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深入推进双减工作助力学生全面发展的提案

发布时间: 2024-07-03 【字体:

市政协委员 李志学

“双减”工作是中央关心、群众关切、社会关注的一项重大改革,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极其重大的政治意义。

一、我市“双减”工作现状及成效

(一)作业负担“重”有效击破

1.严格控制作业量。各地各学校制定了学校作业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建立了学校作业总量审核监管制度、质量定期评价制度和校内公示制度。

2.优化作业设置。各校学科组、教师在作业设计与布置上狠下功夫,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体现素质教育导向的基础性作业,更好发挥育人的作用。

(二)学校教育主体作用有效发挥

学校建立了教学基本规程,认真执行教学计划,注重强化教学管理、教研备课、教学评价,精准分析学情,改进教学方式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丰富的课后服务有效助力

课后服务实现公办学校全覆盖、城乡全覆盖、有需求学生全覆盖。在时间上推行“5+2”模式,每周5天都要开展课后服务,每天开展2小时,与下班时间相衔接。

(四)校外培训的乱象有效遏制

两年半来,我市落实双减政策,全面规范校外培训行为,开展专项治理活动,严格制定标准、严格审批准入、严格监督管理,校外培训治理工作取得明显进展。

二、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问题

1.教师缺编问题。各学校都拥有一定数量的局聘或者校聘教师。

2.教师专业素养提升问题。有些偏远学校、农村学校师资水平尚待提高。新进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发展问题格外凸显。

3.教师工作时间过长、工作任务过重问题。提供供餐服务和5+2模式课后延时服务以来,教师在校时间远远超过了原来的8小时工作制。

(二)隐形培训机构问题

“家政服务”“住家教师”“众筹私教”“直播变录播”……一些学科类培训为躲避监管,转入“地下”,或学科培训打着非学科培训或素质教育的幌子出现,继续开展隐形培训。而校外培训转入地下,更难监管,导致家长经济负担更重了。

(三)家长的教育观念问题

伴随着培训机构“赢在起跑线”的宣传,家长焦虑感爆棚,忽视了孩子成长过程中的身心变化,演变了很多的教育悲剧。

(四)初中生的睡眠不足问题

很多学生晚上10点后才能完成作业睡觉,且早上7点左右入校。

(五)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迫切需要全社会关注

近几年,中小学生自杀现象逐年增多,一是家庭教育出现的问题,二是学生课业负担、师生关系等因素引起。

三、意见建议

“双减”工作是一项长期性、复杂性、系统性的工程,能否越沟迈坎,克服重重阻力,实现孩子们健康幸福地成长,需要全社会持续深入推进。为此建议:

(一)减负提质、深化教改,向“40分钟”要质量。减负是为了提质,减负必须建立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基础之上。教育部门特别是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部门,要下大力气来组织中小学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加大指导力度,改进评价体系。一是各县区中小学做到全面实施国家课程方案,开足开齐所有课程。二是要大力推进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育人方式变革,教师要多采用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提问、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关注学生思维品质和创新能力的提升。三是加大跨学科学习、项目化学习、综合实践性作业在学科课程教学中的比重。四是各学校要不断探索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有效路径,全面提高学校教育质量。

(二)搭建平台、创造条件,全面提升教育教学环境。一是为教师发展搭建平台。通过实施帮扶结对、教师发展共同体建设、教育培训、考评机制等多种方式为教师搭建成长平台,切实提高教师能力素养。同时,大力推行“名师在线”、城乡教育共同体“双师课堂”,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推进教育均衡发展。二是增加教师编制。各级政府应增加教师编制,尽快改变学校缺教师现状,打造稳定师资队伍。三是保障教师的付出有所得。要采取财政补贴、服务性收费或代收费等方式,确保课后服务经费筹措到位。四是整合各种资源为教师减负。要为教师调节、排压、减负。一方面邀请各行各业专家到校为学生授课;另一方面聘请瑜伽、健身、心理等专业教练带领教师开展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五是探索改变学校人员配置。让学校配备非专任教师,从事教辅、工勤、档案整理、迎检等工作,专任教师能够安心、专心做好教育教学工作。

(三)整合资源、突出实践,拓展校内校外课后服务。教育主管部门要协同文化、科技、宣传、共青、妇联等相关部门,建立优质教育资源库,利用社会资源来拓展教育教学,使学生有时间用来拓展视野和实践能力。一是建立社会人才资源库,包含社会专业人员、非遗传承人、优秀教练、退休教师、社会热心人士等,由教育主管部门来联系、梳理、建立此类人员信息、特长档案。供学校选择引进校内参与课后服务,满足学生多样化、个性化教育需求。二是建立活动场馆资源库,梳理各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法制教育基地、研学教育基地、科普教育基地和图书馆、青少年宫、科技馆、博物院、文化馆、非遗馆、妇女儿童活动中心、有资质第三方教育机构等活动场馆,建立联系信息档案。使学校能够组织学生走出校园,走入各类活动场馆,进行各种活动实践体验,切实提升学生素质,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家校联动、社会共育,创造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一是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要多措并举,通过家长课堂、家访活动等渠道,进一步对家长进行宣传和引导,把“双减”政策送到家长身边;二是组织开展课后服务的开放日活动,以此密切家校联系、加强家校联动;三是宣传、教育、妇联等部门要探索办好家长学校,探索社区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建设,共同践行适合孩子成长的教育路径,共同合力为少年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促进孩子全面发展。

(五)巩固成果、压实责任,形成各部门共同推进的强大合力。一是对涉及“双减”工作的部门提出明确工作要求,做到分工明确、各尽其责、协调配合。二是严管校外培训机构、隐形学科类培训行为,对违法违规行为严厉打击。三是强化督促检查和宣传引导,将落实“双减”工作情况及实际成效,作为督查督办、漠视群众利益专项整治和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评价的重要内容。四是建立责任追究机制,对责任不落实、措施不到位的地方、部门、学校及相关责任人将依法依规严肃追究问责。


信息来源:      责任编辑:      点击量: