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设计郑州”生态环境设计课题调研小组
根据《郑州市政协2022年度专题议政性常委会(“设计郑州”专班)工作方案》的通知,为落实郑州市委大力推进“设计郑州”建设要求,在市政协第四调研小组指导下,开展“设计郑州”生态环境设计基础情况调查,赴“设计之都”武汉、十朝都会南京实地调研学习,借鉴学习先进经验,研究对策措施,形成报告如下:
一、生态环境设计发展历程及趋势
(一)关于“生态环境设计”概念理解。生态环境设计是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过程中的重要源头环节,涉及政策规划研究、生态环境工程设计等多个方面,具体包括区域与城市的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规划,土地利用的有关规划和区域、流域、海域的建设、开发利用规划中的环境影响篇章和环境保护设计,生态环境(建设、修复、治理等)工程和产品设计,建筑及人居环境中的各类节能降碳环保技术的应用设计等。生态环境设计具有系统性、整体性、前瞻性等特点,为保障生态安全、恢复和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提供重要技术支撑。
(二)生态环境设计产业发展历程。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主要经历了建立三大政策和八项管理制度的环境保护基本国策阶段(1972—1991年),强化重点流域、区域污染治理的可持续发展阶段(1992—2000年),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开展生态环境示范创建的环境友好型发展阶段(2001—2012年),推进环境质量改善和“美丽中国”建设的生态文明构建阶段(2013年至今)等,生态环境设计产业随之不断加强和扩展。
(三)生态环境设计产业发展趋势。2020年到2035年,我国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些目标和要求为生态环境设计产业指明了发展方向和重点任务,具体讲就是实现“三个转变”:从工业企业“三废”污染防治工程末端治理设计向生产全过程节能减污清洁生产设计覆盖;从以大气、水、土壤和地下水等专项环境要素污染防治设计为主向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化治理、生态化综合治理、应对气候变化和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等各环境要素全生态系统服务设计转变;从以提供污染防治产品和技术为主向提供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生态产品过渡,进一步增强节能环保、清洁生产和清洁能源等产业的设计水平,强化从生产到消费领域的全生命周期过程的绿色节能降碳技术创新,实现生态环境设计产业的现代化、绿色化、国际化发展,不断提升生态环境设计产业技术水平、创新能力与国际竞争力。
二、郑州市生态环境设计产业基本情况、机遇优势、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郑州市生态环境设计产业基本情况
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郑州市生态环境设计机构约有260家,从业人员4590多人,主要由三大类单位组成,一类是从事工程综合设计的咨询机构,诸如勘测规划设计院、建筑设计院、城市规划设计院、市政设计院等共有12家,其中涉及生态环境设计领域从业人员290多人,目前我市尚无单独成立的生态环境专业设计院所;第二类是地质勘察单位共有11家,从业人员1700多人;第三类是环境技术咨询服务类公司共有237家,从业人员2600多人。
(二)郑州市生态环境设计产业的发展机遇和优势
1.政策助力生态环境产业。生态环境产业是政策引导型行业,随着我市生态文明建设大力推进,人民对优美生态环境和污染防治工作日益关注,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生态环境保护目标及污染防治和优美生态环境建设的更迭推动生态环境产业持续向好,产业发展的速度和规模必定会持续升高。
2.中心城市区位利好。郑州市作为省会城市以及郑州都市圈建设的主导城市,发挥着引领和龙头作用,提升国家中心城市综合承载和辐射带动能力,意味着更多的资源将会向郑州倾斜。拓展生态空间,提升生态服务功能,改善人居环境,郑州生态环境设计行业市场潜力巨大。
3.黄河国家战略引领。郑州市作为黄河文化的重要发源地、沿黄经济体量最大的国家中心城市之一,在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设计领域存在明显区位优势。随着“黄河国家战略”的出台以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郑州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发布,基于设计视角的黄河流域生态综合修复及片区开发项目,将成为改善流域生态环境、推动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的重要支撑。
4.矿山修复前景广阔。荥阳、巩义、新密等县(市)矿产资源丰富,但长期的无序开采造成了当地生态环境与自然景观的破坏。因此,全面加强矿山生态环境整治与修复势在必行。通过激发矿山企业绿色发展的内生动力,创新生产设计模式,探索生态环境导向开发模式(EOD),发挥科技和人才优势,促进矿山生态修复与农业、旅游业、新型城镇化等深度融合,打造郑州市矿山转型发展新高地,将成为未来一个时期生态环境修复市场的主要投资方向。
(三)郑州市生态环境设计行业发展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1.头部企业匮乏。我市只有综合性勘察设计服务企业,没有生态环境领域专业设计院所,更缺乏能力强水平高的生态环境设计头部企业,现有的规模小、层次低、竞争力弱,做大做强困难多,良性发展难,不容易形成市场生态圈。
