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设计郑州”工业设计课题调研小组
工业设计是以工业产品为对象,综合运用科技、工学、美学、经济学等学科,对产品功能、结构、工艺、形态、包装及品牌形象等进行整合优化的创新活动。在我省工业转型升级和制造业强省建设的关键节点,省委提出“设计河南”建设的决策部署,大力发展设计产业,推动我省更多产品产业成为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关键环、中高端。同时指出要把郑州作为“设计河南”建设先行区、设计之都来打造,要把工业设计作为重中之重,作为聚焦发力的重点,我们深感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一、现状和问题
(一)发展现状
郑州市工业设计主要围绕交通工具、装备制造、新能源、家居等几个重点板块布局,并同步渗透食品、服饰、装饰、文创产品等轻工特色产业。
1.产业发展初具规模。据省工信厅统计,截止2021年12月,郑州市共有省级以上工业设计中心(企业)36家,占全省的40%,工业设计产业园区2个。具体包括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2家(郑州大信家居有限公司、宇通集团工业设计中心); 省级工业设计中心23家,行业分布领域为,汽车行业3家、机械装备9家、纺织服装家居4家、电子信息3家、新材料2家、环保行业1家、食品1家;省级工业设计企业6家,省级高校工业设计中心5家。
2.政策支持初现端倪。近年来,我市主管部门在制定《郑州市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时,加入了对工业设计中心建设的支持政策,对通过认定的国家、省级工业设计中心(企业),分别给予300万元、10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目前累计支持工业设计企业(中心)近1000万元。组织企业参加中国国际工业设计博览会、世界工业设计大会、工业设计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论坛等多层次、多类别活动,推动工业设计中心建设。目前,正在制订《郑州市建设“设计河南”先行区、世界“设计之都”实施方案》,并将出台有关专项支持政策。
3.设计成果取得突破。近年来郑州高校高度重视工业设计学科发展,住郑省重点院校如河南工业大学、郑州轻工业大学、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等均在国内外顶尖设计赛事中取得了较大突破。同时,以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郑州中铁工程装备集团、大信集团为代表的设计制造龙头企业,以郑州予仁工业设计有限公司、郑州一诺工业产品设计有限公司、郑州飞鱼工业设计有限公司为代表的新兴设计服务机构以产品创新为突破口,开发的产品获得了包括德国“红点奖”、中国设计红星奖等在内的众多国内顶级工业设计奖项。
4.人才培育渐成体系。目前郑州市主要有郑州大学、河南工业大学、郑州轻工业大学、中原工学院、河南农业大学、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河南工学院等高校设有设计学科,分布在综合大学、粮机行业、轻工行业、纺机行业、航空航天、农业等领域,设计特色鲜明,具有产学研设计成果。其中河南工业大学、轻工业学院、农业大学、中原工学院和航空学院均已建成了省级工业设计中心。
(二)存在问题
对标国内、国际设计之都,郑州工业设计能力薄弱、成长缓慢的问题突出,与先进制造业高地建设要求很不适应,主要存在以下突出问题:
1.工业设计发展意识缺失。郑州市对工业设计长期重视不足,政府没有编制专门的专项规划,没有开展市级工业设计中心认定,没有组织市级工业设计赛事。深圳市早在2012年就出台了《关于加快工业设计业发展的若干措施》,2020年再次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工业设计发展的若干措施》,从基础研究、人才培养、成果转化、服务体系等方面对工业设计行业给予资金和政策支持。由于规划和政策引导缺失,致使郑州市制造业对设计创新普遍重视不足。
2.工业设计业整体水平低。郑州市与四大设计之都相比,工业设计中心建设差距较大,其中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数量只有2个,而武汉市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数量已达到7个。郑州市制造业企业开展工业设计业务覆盖面低,企业的工业设计中心多隶属于企业的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企业人员少、规模小,人员多在10到30人,每年的营收100-500万元,没有专业化、市场化、跨地区开展服务的工业设计龙头企业。
