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黄河大堤申报世界遗产的建议

发布时间: 2021-10-13 【字体: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从河南省郑州市黄河中下游分界线开始,黄河从地下河变为地上河(悬河),为防止黄河泛滥,自“大禹治水”开始,黄河两岸修筑黄河大堤,并围绕黄河大堤进行了丰富的物质生产和文化创造活动,黄河大堤是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


1958年,毛主席视察黄河,发出了“一定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的伟大号召。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发出了“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最强音。因此,通过黄河大堤申报世界遗产,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是时代赋予我们的政治责任和历史重任。


一、黄河大堤是宝贵和独特的文化遗产


现有的黄河大堤包括以下几段:


1、右岸两段共长6 0 4 .8km,即河南省郑州市邙山脚下至山东省梁山县徐庄长3 4 8 .2km;济南市宋庄至垦利县二十一户长2 5 6 .6km;平阴和长清县为山岭无堤防。


2、左岸三段共长7 1 8 .8km,即河南省孟州市中曹坡至封丘县鹅弯长1 7 1 .1km;河南省长垣县大车集到台前县张庄长1 9 4 .5km;山东阳谷县陶城埠至利津四段长3 5 3 .2km。


 以上两岸临黄河干堤共1 3 2 3 .6km。


3、孟津市还有7 .6km的堤防;为防止倒灌天然文岩渠,还修有贯孟堤9 .3km和太行堤3 3km;河口地区还修有堤防1 2 4 .4km。


以上堤防统称黄河大堤,共长1 4 9 7 .9km。


黄河大堤是黄河防洪工程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它维系着两岸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是黄淮海平原上工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建设的重大保障。新中国成立以来,改变了下游黄河经常决口泛滥的状况,开创了6 0年安澜的卓越成绩。


世界上的堤防不计其数,但没有一条能与黄河大堤相比。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善淤、善决、善徙,带来太多的恩泽和灾难,也磨练了中华民族坚韧不屈的精神,积累了极为丰富独特的文化。黄河大堤已成为一条壮观靓丽的风景线,足以向世人昭示并引以自豪。


二、黄河大堤完全符合世界遗产申报标准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并形成了比较科学的遴选制度,其依据是《执行世界遗产公约操作准则》(以下简称《操作准则》)。按照《操作准则》,黄河大堤的良好条件如下:


1、作为文化遗产,黄河大堤符合《世界遗产公约》第一条的定义:它既是“文物: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建筑物”;又是“遗址:从历史、审美、人种学或人类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人类工程或自然与人联合工程以及考古地址等地方”。


    黄河大堤宏伟而久远,至今仍然发挥着重大的作用,在形式与设计、材料与质地、利用与功能、传统与技术、位置与环境、精神与感受等各种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上都极其清楚,“原真性”毋庸质疑。根据文献记载、考古成果和民俗调查,从历史上、社会上、科学上都可以判定黄河大堤是一项伟大的文化遗产。


2、大堤已经有2 0 0 0多年的历史,符合《操作准则》标准之(ⅲ)“能为已消逝的文明或文化传统提供独特的或至少是特殊的见证。


史载黄河下游筑堤始于战国中期。2000多年来,人们不断探索,出现了王景、贾让、贾鲁、潘季训、靳辅等一代又一代治黄精英。他们的治黄方案和实践,都是宝贵的遗产。同时形成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适应性景观和文化遗存:沿岸多处渡口和决口遗址;“一水一麦”的滩地种植技术;防洪抢险技术和器械;秦始皇跑马修金堤、汉武帝瓠子堵口、赵匡胤陈桥黄袍加身等历史故事和传说;以及不可胜数的碑刻、诗篇、谚语、格言等,都有深刻含义和久远魅力。


3、大堤长度近1 5 0 0km,符合《操作准则》标准之(ⅳ)“是一种建筑、建筑整体、技术整体及景观的杰出范例,展现历史上一个(或几个)重要阶段。”


三、黄河大堤申报世界遗产有多方面的积极意义


1、黄河大堤如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像建立了一个博物馆,可以长久生动地展示和评介黄河,让人们认识到大堤不只是伟大的水利工程,而且是属于全人类的遗产。这会大大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文化自信,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之久远。


2、黄河大堤如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像开设了一门课程,既讲述了大自然的演化规律,也讲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让人们了解,必须精心保护环境,否则就会受到自然的惩罚。这会让绿色发展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大大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3、黄河大堤如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像搭起了一座舞台,实时上演中国文化的活剧,让人们更清楚地看到母亲河怎样哺育着华夏文明。对内可增强民族凝聚力,对外可让全世界更加了解中国,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四、黄河大堤申报世界遗产是一项系统工程


1、郑州市作为牵头单位,组织黄河大堤沿岸各地进行联合申遗。


2019年9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在郑州召开,沿黄9省、自治区和4部委参加,习总书记叮嘱黄河河南段是中下游治理的重中之重。这是时代赋予郑州的责任,也是历史赋予郑州的机会,在黄河大堤申遗工作中,郑州应该当仁不让承担最重要的组织工作。


2、充分利用现有工作基础,深化黄河大堤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高度重视黄河大堤沿岸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分阶段、分类型做好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调研和整理;加大投入进行严格保护,深入挖掘开发其独特的文化价值;转换保护思路,可划定保护区进行就地保护,并以基于生态系统的方式进行管理,努力创造保护区自然价值与文化价值的完美融合。


3、开展考察和研讨,确定申遗的总体思路和系统方法。


邀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和国内知名专家、地方文化研究专家共同进行黄河大堤沿岸专项考察,研究和提升对文化路线的理解,提炼申报遗产的特色文化元素,确定黄河大堤的文化识别系统(遗址、景观、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形成的多个群集)和申报的思路方法。


4、召开大堤沿岸各地座谈会,达成申遗共识。


召开大堤沿岸各地座谈会,就以下几方面达成共识:黄河大堤申遗的定义与定性,沿岸各文化要素入选标准,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建立权威的咨询机构,分阶段实施计划等。


信息来源: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