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专委会如何做好社情民意工作”,经济委注重整合资源,注重创新机制,注重激发动力,在解决制约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基础性问题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
一、解决“谁写”问题,压实社情民意工作职责
社情民意工作是政协履职的“直通车”,也是反映群众呼声的“连心桥”。经济委把解决“谁写”问题作为提升社情民意工作质效的基础性工程。一是注重队伍建设。把政协委员纳入社情民意信息员队伍,将委员分成若干小组,组织大家结合工作撰写社情民意;把智库专家和课题专家纳入社情民意信息员队伍,组织大家撰写专业性强的社情民意;聘请思想敏锐、理论基础厚、责任感强的人员为社情民意信息员,组织大家撰写以经济为主体、经济社会方面的社情民意信息。建立以政协委员为主体、特聘信息员为骨干、智库专家和课题专家为重要补充的社情民意信息员队伍。二是注重完善机制。建立专委会专职副主任、一名兼职副主任和专委会办公室一名同志负责的社情民意信息工作专班,负责统筹专委会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将社情民意信息员队伍分成若干组,依据各组情况按月份和周排班,建立社情民意信息排班报送机制。对于社会热点问题、界别群众反映的难点问题及市政协调研室约稿,指定有经验的同志撰写,建立约稿报送机制。三是注重强化责任。定期对社情民意撰写不积极的同志进行个别督导;每月对排班报送情况进行通报;把社情民意信息作为委员述职的重要内容;全会期间讲评委员年度社情民意信息报送和采用情况。
二、解决“会写”问题,提升社情民意工作能力
经济委坚持问题导向,持续提升大家社情民意撰写能力。一是强化学习分享。将社情民意培训工作融入委员活动中,通过在委员读书活动、全会小组讨论、功能型党支部会议中,邀请社情民意信息能力强的委员与大家分享选题和撰写经验。今年两会期间杨献、王鹏、柯俊等委员在小组讨论上的分享受到大家的好评。委员工作群分享优秀社情民意案例,以身边案例帮助委员掌握“小切口、大视野”的写作要领。二是深入交流研讨。定期举办“委员沙龙”,围绕“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等主题开展研讨,促进委员思想碰撞。注重上级约稿,针对约稿主题,组织相关委员和专家组成临时工作小组,通过深入交流研讨,对信息进行整合。三是搭建多元平台。依托“委员联络站”等阵地,设立社情民意信息联络站,定期召开委员讲堂、群众唠“疴”、行业座谈会,拓宽信息来源渠道。四是定向调查研究。实施“委员定向调研”行动,针对就业创业、居民增收、减税降费、中小微民企发展、数字经济、城市治理等“急、难、热”问题,组织政协委员深入基层一线调查情况,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形成社情民意信息。
三、解决“愿写”问题,增强社情民意工作效能
经济委充分发挥委员专业优势,推动社情民意工作与委员正在做的工作深度融合,调动大家撰写社情民意信息的积极性。一是和本职工作结合。引导委员立足自身行业深耕细作,将日常工作中发现的问题转化为社情民意线索。例如,从事工业经济研究的赵西三委员针对制造业发展提出的“关于规划建设京广先进制造业大走廊”建议,被省政协采纳。二是和专题调研结合。将年度重点调研课题与社情民意信息征集相结合,在开展“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专题调研时,同步收集整理委员和企业家反映的具体问题,形成《促进我省人工智能创新产业发展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等系列信息,为调研报告提供鲜活案例支撑。同时将调研报告中的综合建议按问题分类拆分,把一份议政报告变为多个社情民意信息,避免社情民意信息主题太大,篇幅太长;注意把宏观的建议具体化,注意把面上问题与郑州河南实际结合起来,使社情民意信息更具针对性。三是和平时履职结合。建立政协提案、大会发言与社情民意信息衔接通道,对具有全局性、前瞻性的信息进行深度加工整合,转化为社情民意信息。2024年《关于打造国际健康消费医疗中心的建议》等6篇大会发言和联组讨论经完善形成高质量的社情民意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