3.高端设计人才严重不足。郑州市现有省级以上工业设计中心,高水平设计人员少,各方面待遇低,人才招引难,专业设计人员流失率高。高校工业设计相关学科普遍存在建设经费投入不足、教学实验条件落后、产教融合不深、毕业生设计能力不强等问题。工业设计行业人才评价和职称评定制度缺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才培育。而早在2010年,广东省就率先在全国开展了工业设计职业资格试点工作,逐步建立了工业设计人才职称评定制度,对集聚设计人才发挥了重要促进作用。
4.工业设计赋能效应弱。郑州工业设计投入产出规模小,与制造业总产值不相称,对整个制造业增加值的贡献明显偏低。2020年,深圳工业设计总产值134.56亿元,带动下游产业增值超过千亿元。而在郑州的专业设计企业,近三年来设计投入每年从10多万元到100万元不等,实现工业设计收入每年100万元到500万元之间,近三年为委托设计企业带来工业增加值仅约2.3亿元,而郑州市2020-2021的工业增加值为9798亿。我市工业设计企业与制造业企业的契合度不高,大多数制造企业认为工业设计就是产品设计和包装设计,对工业设计的理解跟不上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需要,工业设计难以赋能制造业实现高增长、高附加式发展。
5.工业设计发展环境欠佳。从调研情况看,由于缺乏针对性扶持政策,本土工业设计企业成长受到影响,从省外引进的部分设计企业开始外流,留下来的企业成长缓慢。某全国知名工业设计企业在郑州设立的分支机构,去年的营业收入只有100多万元,人均营业收入10万多元,只能说是低水平的“养家糊口”。企业的工业设计中心大多设置在企业技术中心,独立工业设计中心很少,多由技术人员组成,专业的工业设计师少。郑州工业设计公司设计师大多为毕业1-5年的学生,工资待遇较低,多在3000-10000元/月,造成毕业生流失。与发达地区相比,郑州市在发展工业设计的市场环境、企业集聚度、人才吸引力等方面的差距十分显著。
二、借鉴与研判
(一)国际设计之都的发展启示
目前,全球柏林、都灵等共31个城市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设计之都的主题荣誉称号,纵观国际设计之都的建设与发展过程,创新发展工业设计的共同规律包括:一是注重优秀创意设计人力资源要素。将人才资源建设作为不可或缺的措施,重视对优质创意设计人才的凝聚力。二是设计与信息技术等高科技的融合,催生了新的创意模式,既为社会带来巨大的创意资源,也成为设计创新的主要推动力。三是注重创意设计产业集群化和品牌化。设计与产业集群关联密切,国际设计之都的创意设计业对优质产业资源的粘着与互动形成了典型的马太效应,并在相应的产业界和创意设计界形成共同的地域品牌效应。
(二)国内工业设计的发展启示
目前中国的深圳、北京、上海、武汉先后成功申请“设计之都”,深圳作为国内首个以工业设计为主的“设计之都”,建设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借鉴。2012深圳市推出了《关于加快工业设计业发展的若干措施》,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调节相结合、设计创新与技术创新相结合、专业化发展和开放融合发展相结合,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增强设计创新能力,培育高端设计人才,全面提升工业设计业发展质量和国际竞争力。深圳长期坚持自主创新战略,为工业设计创新式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和更为多样的路径,一是充分运用高新技术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优惠政策,鼓励符合条件的设计企业享受相关税收优惠及减免政策。二是充分利用现有的科技金融和文化金融服务体系为中小设计企业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金融服务。三是加强文化及科技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四是重视文化创新人才和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
(三)关于郑州建设设计之都、发展工业设计的研判
1.郑州建设设计河南先行区,发展工业设计是重中之重。当前重庆、长沙、青岛、南京、澳门等城市正在纷纷推动设计之都建设,郑州争创设计之都,应突出建设以工业设计为特色的设计都市。中国工业设计已基本形成了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三大产业空间分布;未来国内工业设计的产业化发展空间将会进一步由经济发达地区向周边区域拓展、由东南沿海等贸易集中地区向内陆区域延伸,从而形成以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为主干性支撑,加快带动并辐射内陆地区和中西部地区重点行业领域实现集中式增长的产业化发展格局,为郑州全面提升工业设计发展水平带来了重大发展机遇。郑州市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应抢抓发展机遇,坚持把工业设计作为设计河南的重中之重,以工业设计推动先进制造业高地建设更加出彩。
