处故意违反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篡改、伪造监测数据的行为。三是以移动执法系统和电子执法平台为依托,健全环境保护执法规范化体系,加强移动执法系统与其他系统的互联互通,形成协同效应。
(四)加强生态环境信息化建设。加强信息化工作人员配备,做好环境信息标准化工作,实现污染源信息化管理,建立污染源动态信息库和执法人员信息库,及时更新信息库中企业等污染源信息,实施动态化管理,实现信息实施共享。加强市县两级的交流与沟通,实现环境部门信息共享、平台共用,保证生态环境信息数据的准确性。
(五)加大生态环保保护宣传力度。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全方位宣传生态环境保护政策措施,提高广大群众爱护生态环境意识,营造保护生态环境人人有责的浓厚氛围。推动开展各类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志愿服务及相关公益活动,畅通对生态环境违法行为进行监督、投诉和举报的渠道,保障公民获取环境信息、参与和监督环境保护的权利,共同助推郑州高质量发展。
关于政企联动构建城市招商联盟
智慧招商助推地方招商引资的建议
科技界别委员 张作旺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
郑州市立足高质量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肩负着引领中原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支撑中部崛起和服务全国发展大局的重要责任。2020年12月15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徐立毅在产业发展座谈会上指出,谋划“十四五”产业发展,要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主攻方向,把现代服务业发展摆在更突出的位置,完善规划、深入谋划,推动产业结构转型、质量升级,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更好肩负起国家中心城市的使命担当。
一、当前郑州市招商引资工作中存在问题
产业发展是城市建设的基石,高效的招商引资模式是产业发展的助推剂。但目前郑州市在产业招商引资过程中,存在着以下问题,需要予以优化、解决。
(一)同业竞争无序、资源争夺激烈形成三输局面。在国家商品房住宅调控政策长期稳定推行的情况下,大量原住宅房地产开发企业转型进军产业地产领域,以求获取企业新的业绩增长点。但多数新进入企业缺少产业开发、运营经验,项目一味求多求快,在自身产业认知不足、产业定位不清、服务能力缺失的情况下,通过各种竞争手段,诱导企业进驻,但又无法有效实现前期承诺,影响企业的发展,无法实现政府招商引资目标;或者在产品上走“擦边球”路线,厂房变别墅、厂房变酒店、厂房变写字楼等现象屡有发生,没有实现拿地时的产业导入承诺,最终导致了地方、开发商、入驻企业三输的局面,对地方产业招商引资工作的推进,造成了负面影响。
(二)政企联动不足,造成资源落地推进节奏缓慢。政府招商部门作为城市招商引资工作的核心力量,在产业导入、项目落地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又汇集了大量的产业项目资源。但受限于部门编制、政策约束、土地资源等原因,对于部分中、小型企,创新型项目服务能力不足,无法实现高效对接和快速转化落地。而民营产业园区运营企业,有团队、有服务、有场地,但唯独缺乏优质的产业客群资源。政府与企业间对于招商引资资源的共享和工作的联动不足,一方面导致项目落地进展缓慢,另一方面市场上又存在大量闲置土地、物业资源。
(三)缺乏统一管理、智慧招商技术实际应用不足。目前市场上有不少针对产业招商定位的大数据招商管理系统,如华夏幸福产业大数据、臣通大数据、中投顾问产业投资大数据等大数据云招商系统,并在较多地方政府单位及园区项目中得以实际应用。但由于前期培训宣讲不到位、思想认识不足、缺乏统一管理,导致实际使用成效不强,“钱花了,事没办”。
今年3月份在湖南省正式上线了由湖南省商务厅与建行湖南省分行共同打造的“湖南招商云平台”。平台充分利用5G背景下的互联网技术,创新招商方式,优化招商服务,集市场化项目开发、项目发布、项目洽谈签约、项目备案审批、项目融资支撑服务、项目跟踪管理等6大功能于一体,是领先的招商引资数据中心、服务中心、对接洽谈中心。平台充分利用境内外资源,加强与招商引资企业线下对接,能够高效满足企业投融资需求,为湖南省招商引资提供全方位、全流程服务。此做法很值得我市借鉴。
二、针对郑州市招商引资工作的思考建议
(一)提升站位高度,树立产业招商共享合作意识。“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建议广大产业地产领域开发运营主体提升站位高度,树立产业招商共享合作意识,深刻理解“肉烂在锅里”这句话,构建城市招商联盟,为地方产业项目的加速集聚、产业经济的持续高质量发展提供广泛的客群基础资源。
(二)加强政企合作,实现资源合理调配快速导入。政府招商部门作为地方招商引资工作的龙头主导力量,更应该深刻理解资源共享对地方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建议由地方商务部门主导城市招商联盟的建立,通过招商资源的合理调配,实现项目的快速落地、快速投产、快速产生投资效益,助力地方经济发展。
(三)完善智慧应用,统一智慧平台建设助力高效招商。在城市招商联盟组建的同时,建议地方招商部门联合相关机构,参考湖南省的案例,组建地方统一的招商服务云平台。通过互联网大数据技术的充分应用、统一管理,助力地方高效招商。
关于推动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
深度融合的建议
科技界别委员 张作旺
2020年12月10日,我国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在广东省广州市开幕,标志着职业教育广泛得到社会认可。近年来,党和国家一直非常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指出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职业教育进入提质培优、增值赋能的发展新阶段。
我国经济经过多年高速发展,产业图谱逐渐完整,但在某些领域高精尖技术方面仍然受制于西方发达国家,2020年中央工作会议上指出:针对产业薄弱环节,实施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程,尽快解决一批“卡脖子”问题。技术攻关的背后是人才的支撑,因此如何培养高端技能人才成为我国打破别国技术垄断、发展高质量经济的重中之重。
一、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融合存在的问题
职业教育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但职业教育发展与产业经济发展存在脱钩现象。
(一)职业教育偏重于传统教育,难以与社会企业需求相匹配。随着我国产业升级不断推进,对高质量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逐渐增加,而传统的职业教育院校没有转变固有的培养方式,课程设置与相关行业应用相脱节,教学内容和经济发展的契合度较低,虽然很多院校与企业达成了校企合作意向,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工作停留在表面。产教融合发展只流于形式,而没有从本质上改变原有培养模式及根据企业需要而设定教育内容。
(二)配套政策不足,缺乏协调服务平台。目前,国家和地方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方面的政策支持上仍显薄弱,相关政策条款的力度、操作性与实用性也存在不足。产教融合过程是一个资源配置重构与协同管理的过程,存在牵涉部门单位较多、利益交织相对复杂、信息资源不对称等问题。由于缺乏相关的协调服务机制,难以对整个行业进行统筹安排,目前的产教融合模式大多数是以校企的点对点形式存在,所获得的经验难以有效推广。
(三)产教供需双方对接困难,优秀的社会力量难以介入职业院校专业教学。产教融合的价值在于把产业升级的先进技术、先进工艺等融入教育教学资源与教育教学过程中,使专业教学能够不断对接产业发展、服务产业发展。由于高职院校老师的专业能力往往难以适应产业升级和技术快速发展的要求,而行业企业和社会培训机构虽然可以为高职院校面向市场、对接产业发展需求提供优质的课程资源和教学服务,由于市场机制还不完善,难以引入市场优秀力量参与。
二、推动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融合的建议措施
为解决职业教育与产业融合发展存的问题,建议措施如下。
(一)改革培养课程体系,充分考虑社会企业人才需求。企业需求是职业教育的出发点,也是职业教育的目的地,职业院校在设置课程体系时,要对企业实际人才需求广泛进行调研,发现企业真实需要的职业技能,按需进行课程内容编制,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课程体系建立后,要不断地进行更新,院校老师要走出校门,到企业一线中去,及时掌握企业发展情况,更新职业能力变化趋势,不断完善职业教育课程培养体系,人才培养与时俱进。
(二)加大政府政策支持,搭建产教融合公共服务平台。产教融合发展仍处在探索期,融合形式也是多种多样,期间政府要做好引导、协调、服务的角色,在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落实财政政策激励,通过设立政府引导基金、产业发展基金、债券融资、PPP合作等多种投融资方式,吸引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并落实企业在产教融合过程中享受的税收、用地、贷款等各项优惠政策,降低职业院校和社会企业参与成本。为了促进产教融合走上健康良性的发展道路,政府应组织企业、职业院校、行业协会等积极搭建公共服务平台,规范产教融合发展走向,定期解决产教融合过程中出现的难点和问题,统筹资源配置。
(三)支持社会优秀力量参与职业教育培养。有效拓宽企业参与途径,鼓励企业依法参与举办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探索职业院校开展股份制和混合所有制以及“公办民助”等多种形式的改革试点工作,允许企业通过土地、资金、技术和管理等多种要素参与职业院校建设,合作共建二级学院、实践基地、创新创业平台载体并依法享有相应权利。
关于促进郑州科技成果本地化
转换应用的建议
科技界别委员 都军民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面向经济主战场,只有大力推动科技创新,才能把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手中,重塑竞争新优势。
“十三五”期间,郑州出台《关于全面加快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郑州市建设中国制造强市若干政策》等系列政策,加快自主科技创新。2019年郑州全社会研发投入达236.7亿元,增速分别高于全国和全省15.3%、9.7%,取得巨大进步。但值得关注的是,科技创新的“最后一公里”尚未打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不畅,导致出现“科技成果落地少、全产业链本地配套率低”的现象。
一、郑州科技成果本地化转换应用的现状
近年来,郑州市积极鼓励使用地方名优产品。例如,支持宇通新能源汽车发展,投放在市区的氢燃料电池公交车形成示范效应,走在全国推广应用燃料电池汽车的前列。支持中铁盾构装备发展,在郑州地铁5号线应用的土压平衡盾构机,为郑州建设单位首次购买“郑州造”盾构机,具有重要的示范和战略意义。
但与经济总量相当的其他城市和长三角、珠三角地区比较看,还存在差距。国内多地竞相鼓励科创成果在本地应用,直接促进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成为推动成果转移转化的普遍做法。例如,成都市推动轨道交通产业配套发展,打造上下游产业链,根据产品需求分别确定本地配套核算方式。苏州市组织本地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企业与医院签约,促进全产业链合作。在城市新能源出租车应用上,北京选择北汽,深圳选择比亚迪,重庆选择长安,推动本地制造业及品牌引领发展。这些创新成果本地化转化的举措,又反哺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
综合来看,郑州成果本地转换应用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主要表现在:
一是成果与产业、市场的精准结合难。满足市场的高水平科研成果产出不够,有重大影响的科技成果和转化项目不多,对经济发展及创新的拉动作用尚不显著,创新与市场存在“两张皮”现象。
二是成果本地化转化的政策激励不足。不少成果被鉴定为“首创”“领先”,难以立即应用,不利于研发活动更好地关联本地需求、形成良性循环。特别是政府投资的、对发展具有引领拉动作用的机场、轨道交通、智慧城市等“两新一重”领域,引导本地企业参与的力度还不够大,无法适应迅速推动本地新兴产业发展的需要。
