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一步推进河南省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郑州片区发展的建议

发布时间: 2019-12-16 【字体:

2016年10月8日,河南省成为继贵州试点之后首批建设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省份之一。2017年中共河南省委、省政府)相继出台了《关于河南省推进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和《关于加快推进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的若干意见》的文件,确定了全省在建设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过程中的总体目标和发展布局,对郑州市大数据发展提出了目标任务:打造郑州大都市区核心发展区,重点布局建设区域性大型数据中心,建设郑东新区龙子湖智慧岛和高水平大数据产业园区,成为大数据高端人才集聚地、大数据创新应用中心和大数据产业发展高地,形成引领试验区加快发展的核心增长极。

一、郑州片区大数据发展现状

郑州作为河南省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核心重要区域,在全省大数据产业的发展中起重要的引领和示范作用。2017年2月,郑东新区智慧岛作为河南省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核心区率先启动建设。随后,郑州高新区大数据产业园和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国际智能终端大数据产业园2个重点园区也开始建设。

1、郑东新区智慧岛核心区

智慧岛核心区位于郑东新区辖区内,以龙子湖湖心岛为核心,以环湖心岛高校双创基地为支撑,以白沙产业大数据产业园及云湖智慧城为拓展,以白沙园区科学谷为延伸,总面积约40平方公里。截至目前,已有甲骨文、华为、浪潮、猪八戒网、中诚信等151家大数据企业落地智慧岛,带动集聚郑东新区相关科技企业2895家,产业规模达到201亿元。吸引中民乡邻、国新启迪、远海鹰城等114家基金企业相继入驻,管理资金规模逾2000亿元,有效缓解了企业发展资金缺、融资难问题。

2、郑州市大数据产业园区

包括郑州高新区大数据产业园区和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国际智能终端大数据产业园区。其中高新区大数据产业园区总面积约30平方公里。目前中国联通、中国移动均已布局数据中心,百度、阿里、腾讯等知名企业的云计算和大数据项目也已入驻基地,项目投资合计近百亿元,国家级大数据中心初具规模。国际智能终端大数据产业园区总面积7.16平方公里,主要依托航田智能终端(手机)产业园、中原云计算大数据产业园,引培大数据企业群体,搭建大数据支撑服务平台,打造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重要组成节点。截至目前,园区已汇聚了河南省航丰智科技、河南酷美等科技企业超过百家,非苹果手机产量突破1亿台,产业规模达到150亿元。

二、大数据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产业规模小,缺乏龙头创新型企业

与大数据发展先进地市相比,郑州市大数据产业整体规模偏小,处于建设阶段,核心产业不足,缺少一批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大数据龙头企业和创新型企业,相关产业集群有待培育,行业带动效用与示范作用不强。加之产业细分门类多、发展方向分散,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等产业外部配套体系也不完善,尚未形成大数据完整产业体系。

2、市场发展资金保障不足

郑州市大数据企业基本处于起步阶段、规模较小,申请国家核心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专项资金存在困难,大部分资金基本由企业自行解决。而企业普遍投入有限,对产业长期持续发展存在制约,在与其他城市横向竞争中处于一定的被动局面。

3、“数据孤岛”现象普遍存在

由于机制问题和长期以来人们形成的保守思维,造成诸多领域数据不能共享,尤其在需要信息公开的政务服务领域应率先实现数据共享。电子政务由于种种原因造成数据孤岛问题依然突出,实现数据共享仍需做大量工作。

4、人才发展基础相对薄弱

郑州处于内陆地区,大数据产业刚刚起步,高端人才及核心技术团队较为有限,人才总量不足,核心研发团队较少,产学研用联动的环境尚未有效形成。对高层次人才吸引力及人才政策相较于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其他地区存在差距。

5、地市协作机制不活合力不足

郑州市和洛阳市分别是河南省的中心城市和次中心城市,在大数据产业发展过程中各自为政,缺乏必要的交流和合作,尤其是在人才利用、高技术创新等方面没有形成良好的共享和协作机制,对发展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三、郑州片区大数据发展的建议

1、加强组织领导,强化顶层设计,统筹协调发展

以“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的若干意见”和“河南省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为指导,充分发挥郑州市大数据主管部门的职能作用,强化组织领导和政策引领,细化落实分工,统筹协调全市大数据产业的发展。

2、打破“数据”壁垒,实现共享发展

贯彻执行省市已印发的政务资源共享相关文件精神,探索形成普惠式开放和契约式开放的数据开放互补格局,以政务数据共享开放为突破口,引领企业、社会数据开放。对不涉密的公共事业类、政务服务类、交通信息类等数据,打破各单位之间的保护壁垒,早日实现数据的采集与共享。

3、加大财政支持,广开资金渠道

郑州市应抓住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的契机,积极申请国家、省级项目和资金支持,充分利用大数据产业发展基金、战略新兴产业投资基金、“互联网+”产业发展基金等,支持大数据重点项目建设。同时,发挥财政资金的示范、引领与杠杆作用,激发社会资金参与积极性,鼓励创投基金投资大数据产业领域,鼓励大数据企业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

4、推进大数据创新应用,打造国家级数据中心

把交通物流作为主攻方向和突破口,在政务、益民服务、产业等领域开展大数据创新应用试点示范,推进大数据与各行业深度融合。加快推进郑州政务、社会保障、健康医疗、养老服务、智慧旅游、新型教育等大数据应用和平台建设,统筹全省政务数据中心布局,加快全国性或区域性数据中心建设,打造郑州国家级数据中心。

5、引进和培育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核心产业

坚持大力引进与加快培育并重,发展壮大大数据龙头企业。加强与世界500强、全国百强大数据企业对接合作,引进一批国内外知名大数据企业;同时,加快培育郑州本地大数据龙头企业,着力培养与我市交通物流、电子商务、智能终端等重点领域深度融合的大数据服务商。最终形成大企业引领、中小企业配套、核心产业突出的大数据产业生态体系。

6、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筑牢发展根基

依托“智汇郑州”、“中原学者”、“百人计划”等人才工程,制定大数据人才的专项优惠政策,吸引相关人才集聚郑州。培养和引进一批数据科学家、创新领军人才和团队在我市创业创新发展,形成和洛阳等地市人才互动的有效机制,探索“人才+项目+基地”培养新模式。鼓励郑州大学等高校设置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相关专业,重点培养具有数理统计、数据挖掘、大数据管理与分析等知识和技能的复合型人才,为产业长远发展和队伍建设提供保障。

7、加大宣传推进交流,营造良好发展氛围

发挥各类主流新闻媒体宣传作用,营造郑州大数据、云计算发展的良好氛围。积极推进河南省大数据在郑州的技术交流与合作,同时联合国内外大数据领域权威学者、企业精英,持续定期举办大数据产业发展、数字经济论坛等高峰论坛,为河南省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发展创造良好环境,推动大数据产业快速发展。


信息来源:      责任编辑:      点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