2.郑州工业设计发展,目前尚处于初始起步阶段。郑州虽然是重要的区域制造业基地,但制造业能级偏低,整体处于工业化中期偏后阶段,工业设计业目前正在从小到大、从弱至强的发展途中。楼阳生书记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工业设计以其高度的创新性和超强的赋能性,在提高产品附加值、提升产业竞争力上具有重要引领作用。要大力发展工业设计产业,加快产业链关键环节设计植入,以设计创新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赋能增效。”我们认为科学把握工业设计发展趋势,以前瞻性思维谋划郑州市工业设计实现赶超发展,赋能郑州建设先进制造业高地已刻不容缓,加快发展工业设计,既要高度重视,又要科学引导。
3.注重工业设计发展动能策源,政府引导与市场驱动轮动发力。我市实施制造业设计能力提升行动,前期应以政府为主导,同时重视市场导向作用的发挥,积极发挥规划引导和政策激励作用,鼓励行业组织、高校、企业等多方力量,围绕传统产业提质发展,提升装备制造业集成设计能力和解决方案服务能力,提升食品产业产品功能、包装和品牌设计能力,提升家电家居、纺织服装等个性化定制和时尚创意设计水平。后期应充分发挥市场驱动的决定性作用,政府引导为辅,激发企业活力和创造力,围绕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和未来产业谋篇布局,重点在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氢能储能等领域补齐设计短板,力争在关键零部件、新材料、核心技术应用设计等方面实现新突破。
4.奋力高台起势,以工业设计引领换道领跑战略。工业设计业是产业价值链中最具增值潜力的环节,是展现企业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郑州工业设计基础薄弱,只有对标高标准、提升国际化,用好后发优势、奋力高台起势,才能丰富创新创意创造,较快提升工业设计发展水平,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的路上走得更高、更远。“设计郑州-工业设计”应以工业设计、工业软件、创意设计等为主导,强化顶层设计、链接前沿科技,采取“设计+”发展模式,实施设计驱动创新发展战略,把积极发展工业设计作为郑州市创新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实现弯道超车、换道领跑,加快构建现代创新体系、现代产业体系,推动先进制造业高地建设。
三、目标和定位
结合郑州市工业设计发展实际,以前瞻30年的思维,抢抓“十四五”工业设计创新发展关键机遇期,自我加压、拉高标杆,我们建议确立以下发展目标。
到2025年,实现规上工业企业设计机构全覆盖,工业企业设计能力明显提升。新增3-5家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30-50家省级工业设计中心,建设40-60家市级工业设计中心,建成1-3个特色鲜明、功能完善的工业设计产业园区(基地),为“设计河南”先行区建设提供有力支撑,申报建设世界“设计之都”。
到2035年,基本建成世界“设计之都”。在交通装备、地下工程装备、矿山装备、农机装备、智能终端、智能网联、生物医药、食品制造、文旅产品、居民消费品等行业,培育一批国内国际领先设计机构,建成一批国内外有重要影响力的工业设计产业园区,集聚和培养一批知名工业设计大师,发展成为辐射全国、面向全球的工业设计业集聚城市。
四、举措和建议
借鉴上海、深圳、武汉等市做法,郑州应围绕传统产业提质发展、新兴产业抢滩占先、未来产业前瞻布局,尽快编制《郑州市建设“设计河南”先行区,打造“设计之都”的行动方案》和《郑州市工业设计发展中长期专项规划2025-2035》,强化对工业设计发展的超前规划。
(一)实施市场主体壮大工程
一是全面激发工业设计活跃度。鼓励研发和工业设计融合发展,将工业设计全覆盖与研发活动全覆盖同部署、同实施,中大型以上制造业企业要在2025年以前实现设计机构、专业设计队伍全覆盖。针对企业对设计创新重视不足问题,政府主管部门应持续组织开展“工业设计进企业”活动,为设计人员深入了解企业需求和企业深度认识工业设计创造条件,研究发放“工业设计券”试点,刺激设计市场需求,助力工业设计市场主体发展。二是积极发展工业设计服务外包。鼓励实力强的企业设计中心发展服务外包,扩大设计中心的产业规模和影响力。比如宇通公司的设计中心可实施服务外包,对提供工业设计服务,既能帮助同行业企业实现溢价,又能提升自身的发展规模,提高工业设计产值。三是进行工业设计企业梯次培育。建议郑州市全面开展工业设计中心创建工作,鼓励设计院所品牌化、规模化经营,中小设计企业专精特新发展。推动大型企业建立设计研究院,中小企业成立设计中心或设计部门,及时开展市级工业设计中心评定。支持基础较好的市级工业设计中心申报省级工业设计中心,重点推动优势省级工业设计中心争创国家级中心,成立郑州市工业设计研究院,支持河南省工业设计研究院完善组建条件和研发能力,争创国家工业设计研究院,打造设计郑州旗舰劲旅,逐步形成以国家级、省级和市级工业设计中心为架构的工业设计体系。四是积极招引工业设计机构。引进国内外特色优势工业设计机构,一事一议给予专项支持。支持在郑高校、科研机构与省内外制造业企业共同建立工业设计机构。根据本地制造业发展布局需要,列出工业设计产业链图谱和计划,作为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的重要参考,有计划有重点引进工业设计企业在郑州落地发展。