三是围绕产业链打造创新链的举措还需进一步加强。重点产业链培育与重大科技创新工作深度融合的顶层设计不够,没有形成某一产业领域的系统性解决方案,导致对地方经济的支撑力度难上规模。在本地先进装备全产业链打造方面,龙头企业产业链效应不够凸显,核心配套企业不多,对产业体系构建的带动支撑作用不够强。加快成果本地转换应用,对于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的“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重点任务,进一步解决创新与市场“两张皮”、支撑引领本地产业发展,是具有实践意义的破局之路,是构建创新型产业的关键抓手。创新成果转化了,可以很好地反哺创新主体,让创新主体有更大的能力去开展新的创新。科技成果落地了,对科研人员是极大的激励,让人才更有成就感获得感,进一步打造郑州资源留人、事业留人、环境留人、吸纳人才的良好创新创业环境。
二、建议
面向“十四五”,着眼于“本地化”,着力于“转换应用”,突出本地创新、本地技术、本地配套、本地品牌,充分激发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三链”活力,不断增强郑州科技创新整体竞争优势和自主贡献度,提高郑州科技进步对郑州经济增长的含金量,谈以下几点建议:
一是加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培育和发展政府主导、全市统一的技术市场及线上线下融合的成果转化平台,使供给端与需求端精准对接、无缝衔接。
二是出台针对性的财税激励政策。对企业开展成果本地化转化的创新投资,按照缴纳企业所得税和增值税地方留成部分,以一定比例给予培育期奖励。
三是引导科技创新支撑重点项目建设。由政府主导投资的“两新一重”项目,采用本市科技创新成果成效明显的,给予行政奖励。鼓励基础设施、城市管理、装备制造业技术改造升级,对于在本市开展协同创新或应用本地先进技术的技改项目,给予立项或经费支持。建立倒逼机制,明确本地化配套率要求,加快成果就地转化。
四是打造差异化产业链创新链竞争优势。用好国家中心城市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机遇,坚持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依托、整合地方科技资源,大力发展以国产化传感器、高性能伺服驱动器/控制器、无人驾驶及高端智能装备等为代表的战略新兴产业,构筑体系化发展及先发优势。
五是大力推进应用示范。在重大技术装备首台套认定、应用推广、效果评价、表彰奖励等方面出台“郑州标准”,打造“郑州模式”。集中精力在培育“头部”企业、顶尖创新团队和重大项目建设本地化配套上下功夫,打造特色优势产业,建设一批成果本地化应用示范项目或示范基地。
发展美好教育 让美丽郑州成为幸福之城
教育界别委员 寇 爽
疫情中的2020年,有一件事是让郑州人心生暖意的——由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与瞭望智库共同主办的第十四届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调查推选活动,郑州市在“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榜单中位列第7位,教育幸福度、医疗健康幸福度、安全幸福度、交通幸福度等指标排名领先。教育工作事关千家万户,是人民群众最为关注和向往的美好生活追求,所以在评选标准中,教育是最为重要的指标之一。这个结果也从一个侧面说明,郑州创建美好教育的工作成果被看见、被认可。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着重提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徐立毅在全市教育大会上指出:美好生活从美好教育开始,家庭幸福从孩子健康成长开始。当前,在全市人民凝心聚力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追求美好生活的奋进征程中,优先高质量发展好教育事业,是我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部署精神,不断提升人民获得感、幸福感,推进郑州美好城市建设的一项重大基础工程。
提升教育幸福度,需要各级政府直面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矛盾。首先是基础教育阶段有学上和上好学的矛盾。学前教育普惠政策、义务教育分级管理制度等,较好满足了“有学上”的需求,但距离“上好学”,差距还是显著的。当前,幼儿园大班额问题十分突出,义务教育阶段办学质量距离优质均衡的目标还有距离,普通高中办学特色单一。其次是职业院校专业设置、课程教学内容与经济产业发展、行业技术应用契合度不紧密的矛盾。“没有职业教育现代化就没有教育现代化”,我市职业教育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缺乏,职业教育吸引力、竞争力不足。
上述问题,从宏观上看,主要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从微观方面看,我们在实施过程中,也不同程度存在有紧迫性与科学性不相匹配的差距和问题。现就进一步发展我市教育事业,解决发展道路上的差距和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加大公办幼儿园及普惠性幼儿园建设力度。着力解决幼儿园供应不足的问题,把配建幼儿园作为城市规划审批和开发项目审批的前置条件,加快形成以公办园为主体、以普惠园为依托的学前教育总体格局,同时,支持民间资本依法依规开办优质幼儿园,满足多样化需求。
二是着力化解大班额问题。通过学校标准化建设、“教育+互联网”、强校带弱校等多种途径,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加强对人口结构等重大问题的研究,认真分析查找在校生数量占总人口比例不协调的原因,从基数、结构、入学条件等方面完善招生政策,建立长效机制。
三是要改变普通高中千校一面的状况。以国家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为契机,按照国家高中教育多样化的要求,科学规划,多元定位,鼓励学校办出特色,为学生的多彩人生提供多样化的选择机会。
四是加快中职学校布局调整。着力解决产教融合不足的问题,围绕发挥人力资源优势、满足产业发展需要,坚持职业教育与区域产业布局同步规划,调整职业教育结构,优化专业设置布局,形成对接产业、特色引领、错位发展、紧密契合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格局。深化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改革,围绕需求端改善职业教育供给端,进一步激发企业积极性,优化资源配置,支持行业龙头企业深度参与职业教育,打造一批特色产业学院,让学生习得“安身立命之能”。
五是提升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和职业幸福感。完善教师招聘引进、定向培养补充、轮岗交流、岗位管理、职称评聘等制度,充分激发教师积极性。加强编制统筹,最大限度满足教育事业发展需要。落实好教师工资收入待遇政策,健全教师与公务员工资收入调整联动机制,确保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或高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营造尊师重教浓厚氛围,减轻教师不必要的负担,让教师职业充满荣耀、受人尊崇。
发展美好教育,助力美好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需要全社会以更大的勇气和更高的智慧能力,直面问题,破解难题。教育本身就是最美好的事业,我们的城市一定会因教育的美好而充满活力,人民一定会因教育的美好而感受幸福!
提升教师职业幸福 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教育界别委员 唐新伟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党全社会要弘扬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努力提高教师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让广大教师享有应有的社会声望,在教书育人岗位上为党和人民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的《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制定教师优待办法,保障教师享有健康体检、旅游、住房、落户等优待政策。”
一、存在问题
郑州市作为尊师重教典范的省会城市,在落实中央保障教师优待政策的具体行动中,自然要走在全省的前列。然而我市在旅游、交通、住房等社会福利保障体系中,针对教师的优惠政策还不够完善,倾斜力度还不够大,教师的幸福指数还不够强。
比如:我市多数景区在9月10日教师节当天会象征性的出台教师旅游的优惠政策,但是教师节不属于国家法定节假日,教师节当天辛勤的教师依然在教学岗位上坚守,看似对教师的优惠政策形同虚设。即便假期教师外出旅游“缓压”,然而景区门票的高昂支出又同时带来了经济方面的“增压”。
又如:截至2020年6月,郑州全市机动车保有量已经突破450万辆,作为拥有“千万人口”的超大城市,常住人口连年大幅净流入,堵车已经成为了常态。为推动绿色出行,防止大气污染,减轻交通压力,我市针对广大市民相继推出了多项公共交通优惠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教师在乘坐公共交通时,享受到的福利优惠并不多。
完善教师社会福利待遇,让教师切实拥有幸福感,是促进我市广大教师安心从教、热心从教,增强教师职业吸引力,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加快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强有力之举。
二、提升我市教师职业幸福的建议
(一)在省定政策基础上制定更加优惠的政策,发挥省会城市龙头引领作用。在全市范围内实行在职中小学及幼儿园教师,凭相关证件享受国有景区免门票、私有景区门票打折优惠的政策。开辟教师专用通道,设置教师服务台,为教师提供贴心服务,让广大教师切实感受省会特殊政策的温度,在全社会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
(二)发放“教师免费交通卡”,让教师成为人人羡慕的职业。教育是最大的民生。目前,山西省长治市以及我省的南阳邓州市于2019年已为当地在编在岗教师办理了教师免费交通卡,教师可凭卡免费乘坐市内公交车,为教师送上实实在在的“大礼包”。
作为国家中心城市、新一线城市的郑州完全有超越兄弟城市的实力与魄力,可以借鉴外地经验为我市在编在岗中小学及幼儿园教师发放“教师免费交通卡”,教师凭卡享受市内乘坐公交车、地铁免票政策,为广大教师提供出行便利。这样既能提升广大教师的获得感和荣誉感,又能形成良好的绿色出行氛围。
(三)点亮教师住房优惠政策,让教师安居乐教。做好教师住房建设工作,是稳定教师队伍,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通过加大农村学校教师周转房建设力度,同时在城市公租房源中切实落实教师专项住房,以及购买商业住房时给予教师优惠政策等方式,满足教师住房需求,构建多途径教师住房保障机制,让每个教育工作者有更多荣誉感和获得感。
(四)全面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让优秀的人培养更优秀的人。教师是教育发展的主体,教师队伍建设关乎教育长远发展。实施强师工程,为我市教师学历晋升提供学费补助,进一步鼓励和支持教师通过参加继续教育提升学历(学位)层次和水平,从而提高我市教师队伍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整体素质,让优秀的人培养更优秀的人。
(五)加大宣传力度,倡导教育优先的思想。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教师承担着为国家、为民族、为人民培养一代新人的神圣使命,理应受到全社会的尊重和爱戴。通过广泛宣传,努力引导全社会进一步理解教育工作、关心中小学教师发展,共同营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不断提升教师地位待遇,增强教师职业吸引力,让尊师重教蔚然成风,打造郑州美好教育,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关于加快建设医药健康类职业院校的建议
教育界别委员 王泽民
健康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期盼和追求,维护人民健康是我们党性质和宗旨的重要体现。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大任务。这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必将对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增进人民健康福祉产生深远影响。加强医学教育,加大医疗卫生人才培养力度,对我们河南省这样高等教育资源严重不足的人口大省来说,极其必要和紧迫。
一、医药健康类职业院校现存的问题
