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发展夜间经济 促进郑州消费复苏的提案

发布时间: 2023-08-02 【字体:

在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繁荣发展夜间经济是释放消费潜力、推动消费升级的重要举措和有效途径。

一、国内城市发展夜间经济的主要经验

发展夜间经济更是常态化疫情防控中促进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的重要抓手,许多城市纷纷研究出台政策促进夜间经济繁荣发展。

(一)制定引导政策。北京出台了《关于进一步繁荣夜间经济促进消费增长的措施》,西安印发了《关于推进夜游西安的实施方案》。

(二)加强规划布局。重庆依托山城、江城培育创建夜间经济核心区,深圳加强“1+N”夜间经济街区规划布局,重点打造地标性夜间经济示范街。

(三)注重场景打造。成都聚焦打造100个夜间经济示范点位,涵盖旅游、体育、医美、亲子、购物、餐饮、街区等10类夜间消费场景。

(四)突出城市特色。上海围绕国际范、上海味、时尚潮,着力打造夜生活集聚区;广州以岭南文化、红色文化、都市文化为主线,打造广州之夜品牌。

(五)做好配套服务。北京统筹协调公安、消防、市场监管、应急等部门开展商圈条块结合联合执法,提升治理水平。

(六)优化营商环境。深圳实行负面清单管理,支持商家在商业用地红线范围内依法依规开展促销活动,营造诚实守信、服务致胜、放心便捷的消费环境。

二、郑州夜间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与其他国家中心城市相比,郑州夜间经济发展还有提升的空间。

(一)缺乏有影响力的夜间消费片区。现有夜间消费片区布局散、规模较小,集聚效应不足,还没有形成场景美、布局优、种类丰、管理好的连片经营规模。

(二)文化旅游元素植入融合的不够。夜间经济在产品供给上业态比较单一,主要集中在餐饮、购物等领域,高品质的文化、旅游、体育、表演等产品亟待开发和营销创新。

(三)城市夜间管理方式比较粗放。夜间经营的引导、监督、管理、考核等措施不健全,部分商户自我管理能力不足,普遍存在乱摆乱放、乱扯乱挂、乱倒垃圾、乱建广告牌匾等现象,带来交通堵塞、噪声污染、光污染、治安安全等问题。

(四)夜间公共服务配套有待提升。夜间商圈及景点周边的公共交通线路少、运营时间短、覆盖面不足,缺乏配套的交通设施规划、智能的信息引导平台、灵活的资源调配方案。此外,夜间部分商业区域照明设施较少、排污管道小、网络速度慢、停车场不足、环卫清扫设备配备不到位等问题,影响我市夜间经济繁荣发展。

三、郑州夜间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

为让郑州因疫情而沉寂的消费市场重新燃起烟火气,释放新的活力,建议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研究和谋划:

(一)夜间经济规划布局方面。加快研究制定我市推动夜间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在文旅业态比较集中、基础较好、夜间消费市场比较活跃的商业街区,打造成购物集聚型夜间经济集聚区;各城区形成的传统夜市,打造成餐饮集聚型夜间经济集聚区;高校附近和产业园区内的商业区域,打造成适合年轻人消费需求的餐饮服务型等夜间经济集聚区。

(二)夜间消费场景打造方面。通过政策引导、街区改造提升、调整优化业态布局等,打造更多夜间消费场景,促进夜游、夜购、夜品、夜健、夜娱、夜学等消费业态融合发展,形成完整的夜间消费网络。推动“文旅+商业”“文旅+演艺”“文旅+创意”“文旅+娱乐”,建设一批商旅文体精品项目,打造“沉浸式”夜游活动,满足消费者文化、旅游、购物、餐饮、健身、娱乐等多元化夜间消费需求。

(三)夜间城市功能配套方面。加强夜间经济重点区域的街景美化、夜景亮化和夜间指引标识优化,完善休闲、电力、环卫和公共WIFI、5G通讯等配套设施建设。优化夜间经济集聚区及周边交通组织,延长地铁、公交的夜间运营时间,引导出租车企业和网约车平台加强重点区域夜间车辆运营调配。调整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场所的开放时间持续至夜间。鼓励影院、剧院、书店等延长夜间经营时间,打造一批深夜食堂、24小时便利店。

(四)夜间文化品牌塑造方面。以夜景为底色,用文化元素和文化创意激发夜经济活力。借助河南省博物院、郑州商都遗址博物院等,结合唐宫夜宴、奇妙游等文化作品,推出文创市集、文物快闪、虚拟体验等夜场活动,增强消费者的文化体验感和参与感。策划组织一批具有中原特色的品牌文化项目,支持方特欢乐世界、华谊电影小镇、只有河南·戏剧幻城、黄帝千古情等创新节目,打造郑州夜经济特色品牌。

(五)夜间消费群体凝聚方面。适应年轻人时尚消费、网红消费、粉丝消费等新型消费方式,加强时尚产业的引导,在大学城周边和创新创业园区建设文化休闲、体育健身、电竞娱乐、音乐书吧、特色餐饮等符合年轻人群消费特点的夜间经济集聚区。创新服务、创新业态,推动夜间消费场所、消费业态线上发展,打造一批消费聚集、品牌汇集、产业联动、场景多元的线上夜间消费平台,开发沉浸式展览、沉浸式演艺等数字化体验场景和体验项目,促进实体消费与新型消费深度融合,满足年轻人消费需求。

(六)夜间营商环境优化方面。借鉴夜间经济相对发达城市经验,建议设立夜间区长、夜生活首席执行官等,进一步完善商务、发改、文广旅、交通、城管、公安等多部门共同参与的综合协调机制,明确各部门职责。鼓励属地政府、街道创新街区治理模式和精细化管理能力,引导商户行业自治和依法依规经营。强化市场准入和安全监管,将涉及夜间经济发展的各类审批事项纳入行政服务大厅窗口及“郑好办”一件事专区,提供精细、便捷、高效的监管服务。


信息来源:      责任编辑: 民建郑州市委员会      点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