(二)实施耦合贯通引领工程
一是促进工业设计产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搭建工业设计展示、交流、合作平台,巩固提升我市工业设计产业形象和实力。鼓励设计领军企业提供全产业链设计创新服务,搭建完善产业链服务平台,推动工业设计由产品外观设计向高端综合设计服务转变。二是以工业设计引领优势传统制造产业转型升级。重点在服装、家具、家电、食品、工艺品等传统产业,围绕产品的外观造型、功能结构、新材料与新技术应用等关键环节,强化工业设计在集成创新、时尚高端的引领作用,推动优势传统产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实现从规模、速度的外延式增长向设计、技术、质量、品牌、服务的内涵式增长转变。三是引导先进制造业向服务型制造加速转型。重点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高端装备以及新能源汽车等先进制造业领域,发挥工业设计与技术创新高度耦合关联的特性,着力提升产品的外观造型、友好体验以及工程易用性和环境融合性,把工业设计贯穿于产品生命的全周期,推动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加快从技术领先向技术与服务双领先转变、向价值链更高端的服务型制造迈进。四是深化工业设计与社会、文化、环境建设的融合。鼓励工业设计企业积极参与新型智慧城市、城市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建设,发挥工业设计对经济社会全领域贯通渗透的特性,强化工业设计对创造美好生活、建设美好家园的引领服务作用,推动以工业设计改善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打造全球一流的工业设计人文城市。
(三)实施载体建设培育工程
郑州应充分发挥国家中心城市龙头带动作用,大力建设协会学会、产业联盟、产业园区等功能平台、载体,较快汇集要素、资源和力量,开创产业集聚发展新格局。一是加快工业设计行业组织建设。成立郑州市工业设计协会、学会,发挥行业自律组织作用,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参与省级、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的培育、评比、认定等工作,支持行业协会在行业信息统计、地方标准制定、行业行为约束以及典型经验、新技术交流推广等方面,为工业设计行业健康发展提供服务。二是加快产业联盟建设。推动企业、院校、科研院所组成工业设计产业联盟,产学研联合协同创新。整合省内工业设计优势资源,优化设计创新生态,组建郑州都市圈城市工业设计联盟,组建并推进资源信息共享的工业设计创新联合体,通过组织联盟会员广泛合作,整合资源、形成合力,提升联盟会员的整体技术水平和产业带动力。三是加快产业园区建设。围绕我市优势制造业,以高新区、经开区为主要载体,设立工业设计产业专业园区,广泛招引工业设计、创意设计及模具制造、3D打印、数控加工等相关企业,发挥打通工业设计全产业链的载体功能。以“老城新生”的思路,加快发展芝麻街、二砂文创园等园区改造,加大园区工业设计产业比重,支持众多中小微工业设计企业集群化发展。
(四)实施专业人才引育工程
聚集人才是发展工业设计必须解决好的一个重要问题,郑州应尽快补齐设计人才短板。一是增强郑州市工业设计人才培养能力。建议按照工业设计发展趋势和郑州市工业设计发展需要,加快调整完善在郑高校工业设计专业设置,支持设计学院、工业设计学院建设,支持在郑高校优势工业设计(产品设计)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扩大招生规模,支持工业设计相关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的学科建设,支持工业设计(产品设计)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加强设计实训培训基地建设,鼓励国家级和省级工业设计中心、研究院以及各类创意设计园区建设制造业设计实训基地,创新培训内容和模式,提供优质培训服务。二是重点支持高端工业设计人才。强化高校与企业设计人才和实践的合作,每年从现有工业设计机构和企业中选派一定数量的年轻设计人才,到国内外知名高校或研发机构培训,持续培养高层次新生工业设计力量。实施工业设计领军人才支持计划,加大领军人才支持力度,成立市级工业设计名师工作室、大师工作室等,建议市政府给予专项资助。三是重视高端工业设计人才引进。建议把工业设计高端人才引进纳入全市人才引进计划,享受绿色通道、人才住房、个人税收、医疗保障、子女入学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创新工业设计人才流动机制,加强工业设计机构与科研院所、高校及社会组织的联动,为人才引进和流动创造便利条件。四是完善工业设计人才评价与激励机制。建议市政府相关部门探索创新工业设计人才评价、职称评定制度,设立工业设计地方职称序列,评选工业设计大师,对有突出贡献的设计大师和创新人才给予奖励,为工业设计人才成长创造宽松环境。