(一)河南省的医药卫生健康人才数量与全国还存在巨大差距。目前的人才数量无法满足医药卫生健康事业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服务需求。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程度持续加深,关于人口老龄化,国家在制定“十四五”规划建议中,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国务院办公厅12月31日晚间对外发布了《关于促进养老托育服务健康发展的意见》,将有效扩大面向广大普通家庭老年人的普惠性服务供给。据统计,截至2019年底,我国现有65岁以上老年人1.6亿,河南省65岁及以上老年人已达到1076万,占总人口的11.16%。我国注册护士总数为445万人,全国医护比是1:1.5,河南省注册护士总数为27.89万人,医护比为1:1.109,距2019年全国医护比1:1.15还有差距,距1:2.7的国际水平相差很大,与发达国家1:8.5的比例相差更远。全国养老护理人员22万人,河南养老护理人员不到4万。因此,河南省的医药卫生健康人才数量与全国还存在巨大差距。
(二)河南省医药健康类职业院校存量与河南省健康服务业不均衡。截至2020年,我省存量高校中虽然有一定量的卫生健康职业院校,但大多是传统医学院校,以医药健康为主的民办职业院校为数不多。为此,导致人才规格难以匹配、供给侧矛盾难以破除,成为增进人民健康福祉、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的重要制约性因素。郑州市作为河南省省会,人口聚集超千万,护理、药学、医学检验、康复治疗等医技人才需求旺盛,而与之配套的人才供给严重不足。当前,郑州市金水、惠济、二七、中原、新郑等区市高校密集,而其他区县(市)没有高校入驻或仅有一所高校入驻,高校对人才培养和带动驻地经济发展后劲明显不足。
三、加快建设医药健康类职业院校的意见建议
(一)进一步研究和完善设置医药类健康职业院校促进政策,在“健康中原”建设中发挥医药卫生类人才的特色与优势。明确医药类职业院校的设置在新时代背景下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建议加快出台医药健康类职业院校的相关政策。根据我国、我省卫生事业发展的客观需求,科学、合理制定河南省医学教育的发展规划,处理好改革与发展、规模与质量的关系,规范管理,加大投入,深化改革,提高质量,鼓励民间资金进入教育领域,促进民办学校科学发展。
(二)按照医药发展规划提出的目标任务,进一步强化服务体系建设。根据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卫生服务需求,逐步提高医学教育办学层次,遵循医药人才培养的特点和规律,进一步研究加强医药健康教育,构建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和继续教育各阶段合理衔接的医学教育体系。
(三)根据医药健康发展的需要和政府机构改革的要求,认真研究医药类健康职业院校的设置问题。建议河南省教育厅在尽快批复我省新建职业院校的基础上,突出对医药健康职业类院校发展的规划和指导,积极推进医药健康职业类院校标准化建设。 要以卫生服务需求和区域卫生规划为引导,综合考虑医学教育资源等因素,确定总体规模,统筹规划各学科(专业)、各层次、各阶段医学教育,加快医学教育院校的设置。
(四)建设一批引领改革、支撑发展、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等职业学校和骨干专业(群)。《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出:把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和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的重要方式,使城乡新增劳动力更多接受高等教育。在学前教育、护理、养老服务、健康服务、现代服务业等领域,扩大对初中毕业生实行中高职贯通培养的招生规模。启动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建设一批引领改革、支撑发展、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等职业学校和骨干专业(群)。
(五)加大投入,切实保障医学教育教学工作运行。各级教育和卫生行政部门要与同级财政部门积极协调,根据医学教育高成本的特点,加大对医学教育的支持力度,逐步提高医学教育的生均拨款。建议教育部门要把地方对医学教育的生均拨款情况作为审批医学类专业的重要指标。
(六)加快推进医学类紧缺专业的设置工作。建议加快护理、药学、康复治疗技术、医学检验技术、口腔医学技术、老年保健与管理、中医康复技术、中医养生保健、中药等紧缺专业设置,加快我省卫生健康人才的培养,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服务需求。
进一步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
全面提升全市卫生应急处置能力
医药卫生界别委员 王进兴
2020年元月份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统筹安排、有效应对和社会各界团结协作、共同努力下,我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阶段性胜利。但当前,全球病例不断攀升,国内多地发生输入性疫情和本地病例。作为国际物流港和全国交通枢纽城市,我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面临巨大挑战。而我市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的主力军——疾病预防控制体系能力及建设水平滞后,在本次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暴露出明显短板。为有效应对新冠肺炎等公共卫生事件,保护全市人民身体健康,为我市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保驾护航,我市需进一步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全面提升全市卫生应急处置能力。
一、全市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进展情况
(一)全市疾控机构基础建设进展。市疾控中心建设项目共两项:郑州市医疗卫生应急物资储备中心建设项目和传染病应急检测中心P2实验室项目,目前均在进行中。2020年我市全面启动基层疾控机构建设达标行动,截止目前16家县级疾控机构中完成达标建设4家,达标率为25%。
(二)核酸检测实验室建设情况。为推进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能力建设,按照《国务院关于印发进一步推进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能力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到2020年9月底前要实现各级疾控均具备核酸采样和检测能力。截止目前,全市16家县级疾控机构通过核酸检测资质验收6家,待验收5家,其余5家尚不具备验收条件。
(三)全市疾控体系人员编制落实情况。由于各级政府的重视和支持,2020年以来,全市疾控系统人员编制有所增加,全市新增在编到岗人员127人。其中市疾控中心划转66人,各区县(市)疾控机构新进人员共计61人。全市县级疾控机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占比为58.3%,
二、我市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存在问题
(一)联防联控长效机制尚未建立。公共卫生应急处置涉及卫生、教育、公安、大数据、市场监管等政府多个部门。当前在政府统领下,部门联防联控参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收效显著,但公共卫生应急联防联控长效机制并未建立,一旦失去政府主导,各部门配合参与或将不力,其结果必将影响卫生应急处置大局。
(二)县级疾控机构基础条件较差。一是我市县级疾控机构基础条件普遍较差,具体表现为建设达标率低,核酸检测能力弱。二是立项难迁建难。个别区县(市)无法立项只能退而求其次进行改造,部分区县(市)虽立项但迟迟不能开工建设,个别单位虽完成建设但搬迁工作不到位。
(三)我市疾控机构人员缺编严重。依据国家标准,疾控机构编制人数应按常住人口万分之1.75配备,我市应配备1810人,目前现有编制1353人,实际在编1041人,整体缺编42.49%;中原、高新、登封缺编超过50%,新开发区几无正式人员。
(四)人员待遇偏低服务能力较弱。基层公卫人员、急救人员、传染病防治人员收入低、风险高,激励机制缺失,队伍不稳定。各级疾控机构专业技术人才引进难、留住更难,我市疾控机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占比不到60%。医疗机构重医轻防现象普遍,公卫人员数量不足,学历、职称不高,工作能力偏低。
三、意见与建议
(一)加强政府组织领导,建立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突发急性传染病是危害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各级党委政府要强化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高度重视公共卫生应急工作。要加强对公共卫生应急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起由党委政府统一领导、相关部门密切协作的重大疫情应急处置领导机制;健全和优化平战结合、跨部门跨区域、上下联动的联防联控协调机制,做到指令清晰、系统有序、执行有力;将“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工作纳入政府绩效考核体系,定期组织考核评估。
(二)加大公共卫生事业投入,改善全市疾控机构基础条件。建议政府进一步加大对公共卫生事业的投入和支持力度,按照国家标准增加市县疾控机构人员编制,确保各级疾控机构人员数量基本满足工作需求,工作经费按时足额拨付到位。加快基层疾控机构达标建设进度,全面改善我市疾控机构基础条件和建设水平。加强实验室检测网络建设,提升传染病检测能力。
(三)强化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公共卫生人员素质能力。各级疾控机构要按照“专业技术人员占编制总数的比例不得低于85%、卫生技术人员不得低于70%”的原则,有针对性地进行人才引进,提高专业人才比例,优化疾控队伍结构。建立人才培育机制,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上级单位的合作交流,提升在职人员业务能力。采取有效激励手段,增加疾控机构和医疗机构公卫人员工资待遇,稳定全市公共卫生人才队伍。
(四)深化医防融合,加强公立医院传染病救治能力建设。以“预防为主”方针为引领,深化医防融合强化防治结合,建立公共卫生机构和医疗机构协同监测机制;强化公立医院的公共卫生职责,发挥其在公共卫生应急处置方面的公益属性和在传染病发现方面的哨点作用,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提高综合医院传染病防治设施建设标准,提升应急医疗救治和重大传染病救治能力;加强重大疫情救治相关学科建设,制定有关政策措施,吸引更多高水平医务人员从事公共卫生工作。
(五)重视宣传教育,建设完善健康促进体系。相关部门要强化对公众的传染病防控宣传教育,提高社会公众对重大传染病疫情风险认识和对传染病防控的配合参与度;建立完善健康促进体系,深化拓展健康服务管理,健全健康教育机构和队伍,结合健康郑州行动,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促进活动,提升人民健康素养和健康水平。
关于在黄河郑州段南岸建设
黄河全程微缩景观的建议
医药卫生界别委员 常 升
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为我们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提供了重要遵循,也为沿黄城市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郑州作为黄河流域重要城市、中原城市群的核心,与黄河有关的景点不多,目前仅有黄河国家地质公园(原黄河游览区)一处景观。虽然政府近期对黄河滩区违规建筑进行了拆除,投资修建了观光健康步道等沿黄游览设施,但因缺乏特色,对提升郑州在全国的美誉度作用不大,对助推郑州文旅经济发展作用也不强。
因此建议,在黄河郑州段沿岸寻找合适地段,修建黄河全程微缩景观,通过缩小版的“黄河”,展现黄河全程的自然、人文景观,让游客来一次郑州,就能看到黄河全程。这对我们宣传郑州、弘扬黄河文化、推动文旅经济都有极大裨益。
黄河全长约5464公里,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炎黄文化的发源地,沿途风景名胜众多,一一去看时间、金钱都不允许,虽然很多地方可以通过电子沙盘或视频资料看黄河全景,但与实景微缩相比,仍然不够直观,冲击力不强,没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建议在黄河郑州段南岸,寻找合适地段,按照1000:1或者500:1的比例,全景微缩黄河原形原貌,建一条缩小版的“黄河”,把黄河源头、“几”字弯、壶口瀑布、上中下游分界、主要水库水电设施、入海线口、主要支流和黄河两岸沿途中华文明从古到今的主要城市、考古遗址、历史事件逐一展现出来。微缩河中流动的水就引现在黄河的水,“源头”的水通过暗管模拟泉眼,最后“入海”仍然归入黄河。若按500:1的比例修建,全程10公里左右,若按1000:1的比例修建,全程5公里左右,基本上全程走一遍看下来不至于太累。可重建以下景点:
