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提出: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国家中心城市核心功能来打造,要把郑州打造成国家极具活力的区域科技创新中心。2035展望中强调的“五强”中的第一强就是“创新强”,要实现创新创业蓬勃发展,创新能力显著提升,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提升,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高度融合,成为全省创新策源地、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但是,相关研究确指出,直接反映我市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驱动能力的“全社会研发投入(R&D)水平”,近年存在“三降一不高”现象。即认定的有研发活动规上工业企业下降,科学技术财政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有所下降,高技术制造业企业数量和占比均下降,基础研究占比较低反映研发水平不高。2019年在北京发布的《世界智能制造中心发展趋势报告(2019)》,50个上榜城市中有22个中国城市。郑州在城市“科研水平”中排49名,在中国城市中排21名。21世纪经济研究院选取了4个一线城市和11个新一线城市,考察其2019年的研发投入情况的报告中,郑州市的投入总量236.7亿元,占GDP比例为2.0%(我市公布的数据是2.04%),均排第15名,倒数第一。数据显示,新一线城市中投入总量排第一的是苏州市,625.2亿元,是我市的2.64倍;GDP占比排第一的是西安市,5.2%,是是我市的2.6倍。我们一直没有列入对标城市的合肥,投入总量是291.71元,GDP占比是3.10%,分别是我们的1.23倍、1.55倍。而合肥的GDP总量9409.4亿元,相较于我市的11589.7亿元还有2180.3亿元的差距。我们的近邻西安的GDP总量则是9321.19亿元,比我市相差2268.51亿元。
这显然不是一个能不能做的问题,而是一个愿不愿做,能不能做好的问题。2017年4月10日,我市印发了《郑州市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实施方案》,制定了如下目标:2017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190.8亿元,占GDP比重达到2.15%;2018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235.6亿元,占GDP比重达到2.4%;2020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376.4亿元,占GDP比重达到3%,比“十二五”末增长1.4个百分点,争取迈入全国35个大中城市先进行列。实际数据显示,2017年,R&D经费投入158.7亿元,投入强度1.74%; 2018年郑州市(R&D)经费投入185.3亿元,投入强度1.83%;我市“十四五规划”的表述是: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由1.6%增长到2.0%以上。显然我们没有完成3%的十三五目标,更是低于全国2019年的2.23%,在全国9个国家中心城市排名15个新一线城市排名中均是垫底。
为了确保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顺利达成,建议如下:
一、强化党抓全社会研发投入的力度,把“全社会研发投入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和年度考核纳入市委督查督办内容,建立干部考核与容错机制,营造干部在我市科技创新工作中勇于担当良好氛围,尽快实现我市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进入全国新一线城市前列的目标。
二、由市科技领导小组牵头,抓紧修订完善“研发投入若干政策”,深入调研,面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剔除限制性条款,彻底释放政策红利,旨在通过政策激励,惠及更多企业,激发科技创新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动能。
三、立即启动《郑州市科学技术投入条例》的修订工作。20多年来,我市的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对科技研发投入的依赖度日益增强,需要把好的政策、机制、做法以地方法规的形式固化下来,为全社会研发投入增量、提质、增效提供更快、更好的服务。
四、构建政府对国家、省、市级的研发平台(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工程中心等)科研经费扶持常态机制,扶持力度不低于企业(或平台)年度研发投入30%,以利于此类创新平台提升持续创新能力、留住人才,利于行业引领、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发展,为郑州中心城市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科技与人才支撑。
五、构建对国家、省、市级科技人才科研经费资助的长效机制,利于留住人才;以及在住房(一次性)、就医、子女就学和个人所得税(一定比例减免)方面优厚待遇的长效机制,吸引更多的人才来郑创新创业。
六、全力发展智能制造业,带动各类研发项目落地。《2019智能制造报告》对全球50智能制造中心城市进行评价,郑州有幸上榜。但是,除了在产业融合度位居第九位外,其余均排名靠后。但是也告诉我们,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智能制造业,将成为城市各类研发投入项目的主战场。以研发投入为支撑的智能制造业,将引发继“商战”之后,一场引领郑州新发展的“智战”。
七、把“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十四五”规划,实现郑州市由补短板的发展模式向增强发展动能和扩大发展潜力的模式转换,为长期高质量发展创造条件,打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