(五)实施构建创新生态工程
研究以价值链、创新链协同构建将市场、国际化、企业、载体、平台、科技、人才和金融等要素相融共生的设计创新生态体系,为工业设计长期向好发展蓄积发展潜力。一是提升价值链,拓展发展空间。紧扣市场发展设计需求,利用大数据深度挖掘市场需求、分析未来趋势,创造性设计新产品、提供新服务、重组新流程、优化新体验、打造新模式、塑造新品牌。做强工业设计,提升“设计+”新业态创新和整合能力,引领产业发展趋势,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推动“世界设计走进来,郑州设计走出去”,聚焦高端设计资源,加大高端设计供给,打造国内外优秀设计首发高地。二是培育创新链,聚合内生动能。加强工业设计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强化设计理论、基础数据、工业软件等基础研究,发挥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支撑作用,推进工业设计与大数据、材料工程、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智慧孪生、5G+工业互联网等新技术的深度融合创新。对市级以上工业设计中心、工业设计研究院和重点工业设计企业,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鼓励加快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新型设计手段运用,率先实施高端定制化设计服务。三是推动工业设计与双创工作协同发展。规划建设一批辐射带动效应明显的示范性、开放式工业设计双创平台,加快工业设计中小企业创业基地、设计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等创新平台建设,打造融人才培训、产业孵化、成果转化等为一体的设计领域创业空间,助推中小设计企业孵化成长。支持工业设计企业开发适合中小微制造企业的设计服务产品,帮助中小微制造企业推进产品差异化、品牌个性化,助力中小微制造企业走“专精特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加快做强做大步伐。
(六)实施优化公共服务工程
一是加强工业设计公共服务建设。以国家级、省级工业设计研究院为依托,围绕行业特点和发展趋势,建立开放共享的行业数据资源库、材料数据库以及通用模型库等,提供设计工具、设计标准、计量测试、检验检测、成果转化、知识产权保护、设计创新智库等方面的公共服务。二是加快技术交易市场建设。高度重视发挥郑州技术交易市场的交易平台效能,发挥其在专利成果保护和交易的优势,促进企业需求与工业设计企业供给相匹配,释放出工业设计供需的市场活力;构建集信息发布、供需对接、设计展示、设计服务、成果交易等功能为一体的工业设计互联网交易平台,充分集聚专利、人才、科技、金融等设计创新要素,促进设计资源共享,发展众创设计、众包设计、网络协同设计等新型服务模式,打通设计创新、生产制造、市场销售的生态链闭环,构建平台经济生态圈。三是加大金融服务支持力度。提供涵盖设计企业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鼓励社会资本成立设计类产业基金,对设计机构、设计引领型企业、设计关键环节项目等进行投入;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为设计企业提供特色化服务,开展知识产权和收益权等抵(质)押贷款业务;支持设计园区、创意空间开展融资对接服务。四是打造工业设计品牌。引导企业增强品牌意识,建立面向中部地区、辐射全国的设计服务网络平台,开展品牌运营及设计推广,促进工业设计高端品牌塑造。建立工业设计业宣传推广长效机制,设计“郑州设计”标识,制定年度宣传推广计划,组织开展各类推广活动,通过平面、视频、网络等媒体加强宣传郑州工业设计,提高“郑州设计”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五是丰富工业设计会展活动。积极争取“中国工业设计展览会”举办权,高水平举办河南省工业设计大赛,积极承办国内外具有重大影响力工业设计赛事、高峰论坛、博览会等活动,支持各界举办设计节、设计周、成果展等多种形式特色活动,鼓励行业企业全员参与国内外知名设计评奖、展览、竞赛等活动。设立郑州市“市长杯”工业设计大奖,每年对工业设计机构、企业和高校的设计产品、作品、创意方案等开展评选,对获奖作品主创人员给予重奖。通过赛事、展会、论坛等活动,汇聚设计人才和成果,推动设计成果产业化,加大宣传推介,增强发展活力。六是深化开放与合作。持续推进与欧美、日韩等地区工业设计领域交流与合作,开放合作聚力创新。支持设计企业发展以设计为核心的总集成、总承包服务模式,鼓励工业设计服务“走出去”,设立海外分支机构。鼓励制造业企业选派优秀设计师出国培训,加强设计领域交流互学互鉴。通过增强郑州工业设计核心竞争力,提升城市软实力,加快创建设计河南建设先行区,打造工业设计产业繁荣、品牌荟萃的“设计之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