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更高水平开放 更高质量发展 全力加快中国(郑州)国际贸易中心建设的提案

发布时间: 2021-10-13 【字体:

最近召开的市委十一届十三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为郑州市标定了“两化五强”的远景目标和“一二三四五”的目标路径。谋划建设中国(郑州)国际贸易中心,是落实省委、市委“十四五”宏伟布局,进一步推动全省、全市扩大对外开放和高质量发展的有效实践。


作为“一带一路”核心节点的郑州,建设国际贸易中心对增强全市整合国际资源能力、建立高水平投资贸易便利化政策制度、培育高开放度高能级的功能型贸易平台、集聚具有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新型贸易主体,打造国内大循环重要支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链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理清优势与潜力,正当其时


一是郑州在国家大局中的地位更重、责任更大、机遇更多。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河南代表团审议时,充分肯定郑州打造内陆开放高地的做法和取得的成效;中央财经委第五次会议将郑州列入推动高质量发展的10个区域增长极城市;中央财经委第六次会议要求强化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这是总书记和党中央的殷殷期盼,更是郑州发展的重大良机,使命光荣、机遇难得、不容错失。


二是郑州贯彻新发展理念的路子更清、氛围更浓、势头更强。省委、省政府赋予郑州“三个在”的努力方向,郑州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事关全省大局、决定中部全局。刚刚召开的市委全会明确了“十四五”发展的九项重点任务和今年六个方面的重点突破。全力加快国际贸易中心建设,恰逢其时、方向明确。


三是郑州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信心更强、底气更足、后劲更大。2020年全市四条“丝绸之路”建设逆势前行:国际航空货邮吞吐量增幅48%,居全国首位;中欧班列开行突破1130班;跨境电商交易额增速20%;“海上丝路”获得“郑州港”代码;航空和铁路口岸可实现7*24小时通关。完善的开放体系为国际贸易中心建设储能、蓄力。


二、把准机遇与挑战,任重道远


一是开放型经济新体系亟待构建。应对疫情冲击和错综复杂国际形势,需要构建开放型经济体系和更加科学的货物进出口结构。


二是经济发展模式亟待转变。需要由要素驱动型,转向创新驱动型,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


三是产业布局联动融合亟待强化。需要加快与“东强、西美、南动、北静、中优、外联”整体发展格局相匹配的现代产业布局,“7+4”主导产业联动共振、相对平衡。


四是人才、金融短板亟待补强。国际贸易专业人才资源不足,国际贸易与金融体系联动不足。


五是服务贸易水平亟待提升。服务业结构性“引进来”“走出去”不足,服务贸易整体标准化、集聚化效应弱,缺乏产业集聚效应和行业完整链条。


三、谋划对策与建议,谋定快动


一是明确中国(郑州)国际贸易中心的功能定位与发展目标。要将我市打造成为“一枢纽五中心”: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国际商品贸易集散中心、跨境电商联通中心、国际资源配置中心、国际贸易创新培育中心、国际服务贸易示范中心。到“十四五”末,建设成为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服务新发展格局的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战略平台;到2035年,基本建成“连通境内外、辐射东中西”的现代化国际贸易中心和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区域增长极。


二是加快出台《全力打造中国(郑州)国际贸易中心五年行动计划》。围绕“一枢纽五中心”的功能定位,强化顶层设计,制定路线图和行动计划。


三是培育新经济、新业态。厚植“四路协同”的开放通道优势;形成多元支撑的贸易发展格局,构建良好循环体系;培育国际贸易新优势,发展会展经济,推动国际消费中心建设,加快服务贸易创新发展,打造服务新发展格局的“郑州品牌”。


四是加快打造开放型经济产业体系。以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为重要支撑;建立健全产学研一体化创新机制;完善提升各类开放平台功能;提升全市国际化招商引资能力。


五是积极优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建立健全与国际市场规则相衔接的地方法规体系,形成国际化、便利化、法制化国际营商环境;建立完善与经济全球化相适应的法律服务体系。


建设中国(郑州)国际贸易中心,是适应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举措,将助力郑州在国家发展大局中更好发挥枢纽链接作用、在中部崛起全局中增强腹地支撑作用、显现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开创郑州改革发展的新局面。


信息来源:      责任编辑:      点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