2.专业人才短缺。生态环境设计属于交叉学科。我市从事生态环境设计的人员多是城市规划、环境工程或地质行业的专业技术人员,难以整体把控宏观生态功能特征,同时,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理论水平相对薄弱,科研技术成果相对较少,行业发展较慢,急需生态环境复合型专业人才。
3.市场化运行机制不健全。生态环境工程建设仍主要以政府或国有企业投资为主,资金投入整体不足。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工作具有明显的公益性,盈利能力弱,项目投资周期长,社会资本进入意愿不强,总体投资不足,现有的市场运行机制难以支撑生态环境设计行业高效发展。
4.科技支撑能力不强。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标准体系建设、新技术推广、科研成果转化等方面比较欠缺,理论研究与工程实践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现象,关键技术和措施的系统性和长效性不足。目前生态环境设计产业对于山水林田湖草作为生命共同体的内在机理和规律认识不够,设计技术与落实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的理念和要求还有较大差距。
三、对策措施及相关建议
(一)尽快完善生态环境治理市场体系
一是培育规范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市场。强化省、市环保产业协会对产业的统计、评比、信用评价等行业协会作用,给政府、社会、行业提供可靠、专业的第三方评价依据,助力企业发展,维护行业秩序。
二是培育壮大骨干企业。鼓励支持本土企业更好参与市内生态环境领域重点规划和重大工程的设计工作,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引导生态环境设计产业壮大发展。政府应在资金、政策等方面给予支持,培育壮大生态环境设计骨干企业,通过资源整合重组等方式打造具有带头示范作用的生态环境专业设计院所等头部企业。加强产业资源整合,成立产业联盟,搭建合作平台,促进产业发展。
(二)健全和创新投资回报机制
一是拓宽融资渠道,综合运用土地、规划、金融、价格多种政策引导社会资本加大生态环境设计产业投入,健全和创新投资回报机制,完善资源环境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对投资回报率低的项目,视投资回报率、项目周期等情况建立社会资本投入回报补贴机制。
二是积极推进资源组合开发模式,推行资源化处理技术,将环境治理与周边土地开发、供水、林下经济、生态农业、生态渔业、生态旅游等收益创造能力较强的资源开发项目组合,拓宽环保项目投资收益渠道。
(三)加强生态环境设计领域人才队伍建设
实施生态环境设计产业人才引育工程,坚持引进和培养并举,着眼于“外引凤凰”、“内育栋梁”,创新引才机制,厚植人才培育沃土,积极吸纳本地优秀毕业生和外地人才,完善和落实设计企业人才政策,在落户、居住、子女就学、职称评定、创业服务等方面给予支持,将高端人才纳入人才专项计划。支持校企联合培养,促进人才和科研成果双向流动。技术研发与学术研究并行,重点培养创新型以及专业型人才。
(四)改善环保产业营商环境
一是彻底改变最低价中标的做法,全面推行合理低价。以2017年12月起正式施行新修订的《招标投标法》为契机,进一步推动环保领域招投标改革。将现行的技术标、商务标同步评标改为先评技术标,技术标入围者再评商务标,消除恶意低价对技术的冲击。
二是强化环保项目依效果付费机制,倒逼市场准入门槛提高。建立完善依效果付费机制,将依效果付费机制设计作为环保项目实施的必要条件,制定《环境保护领域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依效付费管理办法》。建立多部门PPP项目联审机制,将环境绩效考核体系合理性和依效付费机制建立情况作为审查的重要内容。
三是加快建立环境保护行业信用体系,制定和试行政府主导或指导下的行业“红、黑”名单管理办法,实行诚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定行业职业道德准则,加强信用信息公开。鼓励行业协会开展行业自律与诚信工作。
四是针对设施运营领域的拖欠款现象,引入独立于合同甲乙方、受政府监管第三方担保支付平台,完善支付条件设定,预留合理的质量保证金,在环保达标的条件下及时完成运营费支付结算。
(五)提升生态环境领域技术创新与应用
一是加强生态环境领域技术研发和创新。在资金、政策等方面加大对环境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支持力度,提升环境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依托高校、科研院所、生态环境设计产业工程技术中心或产业联盟,推动挥发性有机物治理、PM2.5与O3协同控制、生态修复保护等关键环保技术产品自主创新与成果转化,加强生态环境设计单位之间的学术信息交流,取长补短、提升水平、开拓思路,不断提升全市生态环境设计产业技术研发创新能力。
二是加强环保技术创新与应用,提高环保产业竞争力。建立市场化引导基金和财政后奖励制度,鼓励企业自主研发、引进消化国外技术,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专利和标准。完善环保产业知识产权保护法律体系,加大知识产权保护的执法力度。建立以第三方评价为主的新型环境技术评价制度体系。设立专项资金或依托现有资金渠道支持环保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的示范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