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建设郑州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提案

发布时间: 2023-08-02 【字体:

党的二十大强调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明确“要着力扩大内需,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和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12月15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着力扩大国内需求,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进一步强调了消费复苏对于中国经济持续恢复的重要作用。12月25日,郑州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围绕“中华经典、世界品牌、时代时尚”,集聚优质资源,促进业态提升,优化消费环境,打造具有郑州特色和时尚魅力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我市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举措,也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引擎,对我市经济具有持久拉动力,事关保障和改善民生。同时,对郑州市锚定“两个确保”和“十大战略”,当好“国家队”、提升国际化,引领现代化河南,努力打造国际开放高地的发展目标,努力开创国家中心城市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具有重要意义。

一、郑州市消费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新型消费业态发展不足

1.新型消费业态总体规模小、龙头企业少。根据中国互联网协会发布的《中国互联网企业综合实力研究报告(2022)》显示,“综合百强”和“成长型前20强”榜单中郑州市仅有中钢网一家。郑州市新型消费业态企业及品牌规模小、竞争力弱问题突出,在标准、规范、工艺、检测和流程方面尚有一定差距,在研发、设计、营销和售后服务等高附加值环节缺乏竞争力。

2.企业数字化人才缺乏,实现数字化转型困难。郑州本地缺乏优质的互联网企业,个人成长、晋升和培训机制不健全,学习机会少、薪酬回报低,教育、医疗、住房和环境等配套措施不完善。2020年三全电商渠道营业额仅占到公司总营收的6.0%,丹尼斯2021年线上业务在公司全部销售额占比仅3%。由此可见,这些实体企业在互联网转型中面临的线上渠道建设、线上线下整合等困难。

(二)夜经济发展不足

1.夜间消费业态模式不丰富。目前夜间消费主要依附于传统商圈、餐饮购物等传统业态,创新创意、体验类新型服务明显不足,博物馆、图书馆、科技馆、美术馆、体育馆等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夜间基本不开放,夜间“充电”消费、体育消费、高层次娱乐消费优质项目不多、业态单一,民间自发文艺演出缺乏组织引导,城市明显缺少文化气息。

2.夜间文化旅游布局相对分散。郑州市打造出了方特、电影小镇、只有河南、黄帝千古情等都市旅游新名片。然而,由于布局相对分散、景区远、项目单、票价高、住宿贵、停车等配套不足等影响,重复消费、延伸消费、支撑消费不足,自身发展不够、难以形成带动作用。

3.城市公共空间开发不足。以夜间沿河经济为例,东风渠、金水河、熊耳河等已经建成集园林、绿化、人文、游乐为一体的开放式、高品位的滨河带状公园,吸引大批居民在此游玩集聚,完全有希望打造成南京秦淮河、上海外滩式的夜间水景观、水经济。然而,由于市区公园空间有限,滨河有关商业设施、娱乐场所、商业模式发展不足,优势与夜经济的贡献度严重背离。

(三)诚信消费环境发展不够

郑州市诚信消费环境建设更多服务于本地消费者和商家,同时大部分集中在传统维权体系措施、食品等领域,缺乏对国际消费需要的前瞻式布局,国际化消费的诚信环境标准体系和配套的国际诚信消费响应机制不足,难以满足国际游客和国际产品消费需要。

二、相关对策建议

(一)建立领导机制,完善规划体系

做好整体谋划、科学部署、系统推进,加快组织完善实施郑州国际消费中心九大工程实施方案,出台重点区域、重点领域、重大项目,以及夜经济、黄河文化、免税经济等专题领域发展规划,稳定市场主体发展预期,引导资源要素有序流动。强化督导考核,落实郑州市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主体责任,细化各部门责任分工,明确责任主体、阶段目标,纳入各地区各部门及主要负责人日常督导和年度考核。

(二)做强新型消费

1.发展平台经济、积极引进龙头企业。积极吸引国内外电子商务平台企业在郑落地布局,在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中发挥引领、支撑作用。支持省内外电子商务及技术服务企业,以电子支付、数字零售、智慧物流等关键技术领域研发为重点,提供面向新型消费领域企业的互联网平台服务和各种数字化解决方案,成长为特定行业领域的“隐形冠军”、“独角兽”企业。

2.加快数字化转型、线上线下融合。鼓励传统农业、食品、服装及商超龙头企业,与综合电商、垂直电商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数字营销合作。加强政企协同、企业对接,帮助受疫情影响较大、数字化转型困难企业对接平台企业和电商服务提供商,加快拓展线上业务、促进数字化转型,减轻疫情对宣传销售的影响。

3.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围绕改善企业全生命周期和生产经营全过程环境,聚焦商业、文旅、会展、策划、创新创意等相关行业企业发展痛点、难点,深化推进事项整合、流程优化、程序简化、效能提升等行政服务提升行动,加快推广一次申请、并联审批适用领域,加强政金企对接合作,提升改善城市管理方式、服务模式,允许有条件区域开展外摆位经营和公共场所促销活动。

(三)扮靓“夜”间经济

1.完善空间布局。统筹市域文化遗产资源,打造具有鲜明黄河特色的世界级文化遗产带观光旅游带、以“自然+人文”为底色的环嵩山文化带、古今交映个性鲜明的国家中心城市核心城区,加快形成“两带一心”文旅融合发展格局。以重要商圈和知名步行街、文娱文创园区,以及城市文旅景区为主要节点,整体谋划、有机布局,以二七、火车站等传统商圈为主核,围绕公共空间资源丰富、夜经济发展基础较好的城市快速路轴带,形成“一核四带多片区”的夜间经济发展格局。

2.丰富消费场景。鼓励和支持郑州旅游景点延长观光时间,推出夜晚特色休闲娱乐项目,开发夜游精品线路;鼓励引导有条件的博物馆、科技馆、图书馆等延长营业时间。支持演艺企业编排、演出融“商都味”“国际范”“时尚风”于一体的优质节目,开展夜间文化休闲、演艺体验活动。

(四)改善消费环境

1.全面提升国际化消费服务能力。完善陆上丝绸之路“一枢纽、四通道”战略布局和海外集输分拨网络,打造面向全球、服务全国大多数主要经济区域的国际枢纽门户。争取航空口岸过境人员144小时免签政策落地,完善市区、口岸、机场布局免税店布局,健全游客服务中心布局。

2.加快提升消费者满意度。探索建立消费后评价制度,建立跨境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开通入境游客消费维权绿色通道。探索创新消费评价指标体系,建立消费者满意度监测常态化机制,严厉打击消费市场各类违法行为。强化监督手段,通过消费评价信息公示、联合惩戒等方式,督促经营者诚信守法经营,建立健全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

信息来源:      责任编辑: 民进郑州市委员会      点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