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数据显示,河南省平均每天每人产生垃圾1.2公斤,全省日产生活垃圾12万吨,且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省会郑州每日产生生活垃圾约4万吨,且增长迅速。而与之对应的是城乡废弃物无害化处置水平低下和资源化利用不够的问题突出。以填埋场为例,每填埋1万吨生活垃圾,可能会污染3亩土地,并且生活垃圾经过发酵后,会产生大量难闻的气体,对空气造成严重污染。 为解决上述难题,从上海等先进城市经验是对垃圾进行分类再循环处理,进而发展生活垃圾循环经济。早在2000年我市已经开始尝试进行垃圾分类,经过多年努力,通过试点突破,以点带面的工作方法,取得了可喜成果。但仍存在下列问题:
一是个别居民不能有效将垃圾分类。例如有些小区放置了垃圾分类设施,但居民不会使用不知道该如何放置。有些因为习惯的原因,没有将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前置,一袋子垃圾随意丢进垃圾箱,后期只能靠分拣设备进行分拣。
二是运送中将已分类垃圾进行一个袋子的混合运输,增加成本。
三是配套政策缺失。对垃圾分类这一块还没有实行强制要求。垃圾分类共分为可回收垃圾、危险物垃圾等几类。可目前在郑州市,还没有明确的分类收集方式来支撑垃圾分类的完成。垃圾分类是个系统工程,在投放、储存、运输、处理等任何一个环节,只要出问题,所有努力都会付诸东流。
四是主要依靠财政资金输血。通过财政资金奖补,招标的方式来确定分拣企业,未能形成环保产业循环经济链条。 垃圾分类是有利于社会经济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实施强制性的垃圾分类,已是迫在眉睫的事。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处理,是公认的走出“垃圾围城”困境的最佳路径。改变的将是人们的生活习惯,是一场攻坚战、持久战中,同时绝不仅仅是政府的独角戏,需要全民参与,社会中各个经济体参与。
为此建议:
一是参照《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将“垃圾分类”纳入法治框架,强制进行垃圾分类。对个人混合投放垃圾,今后最高可罚200元;单位混装混运,最高则可罚5万元。实施党政机关内部办公场所不得使用一次性杯具,旅馆不得主动提供一次性日用品,餐馆、外卖不得主动提供一次性餐具等做法。
二是坚持落实好习总书记圈阅同意的“党委书记亲自抓、全面系统推进、切实从娃娃抓起,加快分类建设,监理考评机制”这一重要指示,全面推进,对居民进行广泛而持久的宣传,不能设备到位了但无人指导,居民不知如何使用。同时将垃圾分类引入中小学课堂,培养新一代人的良好文明习惯和公共意识。
三是运送时有所区分,解决好“先分后混”问题。做到各个环节,有的放矢。
四是需要借助市场这一只看不见的手对政策进行完善和补充,以点带面进行产业链打造。 以餐厨垃圾为例,餐厨垃圾是食品不可食部分和可食部分的残余,具有易被微生物利用,易腐烂、发酵、发臭等特点,存在污染空气、污染水体环境、破坏环境卫生以及间接传播疾病等不良影响。但同时,餐厨垃圾的有机物含量丰富,生物降解率达80%;餐厨废弃油脂加工生物燃油的转化率高达90%,还可生成硬脂酸和油酸、肥皂、润滑油等副产品。 目前我国主要使用PPP模式将餐厨垃圾的收集、运输、处置一体化运作的城市主要有北京、西宁、兰州、苏州、徐州等。以宁波、青岛为代表的部分城市采用的是餐厨垃圾收运、处置分离模式。而是否实行餐厨垃圾收运处置分离最大的关键点在于收运环节的难易程度。 根据郑州自身的发展条件,建议采用餐厨垃圾收运处置分离的措施,根据全市一盘棋的思想,由政府负责餐厨垃圾的收运,通过PPP模式引进具备先进工艺和管理技术的社会资本负责餐厨垃圾的处置。 将PPP模式引入餐厨垃圾处理行业,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政府财政支出压力,逐步退出政府输血模式,提高项目运营效率,同时可以将生活垃圾协同处置,形成规模化效应,形成环保产业,带动税收,促进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