一、母亲河发源地——卡日曲、扎曲、约古宗列曲、星宿海,谱写黄河源头文化
星宿海,位于黄河源头地区,海拔4000多米,比五岳之首的泰山还高许多,黄河之水行进至此,因地势平缓,河面骤然展宽,流速也变缓,四处流淌的河水,使这里形成大片沼泽和众多湖泊。星宿海作为母亲河的发源地,这个名字很少有人知晓,更不用说星宿海那无与伦比真容实貌,更是罕有人见。在郑州段根据地容、地貌,利用黄河独有的地势空间,采用高科技和实际地形相结合,模拟建设母亲河的起源地---星宿海,以其盛名吸引和宣传黄河源头景观和文化。
二、黄河中上游、中下游分界点
黄河的全程有两个分界点,其中上、中游分界点是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的河口镇,而它的中、下游分界点则位于郑州市的桃花峪。桃花峪因“桃花如流瀑,阡陌飘红云”的景致而得名。
三、“几”字弯——河套地区
翻开地图,在黄河“几”字弯的顶端有一座因水而名的城市—巴彦淖尔。300多个湖泊在这方土地上星罗棋布,湖里长着芦苇,芦苇荡里鸿雁飞翔。“江水长,秋草黄,草原上琴声忧伤。鸿雁向南方,飞过芦苇荡。天苍茫,雁何往,心中是北方家乡。”
四、壶口瀑布
壶口瀑布是中国第二大瀑布,世界上最大的黄色瀑布。在水量大的夏季,壶口瀑布气势恢宏;而到了冬季,整个水面全部冰冻,结出罕见的巨大冰瀑;壶口瀑布出现西边浊浪翻滚东边白浪滔滔的奇特景观。
五、三门峡——小浪底水利枢纽
三门峡是新中国建设黄河上的第一座水利枢纽,也是黄河进入河南的第一个水利枢纽,小浪底是黄河上最后一座水利枢纽,这两座水库对河南、对黄河都有着特殊意义。
六、铭记抗日战争——花园口决口纪实
1938年6月,侵华日寇的铁蹄踏进徐州,逼近开封,郑州告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接受了其党、政、军各界提出的决堤放水、以水代兵的建议,在赵口和花园口扒开黄河大堤。波及豫、皖、苏三省,共计29万平方公里,酿成1200万人受灾、390万人流离失所、几十万人死亡的空前灾难,形成震惊世界的中国“黄泛区”。无数灾民却在漫长的流浪途中遭受肉体和精神创伤。按比例模拟修建花园口决口纪实公园,用微电影等科技手段还原中原大地抗日战争纪实,让子孙后代时刻铭记苦难、不忘国耻。
七、实景模拟母亲河汇入大海的壮丽画面
入海口位于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黄河口镇境内,地处渤海与莱州湾的交汇处,1855年黄河决口改道而成,海岸线全长142.57公里,既有河海交汇处黄蓝分明的神奇景观,也有碧海蓝天的海滨特色。
八、谱写中华民族与母亲河相伴生存的经典故事
以黄河文化发展的远古时期、新中国成立后、高质量保护发展黄河流域三个阶段着力打造实景,运用现代科技和地貌空间,真实诠释数千年来中华民族与母亲河相伴而生的经典场景。重点展现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带领人民充分利用黄河资源,变危为利的经典故事,如建设刘家峡水电站、壶口瀑布等,以实景按比例模拟再现。
九、描绘习近平新时代郑州段黄河流域壮丽画面
按比例展现新时代郑州段黄河流域壮丽画面,学习银川、青海等先进经验,取长补短,把黄河变成郑州的市内河,全面提升郑州在国家中心城市的高质量品位,让黄河变成郑州的幸福河。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更好地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离不开旅游的全面发展。努力把上述模拟实景打造成黄河文化传承盛名世界的景区,吸引世界各国人们来此了解黄河、考察黄河,既能充分体现党和国家对母亲河文化高质量发展的高度重视,还能满足华夏儿女在郑州就可以游览黄河的心愿,必将对郑州政治、经济带来巨大影响。
关于进一步完善郑州黄河历史文化主地标
城市文化坐标体系的建议
文学艺术界别委员 周玲娣
郑州市委提出了“讲好郑州、开封、洛阳‘三座城、三百里、三千年’文化发展故事”、“确立郑州‘华夏之根、黄河之魂、天地之中、文明之源’的黄河历史文化主地标城市地位,不断提升黄河文化的全球吸引力、辐射力和感召力”的阶段性任务。郑州市的黄河文化源远流长,历久弥新,应积极探寻新时代黄河文化理论创新新内涵,积极探寻黄河文化内容创新发展新模式,积极探寻黄河文化“历史”与“当下”、“黄河”与“城市”相融共生新纽带。建议通过实施以下文化项目,进一步完善符合郑州黄河历史文化主地标城市地位的文化坐标体系。
一、实施郑州市小剧场推广项目,将之打造为讲好“黄河故事”的文化内容生长点
小剧场艺术具有“小、精、深、广”的特点,即小舞台、精表演、深内容、广观众,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具有创新性、实验性、先锋性、群众性的艺术特质,既能给黄河文化的文化内容生产提供更多的空间,又能培养、锻炼编剧、导演、作曲、舞台评论、演员等艺术人才。因此,建议实施郑州市小剧场推广项目,出台优惠政策引导国有资金、民间资金建设现代化的小剧场,小投入打造小制作,创作、推广符合现代人审美的新型的舞蹈、戏曲、音乐剧、话剧、曲艺、歌舞剧等小剧场艺术精品剧目。把小剧场艺术作为郑州市黄河文化建设重要的着力点和突破点,政府出资予以扶持,将之打造为讲好“黄河故事”的文化内容生长点,进一步凸显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的历史定位,进一步强化郑州艺术“高端、新锐、现代”的文化定位。
(一)建立郑州市黄河文化艺术创作孵化交流中心。郑州市黄河文化创作孵化交流中心有1个主剧场和10-15个小剧场,是我市黄河文化艺术创作研究、艺术成果展示、艺术文化交流的剧场型平台,是以“黄河文化”为主题的戏剧、影视、微剧(IP)以及曲艺、音乐、舞蹈创作的实验基地和孵化中心,是国内外艺术团体演出小剧场话剧、戏曲、舞蹈、音乐剧、曲艺、歌舞剧等作品的交流中心,是郑州弘扬黄河文化的艺术前沿。
(二)出台郑州市小剧场推广扶持政策。每年,政府出资对郑州市10个演出黄河文化剧目的小剧场予以定向补贴;对10台新创的黄河文化小剧场剧目予以创作补贴;对200场次的各类型的黄河文化相关的小剧场剧目予以演出补贴。
(三)举办中国郑州小剧场艺术节。充分利用我市旅游资源优势,联合华谊电影小镇等一批新建的文化旅游项目,举办中国郑州小剧场艺术节。邀请各地优秀的小剧场剧目到郑州演出,组织我市市属院团以及各区县(市)院团以及民营院团的小剧场剧目在郑州演出,在建党100周年之际,让市民群众以文艺的方式庆祝中国共产党100年华诞。
二、建立黄河文化旅游带品牌战略城市联盟,将之打造为展示“黄河风情”的区域协作风景线
成立黄河文化旅游带品牌战略城市联盟。联盟以黄河流经的省会城市轮流为理事长城市、以黄河流经的地级城市为会员城市,联盟秘书处设在郑州,定期组织黄河文化主题和与黄河文化旅游带相关的文化艺术活动。
(一)设立黄河文化旅游带品牌战略主题(郑州)论坛。设立黄河文化旅游带品牌战略主题(郑州)论坛。邀请联盟城市来郑州,举办以“黄河文化”为主题的黄河文化旅游带品牌战略相关学术研讨会,签署发布黄河文化旅游带品牌战略郑州宣言。
(二)举办“黄河儿女情”广场舞邀请赛。在黄河岸边选取具有特殊意义或标志性场地,邀请联盟城市的群众性舞蹈队伍和郑州的群众性舞蹈队伍共同表演。由专业评委对参加的群众性舞蹈进行评选,对优秀者予以奖励。
(三)举办“黄河文化”主题群众性舞蹈微电影评选。由联盟城市组织、拍摄本城市黄河岸边的群众性舞蹈的微电影,报送到联盟秘书处,由联盟秘书处组织专业评委进行评选,对优秀作品予以奖励并免费推广。
三、实施郑州市“黄河文化”产业融合示范工程,将之打造为拓展“黄河文化”的产业融合新局面
打破传统思维模式,运用“文化+”的大融合思维、一体化思维、艺术化思维,实施郑州市“黄河文化”产业融合示范工程,带动我市文化产业与经济的一体化发展。具体为:建设100家郑州市“黄河文化”产业融合示范中心,统一挂牌,统一标识,政府每年以优惠政策、资金统一扶持,为黄河文化的产业融合提供新的动力和活力。示范中心包括以下类型:
(一)演出剧场类。命名一批上档次、上规模的演出企业,支持社会资本兴建新型健康的演出场所,助力打造一批重点演艺项目。
(二)文化创意类。命名一批突出创新创意理念的创意设计、出版发行、印刷复制、数字内容和动漫等产业门类的重点企业,拉长创意产业链条,加快成果转化。
(三)文化旅游类。命名一批形象鲜明、特色突出、结构合理、环境优美、设施完善的旅游景区,推进文化与旅游一体化发展。
(四)广告会展类。命名一批专业化、规模化发展的广告会展企业,扶持打造一批定位准确、主题突出、特色鲜明的广告会展项目。
(五)公共设施类。命名一批文化广场、文化公园等公共设施,推动广场舞等群众文化活动开展,引导群众把黄河文化作为群众文化活动的主题展示、推广。
(六)媒介传播类。命名一批宣传展示黄河文化的传统媒体和互联网新媒体企业,推动传统媒体转型和互联网新媒体发展。
(七)特色街区类。命名一批历史文化街区、旅游主题街区、夜市经济街区,助力打造城市文化新地标。
(八)艺术培训类。命名一批以戏曲、民族歌舞、曲艺、乐器和现代舞蹈、现代乐器教学为主的艺术培训企业,推动传统艺术传承和现代艺术传播。
(九)文博场馆类。命名一批以郑州历史、郑州名人等地域文化为展览主题的民间博物馆,使之成为承载“郑州记忆”的新标识。
四、举办郑州市黄河文化艺术节,将之打造为弘扬“黄河文明”的国家级文化品牌
郑州市黄河文化艺术节以“弘扬黄河文化,展示地域艺术”为主题,以“植根黄河文明,铸魂黄河精神,唱响时代新歌,共庆海晏河清”为宗旨,重点展示近年来黄河流域9省市在黄河文化滋养下地域艺术的独特风采和时代魅力,重点展示新时代黄河儿女崭新的精神面貌,按照徐立毅书记提出的具体要求,立足郑州历史文化资源在黄河文化、中华文明中的突出价值和地位,重点展示郑州、开封、洛阳“三座城、三百里、三千年”文化发展轨迹,强化郑州“华夏之根、黄河之魂、天地之中、文明之源”的黄河历史文化主地标城市地位,为黄河流域文化、艺术、旅游等融合发展提供新的舞台。
在郑州市黄河文化艺术节期间,举办以下活动:
(一)举办中华儿女共祭黄河活动。汇集参加艺术节的黄河流域城市代表,在郑州黄河岸边,共祭“中华母亲河”---黄河。
(二)举办郑州市黄河文化艺术节免费黄河游活动。艺术节期间,郑州市所有黄河文化旅游景点免费向中国公民、港澳台同胞、海外华人开放,让中华儿女免费领略黄河风采。
(三)举办黄河文化旅游带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评选活动。邀请黄河文化旅游带相关城市组织地域特点鲜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来郑州展览并参加评选。
(四)举办黄河文化旅游带文物精品评选活动。邀请黄河文化旅游带相关城市组织文物精品来郑州展览并参加评选。
(五)举办黄河文化旅游带地方戏精品展演。在郑州举办黄河文化旅游带地方戏精品展演,让西藏的藏戏、四川的川剧、青海的平弦戏、宁夏的“花儿剧”、山西的晋剧、陕西的秦腔、河南的豫剧和曲剧、山东的吕剧等地方戏精品剧目荟萃郑州进行集中展示,邀请全国戏迷观看。
(六)举办黄河文化旅游带文化艺术产业博览会。邀请黄河文化旅游带相关城市组织本地艺术产业、创意产业、旅游产业的作品、产品来郑州展示、售卖,搭建黄河流域文化产业发展的共同平台。
(七)举办黄河文化旅游带优秀旅游演出剧目展演。邀请黄河文化旅游带相关城市组织当地旅游演出剧目来郑州展演,由专家评选出优秀旅游演出剧目予以奖励。
重视网络文学 助力郑州文化和经济发展
文学艺术界别委员 寇 彬
近年来网络文学高速发展,涌现出一大批有影响力的网络IP作品,如热播的《庆余年》《有翡》《甄嬛传》《芈月传》《琅琊榜》等作品,都是优秀网络文学作品改编而成。根据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19年度网络文学发展报告》,中国网络文学用户规模达到了4.55亿人,网民使用率为53.2%,也就是说,中国每两名网民之中,就有一名是网络文学的读者。
网络文学已经成为当下大众文学的重要构成,在年轻人特别是学生群体中有着巨大的影响力。网络上有人做过调查投票,12-18岁的读者群体,占总读者数的32%,19-23岁的读者占比则是29%,也就是说,网络文学作品读者中,足足有60%为大中学生。这些学生正处于思想定型期,好的网络作品可以引导他们拥有更正确的思想和三观。
更为重要的是,网络文学以其强大的衍生能力,助推文化、旅游和其他产业的发展,并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从旅游业来说,当代网络作家南派三叔的《盗墓笔记》让长白山狠狠火了一把。根据网络数据统计,长白山在2015年8月游客猛增数十倍,在此之前每日游客平均只有一两千人。此外,网络文学版权还衍生出纪念服装、玩具、手办等相关产业,2019年网络文学直接营收超过两百亿,同比增长26%。从文化产业来说,2017年12月,第一个网络作家村在杭州成立,挂牌十个月便实现版权交易收入过亿,三年累计吸引网络作家179名,版权交易收入超过4.4亿;2018年11月,江苏网络作家村在镇江挂牌;同年12月,天津网络作家村成立;之后,长沙网络文学小镇、邯郸市网络作家村纷纷成立,北京、广州、海口等地也都打起了网络文学的牌。
郑州是国家中心城市,历史文化名城,我们不能让网络文学这辆既能创造经济效益、又能给城市带来巨大影响力和宣传作用的快车给抛下。因此,就如何繁荣网络文学、用好网络文学,助力郑州文化和经济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打造网络作家小镇。由政府或企业出资,打造一个富有郑州特色,集生活、旅游、创作、教育、宣传为一体的网络作家小镇,使之成为郑州的又一名片。网络作家小镇的建设,首先可以派出考察组分赴杭州、镇江、天津等地实地调研,学习借鉴其成功经验;其次是申请中国作家协会授牌,邀请中国作家协会领导参加成立仪式,让网络作家小镇成为真正的国家级基地。
