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全新创新生态、推进经济发展由传统要素投入驱动向科技创新驱动转型,是“十四五”时期郑州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我们要利用好第四次工业革命历史机遇,把数字化发展与科技创新紧密结合起来,对传统产业加大数字化赋能力度,推动全社会数字化转型,在产业数字化过程中培育数字化产业,促进数字化赋能与创新驱动的融合,不断提升我市企业和产业的竞争力。
数字经济是打造经济发展新高地的突破口,是抢抓战略制高点的重要手段;是城市发展的活力源泉和动力引擎。我们必须抓住机遇,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占领数字经济高地,助推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
目前,我市宇通汽车、汉威电子、三磨所等5家企业入选国家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总投资846.7亿元的79个新基建重点项目已经开工,5G基站实现全覆盖,14个领域118个数字应用场景上线运行,郑州成为全国数字场景应用最多的城市。但是,我市数字经济仍然滞后于先进城市。例如杭州市在2018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已超过1万亿元,占该市GDP比重达24.8%。我市科技创新能力的短板已经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瓶颈,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科技投入滞后于产业升级步伐。一是研发投入低。2019年我市研发经费投入为236.7亿元,研发投入强度为2.04%,这不仅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甚至低于洛阳的2.37%和新乡的2.14%。二是研发投入结构失衡。2019年企业、高校、研究机构投入比重是84:8:8,而同期全国平均水平是76:9:15,说明我市高校和研究机构数量少,研发投入不足,原始创新比重偏低。三是财政对科技投入不足。我市科技投入占GDP的比重仅在0.2%-0.4%,而主要创新型城市为2%-10%。2019年郑州市科技财政支出63.4亿元,占一般财政预算支出的比重3.3%,低于全国4.7%的平均水平。
(二)科研机构偏少,高端专业科研机构不能满足高质量创新发展需求。我市专业科技创新载体及其平台对科技创新的支撑不足,国家级科技创新科研院所仅有12家,国家重点实验室仅6家,两院院士仅有18名,与武汉、西安等国家中心城市相比有较大差距。
(三)创新生态不佳,制度体系尚未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十三五”以来,郑州科技改革步伐明显加快,但运用市场机制推进科技创新的办法手段不多。与先进城市相比,我市创新政策落实还不到位,特别是科技项目的申报、考核、审计、评价等指标体系设计不够合理,科研项目管理办法缺乏严谨科学性与便捷的适用性,无法形成对科研创新的正向激励。
(四)企业动力不强,主动求变的企业家精神有待培育。 我市传统制造业数量多,上市企业少,历史包袱沉重,缺乏数字经济的领军企业。大多数企业依赖于成本优势,习惯于规模扩张,缺乏依靠技术创新主动变轨的见识和谋略。
以上问题导致企业创新动力不够强劲,产学研协同不够顺畅,科技成果转化率偏低,科技进步的贡献率较小、创新迭代速度较慢,无法形成良好的科技资源聚集效果与科研领军人才的聚集效应,进而导致我市数字经济整体实力偏弱,数字经济专业人才供需矛盾突出,数字化转型进程落后于先进地区。为此,应当加强科技创新力度,赋能数字经济,引领产业发展升级。
二、建议
(一)将网络经济从消费端全面推向生产端,抢占数字经济高地。一是围绕我市制造业“链主企业”和优势产业链条,结合防控措施,减少人员密接,推广工业互联网和智能制造生产方式。二是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根据行业情势收集相关数据,总结成熟经验,逐步建立数字化优势产业的行业规范,形成数字经济的“郑州标准”。三是以工业大数据为基础,助力龙头企业探索供应链金融,形成“数字产业”与“数字金融”的良性反馈。
(二)以政府投入带动社会资金集聚,激活数字产业领域的内生性技术创新动力。一是加大财政投入,围绕中原科技城、鲲鹏小镇等科技板块建设,扩大政府引导基金规模,组建创新联盟,鼓励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联合攻关与协同研发。二是统筹财政资金,整合各部门科技资金投入与其他科技补贴,提高资金效率。三是充分利用社会资本,围绕数字场景应用推广项目,探索引入市场导向的科技型风险投资基金。四是鼓励企业投入,利用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加速折旧、税前抵扣等政策鼓励数字经济相关企业的自主研发投入。
(三)针对数字产业复合型人才的特殊需求,构建我市数字经济的人才梯队、人才体系与人才成长环境。一是合理调整《郑州市重点产业紧缺人才需求目录》,围绕数字经济稀缺人才精准引进。二是发挥国家中心城市的优势,筑巢引凤,对接引进重点科研院所与高等院校的核心研发部门或设置分院分所。三是以“不为所有但为所用”的理念制定鼓励人才兼职与流动制度,发挥“共享人才”的积极效应。四是以数字化产业规划合理调整我市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加快职业教育改革为我市数字产业储备熟练工人和能工巧匠,形成新型数字产业人力资源储备与供给体系。
(四)以机制创新促进技术创新,释放数字经济的“技术红利”。一是围绕核心技术研发,改革科技项目申报制度,在市场导向下激励领军企业组建上下游产业联盟,进行集团式的技术创新。二是鼓励中小企业以工业互联网方式推进智能制造、柔性生产和弹性生产,推进生产组织创新。三是在核心技术领域采取“揭榜挂帅”的方式,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取得集中突破,探索科研体制创新。四是针对特殊领域的知识产权和推广型专有技术,以政府购买专利的方式进行公益性转让,打破技术垄断,促进先进技术的普及应用。五是开拓专利服务市场,深化落实我市产业集聚区的“专利导航”政策,提升科技成果转让的数量规模与转化质量。六是利用大数据的集成优势,构建反映我市数字产业的动态趋势的数据库,提供实时监控与决策依据,促进部门间数据的互联互通。七是以实际绩效的结果为导向,改革项目审计与项目验收制度,为自主型的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松绑。针对技术创新领域的特有风险,推进在监督评价体系中的“容错纠错”制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