第二,出台网络文学扶持政策。政府出台扶持政策,如作家落户、房屋补贴、税务减免或返还和子女入学保障等,吸引全国著名网络作家以及相关企业入驻网络作家小镇,实现筑巢引凤、招人引文,孵化更多的优秀网络文学作品,从而扩大郑州影响力,提升郑州软实力。
第三,举办网络文学大赛。目前网络文学在高速发展,各类网络文学评比五花八门,比较有影响力的一些文学和作家评比排行,大部分都是各类网站在做,例如橙瓜网站的“橙瓜年度十强作品”和“百强大神评比”在网络上就有着极大的影响力,但地方上这类有影响力的网络文学奖项并不多。我们应该抓住这个机遇,联合中国作家协会,举办高质量、高规格、高影响力的网络文学评比活动,成为落户郑州的国家级赛事,让郑州在中国网络文学的历史上,留下浓厚的一笔。
第四,搭建网络文学交流平台。邀请全国知名的网络文学作家和本土网络作家,定期举办全国性的创作采风、创作笔会等多种形式的交流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郑州、喜欢郑州,从而潜移默化地用作品介绍郑州、宣传郑州。同时,结合郑州黄河历史文化主地标城市建设,分批组织网络作家体验黄河风情、走进黄河故事,树立文化自信、点燃创作激情,用生花妙笔来弘扬黄河文化、传承黄河文化。
第五,架设网络文学与其他艺术形式融合的桥梁。长期以来,郑州本土缺乏优秀剧本,在全国有影响力的影视作品更是寥寥无几。政府主管部门可以通过不同方式,将本地影视、动漫、出版等企业和网络作家们直接对接,让网络作家的优良IP直接输入本地,助力郑州本地文化产业,合作共赢。同时,还可以由相关部门牵头,不定期组织网络作家和本地企业互动,让他们将本地企业的特产特色客串进文学作品中,从而借助知名网络作家的庞大读者群,以较少的投入,实现软广告效应的最大化。
关于加强国民体质监测工作
大力推进健康郑州建设的建议
体育界别委员 赵 锋
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中强调,人民健康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础,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实现健康和经济社会良性协调发展。要加快实施健康中国行动,实现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向以健康为中心。要推动健康关口前移,建立体育和卫生健康等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运动促进健康新模式。国民体质监测工作,正是健康关口前移,从源头上预防和控制重大疾病、实现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向以健康为中心的重要举措。
一、我市国民体质监测工作的现状
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体育法》《全民健身条例》《体育强国建设纲要》《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国民体质测定标准》《河南省体育局关于开展体质测定与运动健身指导中心(站)》等要求,从2014年开始部署监测网络的建立、监测人员的培训等工作,已建成市级监测中心和各区县监测站点,2020年完成了郑州市第五次国民体质监测工作。目前主要开展了体质测定、运动能力评定、运动健身指导等服务,力争推进我市国民体质测定与运动健身指导常态化,为郑州市科学制定发展群众体育事业、增强国民体质的相关政策提供了重要依据。
二、我市国民体质监测工作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一是监测工作宣传不到位。今年已经是第五次开展全国范围国民体质监测工作,但多数市民仍对国民体质监测一事知之甚少,群众获取相关信息的渠道较少。
二是监测人员专业化程度不高。我市国民体质监测中心18人中仅有2名专业人员,专业化程度不高,影响国民体质监测工作的质量。
三是监测场地建设经费投入不足。监测场地用地用房选址难,临时性场地不敢高标准建设,专业监测仪器无法安装到位,新建站点扶持经费许多不能如期兑现。
四是监测数据分析应用不到位。现在市级监测中心每年只是被动完成3000人、区县(市)级监测中心完成2000人的任务量,本级监测数据的分析应用还很粗浅。
五是与相关行业融合不广泛。我市目前仅有省直三院一个“体医融合”试点,航空工业管理学院一个“体校融合”试点。与国民体质监测的“体科融合”“体医融合”“体教融合”“体产融合”尚不广泛。
三、几点建议
一是提高对国民体质监测工作的认识。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中提出到2035年要建成体育强国,为体育事业的改革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市委市政府提出了体育强市的奋斗目标,努力将我市体育建设成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特色鲜明的国家中心城市的标志性事业。建议将全民健身、提升国民体质工作纳入我市“十四五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以国民体质监测为基础,以全民健身、全民健康为抓手,大力提升国民体质,推动“健康郑州”“健康中国”建设,促进《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落实。
二是落实监测网点建设投入责任。各级政府应把国民体质监测工作专项经费纳入年度财政预算,同时采取部门整合、行业融合、企业捐助等多种渠道筹措资金,保证建设资金到位,继而完善三级纵向监测网络构建,做到每个乡镇(街道办)都有监测站点,每个区县(市)有监测中心,市里有总监测中心。在此基础上,在部分医院、学校、大型健身运动场所、大型居民社区逐步建立横向监测站点,购置改装若干辆流动监测车作为补充力量,真正做到纵横成网,全面覆盖。
三是以体质监测为依据提供科学健身指导。研究认为,体弱多病的人免疫力偏低,更容易受到各种病毒的侵袭,坚持每天运动30到45分钟,免疫细胞数目会增加,抵抗力也会相应提高。这一点从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病情上可以看到,轻的发烧咳嗽,很快治愈,而严重的会危及生命。科学的运动锻炼就是要根据不同的体质基础,采取适当的方式进行。建议有条件的医院体检中心设立体质监测站点,或设立运动康复门诊,为监测对象开具运动处方,提供运动指导。也可以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引进运动康复专家团队参与国民体质监测工作,开展体育科研活动,解决监测人员专业程度不高的困扰。
四是实施全民健身行动计划逐步提高群众健康水平。全民健身是实现全民健康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是全体人民增强体魄、幸福生活的基础保障。我市应按照《全民健身行动计划》的部署,继续推进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全民健身事业发展格局的构建,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有效提升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的融合发展水平,切实提升全市体育公共服务保障水平。充分发挥社会体育组织的作用,不断丰富如健步走、慢跑、游泳、乒乓球、羽毛球、马拉松等群众喜爱的运动项目活动和比赛,群众通过参加体育锻炼,来调节自身免疫力,提高抗病能力,进而逐步提高我市国民体质监测指标持续向好,同时也可以助推我市体育产业的蓬勃发展。
产教深度融合 加快我市产业转型升级
少数民族界别委员 马海峰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能有效促进校企“双元”育人,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全面提升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支撑。2013年11月《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首次提出“产教融合”, 党的十八大之后国家和部委层面连续7年出台10份产教融合相关文件或提出相关条款要求,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为新时代深化产教融合提供了根本遵循。2018年8月《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实施意见》提出依托国家战略,优化职业教育布局,支持郑洛新“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群围绕产业集群调整职业教育结构,打造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职业教育基地。2020年12月河南省教育厅、发展改革委、财政厅制定了《河南省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行动计划》,提出到2023年,政府统筹、行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多方协同合作机制基本建立。
一、郑州市现状
随着我市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先进新兴产业链不断加速发展,急需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我市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供给、质量、结构尚不完全适应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科技创新能力与企业产业需求尚不匹配,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育人体制机制尚不健全,校企合作“一头热、一头冷”等问题有待解决。与此同时,郑州市正在积极申报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区域,解决我市经济产业发展质量不高,传统产业占较大比重,新兴产业增速快但体量小等问题,推进深度产教融合迫在眉睫。
二、建议
(一)布局突破:构建教育和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格局
1.同步规划产教融合与经济社会发展。将产教融合发展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区域发展、产业发展、城市建设等专项规划和重大生产力布局,将教育优先、人才先行融入各项政策,统筹优化教育和产业结构,同步规划产教融合发展政策措施。
2.统筹职业教育与区域发展布局。加强郑州市市属中等职业学校标准化建设, 依托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战略,优化职业教育布局,要坚持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良性互动,职业院校与产业园区实现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发展。推动职业院校与产业集聚区紧密对接,促进职业教育差异化发展。
3.推动建立与产业转型升级相适应的学科专业体系。适应现代产业体系构建需要,建立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学科专业体系。围绕我市产业转型升级和着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发展电子信息、汽车、装备制造等新兴制造业相关学科专业,积极培育壮大航空及冷链物流、跨境电子商务等新兴服务业产业急需的学科专业,优化家政、健康、养老、文化、旅游等社会领域专业,加强智慧城市、智能建筑等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相关专业建设。发挥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品牌优势,加大航空应用型人才培养力度。依托我市高职院校,建设一批产教融合学科专业点,组建若干市级产教融合专业联盟。
(二)举措突破:全面凸显产教融合中企业的特有功效
1.拓宽企业参与途径。推进产教融合应廓清我市市场发展趋势、对接郑州特色、以国家创新创业中心发展需求为主导,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开展职业院校股份制、混合所有制、“公办民助”、“民办公助”等改革试点,允许企业以土地、资本、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依法参股、入股或与职业院校共建产业学院(二级学院)、实训基地、创新基地等并享有相应权利。
2.深化“引企入教”改革。支持企业技术和管理人才到学校兼职任教,职业院校依法依规自主聘请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并确定兼职报酬。鼓励探索产业教师(导师)特设岗位计划。鼓励企业积极接纳职业院校教师挂职锻炼,参与企业技术研发,打造“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推行“名师学徒式”培育模式。鼓励企业依托或联合职业院校设立产业学院和企业工作室、实验室、创新基地、实践基地,并予以支持。
3.发挥骨干企业引领作用,开展生产性实习实训。职业院校要突出应用环节实践,落实顶岗实践机制,打造“毕业即可就业”人才,直接为企业、行业、产业输送新鲜“血液”。政府可采取“以奖代补”的办法,支持企业与职业院校共建实训基地,对考核认定符合实习实训规范的企业给予实习成本补助。
(三)衔接突破: 促进产教供需双向对接
1.强化行业协调指导。充分发挥我市10个“郑州市行业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作用,支持其开展人才需求预测、校企合作对接、教育教学指导等服务,建立行业就业状况年度发布制度,推动行业内知名企业、产业集聚区等与骨干职业院校紧密对接,在协同育人、实训就业、技术服务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
2.规范发展市场服务组织。鼓励行业企业、职业院校通过购买服务、合作设立等方式,积极培育市场导向、对接供需、精准服务、规范运作的产教融合服务组织(企业),支持其利用市场合作和产业分工,提供专业化服务,构建校企利益共同体,形成稳定互惠的合作机制,促进校企紧密联结。
3.创新教育培训服务。深入推进全民技能振兴工程,建立健全企业职工培训制度。企业应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1.5—2.5%提取教育培训经费,确保教育培训经费60%以上用于一线职工。加强产能过剩行业转岗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支持职业院校、企业整合校企资源,开发数据化产业技术课程和职业培训包。鼓励高等学校、职业学校面向行业企业、社会组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并予以资金支持。
完善郑州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适应城市产业发展需求
少数民族界别委员 马海峰
近年来,随着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步伐加快,郑州职业教育乘势而为,通过加快布局调整、改善办学条件、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深化产教融合、扩大对外交流等,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已初步形成,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尽管如此, 职业教育的独立类型地位仍未得到广泛认可,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
一、郑州职业教育目前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人才培养体系不够完善。在学制层面,主要局限在专科层次,职业教育体系的学生要想接受本科及以上层次教育,大部分得通过“专升本”的方式转换到普通教育体系,现代意义上的独立的职业教育体系仍未普遍建立。
(二)服务社会和产业发展的能力不足。我市中职学校专业布点同质化严重,2018年信息技术专业点的学校达69个,在校生占比13.8%。专业设置与区域主导产业不吻合的现象较为突出,毕业生的专业操作技能和动手能力与企业生产需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技术技能型人才短缺已成为常态。
(三)教师队伍建设亟待加强。2018年郑州市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71534人,人数与普通高中的大体相当,但师生比2020年为23:1,远超省定15:1的标准,专业课教师结构性短缺,“双师型”教师比例仅为38%,专业教学和实训指导水平与企业需求不能有效对接。
(四)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不高。校企合作现状是学校热、企业冷,企业参与学校合作办学的积极性不高,学校缺乏真实的工作环境,实训效果较差,制约着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二、建议
(一)完善技能人才培养体系
1.我市应根据《方案》要求,以服务国家中心城市和大都市区建设为导向, 把标准化建设作为统领郑州职业教育发展的突破口,支持1—2所具备条件的中职学校升格高职;支持市属高职院校开展职业本科教育试点;支持有条件的高职升格应用型本科院校;支持市属本科高校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地方大学和设立硕士点;支持市直本专科高校增加中职学生招生比例;支持职普融通策略进一步实施。
2.积极开展学历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1+X证书制度”试点,促进职业学校教育向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职前教育与职后培训衔接发展,满足劳动者工作各阶段差异化的继续教育需求,不断提高职业教育办学水平和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3.统筹教育、人社两方面资源,优化职业院校与技工院校学校和专业“两个布局”,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通过加挂两类院校校牌,盘活闲置的校舍和实训基地资源,统一招生录取,统筹推进一体化教育教学改革,协同开展各级职业技能大赛,打破学校类型界限,加快全市技能教育融合高质量发展。
(二)优化学校与专业布局
1.郑州市应该根据产业发展定位与需求,依据我市主体功能区规划,围绕产业集群调整职业教育结构。坚持就业和升学齐头并进,支持职业院校在产业集聚区、工业园区等建设新校区、校办企业等,与企业合作共建实训基地、产业学院。
2.加快推进高水平职业院校建设。重点围绕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都市农业、网络经济产业转型发展主线, 支持郑州市高职院校参与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中职教育启动实施郑州市高水平学校、高水平专业(群)建设计划,每校集中资源重点建设 2-3个品牌专业群,启动“郑州工匠”铸造工程平台建设,提升职业教育支撑产业发展的力度。
3.建立人才培养数据平台。深入跟踪学校相关行业、职业人才需求数据的专业化研究平台,对就业质量进行定性调研,追踪毕业生就业满意度,促进学校办学与行业、产业人才需求更为精准对接与融合,打通校园和企业的“最后一公里”。
(三)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1.通过顶层设计和项目带动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在河南省支持郑州市开展国家级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建设政策指引下,制定地方专门职业教育法律,实施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程,统筹各方资源,建设一批具有辐射引领作用的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
2.建立产教融合基本制度,落实省政府办公厅下发的《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实施意见》,颁布《郑州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对进入目录的产教融合型企业给予“金融+财政+土地+信用”的组合式激励, 并按规定落实相关税收政策。推进大中型企业与职业院校开展深度合作,规模以上企业接纳职业院校学生实习,并把开展职业教育情况纳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报告制度。
3.积极创建省级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产教融合专业联盟和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建设,推进国家、省、市三级学徒制试点,全面推广“订单式”、现代学徒制、企业新型学徒制等“双培型”培养模式。
4.健全校企合作激励机制, 对深度参与职业教育、取得突出成效、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的企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可将其认定为“产教融合型企业”并给予一定奖励,对考核认定符合实习规范的企业,按照实习学生每人每月200-400元的标准,补助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成本。
5.遴选认定10所左右在产教协同育人、校企合作培养师资、学校治理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卓有成效的职业院校予以支持建设。学校可从校企合作中获得智力、专利、教育、劳务等合法报酬,可按一定比例作为绩效工资来源,具体分配办法由学校按规定自行处理。
(四)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1.尽快落实职业院校教师配置标准,根据职业院校特点,科学核定教师编制,合理调整和完善教师补充办法。
2.完善兼职教师聘用和管理制度,地方财政依据职业院校实际缺编数量和教师平均工资标准,核定兼职教师经费补助额度并足额拨付到校,用于聘请行业企业专家和能工巧匠。
3.建立职业院校教师引进绿色通道, 对全国一类职业技能竞赛第一名选手、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授予的“全国技术能手”获得者等, 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认定后,可由招聘院校自主考核录用入编。
4.加强教师培训,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 建立市级教师培养培训基地,落实教师5年一周期的全员轮训制度,鼓励专业教师参加各种专业等级培训和技能鉴定,落实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
(五)强化政府发展职业教育的责任
郑州市政府要把职业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进行谋划,统筹推进职业教育改革落地落实。强化职业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市政府分管教育工作的副市长担任召集人,由教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发展改革、国资、工业和信息化、科技、财政、农业农村、税务、扶贫等单位组成,定期召开会议,统筹协调全市职业教育工作。
以发展特色园艺产业推动我市乡村振兴
少数民族界别委员 齐秀娟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12月28日至29日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历史关口,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郑州作为河南省省会城市,2019年181个贫困村全部摘帽、脱贫攻坚任务圆满完成,2021年农村工作重点将转向以“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全面振兴为目标的乡村振兴战略。郑州也是国家实施南北经济贸易和东、西资源转移的桥梁,随着“一带一路”、中部地区崛起等重大战略的提出与实施,给其园艺产业积极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创造了重要机遇。因此,郑州市要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深挖园艺产业发展潜力,努力提高比较效益,继续推动三产融合,以发展特色园艺产业来推动乡村振兴。
一、郑州市园艺产业发展现状
产业兴旺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根本,园艺产业兴旺是引领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近几年,随着城镇化率不断提高、都市生态农业逐步推进,郑州市园艺产业也在发生变化,如蔬菜面积不断减少、水果面积持续增加。
(一)蔬菜。截至2019年底,全市拥有菜田总面积65万亩。全年完成蔬菜播种面积100万亩,完成总产量266万吨,比去年分别减少9.1%和5%。温棚蔬菜生产面积保持稳定略减;城市近郊蔬菜面积持续萎缩;大白菜、萝卜、胡萝卜、豇豆等面积减少较多,黄瓜、番茄、芹菜、大蒜等基本稳定。
(二)水果。2019年全市水果种植面积27万亩,较上年小幅增加,总产量29万吨,较去年增加12.8%(2018年因倒春寒受灾严重)。总体来看,樱桃、石榴、葡萄、桃、梨种植面积呈上升势头,草莓设施生产面积略有增加,猕猴桃种植开始出现并逐步增加。全年大部分水果长势良好,产量较去年有所增加,整体形势稳定。大樱桃、苹果、梨等结果情况较好,属丰产年份。
(三)花卉生产。2019年,全市花卉种植面积9.33万亩,基本维持稳定,年销售额8.5亿元。草花、盆栽花卉面积有所上升。全市共有花卉市场7家,其中陈砦花卉市场现有各类商户近4000家,年交易额突破50亿元,直接从业人员10000余人,已经成为我国中西部地区最大的花卉物流集散中心。
(四)食用菌和中药材生产。2019年,全市食用菌年投料量5.4万吨,年产量2.2万吨,年产值约1.4亿元,主要生产种类有杏鲍菇、金针菇、平菇、香菇等。中药材生产面积3.8万亩,年产值1.4亿元,主要品种有:金银花、生地、板蓝根、山药等十几个品种,分布在新密市、登封市、巩义市、荥阳市、二七区、惠济区等西部山区和沿黄一带。
二、以发展特色园艺产业推动我市乡村振兴的建议
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一号文件为指引,立足我市特色园艺产业资源禀赋和发展潜力,加快发展我市乡村产业。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以特色产业发展为抓手,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优化产业布局,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壮大。完善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促进农业产业融合发展。
(一)特色园艺产业发展与美丽乡村建设统筹推进。按照我市国家中心城市建设需要和市民消费升级需求,加强规划设计引领,抓好分层分类推进,选用适宜成片种植的作物,推进“果蔬成景、花卉成景、麦田成景”等层次丰富的乡村景观;按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要求,以果蔬采摘和花卉观赏为突破口,发展区域主导产业,把美丽乡村建设与生态农业、乡村旅游、乡土文化、主导产业发展相融合,打造一批集采摘、观光、休闲、旅游功能为一体的特色农业村庄,实现农业转型升级和三产融合。
(二)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优化生产组织方式。强化经营主体示范,树立一批农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示范典型,带动产业标准化、规范化发展。加快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引导经营主体注册“三品一标”进行品牌培育、推介,提高产品核心竞争力,发展订单农业。强化适度规模发展经营,制定土地流转政策、奖励措施,鼓励流转承包地,并招商引资发展农业园区,推动小农户分散经营向多元主体合作经营转变。
(三) 建设一批现代农业示范园,辐射带动产业发展。优化我市园艺产品种植结构,由生产导向型逐步向消费需求型、质量效益型转变。建设一批现代农业示范园,作为推进技术创新集成的重要载体和强大引擎,辐射带动形成高效农业产业群和产业带;构建资源全利用、规划全覆盖、行业全联动、产业全链接的现代农业发展格局,形成以国家级为引领、以省级为骨干、以市级为基础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体系。
(四)设立园艺产业职业技术人员培养专项资金,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以推动农业结构调整、提升乡村产业发展为重点,紧扣“人才振兴”,设立人才培养专项资金,支持科研机构针对园艺产业新型经营主体负责人和技术人员开展技术培训,建立一支稳定的直接面向乡村的科技工作队伍。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培养有知识、有技能、有产业的新型职业农民经营主体。
(五)设立乡村振兴科技服务专项,健全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体系。创新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支撑。整合科技资源,依托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河南省农业科学院、郑州大学、河南农业大学等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开展研究项目,设立乡村振兴科技服务专项,进行我市特色园艺产业全产业链拓展研究;构建层次定位清晰的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体系,加快推进成果转化,从而推动我市特色园艺产业现代化发展,助力乡村振兴事业。
关于大力发展老年教育的建议
少数民族界别委员 丁利荣
老年人是国家和社会的宝贵财富,老年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和老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老年教育,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举措,是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学习需求,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
一、郑州市老年教育现状
有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郑州市60周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口已达141万,占人口总数的16%,今后将以平均3.3%的年增长率持续增长。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如何实现“老有所养”将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郑州市老年教育事业发展迅速,初步形成了组织、教育、文化、民政、老龄等部门联合开展老年教育的格局。根据调查,目前郑州市的老年教育以郑州市老干部大学(郑州市老干部活动中心)、郑州社区大学为龙头,以行业企业和部门老年大学、各区县(市)社区学院(老年大学)为骨干,以各类社区学校为依托,以“四就近”(就近学习、活动、关心照顾、发挥作用)为指导,组建老年人学习群,开展养生保健、手工艺、声乐、国画、书法等有益身心的文娱学习活动,初步满足了老年人“增长知识、丰富生活、陶冶情操、促进健康、服务社会”的需求。郑州市老干部大学、郑州铁路局老干部大学、黄河老年大学、华北石油局郑州基地老年大学、郑州市教育局老干部大学、郑州市文化馆老年艺术大学、常春老年博学院、经八路教育社区老年博学院、颐乐学院郑州百合校区等老年教育办得都比较有特色,深受老年人欢迎。近年来,一些街道办事处牵手社工组织开展老年教育也取得了可喜成绩,例如金水区花园路街道办事处,积极探索推行“社区文化养老”服务项目,携手恩夕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开办花园路街道老年大学,以“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共建和谐”为宗旨,以“居民需求为基础、社区资源为依托、社工服务为保障、老年骨干为支撑”的办学理念,形成了社区为平台、社会组织为载体、专职社工为支撑的“三社联动”工作机制,通过政府购买社工服务,由岗位社工整合街道各社区的资源,招募志愿老师,把各种有趣的课堂建立在社区,使老年人在家门口就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实现自己的“大学梦”,为辖区老年人搭建了“增长知识、互帮互助、促进健康、交友联欢”的平台。
随着人口老龄化持续加剧,将会有越来越多的老年人进入老年大学或老年教育机构学习,发展老年教育的形势和任务更加紧迫。办好老年教育是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提高社会建设水平,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具体体现,是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必然要求。大力发展老年教育,满足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有利于社会的稳定繁荣和谐发展,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尽管近年来郑州市的老年教育有了较大发展,但是整体来看,还存在资源供给不足、城乡发展不平衡、保障机制不完善、社会力量参与不够等问题,亟需加强部门协调,进一步拓展深度和广度。
二、建议
(一)提高思想认识。各级党委、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都要提高思想认识,达成共识,履行职责,形成合力,共同推动工作,这是老年教育创新发展的前提。政府部门要把老年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和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列入教育督导考核。社区老年教育牵涉面广,必须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教育牵头、多部门协作配合、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工作机制。成立由政府主管领导为组长,各相关单位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联席会,负责协调规划,整体推进。小组下设办公室,各成员单位设立专职联络员,办公室负责具体落实和监督考评。
(二)推进法律法规和制度建设。研究出台发展老年教育的法规和政策文件。目前,国家和河南省都出台了老年教育规划,郑州市也应该出台相关政策,制定老年教育办学机构标准,鼓励社会力量和养老机构举办老年教育,探索开展老年教育发展调查统计,开展老年教育发展评价等。
(三)加强队伍建设。鼓励高等职业院校相关专业毕业生和有关行业优秀人才到老年教育机构工作。加快培养结构合理、数量充足、素质优良、以专职人员为骨干、兼职人员与志愿者相结合的老年教育教学管理队伍。
(四)完善经费机制。加大对老年教育的投入,拓宽老年教育的投资渠道,形成政府、市场、社会团体和学习者等多渠道筹措老年教育资金的机制。各级政府要把老年教育经费列入财政预算,足额按时拨付。各部门都要广泛宣传党和国家关于老年教育发展的政策,广泛宣传老年教育发展的典型经验、典型案例、典型做法和成果,动员全社会加强对老年教育的关心、支持和参与。
(五)扩大老年教育资源供给。建立和完善“市级老年大学——区县(市)老年学院——乡镇(街道)老年学校——村(居委会)老年教育中心”四级老年教育网络。老年学校可以与社区学校统一规划建设,资源共享,融合发展。整合利用高校、中小学、职业院校以及艺术馆、文化馆、体育场、社区文化中心等教育资源,逐步向社区居民尤其是老年人开放,扩大社区老年教育资源供给,开发适合老年人需求的学习课程,组织相关学习活动,加强老年人的学习型组织建设,打造辐射周边老年人的教育学习活动中心。
(六)创新老年教育发展机制。充分调动市场活力,支持并鼓励各种社会力量通过独资、合资、政府采购服务和项目合作等方式参与老年教育,促进老年教育与相关产业联动,扩大老年教育消费,促进投资增长和再投资。
关于加快推进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
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的建议
侨联界别委员 陶琼琼
郑州市围绕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明确提出了“东强、南动、西美、北静、中优、外联”功能布局,编制实施了高质量发展先进制造业、高水平扩大对外开放、高品质推进城市建设等系列三年行动计划。郑州大交通、大开放、大产业、大文化、大生态的城市之“势”进一步彰显,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高质量发展的路子更清、氛围更浓、势头更强。
2020年7月份,河南省委省政府召开了加快推进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专题会议,并印发了《关于支持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若干意见》,《意见》提出把郑州打造成为全省参与全球竞争、集聚高端资源的战略平台。在国际化上,省委、省政府对郑州有很高的期望和期待。经过今年赴四川、成都等地调研,关于郑州国家中心城市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提出以下四点建议:
一、推动尽快设立外国驻郑使领馆
外国领事机构是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也是深化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同属内陆地区,成都已争取到领事机构19家,并依托领事机构,建立国际友城,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友城合作与发展论坛等多场友好交流活动,积极促成产业和文化的交流合作。建议下一步郑州市积极争取中央支持,充分发挥中原地区的区位优势,创造条件,争取外国驻郑使领馆和相关办事机构早日落户中原。更好发挥“四条丝绸之路”的优势,在双循环体系中培育对内对外开放新优势。
二、引进更多国际高端人才
人才是第一资源,也是当前制约郑州中心城市建设的短板。《意见》提出要进一步强化人才支撑,包括建立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探索建立与国际规则接轨的人才管理、股权激励、成果转化制度等。希望郑州市加强与有关部门对接,尽快制定具体的落实措施。同时,通过建立海外引才工作站,聘请海外引才顾问,举办“海外高新科技人才洽谈会”引才活动专场等方式,“走出去”把亟需的高层次人才“请进来”,探索更多“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柔性引才机制,以点带面,逐步形成“人才虹吸”效应。一方面,拓宽海外人才引进范围。不仅吸引科技人才,还要吸引艺术、教育、商务、社科或体育方面人才,关注非华人外国人才和在华留学生与跨国公司高管人才,支持在外资企业工作的外籍人才辞职后、外国留学生毕业后继续在郑州创新创业。特别要主动争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选派更多的学生到我市留学深造,采取宽松的签证政策、多样化的奖学金、实习就业许可等政策吸引留学生,为郑州发展储备潜在人才。另一方面,提升人力资源服务。培养扶持猎头公司和人才中介机构开展海外引才业务,探索实施重大引才活动的服务外包,对发现和引进优秀人才的中介机构给予奖励。在海外人才密集地区聘请引才大使,设立猎头“联络点”,最大限度地从世界各地招揽人才。强化我市高校、科研院所与国内外著名猎头公司的合作,创建社会化、专业化的引进人才网络。
三、打造国际化城市文化精神标识
黄帝文化是中华民族独特精神标识的源头性标识。建议郑州以黄帝文化精神标识与精髓展示为主线,强化黄帝故里景区和其他文化遗址遗迹保护展示,构筑文化解读、文化展示、文化体验为一体的华夏文明传承创新示范基地和世界华人寻根旅游首选地。将享誉全球的“拜祖大典”,文化旅游链条式发展成为“拜祖经济”。同时,通过“嫁接”“融合”等方式,将中原文化和新侨身边鲜活的故事相融合,编排成喜闻乐见、雅俗共赏的节目。加强社科文化研究机构对国际市场的研究,打造具有郑州特色的文化精品,加大对文创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支持力度,培养懂文化、会经营、懂外语、熟悉国际文化市场运作规律的复合型人才,促进具有文化底蕴的产品出口。推动郑州向国际文化大都市方向迈进,实现以文聚人、以文化人。
四、建设国际化金融、商贸中心
抓住国内金融改革试验区陆续获批设立机遇,借助郑州商品期货交易所历史积淀和现实基础,发挥郑州的区位优势,所处时区优势,积极争取设立郑州期货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国际化的全国区域金融中心。一是支持金融机构开展“期货+保险”等“期货+”行动。拓展“期货+保险”试点范围,鼓励驻郑期货公司、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积极参与“保险+期货”试点,实施“期货+保险+银行”“期货+订单+保险”等新型“期货+”服务模式。二是设立期货产业集聚区。依托郑州龙子湖智慧岛,建设期货产业集聚区,加强期货要素聚集,形成以期货为特色、多种金融业态共同发展的优势平台。提升中国(郑州)国际期货论坛层次,打造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期货论坛。三是支持期货经营机构提质增效。支持我省大型国有企业、农业龙头企业发起新设或与外资合资期货公司,引入资本实力和专业能力更强的期货公司,促进行业竞争和优化重组。积极推动符合条件的省内期货公司、大型粮食企业在境内外发行上市、新三板和区域股权市场挂牌,增强资本实力。试点综合性期货公司与专业性期货公司之间的协同有序发展,增加服务多样性,通过市场竞争实现服务增值。四是建议支持电力、多晶硅、鸡肉三大期货品种在郑商所上市。鉴于河南省是火电、多晶硅、鸡肉的生产大省,三大品种与郑商所现有期货品种具有较强的互补性,郑商所前期也开展了充分的研发工作,具备了三大品种上市的基础条件,为支持郑州期货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助力郑商所做大做强,建设世界大宗商品价格中心,恳请中国证监会支持将电力、多晶硅、鸡肉三大期货品种均落户郑州商品交易所。同时,加快谋划建设郑州世贸中心,河南国际救援应急中心等,让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更有“国际范”。
围绕双循环发展格局
积极推进国家级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创建工作
特邀一界别委员 赵永良
2019年5月,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办公室印发《关于开展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活动的意见》,要求启动第一批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地区评估认定,牵引和带动全面依法治国战略的顺利实施。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揽全面依法治国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作出的重大部署。创建国家级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就是要在高质量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中,持续加强法治政府建设,提升区域竞争力,打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为各类市场主体搭架“防护网”,让企业经营更有安全感,为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一、当前创建工作基本形势
近年来,我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持续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在全省依法行政考核中多次名列第一。市公安局、司法局等市直单位先后被评为省依法行政示范单位,市法律援助中心等执法单位被评为省级服务型行政执法示范点。2019年8月,市法治政府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市县法治政府建设示范指标体系》,结合郑州实际,明确任务分工,制定了《郑州市创建国家级、省级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实施方案》,建立了三级量化指标体系,提供了“尺度统一、标准量化、责任明确、可借鉴参考”的抓建标尺,为法治政府建设向纵深发展提供了条件。
2020年,市委先后两次召开常委(扩大)会议,学习贯彻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近期重要讲话精神,传达李克强总理在河南考察时的指示要求,研究我市贯彻落实意见。市委强调,要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切实抓好“三送一强”、经济运行、城市核心板块建设、“三项工程、一项管理”、三大攻坚战、安全生产、社会稳定等重点工作,统筹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充分肯定成绩同时,也要冷静审视问题:一是法治政府建设成效不均衡,个别单位长期徘徊在及格等次边缘。二是部分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还不够强。三是行政执法不规范、不严谨等问题还大量存在,不作为、乱作为现象还时有发生。对标示范市百项量化指标,我们还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当前,我们正面临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同时新冠肺炎疫情还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国际关系和疫情冲击导致的各类衍生风险不容忽视,都给法治政府建设和法治创建工作带来新的问题和挑战。
三、对进一步抓好法治创建工作的建议
创建国家级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必须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对照指标体系,抓住关键环节,围绕双循环发展格局,持续提升我市法治政府建设水平。
(一)聚力优化环境抓创建。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国家中心城市高质量建设的生命线。开展“最多跑一次”改革规范提升活动,推行“一口受理”模式,探索“容缺受理”办法,政务服务重点领域和高频事项要基本实现“一网、一门、一次”,解决政务服务的堵点难点,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认真落实权责清单、负面清单、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清单制度,实现各类市场主体平等地位,提升我市市场竞争力。
(二)聚力良法善治抓创建。以破解改革发展难题为导向,更加突出立法对改革发展的引领规范作用。一是要结合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围绕促进改革发展、强化城市管理、保障改善民生、保护生态环境、维护市场公平等重点领域,加大立法力度,以“良法”促“善治”。二是要科学编制政府立法规划,严把“立项关”“起草关”“审查关”,提高立法质量。三是要充分发挥政府法律顾问的智库作用,发挥立法基层联系点的纽带作用,确保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
(三)聚力科学决策抓创建。认真贯彻执行《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严格落实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等法定程序,确保政府依法决策、科学决策。一是各级政府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凡规定程序不到位的重大行政决策,一概不予上会研究或发文。二是认真开展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和定期清理制度,为改革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三是充分发挥政府法律顾问和公职律师在重大行政决策、重大行政行为等方面的法律咨询和服务保障作用。
(四)聚力行政执法抓创建。行政执法是政府实施法律法规、履行法定职责、管理经济社会事务的主要方式,直接体现政府依法行政和法治政府建设水平。2018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等制度。我市于2019年研究印发了“三项制度”实施方案,制定了配套办法。各级执法机关要以依法行政示范单位、服务型行政执法示范点和行政执法责任制示范点创建为抓手,推动全市行政执法工作水平全面提升。
(五)聚力矛盾化解抓创建。健全依法化解纠纷机制,完善行政复议、行政调解、行政裁决、仲裁、人民调解制度,引导人民群众通过法定渠道,依法妥善化解矛盾纠纷。要落实《市县法治政府建设示范指标体系》中“政府及其部门领导班子成员旁听人民法院庭审”要求,建立相关制度,制定旁听计划,认真组织实施。各级政府及政府部门要加强行政应诉工作,自觉接受人民法院的司法监督,认真履行法院生效法律文书,自觉维护法律尊严和司法权威。
(六)聚力长效机制抓创建。一是抓好《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落实情况的检查考核。二是建立工作台账,细化工作措施,压实主体责任,推进示范市创建活动扎实开展。三是继续落实“1211”法治政府建设推进机制,促进法治政府与服务型政府建设相统一。四是完善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推进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五是坚持执法、管理、服务全过程普法,推进“谁执法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责任制有效落实。
(七)聚力能力提升抓创建。要通过开展创建活动,全面提升全市领导干部、机关工作人员、行政执法人员的法治思维和依法治理、依法行政、依法办事能力,带头遵法学法守法用法,养成“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抓改革、谋发展、促稳定”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带动全社会加快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